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薛平貴是什麼人物
薛平貴,中國戲曲與民間故事的虛構人物,出身貧寒,丞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拋綉球選其為婿,其後,薛平貴從軍遠赴西涼征戰,因魏虎魏豹陷害他,被西涼國公主代戰所救,後成為西涼國駙馬,輾轉成為西涼國王。最終回到長安,成為皇帝,乃封王寶釧為正宮,代戰為西宮。
在評劇、河北梆子等各種中國戲曲中,《薛平貴》、《紅鬃烈馬》都是著名劇目。京劇也有出自《紅鬃烈馬》的摺子戲《武家坡》,講述夫妻二人分別十八年後重逢的故事,其中有著名唱段:「一馬離了西涼界,不由人一陣陣淚灑胸懷。青是山綠是水花花世界,薛平貴好一似孤雁歸來。」
在台灣,《薛平貴》幾乎是家喻戶曉,是歌仔戲中最有名的劇目。台灣電影史上,1955年由陳澄三率領麥寮拱樂社演出的35厘米《薛平貴與王寶釧》,是第一部台灣人自製的台語電影。
《薛平貴與王寶釧》中的一段唱詞:「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只想王寶釧。」琅琅上口,耳熟能詳,通稱《我身騎白馬》。
2007年,台灣作曲家蘇通達與歌仔戲名伶郭春美將此段改編為電音作品《我身騎白馬》,不久,歌手徐佳瑩將電音版本《我身騎白馬》改編為抒情版《身騎白馬》,並在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表演,後並推出單曲。
除此之外,本故事在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等地,被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或電視歌仔戲。
原型
薛平貴是虛構人物。作品雜揉了歷史人物唐朝幽州大都督薛仁貴、唐懿宗李溫、唐明宗李嗣源、晉高祖石敬瑭、宋朝大臣呂蒙正、明孝宗朱祐樘、明朝駙馬石廷貴、清朝五省總督洪承疇的生平,甚至是春秋時代的《趙氏孤兒》、明末的《梃擊案》與小說《楊家將》的故事。
傳言清代時一富家公子因母壽,請劇團作戲酬賓,演出該劇團最得意之作《薛仁貴別妻》,薛仁貴與新婚的妻子離別,出門從軍,妻子卻病死家中。
母親看完此悲劇,因為傷心過度,竟然病倒。富家公子以重金要求劇團更改劇本,改為大團圓結局,但劇團不願意,認為這樣作是違背祖例,於是另創了一出《薛平貴別妻》,並將劇情設定為發妻千辛萬苦,終於待得夫婿稱王,成名回家,成為皇後,母親看完戲後大喜,不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