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是哪部老電影 ,
石揮自導自演的電影,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同名著作,電影叫做《我這一輩子》,照片中的演員叫梁明。劇中還有魏鶴齡,李煒等實力派老演員。
Ⅱ 中國電影百年的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2005年,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為慶祝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表彰對中國電影的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表演藝術家,進行了「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的評選活動。學會邀請了100位國內知名的電影導演藝術家、電影評論家、電影史學家、電影教育家和製片人擔任評委,從一百年間所有參與拍攝過電影的演員中選出100位佼佼者,可以認作中國電影百年間成千上萬優秀演員的代表。
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名單(分時期,以姓氏筆畫為序)
1905年—1949年:(35人)
上官雲珠、於洋、於藍、王人美、王丹鳳、馮喆、田方、白楊、石揮、劉瓊、孫道臨、阮玲玉、吳茵、吳楚帆、張平、張瑞芳、李緯、陳強、周璇、金山、金焰、胡蝶、趙丹、項堃、秦怡、袁牧之、陶金、黃宗英、舒適、舒綉文、謝添、藍馬、鮑芳、黎莉莉、魏鶴齡
1949年—1976年:(34人)
於是之、王心剛、王玉梅、王曉棠、王馥莉、盧燕、歸亞蕾、田華、仲星火、劉曉慶、成龍、張良、張瑜、張艾嘉、李小龍、李仁堂、李默然、楊在葆、周潤發、龐學勤、林青霞、郎雄、柯俊雄、祝希娟、趙子岳、趙麗蓉、唐國強、夏夢、秦漢、郭振清、陶玉玲、崔嵬、謝芳、潘虹
1976年—2004年:(31人)
王志文、王鐵成、寧靜、劉佩琦、劉德華、呂麗萍、鞏俐、朱旭、宋春麗、張豐毅、張國榮、張曼玉、李連傑、李保田、李雪健、陳沖、陳佩斯、陳寶國、陳道明、周星馳、鄭振瑤、姜文、奚美娟、梁家輝、梁朝偉、梅艷芳、章子怡、斯琴高娃、葛優、蔣雯麗、濮存昕
Ⅲ 找一部老電影,趙子岳飾演的,有賣大笤帚情節
奮斗行啊
Ⅳ 電影停戰以後趙子岳飾演角色是誰
高價飯是多廢話
Ⅳ 趙子岳的藝術之路
趙子岳1909年7月31日(農歷六月十五日)生於山西省古縣城關鎮城關村的一戶普通家庭中。祖父是個畫匠。父親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法律系,在閻錫山部下作國文教員,1931年被晉升為山西懷仁縣縣長。
趙子岳從小失去母親,由祖父母撫養長大。在祖父影響下,他自小喜歡繪畫和音樂,特別對農村過年節時的民間演唱活動及辦婚喪事時的鼓樂伴奏非常迷戀。當他十二、三歲時,就學會了吹笛子、拉板胡、彈三弦等。有一次,他父親穿著長袍馬褂到一家體面人家賀禧,發現趙子岳站在門口吹鼓手隊伍里,感到有失體面,回到家裡就把他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他在家鄉讀完高小以後,1924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第二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太原學生舉行遊行示威,趙子岳積極參加了募捐演出隊。這期間,他結識了許多進步同學,並被很快吸收進學生進步組織「進社」。