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電影《真情假愛》的女主演是誰
男主角兒:喬治·克魯尼飾Miles Massey
女主角兒:凱瑟琳·澤塔-瓊斯飾Marylin Rexroth
科恩兄弟的第一部主流愛情喜劇簡潔而犀利,觀眾會難以自製的捧腹大笑。
——《帝國》雜志
一部老套而有趣的婚姻鬧劇。
——《舊金山紀事》
② 如何評價電影《真情假愛》
劇本歷經多年波折,經手好幾撥編劇和演員,最終落到了科恩兄弟的手裡。科恩兄弟不負眾望,將這個發生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庸俗的歡喜冤家故事打造成為一波三折的愛情游戲。也許這部影片較之科恩兄弟其他電影多了幾分溫情,但表面的溫情,依然難以掩藏故事本身之荒誕和蘊含其中的辛辣諷刺。這部表面熱鬧的愛情喜劇,其內核依然是科氏風格的黑色與荒誕。
③ 凱瑟琳·澤塔·瓊斯演過什麼電影
出生日期:1969年9月25日
出生地點:英國威爾士的斯旺西
地區:英國
身高:177 厘米
婚姻狀況:已婚
出道時間:11歲
家庭成員:父母、老公、兒子、女兒
第一部電影:《Scheherazade》
主要作品:
電影
2005年:《佐羅傳奇》
2004年:《幸福終點站》(The Terminal)
2004年:《十二羅漢》(Ocean's Twelve)
2003年:《真情假愛》(Intolerable Cruelty)
2002年:《芝加哥》(Chicago)
2001年:《美國甜心》(America's Sweethearts)
2000年:《毒品網路》
2000年:《高保真》(High Fidelity)
2000年:《Ace in the HoleHigh Fidelity 》
2000年:《鬼入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
2000年:《天地大反撲》
2000年:《失戀排行榜》 (High Fidelity)
1999年:《將計就計(偷天陷阱)》(Entrapment)
1998年:《蒙面俠:蘇洛》(Mask of Zorro, The)
1996年:《鐵達尼號沉沒記》
1996年:《轟天奇兵》(Phantom, The)
1995年:《藍汁》(Blue Juice)
1995年:《凱瑟琳皇後》
1994年:《返鄉記》
1994年:《煤渣路上德恥辱》(the cinder path)
1994年:《幻象》(The Phantom)
1993年:《狼兄鼠弟》(Splitting Heirs)
1992年:《征服四海》(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Discovery)
1991年:《Darling Buds of May》
1991年:《Out of the Blue 》
1990年:《1001 nuits, Les 》
1984年:《Calendar Girl Murders》
1984年:《舞台》(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
1984年:《Vegas Strip War》
1983年:《Bay City Blues》
1982年:《Not Just Another Affair 》
1981年:《停止呼吸》(Deadly Blessing )
1980年:《星塵往事》(Starst Memories)
電視:
《五月的花朵》(The Darling Buds of May)
《印第安那-瓊斯歷險記》(The Young Indian Jones Chronicles)
《國民的回歸》(Return of the Native)
《偉大的凱瑟琳》(Catherine the Great)
《泰坦尼克號》(Titanic)
歌舞劇:
《安妮》(Annie)
《第42號街》(42nd Street)
《街景》(Street Scenes)
獲獎情況:
1999年「西部影展」最佳女配角獎
