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捉伊人 (1987)
導演: 曾志偉
編劇: 王晶 / 佐伯俊道
主演: 譚詠麟 / 陳百祥 / 泰迪·羅賓 / 早見優 / 王晶 / 更多...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 日本
語言: 粵語 / 日語
上映日期: 1987-11-26(香港)
片長: 90分鍾
用愛捉伊人的劇情簡介 · · · · · ·
日本東京億萬企業主濱田因心臟病突發身亡,其合法繼承人阿美正在香港度假。惡棍熊谷早已垂涎濱田的企業,指望能在法定時間內阻止阿美簽署文件,以便合法接收濱田所有企業。為此,他派殺手到香港騷擾阿美,而阿美對家中發生的慘變全然不知。在酒店裡,她認識了業余歌手譚寶及樂隊LooSERs的成員肥佬祥、大隻賓和抽水強。一群流氓來到現場對阿美無理取鬧,結果引來一場混戰。譚寶等人白天是快遞員,這天他們騎單車帶阿美暢游香港。而肥佬祥在回酒店時被殺手捉住,他們迫其帶路去找阿美。於是樂隊為了救阿美,又與殺手們展開了一場惡斗。
影片是曾志偉、陳可辛、譚詠麟等人合組好朋友電影公司後最初的電影實踐作品,由曾志偉擔任導演一職,劇本則找來了商業娛樂片之王-王晶坐鎮。影片的節奏明快,喜劇感頗強,但惟獨故事比較凌亂,堪稱為薄弱一環。王晶的快刀斬不出好麻,看來本來是要走走文藝路線的曾志偉是信錯..
『貳』 推薦一些好看的粵語電影
日本和韓國旳我推薦:《天使之戀》確實各種場景很美麗,
還有《dear friends》也很好看,
《花與愛麗絲》,這個得感性的人看,
《死神的精確度》,也是棒棒旳哦,
香港旳我推薦:《帆帆嫲嫲》,很好看,都是大牌明星演的,推薦ing
國外嘛我推薦:首推《這個殺手不太冷》,其次就是什麼《反芭比》,《野孩子》又名《千金轉校生》,《時尚女魔頭》,《粉紅豹Ⅰ》,《天使愛美麗》等等
至於電視嘛我就不詳細給你分了:香港旳《隔離七日情》,《珠光寶氣》(這個確實好看,不夠夠得你看了),《飛女正傳》
韓國旳電視劇我不是很推薦,感覺花痴得有點影響人大腦運轉……
國外旳我推薦:《緋聞少女》
-0-
慢慢看把,看完這些都要花些時間呢,電影嘛都是要你自己慢慢發覺旳,
其實每一部都有它旳特色之處旳,
祝你電影之路愉快拉!!
城市獵人 城市獵人 (1993)
導演: 王晶
編劇: 王晶
主演: 成龍 / 王祖賢 / 邱淑貞 / 後藤久美子 / 單立文 / 更多...
類型: 喜劇 / 動作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 日本
語言: 粵語
上映日期: 1993-01-16
片長: 105 分鍾 / 95 分鍾(中國香港)
城市獵人的劇情簡介 · · · · · ·
私家偵探孟波(成龍)與死去搭檔的妹妹惠香(王祖賢)剛同報業大王今村商討完尋找其失蹤女兒清子(後藤久美子)下落的辦法,就見清子與若干滑板少年在街道上左穿右插,一番窮追後,清子消失。惠香本想到孟波家後為孟波舉辦生日舞會,不想推門發現早已有七個美女正望穿秋水,一怒之下,惠香揚言會與表哥大腳板(單立文)在賭船「富貴號」上預支蜜月。
孟波趕到碼頭欲向惠香解釋,不想左找右找不見其蹤影,此時「富貴號」啟航在即,孟波混在魚貫涌至的遊客中上了船,清子以及裝扮成性感女郎的香港警察芽子(邱淑貞)也在這條船上。三個女人一台戲,何況又加一個好鬥、好色的孟波。
『肆』 我想找一部日本的或者是香港的殺害女學生的電影,謝了
電影名:學校風雲
導 演:林嶺東
主 演:張耀揚 何家駒 Victor Hon 林正英 劉松仁
上 映:1988年
地 區:中國香港
語 言:粵語
顏 色:彩色
聲 音:立體聲
類 型:動作片
故事梗概
繼《龍虎風雲》和《監獄風雲》後,導演林嶺東以黑社會勢力入侵學校為題材拍成本片,走的都是在寫實基礎上加放強烈戲劇性的激情路線。張耀揚在片中飾演黑幫份子瀟灑,用暴力威脅方式拉中學生加入黑社會,態度十分囂張。劉松仁飾演老師,眼看黑道倡狂而校方無能為力,在良心驅使下只有辭職。
循環自殺 Jisatsu circle (2002)
導 演: Shion Sono
主 演: Mai Hosho Mai Hosho Ryo Ishibashi Akaji Maro Masatoshi Nagase Tamao Satô Rolly Teranishi Kimiko Yo