在這個組織里,他學會了「國際歌」,並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1926年,他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共產黨人實行殘酷屠殺,閻錫山也在山西大搞白色恐怖,把武裝軍警開進了學校,進行清校運動,追查共產黨人。組織被破壞了,趙子岳只得暫時離校,待白色恐怖過後,他回到學校,在藝術科學完繪畫。畢業後,他又考入了杭州「藝專」。1932年他的父親被撤職,他在外求學經濟上已沒有保障,只好回到太原,在女子師范擔任音樂教員。1934年,經友人介紹,他到石家莊正(定)太(原)鐵路扶輪小學擔任了音樂教師。這時,日本侵入我東三省,東北軍退到關內,石家莊駐有一個團,趙子岳經常去這個部隊,教戰士唱抗日歌曲。後來,正大鐵路工人組織起了一個六、七十人的業余歌詠團,趙子岳擔任了該團的指導,每天晚上教工人唱抗日歌曲,並帶著大家唱著歌走上街頭進行遊行,宣傳,演講。至今,在趙子岳像冊中還保存著當時他在街頭向群眾演講的一張照片。這是當時國民黨新聞攝影機構在街頭拍攝的現場。解放後,新影的同志在資料影片中發現了這個鏡頭,特意為他洗印了一張。從這張照片上可以活靈活現地反映出青年時代的趙子岳的革命熱情和精神面貌。當時,他還與大家一起,進行募捐活動,派慰問團到前線,支援綏東抗戰。他在這些活動中,與石家莊地下黨取得了聯系,並於1936年12月被吸收為中共黨員。「七七事變」後。他與石家莊地下黨的許多同志一起上了太行山,在太行區黨委宣傳部作幹事。他發揮自己的繪畫特長,進行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同時,他還編詞譜曲,教大家唱革命歌曲。從此,無論領導或戰士、群眾都親切地稱呼他「趙老師」。後來,他去太行區委黨校學習過一個時期,為校長賴若愚所作歌詞譜曲,創作了太行區黨校校歌《列寧的後代》,人人會唱,流行很廣。1940年,組織上調他去太行山劇團作藝術指導。他一面參加話劇活動,一面編寫民間小調,配合當時的革命形勢,進行宣傳群眾。由於太行山區部隊的戰士多半是山西人,喜歡看山西梆子,他就從各地搜集人材,在太行山劇團中成立了一個晉劇隊。他自己也在《韓玉娘》、《打漁殺家》等劇中飾演丑角角色。在開辟新區的戰斗中,他創作了話劇《笑了的人》,又以生產自救為主題,創作了劇本《一把斧頭》。這些劇作演出後,起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一次,軍區「先鋒劇團」借趙子岳在蘇聯《前線》一劇中飾演了一個角色,之後,便把他留在了該團擔任了協理員。在這個劇團,他參加各種演出活動,在歌劇《白毛女》中飾演楊白勞,並參加了上黨戰役及平漢戰役。平漢戰役時,他在前方俘虜收容所工作時,發現了一些有文藝才能的人,便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排練節目,並舉行演出活動。後來他把這批人帶回軍區成立了京劇團,並被任命為團長。全國解放時,他將這個京劇團帶進了太原。1949年,他作為京劇界的代表參加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同時被選為全國文聯劇協理事。
新中國成立後,趙子岳任山西省劇協副主任。這時,北京電影製片廠《呂梁英雄傳》攝制組到山西呂梁山區拍攝外景,趙子岳負責接待工作。導演呂班就借他在該片中飾演了農民康天成,這就成為他走上電影演員生涯的開端。
《呂梁英雄傳》攝制完成後,史東山又邀請趙子岳在他導演的《新兒女英雄傳》中飾演游擊隊長黑老蔡。趙子岳塑造的黑老蔡,不像當時某些影片表現的黨的領導形象那樣,被人為地抹上一層超人的色彩,而是不僅生動地表現了黑老蔡對敵斗爭沉著堅毅的一面,又生動地表現了黑老蔡作為普通勞動者所具有的純朴、忠厚的另一面。在同時期的影片中,這個形象是比較成功的。由此,他從山西省劇協被調入了北京電影製片廠。
