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評價電影《逆光飛翔》
心之光,夢之翔
文/夢里詩書
當我看完《逆光飛翔》這部電影讓我不得不說,台灣電影的溫情片已經達到了讓好萊塢都望其項背的一個高度,這是一部應該能被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它沒 有波瀾高昂的起伏,沒有眼花繚亂的特效,但卻像一碗甘甜無暇的泉水,滋潤著人內心中最深處的心房,從心靈深處探索著對夢想的最質朴的真實所在,電影對藝術的至高純粹追求的體現,譜寫著一曲對夢與追求的贊歌!
《逆光飛翔》一個無比真實的故事,一部本色出演主演的電影,電影的主角就是黃裕翔自已,可以說是開創了其台灣電影的又一先河,所以電影中的每一幀都是如此的真實,沒有哪怕絲毫的做作和煽情,電影整個劇情以黃裕翔的個人真實經歷為主線,穿插以愛跳舞卻因故被迫放棄夢想的小潔為輔線,其主線與輔線之間完美的結構發展都使得這部電影在劇情上個人認為是毫無缺陷可言,電影推進的每一幕都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真實,如此的理所當然,毫無牽強可言,甚至連電影中植入的廣告都會讓你帶著一種會心而笑的感覺,這在目前如此浮躁的商業化批量化電影環境中,讓我感到《逆光飛翔》就像一朵純潔的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特有的台式鏡頭小清新帶來的唯美風,特有的電影勵志方式讓這部電影讓人感覺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如此的入人心房,在鏡頭和劇情如此完美的情況下,電影的配樂也如此的讓人難以忘懷,其配樂基本都出自黃裕翔這位真實的盲人鋼琴家之手,透過電影不論你懂不懂音樂都會感受到這位盲人鋼琴家過人的才華所在。
一位盲人鋼琴家,一位失意的舞者,兩人共同譜寫了一曲夢之歌,因為是本色出演,電影留下的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小潔依舊為自已的舞者夢而努力著,裕翔也一直追尋著自已的鋼琴之夢,電影所表現出的就是這種勇於挑戰命運逆光飛翔的正能量。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面對現實的生活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放棄了原本的夢想的追尋,與他人談起自已理想的時候甚至就彷如一個笑談,嘲弄著自已的年少無知,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夢,成為一個現實主義,甚至拜金主義的踐行者,就不會有這樣一部電影,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逆光是一種勇氣,飛翔是一種動力,如果心中還有夢,請不要在嘲弄他,做一次理想主義者給自已的心一次追夢的勇氣,雖然不是每一個的夢想都會成為現實,但我們卻應該更渴望逆光飛翔,不給自已的人生留下遺憾,不讓夢想永遠只成為一個夢!
心之光,夢之翔,心中有追逐夢想的光芒,才能為追逐夢想而逆光飛翔,堅守自已的夢,正如這部電影一樣它的的終點不是一個結束,而僅僅只是一個夢的起點……
『貳』 逆光飛翔的影片評價
延續了小清新審美的《逆光飛翔》其實是上一年台灣的一部重要影片。青春勵志正能量的主流氣質,加上真人真事本色出演的感動值,贏得了島內的好評,不但曾代表台灣競逐上屆奧斯卡,連馬英九也在臉書上推薦,導演張榮吉更獲得金馬最佳新導演獎。台灣青春片擅長駕馭「殘障」題材,以真善美為賣點而不會大而無當,煽情方式很「輕」很有氧,故事關注個體的、私密的成長力量,呈現效果往往很真誠。《逆光飛翔》的雛形《天黑》在台北電影節拿過最佳短片獎。從短片到長片,根據盲人鋼琴家黃裕翔經歷改編的溫情故事,架構變化不大,但被加工得更流暢完整,女主角張榕容與非職業演員黃裕翔演對手戲,舒展自如,也有了更大發揮空間。(鳳凰網評)
該片並沒有把故事的男女主角尤其是天生盲眼的裕翔刻畫成一副苦難深重的樣子,而是讓一種溫暖的感覺時時包圍著他的生活。這溫暖既來自於他自己,也來自包括小潔在內的周邊的人。當越來越多的人漸漸沉淪於生活的洪流之中,甚至忘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出發時,裕翔和小潔卻用自己的方式在提醒我們,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跟著別人的方式去飛,但不要忘了我們也有翅膀。至於何時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飛一次,不取決於外在的一切,而只和我們的勇氣、毅力有關。(網易娛樂評)
從影片成色上看,算是台灣標准勵志小清新片的《逆光飛翔》,並無多少「驚奇」或「創新」之處,台灣本土偶像的勵志故事,對內地觀眾而言,也存在一定距離。(搜狐娛樂評)
『叄』 推薦一下和《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一樣勵志感人的電影!