2003年因《芝加哥》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星路歷程:
美貌是好萊塢的敲門塊,她----有著一頭烏黑飄逸的長發,一雙琥珀般迷人的眼睛,彷彿天生帶著一種獨特的浪漫氣質。第一次出現在銀幕時,所帶來的超凡脫俗的古典氣質、婀娜輕盈的腳步,使觀眾們的眼晴有一種豁然明亮的感覺,好萊塢親吻了她……。她就是凱瑟琳-澤塔-瓊斯。
凱瑟琳,1969年9月25日生於英國威爾士的斯旺西(Swansea),她是家中的獨生女。父親是威爾士人,經營一家小糖果廠,母親是愛爾蘭人,一個女裁縫。她很小的時候就在歌舞方面表現出了超人的天賦,參加了當地天主教會的業余表演劇團,成了一名多才多藝歌手和舞蹈演員。她演藝生涯的第一個角色是出演當地很受歡迎的孤兒《安妮》(Annie),那時她才11歲。
三年後,一個巡迴音樂表演團到了斯旺西,14歲的凱瑟琳去面試,劇團製作人被她的鎮靜和多才所吸引,把她招入團中,從此她陸續參加了一些當地舞台劇及音樂劇的演出。很有天賦的凱瑟琳很快成長為一個小明星,她在15歲時就拿到了第一張演員協會的會員證,並被倫敦的劇評人稱為「最有潛力的新人」,這年凱瑟琳定居倫敦開始了專職演藝生涯。她在歌舞劇《第42號街》(42nd Street)中擔綱主角長達二年之久,這期間她開始潛心鑽研古典芭蕾、舞蹈。頻繁的演出,嚴格的舞蹈和聲樂訓練,使她不僅精於芭蕾舞,還曾獲得過全英踢踏舞冠軍,音樂歌舞劇的表演造就了凱瑟琳深厚的舞台表演功底。在《第42號街》演出結束後,她去法國度假,在法國導演菲利普-德-布羅卡的影片《Scheherazade》中擔任了一個主要角色,這是凱瑟琳出演的第一部電影。
1991年凱瑟琳回到了英國,這位新星在根據H.E.貝茨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五月的花朵》(The Darling Buds of May)中出演一個農夫家的大女兒,她的藝術潛質得以充分的發揮,清秀脫俗的形象在英國家喻戶曉。此劇一播三年,非常成功,轟動了英倫三島,凱瑟琳成了在聯合王國家喻戶曉的超級明星,從此踏入影視圈。之後,她認識了美國製片人讓-彼得斯(Jon Peters),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印第安那-瓊斯歷險記》(The Young Indian Jones Chronicles)系列劇,以及電影《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Discovery)中取得了不俗的評價,初次躋身好萊塢。這時讓-彼得斯(Jon Peters)開始頻繁與她接觸,並向她求婚,由於不願意成為又一個「好萊塢妻子」,她拒絕了他,也失去了一個「爬樓梯」的機會。她又從新回到了舞台,出演了一部英國國家歌劇院的《街景》(Street Scenes)。
在英國,她的一言一行都在小報記者的「關照」之下,這位影星的身心受到很大的壓抑。有一次,為了逃脫記者的追蹤,車子撞上了街燈柱,差點成為「黛安娜第二」。於是她毅然決定離開英國,到美國定居。但凱瑟琳很快發現,她在英國的「超級明星地位」在好萊塢可吃不開,這里不屬於她,一切只能從頭開始。
開始凱瑟琳只是電視片領域中施展拳腳,1994年她在CBS的電視劇《國民的回歸》(Return of the Native)中的表演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她又主演了曾獲金球獎的微型系列劇《偉大的凱瑟琳》(Catherine the Great),同年又拍攝了不太引人注目的冒險電影《幻象》(The Phantom),開始了在好萊塢的創業。1996年凱瑟琳主演了電視系列片《泰坦尼克號》(Titanic),片子沒引起觀眾的關注,但卻引起了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注意,認為她演技非凡,立即把她舉薦給《佐羅的面具》(The Mask of Zorro)的導演馬丁-坎貝爾(Martin Campbell)。而就是這部影片改變了凱瑟琳的命運,這位來自威爾士的美女成功地進入了好萊塢。