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灣電影一本書中的鬼可以幫你實現願望
《貪心鬼見鬼》是巫培雙執導,康康、程旭輝、劉子絢、袁順成主演的驚悚片。
劇情簡介:
小林(康康 飾)是個倒楣鬼。有一天,他意外得了一本《無字天書》並讓他中了獎!但獎金很快就被他和同樣倒楣的窮室友阿發(袁順成 飾)和老輝(程旭輝 飾)給揮霍掉。不甘再回到貧窮的小林再次求助於〝無字天書〞。但書中的〝書靈〞卻表示若要繼續中大獎,便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為了繼續享 受榮華富貴,小林毅然選擇答應!
Ⅱ 《城南舊事》這本書主要講了什麼
1、《城南舊事》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的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思康暗中相愛,後來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沒回來。
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牆根腳下,不知去向。英子對她非常同情,於是答應幫秀貞找小桂子。英子在不經意間發現妞兒的身世與小桂子極其相似,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
但最終在趕火車時母女二人一同喪命於火車下。英子發著高燒,昏迷了十天,差點丟了性命。後來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便衣警察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因為失去了一個朋友。後來,蘭姨娘來到英子家,英子發現爸爸對蘭姨娘的態度不對,英子想了一個辦法,把蘭姨娘介紹給德先叔,後來他們倆相愛,最後他們一起乘馬車走了。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被淹死,女兒也被丈夫送給了一對沒有兒女的騎三輪的夫婦,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
後來,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了。最後,英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英子因為爸爸的離開,體會到了自己的責任,覺得自己長大了。
2、作者
《城南舊事》是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
1、《城南舊事》主題
《城南舊事》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過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來看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後都離小英子而去,表達了告別童年的悲傷和懷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種說不出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帶領人們重溫了當年那籠罩著愁雲慘霧的生活。
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文章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好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纏繞在文章中那種無往不復的悲劇輪回也就更加令人觸目和深省,這也正是該小說顯得豐富厚重的關鍵之筆。
以現時的角度來觀察,《城南舊事》中所描繪的事件大多是時代造成的悲劇,各有各的痛楚。封建倫理道德逼瘋了秀貞,小偷、蘭姨娘、宋媽也有各自的血淚史,然而從整個文本來說,其主旨並非是對舊制度的控訴,而是以一個純真的少女的童心折射出這些底層不幸人物的人性光輝。
文章極力淡化善惡標准,以歡樂的童心對待現實的醜陋,在沉重的現實中保留一片自由快樂的天空。可以說,小英子打開了成人世界所忽視的視角,這個視角是以質朴、單純、善良的心去待人處事。這些視角本來為我們所共有,卻在世俗陳規的劫持下慢慢遺忘、丟失。
小說中的小英子似乎就是現實中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這種陌生與熟悉感沖淡了對小偷的仇恨,勾起了純真的年代,令人感嘆良多。整部作品始終貫穿著對成長內涵的詮釋,對童年美好生活的依戀卻敵不過現實的變化。
2、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 ,女,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台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著名作家 。
1921年林海音隨父母返回台灣。1923年隨父母遷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灣,開始文學創作。曾擔任《世界日報》記者、編輯,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一生創作了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
林海音於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的「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於1998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其自傳體長篇小說《城南舊事》,於1999年獲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德文版獲瑞士頒贈「藍眼鏡蛇獎」。
3、創作背景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創作的。在台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期間,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作者心頭。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於是把它們寫了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這是林海音寫這本小說的初衷。
4、後世影響
《城南舊事》一書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寫照,更是當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寫真,也是她最具影響的作品。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1999年列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北京圖書大廈聯合發起選出的「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書單。2000年列入人民文學出版社策劃出版的「新課標中學生必讀叢書」。
其中的多篇作品還被選入中學教材。《城南舊事》為《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之一,該書系既是有史以來中國原創兒童文學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文化積累與傳承工程,又是將現代中國兒童文學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廣工程。
Ⅲ 暮光之城電影全方位導覽書(台灣中文繁體版)
是這個嗎?不知道購物指數怎麼樣~~不過簡介給你看看吧~~還滿意嗎??滿意就讓我做最佳吧~~~
簡介 · · · · · ·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造成全球一片狂潮的史蒂芬妮˙梅爾小說搬上大螢幕!
