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0年代26部經典電影,隨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感慨無限
八十年代的中國出產了多部電影,至今令人難以忘懷,成為一代人永不磨滅的記憶。本文盤點了26部經典電影劇照,帶大家一起重溫那一段美好的電影歲月。
1. 《好事多磨》經典劇照
,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龔雪、郭凱敏主演。
在這部電影中,兩位主要演員的表演很本色很真實很生活,非常成功。影片上映以後,票房是當時全國第三位,龔雪也因此紅透了半邊天,收到很多觀眾來信。
《好事多磨》龔雪 郭凱敏
2. 《廬山戀》經典劇照
,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張瑜、郭凱敏主演。
在這部電影中,寄託著整整一代人的愛情旗幟與情懷,是我國電影史上一個永遠的傳奇,不僅展現了廬山的秀麗風光,同時也表達了當時我國青年純潔而含蓄的情感嚮往,被譽為新中國「純美」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
影片曾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4屆電影百花獎。
《廬山戀》張瑜 郭凱敏
3. 《親緣》經典劇照
,1981年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徐敏、劉冬主演。
這部影片的畫面淡雅、清新、柔美,給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影片使人們感受到這種雖然是思念、哀愁、分離之情,卻極為強烈地沖擊著心靈,不禁使人從內心迸發出這樣的呼喚:祖國,母親,同是炎黃子孫。
《親緣》徐敏 劉冬
4. 《他們在相愛》經典劇照
,1981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達式常、肖雄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時代過去後的人群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懷抱著對未來的期許,終於得到了幸福。影片中的演員們,是如此的美麗動人和純真,讓人記憶猶新。
《他們在相愛》郭旭新、達式常、徐玉順、肖雄
5. 《孔雀公主》經典劇照
,1982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唐國強、李秀明主演。
這是一部抒情的具有濃郁民族特點的神話故事片,詩意的畫面反映了傣族人民獨特的生活習俗,深情含蓄地刻畫了公主優美的形象。
影片的特技分量很重,變幻多端的畫面非常吸引人。
《孔雀公主》唐國強 李秀明
6. 《誘捕之後》經典劇照
,1982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姜黎黎、梁同裕主演。
這部電影以抗日戰爭為時代背景,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很深。「你生如閃電,逝如火花,待紅葉遍地,魂游天涯」,影片中的這句話令人永生不忘。
《誘捕之後》姜黎黎、梁同裕
7. 《三家巷》經典劇照
,1982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孫啟新、葉雅誼主演。
影片的故事情節清新自然,以男女的婚戀為線索,社會變革做內核,展現了一個時代的風貌。
《三家巷》孫啟新 葉雅宜
8. 《筆中情》經典劇照
,198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王薇、趙靜、朱碧雲、張閩主演。
這是一部彩色古裝輕喜劇影片,在當時一經公映便好評如潮。
在影片中,不論布景還是服裝,都非常貼近劇情,演員的演技也是爐火純青。時隔多年,再次重溫此影片,仍倍感親切。
《筆中情》張薇 朱碧雲 張閩 趙靜
9. 《牧馬人》經典劇照
,198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朱時茂、叢姍主演。
這部電影很有味道,當時上映之後口碑一片大好,無論是內容還是藝術形式,都算得上上乘作品,今天的年輕人應該認真地欣賞一下這部影片。
《牧馬人》朱時茂 叢姍
10. 《駱駝祥子》經典劇照
,1982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張豐毅、斯琴高娃主演。
影片講述了祥子作為掙扎在生死線上的人力車夫,歷經三起三落,他秉著「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就實現了呢」的信念,為之拚命努力著。
《駱駝祥子》張豐毅 斯琴高娃
11. 《赤橙黃綠青藍紫》經典劇照
,1982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姜黎黎、方舒主演。
這是一部20世紀80年代典型的主旋律電影,通過幾個不同性格的年輕人之間的愛情、友誼、信念的沖突,告訴人們只有投入到時代改革的洪流中,人生才有意義。
《赤橙黃綠青藍紫》方舒、姜黎黎
12. 《傲蕾·一蘭》經典劇照
,這部電影拍攝於1978年,張玉紅、仲星火、童芷苓等主演,是上影廠在1979年作為向國慶30周年獻禮的一部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十七世紀中葉,達斡爾族女英雄傲蕾·一蘭率領自己的部落,聯合我國各民族,與入侵的俄寇血戰到底的英勇故事。
