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北戰爭三部曲,哪三部
[戰爭、信仰與人性]
什麼是戰爭?在《我們曾是戰士》中,梅爾吉布森對她的小女兒說:"戰爭,
就是一幫人想要另一幫人的性命。"但實際上,很多戰爭並不是完全只為了要對方
的命;或者說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一定要做到那樣極致。
然而,戰爭又確實是因為大家想要某種東西而引起的,不管是因為大家想要同
一樣東西,還是因為想要不同的東西;如果都象真正的佛教思想一樣,視萬物為空
,那就沒什麼戰爭可言了。縱觀人類戰爭史,一個有趣的現象便是,我們的戰爭已
經由爭同一個東西,發展到了爭著要不同的東西;由外在物質的沖突,變化到內在
信仰的沖突。比如說人類的祖先們可能由於爭一頭在野地里跑得正歡的野豬就發動
起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而二戰以後,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由於意識形態、信仰
不同而引起的戰爭。西方學者亨廷頓同志更是叫囂:下一次世界大戰(如果會發生
的話),很可能緣起於兩種文明之間的沖突;比如說,最有可能起沖突的便是基督
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之間。
這里要順便提醒各位的是,別以為亨廷頓的預言很快就要在中東變成現實。至
少目前看來,信仰只在此次沖突中占很小的部分,可能的經濟、政治利益還是最根
本的動機,算是處於從最外在的野豬到最內在的信仰核心的過渡層次戰爭。不過,
野豬也罷,信仰也罷,總要我們在乎才能因此打得起來。在乎的東西就關繫到利益
問題,就關繫到人們怎麼設定利益的問題,從而也就關繫到人性。人性往往被戰爭
的殘酷所凸顯。首先,如何看待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這本身就是反映人性的一個
最基本的因素。硬要將別人的據為己有,或者硬要為不同的信仰爭個你死我活,這
不能不說是人性的悲哀之一;其次,即使在利益問題上彼此不能達成共識的前提下
,戰爭也並不是解決利益沖突的最好辦法,至少沒有理由一定要犧牲人類自身的性
命。說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結果卻要了人類自身的命,這種人性也是夠諷刺的
。最後,在戰爭的過程中,雙方士兵並沒有直接利益沖突,說不定在正常情況下完
全可以成為好朋友、戀人什麼的,但是一到戰場上,你不殺對方,就很可能被對方
殺,所以你必須殺對方。人人都試圖保全生命,結果卻是屠殺生命,這才是人性最
大的悲哀。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永遠沒有勝利者,人類因戰爭而可悲。
沒有人敢說他不關注人性,因此戰爭最受人關注。人們越是想了解人性,越是
想阻止人性的悲哀,就越是研究戰爭。因此,就有了汗牛充棟的戰爭著作和戰爭電
影。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場影響了美國命運的戰爭:美國內戰,俗稱"南北戰
爭",以及一部電影史上第一次全景記錄這場戰爭的電影及其續集。
[《葛底士堡》:內戰風雲錄]
如果請教美國電影人士,問他們拍得最好的一部反映內戰的影片,他們很可能
首先會說《光榮》,然後才提到《葛底士堡》(Gettysburg)。但如果問美國歷史學
家,反映內戰最真實、最宏偉的一部影片,那他們絕對是首選《葛底士堡》。如果
要評選唯一的內戰史詩片,那入圍的只可能是《葛底士堡》。該片以其全景式的歷
史畫面,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刻畫,真實的戰爭場面,深刻的人性思考,當然,還
有它那4小時21分鍾的長度,給人以異常震撼的感覺。
既然是全景式的戰爭史詩片,一些歷史常識是必要的。葛底士堡一戰是整個南
北戰爭的轉折點。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
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
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
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這場戰役正式從1863年7月1日開始,共持續了三天。這一戰不僅是南北戰爭中
