『壹』 找一個有關辛亥革命的電影,有關一個烈士家書的電影,男主是台灣的,
《百年情書》是方金影視 、金日生輝文化傳媒聯合出品的一部傳記類電影,由導演金舸執導,王柏傑、蔣夢婕、李雪健等人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廣州起義烈士林覺民與其妻陳意映的動人愛情故事。
影片於2011年5月1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貳』 如何評價電影《硫磺島家書》
拍攝的方式蠻有意思的,是和 另外一部電影《父輩的旗幟》套拍的,都是東木老師的作品。
二宮和也演的真一般,沒有粉絲吹的那麼好,渡邊謙一如既往的 苦大仇深與謙謙君子。
但是希望你會留意在這部質量還算不錯的電影中流露出的美國人對於太平洋戰爭和日本人的獨特情感,在美帝看來,島上負隅頑抗的日本士兵值得尊敬但是無疑是愚蠢且不自知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天皇心態在工業文明摧枯拉朽的打擊下如風中秋葉般脆弱,但是美國人應該說對於他們的手下敗將還是懷有好感的,渡邊謙飾演的軍官就是這種情感的集中體現,事實上,藉助這個人物,導演 想說的話就很清楚了,如果想大戰,OK,那我們就毀滅你們的國家你們的人民,但是如果你們願意放棄無知的驕傲,願意接受現代化的工業文明,願意和我們一起玩民主的政治游戲,那麼很好,從此以後,我們就是最好的盟友。
『叄』 《一封家書》有幾個版本
李春波是原唱,然後電影《一切都好》又衍生出好妹妹和幾個演員翻唱的兩個版本,其實李春波自己唱的《一封家書》也有兩個版本,普通版的和美國鄉村音樂版。
『肆』 硫磺島家書的影片評價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爭片,影片中戰爭的畫面也在硫磺實地拍攝足夠慘烈,而一般的戰爭片總會給正義與否下一個定論,可導演卻意不在此,他認為戰爭就如人生,沒有絕對的正義一方也沒有絕對邪惡的一方。對於參加戰爭的雙方來說,死去的英魂都是值得敬佩的。(網易娛樂評)
可以說,二戰中的日軍將領,凡到過中國很少有人能夠經得起道德的審查。這個電影中,導演忽略這些事情,無非是因為電影的題材已經與時俱進了。在這樣的影片中,正義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伊斯特伍德想拍戰爭中的人情味。(鳳凰網評)
對於這次在63年前發生的著名戰斗,有700至900名美國黑人軍人在戰斗中登上了日本硫磺島,可是他們並沒有直接參加前線戰斗,只是做了後勤,運輸物資和彈葯以及埋葬死亡人員等工作。所以在該島制高點上豎起那面具有歷史意義的美國國旗的人員中,沒有黑人士兵在內,只有一名土著印第安戰士參加。不過對於那些在海灘上拍攝的鏡頭,伊斯特伍德還是應該拍些有黑人軍人的場面。(《時代》雜志評)
『伍』 硫磺島家書觀後感600字
首先,在意識形態上,我們輸給老美不是一點點。試問,有哪個國家拍電影能用正面角度去描寫本國的敵人?甚至自己的軍人殺俘?確實感覺到老美拍這部電影的態度是很認真的,真正想把一場戰爭拍清楚,研究自己的同時也要研究對手,甚至把那種戰火連天的的場面真實復制下來,是需要有大智慧的。而看我們國家的第五代、第六代導演拍戲,能夠拍到《小武》這個尺度中性描寫小偷已經算是給足中國電影面子了,所以大部分中國的戰爭劇還是歷史劇我都看了看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感覺他們還是拍MTV比較合適。
另一個讓我關注的問題就是,我們國家的抗日電影到底要給我們什麼?抗日戰爭主要發生在我們的國土上,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關東軍佔領東北到1945年日本軍國主義投降,14年時間里整個東亞都是戰火連天,而美軍和日軍開戰才4年時間,憑什麼好電影都讓美國人拍了,搞得好似美國才是這場戰爭的主角一樣。
看中國抗日戰爭電影,老版的簡直就是一場鬧劇一樣,日本兵一般都是傻傻的木木的,而且一進入村莊首先就是捉雞。汗!然後我們的游擊隊大隊長一般都是選一個高一點的地方,兩手把衣服叉開大聲演講,帶領游擊隊員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目前這種老電影模式還算有點改變,也有能夠把一兩個鬼子描寫得稍微象一個人一樣的電視劇。