《傲蕾 一蘭》張玉紅
13. 《苦戀》、又名《太陽和人》經典劇照
,1980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劉文治、黃梅瑩主演。
該電影講述了從國外歸來的著名畫家凌晨光的藝術、斗爭生涯,著重表現了他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酷愛,猶如一個苦苦的戀人。
《苦戀》劉文治 黃梅瑩
14. 《白蓮花》經典劇照
,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由吳海燕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江湖女俠白蓮花在黨的教育下成長為一名紅軍戰士,最後陷入敵人包圍寧死不屈而壯烈犧牲的故事。
這部由吳海燕主演的電影可能不似同年張瑜的《廬山戀》那般大的影響,但它生動的人物、豐富的情節也足以稱之為經典。
《白蓮花》吳海燕
15. 《杜十娘》經典劇照
,198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潘虹、佟瑞敏主演的古裝愛情片。
這個電影改編自馮夢龍所著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講述了京城名妓杜十娘痴戀書生李甲,隨其從良,不料李甲始亂終棄,杜十娘怒斥負心人後投江自盡的故事。
這是中國大陸的電影人第一次把杜十娘的故事改編成劇情片,上映時影片的拷貝量達到了全國第一。
《杜十娘》潘虹
16. 《紅牡丹》經典劇照
,198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姜黎黎、孫樹林領銜主演。
「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艷;啊,牡丹!眾香國里最壯觀」
這是電影《紅牡丹》的主題曲《牡丹之歌》,由喬羽作詞,呂遠、唐訶作曲,蔣大為演唱。直到今天,當《牡丹之歌》的旋律響起來時,許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腦海里,常常會閃過電影中那個身著披風,手執長鞭,策馬疾行的江湖俠女紅牡丹的颯爽英姿。
《紅牡丹》姜黎黎
17. 《神秘的大佛》經典劇照
,1981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出品的一部懸疑、驚險、動作故事片。劉曉慶、張順勝、管宗祥、葛存壯等聯袂主演
該片講述了解放前夕,在四川樂山,以海能法師、夢婕和歸國華僑司徒俊為代表的一批愛國志士保護佛財的故事。
這部影片當時的拍攝成本只有十幾萬元人民幣,但它卻創下上億元的票房收入(當時電影票的票價是1毛5一張)。引起了巨大轟動
《神秘的大佛》劉曉慶
18. 《小花》經典劇照
,197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由香港導演張執導,唐國強,劉曉慶,陳沖,葛存壯、白莉等主演。
這是一部「妹妹找哥的感人故事,兩首震撼人心的歌曲,三張動人的面孔」
《小花》是幾代人心中難以復制的經典,是國產片中的一朵絢麗之花。它不僅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還獲得了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音樂多項獎。
《小花》唐國強、陳沖
19. 《城南舊事》經典劇照
,由吳貽弓執導,拍攝於198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沈潔 張豐毅 張閩 鄭振瑤主演
影片改編自林海音的同名自傳體小說,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京為背景,用三段故事講述三種離別,主人公英子因為這些離別漸漸長大。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這是貫穿電影《城南舊事》始終的旋律,每當音樂響起,就意味著離別。
《城南舊事》張閩
20. 《胭脂》經典劇照
,1980年浙江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古裝片片,由吳佩蓉、金沙聯合執導,朱碧雲、張志明主演。
故事片《胭脂》,是改革開放後大陸和香港合拍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
1980年《胭脂》在全國公映時,電影拷貝發行量位居全國,超過了當時由張瑜和郭凱敏主演的熱門電影《廬山戀》。
《胭脂》朱碧雲
21. 《郵緣》經典劇照
,1983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桑弧執導,郭凱敏、陳燕華主演的愛情喜劇。
影片以集郵為媒介,描寫了青年工人丁大森與郵遞員周芹一段饒有情趣的故事。
《郵緣》郭凱敏、陳燕華
22. 《知音》經典劇照
,1981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歷史傳奇故事片,由華而實編劇,謝鐵驪、陳懷皚、巴鴻執導,王心剛、張瑜、英若誠主演。
影片描寫了民國初年,護國儒將蔡鍔在風塵女子小鳳仙的掩護下,沖破袁世凱的監控,回滇興師討袁的故事。
王心剛、張瑜演繹的蔡鍔小鳳仙,通過一曲《知音》,從拔劍四顧、知音難覓的悵惘,到燈火闌珊、高山流水的欣喜,撥動過無數觀眾的心弦。
《知音》張瑜
23.