雙方投入兵力最多、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役,同時也是北美大地上有史記載以來規模
最大的一場戰斗。在葛底士堡方圓不到25平方英里,人口不足2400人的小鎮轄地,
集結了雙方近172000士兵和634門大炮;總共約569噸火葯被消耗在這三天的戰斗中
,當戰斗結束後,殘破的戰場上還剩下超過5000匹戰馬的遺體。戰斗中雙方共傷亡
約51000人,其中北方聯邦23000人,南方邦聯約28000人。盡管這場戰斗只屬於典
型的遭遇戰,它既沒有實質上結束整個南北戰爭,也沒有達成雙方的任何戰爭意圖
,但它仍然被歷史學家們視為美國內戰史上最偉大的戰斗之一。葛底士堡一戰之後
,南方李將軍的部隊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極端疲憊,李將軍本人從此也再
沒動過主動北上出擊的念頭。盡管之後內戰還持續了兩年,南方邦聯也從未從此戰
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同原著小說一樣,電影並沒有僅僅關注於戰爭的場面描寫,而是更多地著墨於
人物的刻畫。尤以對李將軍的塑造很是傳神。盡管南北戰爭最後是李將軍戰敗了,
但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他仍然是個大英雄,而且是最為人們樂道的一個人物,風頭
甚至蓋過後來北方聯盟的常勝將軍格蘭特,這當中,也許有對他堅持自己理念和對
國家忠誠的一種同情吧。飾演李將軍的,是我們熟悉的老演員馬丁·辛,他在《現
代啟示錄》中塑造的靈魂逐漸被戰火吞沒的軍人形象乃銀幕經典。在《葛底士堡》
一片中,他塑造的李將軍智勇仁厚,堅強過人,又很好地把握了歷史人物的內心沖
突,深得歷史學家和觀眾們的雙重贊賞。此外,理查德·喬丹和傑夫·丹尼爾斯的
表演也獲得幾乎一致的肯定。
雖然影片大部分場景表現人物之間的對話和內心沖突,但戰爭場面依然拍得真
實而有氣勢,大量長鏡頭下的畫面,顯得格外悲情而壯麗,和整部影片的風格水乳
交融。當然,也有部分觀眾對該片很不滿,他們多是認為影片實在是太冗長了,許
多將軍的長篇演講什麼的根本不用全表現出來,還有一些人物的對話都嫌羅嗦;一
部分人對伴隨98%電影長度的配樂也有小小的意見,再有就是可能由於資金的原因
,一些觀眾看出片中演員的假鬍子看起來假得太明顯。
《葛底士堡》一片據說本來目的是作為電視電影的,就象去年的《兄弟連》一
樣,後來導演還是決定上院線發行。該片製作費依當年的價格為2500萬美元左右,
最後的票房為1000萬左右。估計是影片那4個多小時的長度和沉重瑣碎的風格阻礙
了觀眾的步伐。
[作為續集的前傳:《眾神與將軍》]
《眾神與將軍》(Gods and Generals)名為《葛底士堡》的續集,其實是一部
前傳,算是趕了當今前傳續拍的潮流。本片幾乎完全由《葛底士堡》原班人馬演出
,只不過扮演傳奇李將軍的,已由馬丁·辛改為另一奧斯卡級的老演員羅伯特杜瓦
爾擔任,而導演、攝影等幕後人員則基本不變,因而可以推斷是和《葛底士堡》同
一風格的。
既然是前傳,講述的自然是發生在葛底士堡戰役前的南北戰爭的故事。按照導
演兼編劇羅納德·麥克斯韋爾一貫的風格,少不了對這開始兩年的著名戰役作一番
詳盡描述。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劇情,我們也有必要對這些戰役作一些勾勒。
美國內戰的第一場主要戰斗發生在弗吉尼亞的曼薩斯,因而這場戰斗經常被歷
史學家們稱為"曼薩斯第一之戰"。從整個內戰的尺度來衡量,這第一場主要戰斗都
比較小兒科,雙方似乎是在試探對方的實力,因此沒有投入很多兵力。當時北方軍
隊是處於麥克道威爾將軍的領導之下,而南方的李將軍並沒有實際指揮這場戰斗,
因此南方的軍隊看起來非常鬆散。但最後這一役還是南方軍隊贏了,他們突破了北
方軍的防線並導致北方士兵如野牛般集體慌亂逃竄。這一戰役也因此有了個外號:
"第一輪牛奔"。
趁曼薩斯一戰獲勝之後,李將軍決定向北挺進馬里蘭州(這是他第一次主動北
伐),不料作戰計劃落入了北方軍隊之手,雙方又在靠近安鐵坦小溪的一個叫沙布
斯堡的地方展開了激戰。北方盟軍以三比一的優勢兵力強攻李將軍的部隊,結果南
方軍隊不得不敗退。1862年9月17日的這場戰斗是整個南北戰爭中單日傷亡最多的
一天,共造成雙方23582名士兵傷亡,北方軍略多,堪稱是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一