讓這一本充滿視覺饗宴的導覽書,伴隨你探索吸引數千萬讀者故事所改編的電影《暮光之城-無懼的愛》的製作過程。這一本美麗的書捕捉了史蒂芬妮˙梅爾所創作令人屏息的世界,並由得獎導演凱薩琳˙哈德維克以及她所帶領的創意小組將其活化至大螢幕。
本書收錄有從未曝光的劇照、獨家專訪,以及劇組秘辛,並由知名作家馬克.寇達.維茲帶領你進入導演、製作人、劇組工作人員幕後最親密的拍攝經驗與創作心路歷程。你將有機會一窺庫倫家徽的秘密,電影中最具戲劇化片段背後的血淚史,以及吸血鬼要如何在陽光底下閃閃發光。
作者簡介 · · · · · ·
馬克.寇達.維茲Mark Cotta Vaz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出版過二十六本書籍。作品包括介紹經典電影歷史的《看不見的藝術:合成繪圖的傳奇》(與電影藝術與科技協會成員克雷格.拜倫合著),並得到美國紐約電影工業學院的影業自由協會(Theatre Library Association,TLA)所頒發的最佳圖書獎。他最受贊譽的著作為經典電影《金剛》的創造人的傳記——《馬利恩.庫柏的冒險》,並登上了洛杉磯時報暢銷書以及入圍TLA獎。關於幕後製作的書,他著有電視影集《Lost檔案》第一季、電影《蜘蛛人》第1與第2集,以及《閃靈俠》。
豆瓣成員常用的標簽(共1個) · · · · · ·
Ⅳ 有關台灣電影的書
十年一覺電影夢
最好的時光——侯孝賢電影紀錄
台灣新電影
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
Ⅳ 關於台灣眷村文化的小說,散文和電影有哪些推薦
朱天心《長干行》、《未了》,孫瑋芒《斫》、《回首故園,眷村生活素描》、《卡門在台灣》,蘇偉貞《離開同方》
電影電視
電影《小畢的故事》、《搭錯車》、《老莫的第二春天》、《竹籬笆外的春天》、《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陳木根的鄰居們》、《黑暗之光》、《美麗時光》,《蝴蝶》、《爸,你好嗎?》
公視電視劇集《再見,忠貞二村》、電視紀錄片《想我眷村的媽媽們》、公視單元劇《蟹足》、中視連續劇《光陰的故事》
舞台劇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回頭是彼岸》、《我妹妹》、相聲瓦舍《影劇六村》系列、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
Ⅵ 代表性同性戀電影和有關書籍推薦
《霸王別姬》這個很出名了
李安《喜宴》《斷背山》
關錦鵬《藍宇》
最新的有金凱利主演的《我愛飛利浦莫里斯》
《春光乍泄》我個人不太看得懂
《刺青》講女同的吧
《自梳》也是一類
美國《費城故事》
《游園驚夢》
《十七歲的天空》很陽光的,推薦。
其實拍得最好的是《queer as folk》同志亦凡人,但是是電視劇。
書的話,國內的找李銀河《他們的世界》社會學類的很嚴謹的書
國外福柯的,金塞的都可以看一下
國內你可以關注一下張北川、吳幼堅等
這樣你對到底什麼是同性戀和一些文化背景就有了解了
比較著名的白先勇的《孽子》這本書非常好,可以讀一下。
同性戀電影因各國文化不同,所以主題也各異。
有講爭取權利的,或者一些名人的同志愛情。歐美居多。風格也比較輕松。當然也有社會題材的,他們對艾滋和歧視類的話題也很關注。
國內的,壓抑的比較多,因為一直不被法律承認。從文化上來講,像喜宴裡面,一對同志找一個女的假結婚,這種壓力在中國是很典型的。
再有,就是嘩眾取寵,賣眼球的,那些就沒必要看了。打著同志的旗號,為了滿足異性戀的獵奇心理。
覺得你應該了解一下中國同性戀現在生活的環境,國際社會和國內現在對同志的態度,同志有幾次比較重要的運動和整個發展的歷程(是很艱難的),以及究竟什麼是同性戀。如果自己都概念模糊,或者是有著偏頗的觀念,是很難理解這些影片的精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