在《佐羅的面具》中,凱瑟琳飾演佐羅的女兒伊蓮娜,與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和安東尼奧-霍普金斯演對手戲。她一炮打響,表演的自然、大方、細賦,既有火辣辣的野性美,又充滿了英國古典淑女的優雅。當人們為她的美艷所折服時,也對她的表演贊嘆不已,觀眾很快記住了影片中那張嫵媚動人的新面孔,評論家和觀眾贊譽不斷,稱贊她是「有胸又有腦」的美人,由此竄升為好萊塢最受矚目的新世紀女星,她多年的積累與努力終於有了回報。由於她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使她獲得了1999年「西部影展」最佳女配角獎。
1999年是凱瑟琳頻繁「上鏡」的一年,先是與老牌明星肖恩-康納利合作出演浪漫驚險片《偷天陷井》(Entrapment),凱瑟琳扮演的女主角極富冒險精神,魔鬼身材,身手利落。她在一道道紅外警戒線以芭蕾舞的高難形體動作穿過,表演得輕巧優美,極具感染力,有一種動人心魄的美感,充分顯示出凱瑟琳柔如蛇行的優美體態和精湛的芭蕾舞功底。美國《電影線上》雜志稱她為「全球最美得驚人的人」。《偷天陷阱》上映後,這對「老少配」的精湛演技大獲好評,凱瑟琳的身價徒長,片酬已達800萬美元。接著在導演揚-狄邦(曾拍過《生死時速》、《龍卷風》)的《鬼入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中,與利亞姆-尼桑和麗莉-泰勒聯袂主演,凱瑟琳的魅力在這部影片中同樣難以抵擋,觀眾又見到了她的美艷和矯健的身材,該片票房收入極佳。隨後在由導演史蒂文-弗里爾執導的《高保真》(High Fidelity)中出演角色,並在籌劃與著名影星凱文-科斯特納合作拍片。同時成為流行游戲軟體《古墓麗影》(Tomb Raider)中的勞拉(Lara Croft)的原型候選人之一。無疑,今天的凱瑟琳已正在走向一個新的頂峰。
好象是緣份,凱瑟琳使好萊塢最有成熟魅力的大明星邁克爾-道格拉斯墜入了她的情網。1999年這兩個從未見過面的明星,在巴黎的一次電影活動中偶然遇見,驚異地發現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而且整整相差25歲,這兩個當時正各自經歷感情低潮的明星很快走到了一起。盡管新聞界對他們關系進行了各種猜測和報道,不過這對情侶終於在去年的最後一天宣布訂婚,不久凱瑟琳懷孕的消息也傳出了,今年9月他們將迎來他倆的第一個孩子。
在今年7月份英國「國家接吻節」上進行的民意測驗中,凱瑟琳被民眾投票選為英國人「最可吻」女性。一雙媚眼、微翹的嘴唇加上一副好身材,令人目眩神迷,美艷、性感的凱瑟琳是許多男士的夢中情人,美國的媒體紛紛以「她玩弄了我們的心,偷取了我們的靈魂」、「威爾士新任公主」等標題來形容她。然而除了完美的臉蛋和誘人的身材之外,凱瑟琳落落大方的態度也是她深受矚目的特點。比如她可以大方自在地公開談論自己對性的看法,批評極端女性主義者,表明女人就要善於發揮女性天賦特質的觀點……等等,她的魅力真的是令每一個男人都難以拒絕。
④ 真情假愛是什麼意思
有一部電影是叫《真情假愛》,你可以去看看,也許看了之後就知道了。
⑤ 喜劇愛情電影有哪些
男生女生黑白配》
黑人與白人之間產生愛情並且通婚,這似乎是美國長期的非常敏感的社會問題了,再加上老丈人選女婿的挑剔,所以有矛盾、有沖突才會有爆料的喜劇效果。
《濃情巧克力》
相比加勒比海盜中傑克船長,我更喜歡這里的吉普賽人洛克斯。幾年之前就看過了,除了喜歡德普,也很喜歡這個溫暖的故事,小小的一塊巧克力,卻濃縮了如此深情。
《BJ的單身日記》,又名《布里吉特-瓊斯日記》
這個女人太可愛了!她肥胖、愛喝酒、自我、有小得意的一面,但她很真實,很生活化,好像你周圍生活的人一樣熟悉,她們想戀愛,卻又怕受傷害,她們有些虛榮,但又有些自卑。
《伊麗莎白鎮》
耐著性子看完的,沒有感悟到故事的精髓是什麼,不過風景不錯,淡淡的浪漫,淡淡的哀傷,美女鄧斯特總是在咧嘴笑,如此而已。
一直都很喜歡鄧斯特的風格,個性化很強又很自然隨意,她可是個從小童星到影視紅星的才女呢!