天。由於此戰的失利,本來想渾水摸魚的大不列顛推遲了對於南方邦聯政府的承認
。同時,本次戰役還有另一個最具歷史意義的後果:林肯總統藉此機會推出了《奴
隸解放宣言》。
時間到了1862年11月,由於不滿意北方軍總指揮麥克林納的無能,林肯新啟用
了伯恩塞得將軍,後者自然感恩圖報地發起了志在必得的冬季攻勢,結果在弗雷德
里克堡這一戰略要地與李將軍的部隊打了一場惡仗。在這場戰斗中,北方軍士兵人
數依然壓倒南方軍,但指揮和溝通實在是很混亂,雖然伯恩塞得對南方軍駐守的弗
雷德里克堡發起了不間斷的多達14次的猛攻,仍然沒有沖破南方陣線,最後只能無
功而返。這場戰斗可以說南方軍全面勝利,他們造成北方軍多達13000人的傷亡,
而己方僅損失約5000左右。此役過後,北方軍士氣急劇下降,而南方盟軍的士氣則
達到了頂點。
為了整頓士氣,北方軍又換了約瑟夫胡克將軍作總指揮,誰知仍然不管用。
1863年4月底5月初的十來天時間里,在11500對60000的優勢兵力狀況下,北方軍還
是在查斯諾斯威爾打了個大敗仗,損兵折將17000餘。本次戰役一般被認為是南方
李將軍最偉大的勝利,但他這個勝利也來之不易,不僅南方也損失了約14000士兵
,而且損失了外號"石牆"的傑克遜將軍。一部分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傑克遜將軍的意
外犧牲才是整個南北戰爭的真正轉折點。
Ⅱ 愛情和戰爭2的介紹
KBS 2 TV 周五劇《夫婦診所:愛情和戰爭2》偶像特輯——該劇是類似於電影的短劇,每期告訴人們關於婚姻的一個哲理。
Ⅲ 跪求愛情和戰爭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愛情和戰爭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冷山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bLBFgPNi0NjLo4XWqJmu_Q
Ⅳ 美國電影愛情與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記者海明威作為青年志願者到義大利參戰。在自己負傷的情況下還背著另一名傷員撤往救護所,並在途中再次腿部中彈。醒來時他看到護士艾格尼絲美麗的眼睛。盡管他比護士小
Ⅳ 戰爭與和平里的娜塔莎的人物分析 幫幫忙
基本這些,希望喜歡! 娜塔莎是一八一三年初春結婚的,到一八二○年已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是她盼望已久的,現在由她親自喂兒子的奶。她發胖了,身子變粗了,從現在這位身強力壯的母親身上,已經很難找到當初那個苗條活潑的娜塔莎來了。她的面部輪廓已定型了,神情嫻靜、溫柔而開朗,她的臉上已沒有先前那種賦予她特殊魅力的洋溢著熱情的青春活力了。現在只能看到她的外貌和體態,完全看不到她的靈魂了。她只是一位強壯、美麗和多子女的母親,難得看到她從前的熱情的火焰。現在,只有當丈夫回家,孩子病癒,或者跟瑪麗亞伯爵夫人一起回憶安德烈公爵(她在丈夫面前從不提安德烈公爵,認為他會吃醋),或者偶而興致突發唱起歌來(她婚後已不再唱歌),只有在這些時候,她才會重新燃起熱情。而當昔日的熱情偶爾在她美麗豐滿的身體里重新燃燒時,她就顯得格外富有魅力。 娜塔莎婚後同丈夫一起在莫斯科、彼得堡、在莫斯科郊外的村莊和她自己的娘家,也就是尼古拉家裡住過。年輕的別祖霍夫伯爵夫人很少在交際場中露面,見到她的人對她也沒有好感。她既不可親,也不可愛。並不是娜塔莎喜歡孤獨(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喜歡孤獨,她覺得是不喜歡)。她是因為接二連三地懷孕,生育,餵奶,時刻參與丈夫的生活,只得謝絕社交活動。凡是在娜塔莎婚前就認識她的人看到她這種變化,無不像看到一件新奇事那樣感到吃驚。只有老伯爵夫人憑著母性的本能懂得,娜塔莎的熱情都出於她需要家庭,需要丈夫。她本人在奧特拉德諾耶曾經一本正經地而並非開玩笑地說過這樣的話,老伯爵夫人,作為母親,看到人家不了解娜塔莎,大驚小怪,也感到驚奇,她總是說娜塔莎是個賢妻良母。 「她把全部的愛都用到丈夫和孩子們身上,」伯爵夫人說,「愛到極點,簡直有點傻了。」 聰明人,特別是法國人,都一直在宣揚:一個姑娘在出嫁後不應當就不修邊幅,疏於打扮,埋沒自己的才華與豐采,而應該更加註意自己的儀表,使丈夫像婚前一樣還對自己傾心。但娜塔莎卻沒有遵守這條金科玉律。她卻恰恰相反,她一出嫁就拋開了原先姑娘時所有的迷人之處,尤其是她最迷人的歌唱。她不再唱歌,就因為唱歌最能使人入迷。