為什麼我們的抗戰題材電影不能在國際影壇上由我們說了算?不由想起一句話:三流國家賣苦力,二流國家賣機器,一流國家賣文化。以我們現在的電影模式要是拿到國際上去賣,而裡面永遠只有殺來殺去拚死復仇的鏡頭,人家會說我們沒有文化,過了六十年我們還是沒有懂得那場戰爭。
抗日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為了謀求崛起而做出的武力選擇,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就已經確立了征服中國的長遠計劃,所以這場中日之仗是遲早都要打的。關鍵是中國做了什麼,日本又做了什麼?如果把日本人只是描寫為跑到中國來傻傻地搶雞搶鴨的傢伙,我首先想問問拍戲的導演他自己相不相信。
透過這場戰爭的背後,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的萎靡和日本的勃勃雄心,中日黃海大戰以前,日本為了打敗亞洲第一的大清北洋艦隊,全國人民砸鍋賣鐵把鐵捐獻給國家造軍艦!可以想像當時日本國民對於國家強大的強烈渴望,而當時中國的軍力更是強於日本,北洋艦隊雄傲亞洲,陸軍已經幾乎全數換裝西式步槍,通過外購與洋務運動中造成的大口徑火炮防守著中國的重要軍港,可就是這場中國第一次實力大於對手的近代戰爭中國還是輸了,更讓中國人大跌眼鏡的是日本在10年後的日俄戰爭中,全殲世界傳統強國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與波羅的海艦隊,將俄國勢力徹底趕出中國東北。
我們如果真的想研究那段中國的災難歲月,並把它拍出來留給後代警醒,就要首先把日本人當人看,去想想為什麼日本成功了中國失敗了,然後才談得上用認真的角度看待那場戰爭。中國死了那麼多同胞,半個國家都被日本統治了,拍幾個吊兒郎當的小鬼子,對得起那些真正死在日本士兵刺刀下的遇難同胞嗎?那和自己給自己玩障眼法又有什麼區別。
我要說,日本可恨,當時的中國人更可恨,中國不是敗在日本人手上而更多是毀在自己手裡。沒有核心國家價值觀的國民,是註定要做奴才的,太多太多令國人臉紅的史實就擺在那裡:台北淪陷是因為湘勇在台北連續燒殺搶掠三天,台北市民忍受不了才引日本人進城的;守衛平壤的淮軍大將葉志超帶頭逃跑,致使精疲力竭的日軍輕易佔領朝鮮半島最大的堡壘,並獲得兩萬枝步槍補給;魯迅受不了麻木的同胞,棄醫從文希望改變中國人的思想;軍閥混戰時期日本與軍閥相互勾結從而獲取大量利益,為將來的戰爭打下基礎;至於日佔時期為虎作倀的漢奸偽軍更是以百萬計……可見當時的中國國民的國家歸屬感已經墮落到了何種程度!要不是日本在二戰中站錯了隊(日本在一戰中站在英法一邊,戰後繼承了德國在山東的殖民地權益),被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頓飽打,中國的半邊國土還不知道是姓日姓中。看到今日我們的一些電影還在宣傳日本是被我們的游擊隊大叔打敗的,那我真的只能說是我們國家的悲哀,對不起當年那些被日本荼毒的3500萬條生命。
我們喜歡嘲笑別人,卻不喜歡解剖自己,中國是如何從「大國」的神壇上被人灰頭土臉地打下來,這才是我們要想清楚的東西,告訴我們的後輩我們的前輩到底落後在哪裡,也為了將來不再發出「去年今日割台灣」的長嘯,對於電影,對於國家,對於民族,對於富強,我們真的有很多可以思考的東西。
『陸』 八佰電影里讀的那封信的內容
內容是:玉芝吾妻愛鑒,我今隨隊趕赴羅店,奉命增援,原屬本分。但親老家貧,妻少子幼,難免心憂。家中能節儉,當可溫飽,雙老體弱,當依時加衣強飯。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終有一日,我們的旗幟將飄揚在富士山頭,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屈辱。
簡評:
在電影《八佰》中,所有戰士都決心誓死保衛四行倉庫。那時的他們或許不怕死了,但他們怕沒有人記得他們、怕家中父母/妻兒無人照料。所以,他們要留下最後一張照片、寫下最後一封絕筆家書。
因為電影《八佰》的上映,八佰壯士終於被後人銘記,歷史記住了他們的犧牲和貢獻。
『柒』 看了《硫磺島家書》感覺日軍很凄涼也很英勇,歷史中也有想那個主角那樣頭像的嗎 他們真的寫了家書嗎
有寫的。
日軍士兵普遍有個好習慣,就是寫日記。 結果這些東西在戰斗中被美軍繳獲後,不但可以獲取很多軍事機密,還成為戰後追溯戰爭罪行的鐵證。
家書也一樣,很多日本兵寫,其實戰爭前期和中期,這些家書還能按期送回國內,但後期美軍封鎖了海上和空中,這些家書大部分都只能留在戰地上,被戰火焚毀了。
(7)台灣電影家書擴展閱讀
