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文版《戰馬》好嗎
翻譯依然是最大問題。比如開場是一個拍賣會,是一群英國農民在拍賣牲口,但是翻譯的詞彙組織,生生把這場戲變成了一次中國大學的招新會!然後有些演員的表演拿腔作調的過火了,比如演Arthur的演員,都把對白念出京劇韻了,還有一身的亮相動作,整個是李玉和的形象,這就太讓觀眾出戲了。這么大一個製作,花了不少錢和心血,宣傳似乎也鋪天蓋地,票價也不貴(280可以坐到第一排側面,可以和演員和「馬」近距離體驗),但是上座率只有三分之一,可能還不到!可見宣傳方向有問題,有很大問題。其實這部戲帶給中國戲劇界的,應該是理念上的更新:製作演出的目的何在。可惜,看了很多通稿宣傳,都在宣揚技術,技術,似乎有了技術,創作和製作就都可以跟著提高了。殊不知,技術是為了創意服務的,創意都搞不好,技術再高也是白給。實際上這個製作,是一個「外交項目」,所以大家都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已,沒有特別用心去做。很遺憾,浪費了這么好一個原作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