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華裔題材家庭片《喜福會》將拍續集,當年的《喜福會》有多受歡迎
曾經獲得了三千二百多萬美元的總票房。
電影《喜福會》是由美籍華裔作者譚恩美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這部小說以一個恆古不變的母女話題為題材,講述了母女之間的關系。該電影是由俞飛鴻,鄔君梅等當時紅極一時的大咖演員傾情演繹的。電影播出後,獲得了空前凡響的票房。如今,時隔多年,這部電影迎來將拍續集的消息,觀眾們也是充滿了滿滿的期待。
華裔題材家庭片《喜福會》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四對居住在美國的華裔母親和她們的女兒,在經歷了幾代人的心酸蛻變中,不再卑躬屈膝,不再毫無尊嚴,成長為新一代的人格和經濟完全獨立的女性。劇中的瓊因為思想上的巨變,母女之間發生了隔閡,當母親去世後她回國探親時,深刻地感受到了母親那一代人所經歷的苦難。
㈡ 求一部電影,講幾個老中國女人在外國後,一次聚會回放她們在中國經歷的故事.
喜福會 影片以旅美的四對華裔母女為中心,分別描述她們幾個家庭在近百年來的遭遇,從而對比出中國女性從受盡辛酸屈辱的祖母輩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經濟地位的新一代女性。主要情節是溫明娜飾演的瓊原來跟母親有很深的誤會,但當她代替已去世的母親回中國大陸探望兩個當年在抗戰逃難時被遺棄的姊姊時,卻深深感受到上一代的苦難和割斷不了的親情。
㈢ 講美籍華裔的電影
美籍華裔在中國的電影較少,在美國的有幾部較不錯的。
《面子》 【強烈推薦】
外文片名:Saving face
導演:伍思薇(Alice Wu)
編劇:伍思薇(Alice Wu)
演員:楊雅慧(Michelle Krusiec)、陳沖(Joan Chen)、陳凌(Lynn Chen)
出品國/地區:美國
上映時間:2004年
片長:91分鍾
《喜福會》
英文片名 The Joy Luck Club
片長 139 min
國家 美國
上映時間:1993年
導演 王穎
主演:溫明娜 鄔君梅 周采芹 盧燕 趙家玲 俞飛鴻
《推手》
英文名:Pushing Hands
導演:李安
主演:郎雄 王萊 王伯昭 李涵 黛博拉·史賴德
地區:中國台灣
時長:105分鍾
出品日期:1991年
獲獎情況:1991年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有潛力新導演「評審團特別獎」;1992年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喜宴》
英文片名 The Wedding Banquet
片長 106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台灣
出品日期:1991年
導演:李安
主演:郎雄 趙文瑄 金素梅 歸亞蕾
《刮痧》
國家/地區 中國
導演 鄭曉龍
演員 梁家輝 蔣雯麗
出品 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公司
片長 100分鍾
上映 2001年
《人在紐約》
導演: 關錦鵬 (Stanley Kwan)
主演: 斯琴高娃 / 張曼玉 / 張艾嘉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 美國
上映日期: 1990
㈣ 小女孩看完《花木蘭》後,因不會說中文而崩潰大哭,她為何那麼想學中文
“學中文的背後,是海外華人文化尋根的問題”“為什麼我不會中文?”
最近美版抖音Tiktok上有一個視頻引起了很多海外華人的共鳴,視頻中5歲的加拿大華裔小女孩Mikayla撲在媽媽懷里痛哭,媽媽Leanne一邊安慰她一邊問:“why are you sad?”(你為什麼難過?)Mikayla回答:“because I really want to learn chinese……”(因為我真的好想學中文)
Leanne反思自己當年學中文的情況時說,因為小時候每個周末要去學中文而不能像其他小夥伴們一樣看動畫片,所以她心裡對於學中文這件事有了抵觸,再加上身邊的小夥伴常常因為她“和他們長得不一樣”而取笑她,更增加了她對自身文化的排斥。
盡管Leanne的父母當年盡可能的在家裡和她講粵語,但是有主見的Leanne還是堅持用英文作回應。於是現在的Leanne只會講英文了。
就像萬千移民爸媽那樣,“如何讓孩子不拋棄母語”幾乎成了mission impossible,這其中除了語言環境的缺失外,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可能也功不可沒。
㈤ 電影《摘金奇緣》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摘金奇緣》是一部非常老派的電影,裡面的看點很多,尤其是對家庭生活婚姻的描述,讓我有很深的感悟。
這部電影真的不錯,裡面還有實力演員楊紫瓊,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你會在其中有很多的領悟,對自己的生活婚姻也會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