《二見鍾情》
又是桑德拉·布洛克,浪漫的、幽默的、甜蜜的一部愛情電影。
《真愛至上》
又有休格蘭特的身影,所以自然帶有英國式的幽默,電影串連了十個獨立發展但是又相互牽連的愛情故事,聖誕電影總給人「愛無處不在」的印象,這部電影情節看似鬆散,有小人物的浪漫,有成功人士的傷感,還有一點點好萊塢式的奇跡。 15. 《當哈利遇上莎莉》
以前的博文推薦過此片,梅格·瑞恩早期的作品,喜歡她的朋友不可不看。
《不知不覺愛上你》,又名《為你瘋狂》
梅格·瑞恩的一部反面角色的愛情喜劇,「美國甜心」這次變成了一個「蛇蠍心腸」的女人,但不管她怎麼對曾經傷害自己的男人下毒手,甚至搞得他身敗名列,梅格·瑞恩的表演還是那麼惹人喜愛,反而讓人覺得她非常聰明和幽默呢。不過第一次看她化又濃又黑的眼影還挺不習慣的,可能是為了讓這個「甜姐兒」看起來兇狠一點兒,可是最後當她真情流露而不知不覺愛上她情敵的男友時,黑眼影消失了,她又是我心中那個甜美的梅格瑞恩了。
《禁慾40天》
那個在《珍珠港》里的傻小子喬什·哈奈特,他還是挺有喜劇天份的。從這個電影里知道了基督教的「四旬齋」,至少懂得了一點,如果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就必須付出代價去堅持到底。
《真情假愛》
非常喜歡這兩個人:喬治·克魯尼,澤塔·瓊斯,都非常有魅力。
這個電影讓人了解了,全世界的人想辦離婚都挺難的——義大利式離婚不容易,中國式離婚離不了,美國式離婚則是離不起。
《倒霉愛神》
唯一可推薦的是就是PUNK樂隊「MCfly」在影片中演繹的曲目《Obviously》還是非常好聽的,算不是經典,但值得試聽一下。
《初戀50次》
喜劇+浪漫愛情+無厘頭,雖然覺得無聊,但這是一個多麼好的男人啊!
《情迷索瑪莉》,又名《哈啦瑪莉》
很卡梅隆·迪亞茨,這部電影更能表現出她的可愛和清純。
電影中「拉鏈卡住命根子」,以及錯把精液當發膠而成的發型,都是喜劇歷史上的經典。
《巴黎拜金女》
那曾經是《天使愛米麗》中清純可愛的奧黛麗·塔圖,和《達芬奇密碼》中迷人的索菲亞公主,搖身變成了一個高級「三陪」,不過就算她很「惡俗」,奧黛麗·塔圖的表演仍然讓人覺得這個「三陪」並不討厭。
還有最別致的地方就是雞尾酒杯上那些可愛精緻的日式小傘,艾琳戴在頭上卻別有一番浪漫。
《第一女兒》
故事情節跟《公主日記》正好相反,《公主日記》是一個平凡的普通女孩搖身變成了公主,而此片則是一個想過正常人生活的美國總統的女兒,但它們都擁有豪華身世作為故事的背景,那麼電影中的一切都是那麼養眼,漂亮青春的公主以及讓人眼紅的發型和服裝,她們都具有追求獨立與自由的夢想,但都看過之後就會覺得,同樣是公主,凱蒂霍爾姆斯還達不到安妮海瑟微的級別。
最後讓我迷醉的就是馬克·布魯卡斯了,太帥了,真是太帥了!(多貼兩張他的照片)
《賤女孩》,又名《壞女孩》
這是一部女孩子的電影,男孩估計都看不懂,女孩的小伎倆,女孩的小心眼,女孩的小虛榮……如果想回味一下青春校園的「小幫派」,這倒是一部不錯的片子。
《十日拍拖手冊》
在之前的博文中介紹過此片,以打賭的創意來製造愛情,還是很有趣的,而且這兩個演員真是很般配。
《歐洲任我行》
跟《美國派》系列是屬同種風格的,只不過對於美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的行為不能帶著傳統中國人的眼光去評判,不然要麼覺得這幫孩子們抽風,要麼覺得他們腦子有病。
⑥ 凱瑟琳澤塔瓊斯和喬治克魯尼演過一部關於離婚的電影
這部電影叫《愛情差錯腳》,又名《真情假愛》。我把這部電影的資料發給你,你看看是不是你想找的電影哦。
http://ke..com/view/2748485.htm?fromtitle=真情假愛&fromid=7467267&type=syn
⑦ 凱瑟琳 澤塔瓊斯是誰啊
你每天看電視應該都能看到她,她現在做的潘婷洗發水廣告。
中文名:凱瑟琳-澤塔-瓊斯
英文名:Catherine Zeta-Jones
出生地:英國威爾士
生 日:1969年9月25日
星 座:天秤座
身 高:177cm
出道時間:11歲
家庭成員:父母、老公、兒子、女兒
第一部電影:《Scheherazade》
主要作品:
電影
2005年:《佐羅傳奇》