上 映: 2002年01月27日 ( 荷蘭 )
地 區: 日本 ( 拍攝地 )
評 分: 7.0/10( 780票 )
類 型: 恐怖 驚秫 音樂 神秘
劇情簡介:
最近,聽說附近有所中學一個15歲的男生自殺了,有人猜測是由於前幾天男生沒交作業,老師把幾個沒交作業的學生家長都叫到學校教育了一通,家長回家後也沒如何嚴責該男生,只是告之其要做作業,也許男生就是不想做作業,結果幾天後的一個傍晚,他放學回到家在自家的電風扇上上吊自殺,等家長發現送去醫院卻為時已晚……據說,事發那天,男生放學後還買了羊肉串一路吃著回家的。
為了不願做作業而自殺,這個原因在成年人看來未免有些可笑,雖然可以當作故事來聽,但心情無比地沉重起來。近日正巧看了一部有關自殺的離奇電影,片名叫《循環自殺》(Suicide Circle),不妨在這里重溫一下。說它離奇,倒不是這部電影的構思有多新鮮,而是開頭的自殺事件有點匪夷所思, 54個穿著制服的女學生,手拉手談笑中同時跳入新宿地鐵的甬道,任由疾馳而來的列車從身上碾過,一時間,甬道、車廂、站台上血肉橫飛,54個人的鮮血染紅了整個世界。
事件立刻造成轟動,警方盡全力調查,但自殺事件卻防不勝防,連負責此案件的黑澤刑警本人也在偵察工作中自殺身亡,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警方終於逮捕了自殺俱樂部的首腦Rolly,卻沒能阻止自殺人數的上升,事實上以Rolly為首的自殺俱樂部所犯下的罪行與本案無關,真正的幕後黑手竟是一群小孩,他們依靠正走紅的少女演唱組的歌詞及海報等向人們傳遞著訊息……
演員表:
Ryo Ishibashi .... Detective Kuroda
Akaji Maro .... Detective Murata
Masatoshi Nagase .... Detective Shibusawa
Saya Hagiwara .... Mitsuko
Hideo Sako .... Detective Hagitani
Takashi Nomura .... Security Guard Jiro Suzuki
Tamao Satô .... Nurse Yoko Kawaguchi
Mai Hosho .... Nurse Sawada
Yoko Kamon .... Koomori (The Bat)
Rolly Teranishi .... Genesis
Kimiko Yo .... Kiyomi Kuroda
Mika Kikuchi .... Sakura Kuroda
Mai Hosho .... Nurse Sawada
外文別名:
Suicide Club(2002)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USA) (fest
Suicide Circle(2002) (USA)
影片拍攝背景:
涉及到文化和族群心理了……島國人的焦慮和孤獨感,我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和漫畫都是出自這個民族的,平時最壓抑,最後也最放肆。
還有就是如果一種文化極力渲染死亡的藝術(剖腹自殺等)如櫻花墜落,又如死後便為神,生前的種種都不被人計較(像是為靖國神廁的罪犯辯解),不過日本人潛意識中或許就有這種文化心理。"死亡是美的,死亡就是解脫或者脫俗"這種理論就潛移默化成為這個族群DNA,集體無意識嘛。就像我們中國人潛意識中活著就要出人頭底,要做人上人——所以我們對權利無限崇拜。
日本民族的性格之一就是不在別人的面前顯露出自己的軟弱,如果他們一旦自己遇到了麻煩事基本上都自己扛著,而不是找人透露或者尋求幫助。全東京的心理咨詢師在人口中的比率甚至比北京還要低。這是民族文化使然。
《循環自殺》最後以活出你自己作為片尾曲,其也是大有目的的。
日本的自殺率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本片在給你恐怖的景象同時,也在告戒一些企圖自殺的人,要活出自己。不要輕易舍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