《逆光飛翔》
《逆光飛翔》是張榮吉以《天黑》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短片後,花兩年時間重新打造的全新劇本,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一名全盲鋼琴家與夢想成為舞者的女孩,一段好友互相鼓勵勇敢逐夢的歷程。男女主角分別由台北電影節亞太影展雙料影後張榕容、及故事主角黃裕翔真人演出,兩人延續前作的絕佳默契,動人的化學變化揉合成一頁溫柔詩篇。
兩顆平行的心,在不經意間望見彼此身後那道逆光,等待展翅飛翔的可能。
天生眼盲的裕翔,首次離家北上念書,他琴彈得好,卻堅持不參加任何比賽,因為不想被同情,他只想跟大家過得一樣。此時,他遇見愛跳舞的小潔,因故被迫放棄學舞,卻交了個一跳街舞就閃耀著光芒的男友,暖陽般的裕翔走進她的世界,融化了小潔冰冷的心。裕翔的勇敢深深牽引小潔;而小潔帶領裕翔經歷不曾有過的冒險。他們填補彼此遺失的力量,就算夢想遙不可及,也不再是獨自面對。
青春的他們,大聲嘶吼著,現在的他們,朝著最初的夢想,邁開步伐,逆光而行。《逆光飛翔》改編自台灣盲人鋼琴家黃裕翔的故事,並由黃裕翔本人和台灣「雙料」影後張榕容主演。故事講述黃裕翔克服種種苦難,到台灣藝術學校專攻音樂,其間與夢想成為舞者的女孩相互鼓勵、勇敢追逐夢想。片中展現的大學校園生活很有小清新氣質,而導演選取的張榕容教黃裕翔跳舞以及黃裕翔所在社團歷盡艱辛參加比賽的情節,都令觀眾大為感動。
『肆』 有一部台灣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學鋼琴的盲人學生和一個愛跳舞賣奶茶女生的故事,叫什麼名字
台灣電影《逆光飛翔》
導演: 張榮吉
編劇: 李念修
主演: 張榕容 / 黃裕翔 / 李烈 / 許芳宜 / 柯淑勤 / 納豆 / 黃采儀 / 尹馨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台灣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3-06-08(中國大陸) / 2012-09-21(台灣)
『伍』 逆光飛翔這部電影的結構分析
《逆光飛翔》是一個根據盲人鋼琴家黃裕翔真實的故事改編,天生眼盲的裕翔(
黃裕翔 本人出演),首次離家北上念書,他琴彈得好,卻堅持不參加任何比賽,因為不想被同情,他只想跟大家過得一樣。此時,他遇見愛跳舞的小潔(張榕容 飾),因故被迫放棄學舞,卻交了個一跳街舞就閃耀著光芒的男友,暖陽般的裕翔走進她的世界,融化了小潔冰冷的心。裕翔的勇敢深深牽引小潔;而小潔帶領裕翔經歷不曾有過的冒險。他們填補彼此遺失的力量,就算夢想遙不可及,也不再是獨自面對。故事看似平平,卻意外地讓我哭好多次,並且每一次都毫無准備,導演很聰明的用了光和聲音,同時把溫柔和有力毫不沖突地揉在了一起。想起裕翔的看不見,畫面卻美得反到讓我心裡酸酸的,還好,還有聲音。看的過程中,好幾次閉起眼睛,想要感受裕翔那個需要靠聲音來定義的世界。電影的開頭是虛幻的景物,光暈,很短的多個特寫鏡頭(手觸摸牆壁,舞台上的射燈,舞台上孤單的他,水杯等等)融合聲音(鋼琴,玻璃杯中水的聲音,大海的聲音,掌聲等等)的切換組成了黃裕翔感受的世界。 在媽媽帶裕祥熟悉新學校的這段戲中,大多都是裕祥和媽媽的中近景,母子兩一起走在陌生的路上,媽媽的關切的眼神,裕祥努力融入新環境的心境,在此一點點的滲透出來,裕祥觸摸筷子學習記住去琴房的路,手和牆壁的觸碰,這些都用了特寫鏡頭。電影在拍裕翔運用的大多是近景和特寫,重點突出他的面部表情,用來表達他對新的環境的陌生、害羞、失落、倔強、堅持和純真的笑,和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手和腳對周圍的觸碰,手指在琴鍵上的跳躍),都是短的急促的鏡頭剪切,反而能讓觀眾貼近感受主角內心的感受。小潔踏出第一步去舞蹈體驗班學習的這段戲中,鏡頭隨著音樂的節奏短長相接,透出跳舞給人們帶來的釋放,小潔在舒展肢體的時候,鏡頭聚焦在她的身上,周圍虛焦,彷彿整個舞房只有小潔一個人逆著光在舞蹈,那時的她是多麼的伸展和放鬆。此時,舞蹈老師的話語很符合那樣的情感:感覺好像有了翅膀一樣,也許我一直照著別人的方向飛,可是這次,我想要用我的方式飛翔一次。