《硫磺島來信》的由頭,是當年守 衛硫磺島日軍將士親筆書寫的家書。在硫磺島戰役期間,守島主將栗林忠道寫了41封信,正可謂「炮火連天尋常看,親情不減詩意濃」。
家書是主人公心靈的折光,從父親、丈夫、親人的角度解讀日軍高級將領,可謂另闢蹊徑。栗林忠道的家書,鐵骨柔腸,悲天憫人,折射出這位悲劇將軍的溫柔面,頗具匠心。
在二次大戰的鐵血舞台上,栗林忠道是慷慨赴死的熱血良將。他的名字,早已與硫磺島戰役融為一體,成為軍魂與不朽的象徵。然而,歷史對栗林忠道吝青得很,沒有為其提供寬散的平台。
當他從滿洲調任臨時拼湊的第109師團師團長、受命負責硫磺島防禦時,已經是1944年5月。此刻,栗林忠道被授子中將軍銜未滿周年,離他以身殉職還有10個月。斯時,日本國風雨飄搖,江河日下難挽。
硫磺島屏障漸失,孤舟飄零,獨木已難撐。轉眼之間,美軍挾風帶雨,勢如破竹,直薄折缽山下。硫磺島橫亘於東京大本營與美軍戰略空軍基地塞班島之間,是美軍反攻日本的前進基地。
硫磺島一失,日本本土暴露無遺,日軍志在必守,美軍志在必得。栗林忠道責任重大,缺乏海空策應,且毫無退路。他根本打不贏,還得打下去,只有殉國一途。
硫磺島之役的美軍指揮官,是太平洋戰場的名將斯普魯恩斯和米切爾。 與名將對壘,是栗林忠道的榮幸,栗林忠道雖敗猶榮,無愧於名將稱號。
在那生死存亡之春,2.3萬守軍孤島碧血36天,以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損失飛機90餘架、潛艇3艘的代價,取得斃美軍6821人、傷美軍21865人、擊沉航母1艘的不菲戰績。
美日雙方傷亡比約為1.23:1。此役,日軍在失去海空支援、沒有增援補給的絕境中,僅靠孤島資源,依託有利地形,採取較為正確的戰法,顯示出卓越的戰鬥力、強悍的戰斗作風、頑強的戰斗意志,打出了軍威,打得美軍膽寒,使硫磺島成為「太平洋的絞肉機」。
創造了太平洋戰爭中登陸方傷亡超過抗登陸方的唯一戰例 ,硫磺島戰役石破天驚。在精淡在敝的日本夕照圖中,堪稱光彩奪目的筆觸。日後,美國對日本動用原子彈,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先期瓦解日軍大本營的抵抗意志。進而迴避類似硫磺島戰役的巨大傷亡。
『捌』 電影《硫磺島家書》,電影要講述什麼意思
《硫磺島家書》講述的是中途島海戰的失敗,宣告了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開始走上徹底潰敗的道路。當美軍強大的攻勢波及到看似渺小卻被戰火硝煙彌漫的硫磺島時,以粟林忠道中將(渡邊謙)為首的日軍,面對強大的美國軍隊的進攻,卻採取了頑固的抵抗策略。
『玖』 《摯愛家書》首發預告,有哪些細節呢
《摯愛家書》這部電影是由索尼公司出品的一部精彩作品,2021年8月10日官方發布了預告片,從預告片可以看出該影片情節跌宕起伏,感情流露真摯,是一部不容錯過精彩影片,那麼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出哪些細節呢?我們來看一下。
預告片中以家書的內容為背景作為旁白全程展開,書信中查爾斯告訴妻子好好照顧孩子,總有一天他會回來與他們團聚,雖然相隔兩地,但是兩人對愛情的和未來的憧憬始終沒有改變,他在信中對孩子充滿了希望,這種希望,也包含了對家的渴望,但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只能將它埋在心中。
『拾』 電影《無字家書》五月開拍,這部電影有哪些演員參演
4月17日下午,電影《無字家書》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無字家書》是講述了革命英烈陳毅安與妻子李志強之間感人的革命愛情故事,真實再現了一名共產黨員“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生動展現了陳毅安初心不改、信仰彌堅的革命精神。
再談及角色的時候,張忠表明,因為角色原型陳毅安犧牲的時候也就25歲,加上投資資金有限,選角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發布角色主要集中在“18歲到25歲之間,希望用一些新人演員來完成這次的攝制工作”還宣布稱,希望大家多推薦推薦年輕演員來。導演還透漏,拍攝這部片子難度不小,因為內容包含好幾個階段的起義創建地等等,所以製作會比較長,但是他表明明年初會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