《奸細》經典劇照
,198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由郝光執導,唐湯民、周麗娜、宋春麗主演
《奸細》周麗娜
24. 《春苗》經典劇照
,197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出品,是由謝晉、顏碧麗、梁廷鐸執導,李秀明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江南某大隊婦女隊長田春苗的故事。
這部電影為宣傳中國百萬赤腳醫生,搞好農村衛生事業起到過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而影片中的女主角——赤腳醫生田春苗,曾是廣大赤腳醫生的代名詞。
《春苗》達式常、李秀明
25. 《丫丫》經典劇照
,1979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由孫羽導演,宋曉英、欒福仁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從小被賣為奴隸的藏族姑娘丫丫與年輕木匠洛桑相愛卻又受到身份限制,痛苦分離,後來成立丫丫兵站。反映了自強不息的農奴在解放軍帶領下與舊勢力作斗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宋曉英則憑借著《丫丫》中的「丫丫」(母女兩個角色)與《苦難的心》中的羅玉薇獲得了長影第二屆「小百花獎」優秀女主角。
《丫丫》宋曉英
26. 《最後八個人》經典劇照
,1980年上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遲志強、許瑞萍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我東北抗日聯軍某部警衛團長白雲龍率領剛剛突圍出來的七個人,在茫茫林海,皚皚雪原中艱難地行進,尋求突圍的故事。
『貳』 80年代經典老電影《牧馬人》,如今累了,看看那個年代的愛情真好
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裡,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莎士比亞
《牧馬人》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於1982年上映。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並在1982年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3年獲得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目前在豆瓣保持8.7的高分,足以見證人們對這部樸素而又優秀的影片的熱愛。
本文採用倒敘加插敘的演繹方式,講述了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場做了20年牧馬人,剛剛脫下時代的舊帽子,當上了小學的小學老師的許靈均去北京與失散多年的父親回合的一幕,從與父親30年未見的敘舊中,展開了回憶的序幕。
30年前,故事主人公許靈均是這個鍾鳴鼎食之家的長房長孫,也是這個封建婚姻所結下的苦果,由於父母感情不和,父親便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父親後來去了美國,媽媽在父親離開後不久,死在一家法國醫院里。無父無母的許靈均,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資本階級家庭出身下的他,被發配到西北大草原敕勒川,做牧馬人20年。在這20年裡發生了太多令人感懷的故事,熱情助人的大草原鄰居們,四川逃荒來的苦命女孩,都令許靈均難以答應父親這次回來的要求:帶他去美國發展。
這是一部復雜而又單純的影片,我將抽出其中的友情及愛情部分,從朴實又熱心的草原鄰居對許靈均的幫助,先結婚後戀愛的許靈均夫婦純潔的愛情故事,以及結合我的觀影感受,談談我對現代社會,情感,婚姻的觀點。
朴實熱心的草原人民,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許靈均的未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12歲就在課本上學過這篇文章的許靈均,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半輩子都會在敕勒川度過。生活雖然辛苦,但幸運的這敕勒川大草原上不僅有聽話的馬兒,還有可愛的人兒。初到敕勒川的許靈均,無論是生活還是精神上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住在一間破小的屋子裡,連個擋風的門簾都沒有。而自己的身份又是大家所詬病的老右,躺在馬槽的他想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馬兒好像也有靈性在默默安慰他,鄰居也悄悄幫他在門上訂個門簾當當夜裡的寒風,不僅當地的爺們樂於助人,就是女人們也是一片熱心,還給少吃少喝的許靈均端來兩大碗面條,這在當時大家都是窮苦人民的基礎上,真的是太令人感動。
最為人樂道的當屬前些天有一個小短片帶火的那段:「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兒給你送來。」樂於助人的草原人,郭 子偶然遇到一個四川逃荒來的姑娘秀芝,姑娘請他找個有口飯吃的地方,他便應承下來,幫她找家,最後找到許靈均這里,由此成就了一段美事。
還有因為許靈均身份的問題,草原的大夥都知道許靈均是好人,幹活踏實為人實在,不想讓他去上政治班受苦,於是聯合大家找隊長,以勞代罰一起幫他逃過一劫。在這群可愛的草原人民心裡,他是個有文化有素養的好人,正是在這種鄰里和諧,互幫互助的生活中,讓當初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許靈均也發出,「人畢竟是美好的」感嘆。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許靈均在遇到困難時,這群可愛的人,不僅沒有諷刺嘲笑,反而送吃送喝,積極幫他解決問題,正是這種來自生活的點滴溫暖,慢慢的解凍了許靈均孤苦而又自卑的心。
先結婚再戀愛,可愛純真的秀芝帶給許靈均最珍貴的情感支持
1、落魄多年的許靈均,曾經想要輕生,卻悄然迎來愛情
作為資本家出生的許靈均,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就像他說的一樣,「你們都有希望工作,但是我沒有,因為我犯的是出身罪。」正是這個「出身罪」讓他在父親出國,母親去世後,成了「孤兒」,不,連孤兒都算不上,孤兒沒有一個資本家的父親,而他有,他不僅要承受孤兒的孤苦,還要承擔父親作為資本家應該承受的懲罰,而父親的的逃亡,讓年幼的他肩負起這一切所謂的「罪責」。被發配到敕勒川放馬的他,一度想要輕生,如此孤苦的人生,誰又能想到還能迎來愛情?