2004年:《幸福終點站》(The Terminal)
2004年:《十二羅漢》(Ocean's Twelve)
2003年:《真情假愛》(Intolerable Cruelty)
2002年:《芝加哥》(Chicago)
2001年:《美國甜心》(America's Sweethearts)
2000年:《毒品網路》
2000年:《高保真》(High Fidelity)
2000年:《Ace in the HoleHigh Fidelity 》
2000年:《鬼入屋》(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
2000年:《天地大反撲》
2000年:《失戀排行榜》 (High Fidelity)
1999年:《將計就計(偷天陷阱)》(Entrapment)
1998年:《蒙面俠:蘇洛》(Mask of Zorro, The)
1996年:《鐵達尼號沉沒記》
1996年:《轟天奇兵》(Phantom, The)
1995年:《藍汁》(Blue Juice)
1995年:《凱瑟琳皇後》
1994年:《返鄉記》
1994年:《煤渣路上德恥辱》(the cinder path)
1994年:《幻象》(The Phantom)
1993年:《狼兄鼠弟》(Splitting Heirs)
1992年:《征服四海》(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Discovery)
1991年:《Darling Buds of May》
1991年:《Out of the Blue 》
1990年:《1001 nuits, Les 》
1984年:《Calendar Girl Murders》
1984年:《舞台》(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
1984年:《Vegas Strip War》
1983年:《Bay City Blues》
1982年:《Not Just Another Affair 》
1981年:《停止呼吸》(Deadly Blessing )
1980年:《星塵往事》(Starst Memories)
電視:
《五月的花朵》(The Darling Buds of May)
《印第安那-瓊斯歷險記》(The Young Indian Jones Chronicles)
《國民的回歸》(Return of the Native)
《偉大的凱瑟琳》(Catherine the Great)
《泰坦尼克號》(Titanic)
歌舞劇:
《安妮》(Annie)
《第42號街》(42nd Street)
《街景》(Street Scenes)
唱片專輯:
1992年 索尼唱片公司
《For All Time》
《The Appian Way》
《The Eve of the War》
《Animal and Man》
1994年 Lamplight Music公司
《True Love Ways》
《A Winter's Tale》
《Love Train》
1995年 The WOW! Recording公司
《In The Arms of Love》
《Paradise Lost》
《In The Arms of Love Extended Mix》
2003年 索尼唱片公司
《Overture/And All The Jazz》
《Funny Honey》
《When You're Good To Mama》
《Cell Block Tango》
《All I Care About》
《We Both Reached For The Gun》
《Roxie》
《I Can't Do It Alone》
《Mister Cellophane》
《Razzle Dazzle》
《Class》
《Nowadays》
《Nowadays/Hot Honey Rag》
《I Move On》
獲獎情況:
1999年「西部影展」最佳女配角獎
2003年因《芝加哥》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