裕翔和小潔在海邊的場景中,運用了反打技巧先從一邊拍裕翔,再從另一邊拍小潔(近景、特寫、半身),最後交叉剪輯構成一個完整的片段,運用逆光拍攝,兩個人在暖色的光暈下,陽光、美好。伴隨著鋼琴聲海浪聲,兩個人交談有關夢想的聲音,這一切是多麼美好,年輕是多麼美好。最後就是重頭戲裕翔和朋友趕去參加音樂比賽,小潔參加國際舞蹈團舞蹈演員甄選,兩個人為了夢想努力嘗試,在這段戲中,鏡頭來回切換,兩人在不同的空間里,隨著鋼琴曲的想起,小潔嗯哼裕祥彷彿融合在了一個空間,一個人談鋼琴,一個人跳舞,剛開始是緊張的,隨著音樂的伸展,大家都進入了狀態,忘記了從前受到的輕視,忘記這一路的辛苦,忘記了堅持的過程需要多少勇氣,這一刻都釋放了,為了自己活著,為了自己努力一次「不急不急,聽著這個聲音,慢慢的向前走……」整部電影多採用跟拍手法,跟拍的手法靈活多樣,它使觀眾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攝人體、物體上。並且使畫面有了呼吸感,這也算是台灣日本電影的拍攝特點之一吧。還有一點就是布光方式大多是逆光,特別是在小潔學習跳舞投入放鬆的鏡頭,並且整部戲後期色調是朴實自然的淺色小清新,有年輕的質感。 電影結束後出現的那段,仿效lomo相機拍攝效果的視頻,其實是我的心頭好,沒有任何劇情舒服,這一段只要讓觀眾看到他們向夢想跨出步伐後的喜悅瘋狂,這應該就是年輕的特質,年輕人的熱血和稚氣,也就是在這時候的開懷大笑玩鬧,讓觀眾覺得釋放和共鳴。電影的情節雖然平平,但在小處起伏,正是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我們不需要波瀾壯闊的一生,但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要為自己活一次 《逆光飛翔》採用真實的人,不但證明其殘而不廢,更是證明只要有才的就可以擔當其它的崗位,比如參與電影的原創音樂的創作。從拍攝的感覺和劇本來看,電影反映出來的是完完全全的生命力,青春、夢想、愛、友情,再加上小清新的拍攝手法,女主角的演技等都升華了這部看似是平淡的電影。而在戲內巧妙之處是如何把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聯系在一起,兩個都是青春年華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有各自努力的目標,然而有人很想曝光,有人不想曝光,正好成為了對比。讓人看得見總是有優點與缺點,無論做得怎樣總會有人批評,但批評也是一種反應,主人公希望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對他才華的認同。至於女生方面,她需要的是自信,她介意別人如何看待她,她一直都覺得自己跟在別人背後跟得太久,終於決定要走自己的路,不受制約。 他們二人互相給予對方鼓勵,互相的理解,或者前方的路未必很順暢,但起碼他們都嘗試過。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嘗試的那一步是重要的,我們會失意,我們會被現實打敗,但我們要從挫折中站起來。這是電影教會我們重要的信息,他們做到了,而我們也要堅守自己心中的小夢想。 《逆光飛翔》除了在金馬獎獲得了三項獎項外,還代表了台灣參與奧斯卡。其實台灣的小清新、青春、勵志電影給觀眾最大的感覺是純真、回到過去、在生命的無奈里找到最初的堅持和對夢想渴望的正能量。這給很多觀眾內心的鼓舞和共鳴,也許這就是電影的本真吧。
作者:自然卷
來源:知乎
『陸』 有哪些講述殘疾人的電影
《關於愛的故事》一部專為殘疾人拍的電影,充滿諷刺卻又溫暖
《萬物理論》講訴霍金一生的電影
《觸不可及》又名不可觸碰 真實故事改編,一段跨越階級和種族的友情。對殘疾人最大的不尊重就是憐憫
《遇見你之前》英國高分愛情電影,原名《Me Before You》。懵懂的小鎮女孩與下肢癱瘓的老闆威爾間纏綿悱惻的愛情輓歌
《熔爐》高分韓國電影 揭露了殘疾人學校的殘酷現實
《升級》驚悚科幻片 喪妻殘疾人暴打賽博生化老兵,彷彿新神誕生
《聽說》:聾啞女孩的故事
《阿凡達》主角是戰斗中負傷而下身癱瘓的前海軍戰士傑克•薩利
《馬拉松》自閉症少年在馬拉松中跑出自己的成就
《逆光飛翔》根據盲人鋼琴家黃裕翔真實故事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