那是一個平常的中午,在家看書的許靈均,被郭大叔的大嗓門叫起來,說是要給他個老婆,問他要不要。他以為是玩笑話,便說「那你送來吧」正是這句話,給他了永遠無法想像的未來美好生活。下午,郭大叔就真的領來了一個面容清秀且有些稚嫩的姑娘,就是那個從四川逃荒過來的四川姑娘李秀芝。這個比他小15歲的姑娘,給他的人生帶來了久違的光芒,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2.生活所迫的李秀芝,逃荒而來,卻他鄉遇良人
家境貧寒的秀芝,被表姐捎信叫到敕勒川,說是給她找了個家。懷揣著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的她,卻遭受了未婚夫被車子砸死的打擊,一個人孤苦伶仃無處可去,連個吃飯的地方也沒有,幸好遇到郭大叔,陰差陽錯,嫁給了許靈均,兩人素未謀面,就這樣成了夫妻。
初到許靈均家,看著這個家徒四壁的她,並沒有退卻,當經過1天1夜的相處,認定許靈均是個好人後,便決定陪著許靈均一輩子在這里放馬。相比許靈均的壓抑與消極,李秀芝面對困難和打擊是明媚而樂觀的,她朴實而又聰明,她知道許靈均是個善良而又能乾的人,只是被時代和環境所壓迫。她的到來,讓這個貧窮而又清冷的小家蓬蓽生輝,一個小女子,知道結婚要請幫助過他們的鄉親們來聚聚,就算沒有酒,喝口茶也是我們的意思。從這些話中看出,秀芝的確是個有見識的女子。
婚後的她蓋院牆,養雞鴨鴿子兔子,成了鄉親們口中的「海陸空司令」,孩子也養的白白胖胖,充分體現了她是個持家有道的賢妻良母。她的到來,不僅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也給許靈均,這個家,增添了煙火氣和無限的溫情。
3、先結婚後戀愛,共同學習,互相扶持澆灌出深厚又綿長的愛情故事
在熱情似火的郭大叔撮合下,還未見過面的兩個人,「結婚證」就領回來了。從素不相識到結為夫婦也就一時半會的事。但是婚後的生活是實實在在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婚後許靈均跟大家一起去上山放馬,秀芝就在家脫土坯,種楊樹,寫日記。
許靈均回來後 ,兩個人躺在床上念他不在家秀芝寫的日記,其中有個非常感人的細節,秀芝和夥伴們去看電影《列寧在1918》,秀芝聽了那句「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等靈均回來,我要念給他聽。天啊,多麼可愛又珍貴的想法,我聽到好的東西第一時間想要跟你分享,這不就是愛情嗎?秀芝脫土坯的「坯」字不會寫,許靈均便在手上教她寫,兩個人間的種種小事,都映射著愛情的光芒。
許靈均要從草原坐車去北京看望父親,母子兩個人送他去車站,兩個人因為10塊錢,你讓我我讓你,秀芝一句「窮家富路」不知道感動了多少觀眾,這樣識大體的女人,讓出門在外的丈夫如何不放心呢?夫妻二人結婚時 並不認識,相當於閃婚,在這樣沒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他們一起學習,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與父母的失敗愛情相比,他們之間雖然物質上貧窮,但是精神上的富足,是父母富足的生活貧瘠的感情永遠無法相比的,他們在艱苦的生活中砥礪前行,不僅日子越過越好,感情也越發身後,就是在這種相濡以沫的日子裡,澆灌出他們毫無雜質深厚而綿長的愛情故事。
觀《牧馬人》後,結合我的觀影感受,談談我對現代社會情感,婚姻的一點拙見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從前慢》節選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快速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物質生活更加富足,人們的心也變得更加浮躁了。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里,一生只愛一人變成了奢侈。自從流行自由戀愛開始,很多人早早的就談起了戀愛,在不適合結婚的年齡談著戀愛,到了適婚的年齡卻在相著親。這是時代的悲哀?還是人性使然?