她變得滿不在乎,既不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也不向丈夫獻媚,更不講究梳妝打扮,不向丈夫提出種種要求,以免他受拘束,她於是一反常規。她認為以前向丈夫施展魅力是出於本能,目前在丈夫眼裡再這樣做就會顯得可笑,要知道她一開始就將自己整個身心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他。她覺得維系他們夫妻關系的已不是過去那種富於詩意的感情,而是另一種難以說明的、牢固的東西,就像自己的心靈同肉體的結合體。 她認為,梳上蓬鬆的卷發,穿上時髦的連衣裙,唱著抒情的歌曲,以此來取得丈夫的歡心,就像自得其樂地把自己梳妝打扮一番一樣可笑。現在,為討人喜歡而梳妝打扮,也許會給她帶來樂趣,但她實在沒有工夫。平時她不唱歌,不注意梳妝打扮,說話時不斟酌詞句,主要是因為她根本沒有時間去那麼做。 當然,人能把全部精力貫注於一件事,不管這件事是多麼微不足道。而一旦全神貫注,不論什麼微不足道的事就會變成極其重要的大事情了。 娜塔莎全神貫注的就是家庭,也就是她的丈夫和孩子們。她要使丈夫完全屬於她,屬於這個家。另外,她還要生育、撫養和教育孩子們。 她投身於她所從事的活動,不僅用全部智慧而且用了她整個心靈,她陷得越深,那件事就顯得愈大,她就更感到勢單力薄,難以勝任,因此,即使她全力以赴,還是來不及做完她應該做的事。 有關婦女權利、夫妻關系、夫妻的自由和權利的議論,當時也已存在。不過,沒有像現在一樣看成那麼重大的問題。不過,娜塔莎對這些問題不僅不感興趣,而且一點也不能理解。
求採納
Ⅵ 誰有以前的電影戰爭與愛情1,2講的是黑幫頭目祖安,少婦禁區有地址或者視頻發給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結婚國際化
Ⅶ 求韓國電影《愛情和戰爭》別名《十二個男人》在線觀看或下載
http://xdy8.com/movie/aq/6674/
電影愛情與戰爭劇情介紹:主人公是一對夫婦,兩人的婚姻迎來第九個年頭,丈夫一邊繼續向妻子說著甜蜜的承諾,一邊偷偷地出軌,和情人私會。偶然得知丈夫背叛自己的妻子決心要向老公狠狠地報復,開始了與11個男人的風月之旅……
Ⅷ 求電影《愛情與戰爭》(in love and war 1996)中文字幕
http://www.imdb.cn/title/tt0116621
的確沒有 建議你去他們的論壇求一下
http://shooter.cn/discuz/
以及幾個知名的字幕組
人人美劇
http://www.yyets.net/
TLF字幕組
TLF字幕組在4年內,就有全世界超過500名電影愛好者為其組的發展貢獻了力量。目前,TLF字幕組現役組員超過100名,組員涵蓋出生於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三代人,學歷從中學、大學、碩士到博士都有,可謂是囊括了全中國的語言精英。
伊甸園
翻譯質量很高,沒有廣告,字幕基本沒有錯別字。
馨靈風軟
意譯很到位,有古典文學韻味,字幕字體較大、清晰。老生空間里有很多風軟翻譯的經典台詞,尤其是《加勒比海盜3》和《變形金剛》。
飛鳥影苑
國內最好的中英文雙語字幕組,淡藍色雙語字幕,很漂亮養眼,但貌似不是自己翻譯據說有使用其他字幕組作品。
3e帝國
國內最好的無水印字幕組,翻譯質量不錯,行書風格字體。
參考資料:
http://culture.163.com/06/1204/16/31GV4N7Q00280003.html
http://discovery.cctv.com/20070406/104189.shtml
Ⅸ 法國有哪些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值得一看
關於一些二戰題材的法國電影,我給大家推薦以下幾部。
1.《隨心所欲的五月》是一部講述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入侵法國,加萊海峽小村莊的人們准備逃離故土,躲避戰亂,一個母親帶著兒子逃離的而展開的戰火間的故事。電影一面展現了法國鄉村美麗醉人的景色,另一面展現了與德國納粹的慘無人道。影片中,掉了隊的軍官,在自家酒窖睡過頭的農夫,帶領村民逃亡的村長,以及受盡戰亂之苦的百姓,導演利用不同角度來呈現這段令人心痛的歷史。影片雖然展現了納粹慘無人道的一面,但是影片中的一些小細節還是體現出了在那個戰火燃燒民不聊生的時代人性的光輝依然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