真正的愛情基於價值觀的初始一致,和價值觀的共同成長不管是相親也好,還是自由戀愛也好,從大數據來看,近年城市結婚率越來越低,離婚率卻在不斷攀升。為什麼當初的海誓山盟,你儂我儂最後卻以離婚收場的多呢?談戀愛時你說的做的都是我想要的樣子,基於相同的價值觀,走向婚姻的殿堂。
隨著結婚的到來,隨著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事不斷來襲,夫妻二人如果還基於當初的價值觀一致,妄想長久走下去是不可能的,初始的價值觀一致我們願意走進婚姻,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同的工作環境,不同的家庭分工,會讓我們形成新的價值觀,如果夫婦兩人缺少交流,不共同學習,不為彼此分擔壓力,只顧埋頭走自己的路,沒有價值觀上的共同成長,那麼也就是生活上搭夥過日子,沒有精神心靈方面的滋潤,沒有幸福感的婚姻,是不長久的。
許靈均夫婦就是我們很好的榜樣,你陪我放馬,我教你識字,我得了好的句子,等你回來想和你分享,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有共同的語言,持續成長的價值觀,這才是讓愛情婚姻持續走下去的法寶。
《牧馬人》確實是 80年代經典老電影《牧馬人》,如今累了,看看那個年代的愛情真好,暫時從嘈雜而又瘋狂的世界中偷得半晌清凈時光,重新溫故那個時代的美好愛情。也從中感悟到不管是哪個時代,愛情婚姻都是需要經營的,在婚姻中付出的任何努力,它都會以加倍的精神幸福還給我們,浮躁的人啊,愛情從來都是簡單而朴實的,願看到此文的每個人都在塵世獲得幸福!
『叄』 7080年代的歐美經典愛情電影
有很多 應該說是太多了 簡單列幾個
愛情故事 (1970)
主演:瑞安 奧尼爾和愛麗 馬克格勞
「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無條件的愛的真正含義 – 照顧你所愛的人。」
緣定今生 (1980)
主演:克里斯多佛 里夫和珍 西摩爾
「這部電影具有動人心弦的力量,使我們更加相信人與人之間是有緣分的。」
辣身舞 (1987)
主演:帕特里克 斯維茲和珍尼佛 格蕾
「壞男孩和好女孩之間的故事總是引人入勝的。」
軍官和紳士 (1982)
主演:理察德 基爾和黛伯拉 溫格「
黛伯拉 溫格被從工廠的枯燥生活中挽救出來了,還有理察德 基爾穿上那套軍官的制服簡直帥呆了!」
另外 魂斷藍橋應該是1940年的吧
『肆』 《1980年代的愛情》它的內容是怎樣的
作為一個「原創者」,溫情片里的場景對話更壓抑冰冷,結局更絕望痛苦。作為「演繹」,80年代的愛情更具當代性,兩部分生活模式的巨大差異很有沖擊力,結局也讓人更有希望。電影《暖暖》中,主人公偶爾回到家鄉,一個曾經有夢想的單純女孩嫁給了一個憨厚老實的啞巴,暖暖成了一個被生活壓迫的農村主婦。她的夢想只能寄託在下一代身上。她認為避免重蹈覆轍的重要方法是走出去。所以,在影片的最後,她希望「我」帶著她的寶貝女兒去城市。
當然,「我」是善良的,不能殘忍地奪走他們生命的寄託。所以在影片的最後,「我」理性的選擇讓女兒留在媽媽身邊。我故意看了最後那句意味深長的台詞,「作者」——導演還是原作者莫言?也許意味著什麼——情緒可見一斑:「我的承諾就是我的表白。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彌補錯誤的機會。所以,我是幸運的。」「即使一個人再也回不了家,也逃不過初戀。所以,啞巴是幸運的。」「我的擔心就是我的安慰。我沒有啞巴給我的溫暖。所以,溫暖是幸運的……」80年代的電影《愛》彌補了作者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