從此,趙子岳開始孜孜不倦地鑽研電影表演藝術。他在藝術實踐中仔細體驗,認真研究,一絲不苟地進行角色創造。從1949年起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六年間,他先後在二十五部影片中飾演角色。如在《豐收》中飾合作社社長孫富貴;在《英雄司機》中飾老司機;在《國慶十點鍾》中飾辦公室主任;在《深山裡的菊花》中飾游擊隊長;在《林家鋪子》中飾老通寶;在《春暖花開》中飾工廠幹部;在《水庫上的歌聲》中飾趕車農民;在《上海姑娘》中飾老工人;在《水上春秋》中飾車間主任;在《礦燈》中飾老礦工;在《紅旗譜》中飾地主管家李德才;在《青春之歌》中飾老地主;在《五彩路》中飾土新;在《暴風驟雨》中飾老孫頭;在《汾水長流》中飾公社主任;在《錦上添花》中飾站長老解決;在《停戰以後》中飾班縣長;在《小二黑結婚》中飾二諸葛;在《烈火中永生中》中飾囚犯等。「文化大革命」以後,他又參加了近十部影片的拍攝,如在《薩里瑪河》中飾老貢布;在《拔哥的故事》中飾老書保;在《柳暗花明》中飾梅老爹;在《帶手銬的旅客》中飾老公安局長王豐年;在《牧馬人》和《如意》中飾老校工;在《駱駝祥子》中飾老農民等;趙子岳的銀幕形象塑造中,除了在《錦上添花》影片中扮演了一個主角外,幾乎演的全是配角。他曾意味深長他說:「紅花好看需要綠葉作陪襯的。如果沒有反面形象及配角配合,正面的主角形象的藝術效果也很難達到。因此,他在戲中,無論戲多、戲少、有的甚至只有幾句台詞,幾個鏡頭,他都十分嚴肅認真地分析研究,體驗生活,力求把人物表現得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認為,主角也好,配角也好,塑造人物所經歷的創作過程是一樣的。既然是影片要出現的人物,不論是主、是次,都應該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作為演員,只能精心地去刻畫他,而不能認為自己演的是配角,就可以隨隨便便。如果帶著演配角的觀念去演配角,就一定不會演好的。他認為主角、配角是相對而言,某個處在配角地位的人物,對整部戲來說,他是配角,但往往在某場戲中,要以這個配角為中心時,這個配角也就成了這場戲的主角了。因此,他說他無論演配角還是主角,他都是抱著完全一樣的創作態度去塑造人物的。創作中,他注重深刻挖掘角色的內心世界。有時,往往通過人物的一句話,一個動作,賦予角色個性光彩。他在《暴風驟雨》中扮演一個趕大車的老孫頭,拉著土改工作隊到他們村裡去。坐車的工作隊員向他了解村裡的情況,他不說不甘心但如實說又有顧慮,就似是而非他說了句:「差不離」。這句話,既表現了他擁護士改,又怕惹禍,想保全自己的心理活動。這就比較准確地反映了當時尖銳、復雜的上改斗爭的特定歷史背景下,這位善良而膽小怕事的貧苦農民的思想狀況。趙子岳在表演中,分寸適度地掌握了這句話在不同場合的語調變化,並配以細微的面部表情及動作,這樣就將這個老農的豐富的心理活動揭示出來了。再如,他在《停戰以後》中扮演班縣長在火車上與顧青相遇的一場戲里,他惹得對方笑,但卻不明白究竟笑什麼,可他又不得不陪著傻笑。這種笑,生動地體現了這個土縣長淺薄無知,逢迎拍馬的卑微心理和丑惡面貌。在《青春之歌》中,他扮演老地主。當發現農民將他的大片麥子割走了時,如割了他身上的肉似地呼叫著:「我的麥子……」雖是簡單的一句台詞,趙子岳非常傳神地用一聲長哭腔呼叫出來,就把地主貪財如命的本質揭示得入木三分。
趙子岳的表演「土味」濃,生活自然、逼真,善於通過富於特徵的細節及細膩的表情,刻畫人物性格特徵。
趙子岳取得的藝術成績,主要在於他長期兢兢業業,在藝術實踐上精益求精,不倦地追求和探索,特別是非常重視觀察生活、積累生活,認真體驗,研究各種各樣人物的內心世界。並把豐富的生活素材融會到人物創造中去。另外,他根據長期的藝術實踐,深刻地體會到,創造藝術形象,決不能把正面人物「神化」、把反面人物「鬼」化。常言道,人不可貌相。反面人物也是人,生活中壞人臉上也並沒有貼標簽。因此,扮演反面人物,必須從生活出發。壞人在主觀上並不認為自己己在做壞事。因此,表現這種人的丑惡,要表現他如何偽裝,如何掩蓋他的醜行,他們只有在緊要關頭,萬不得已時,才暴露出他們真正的兇相來。演員在表演時,不輕易露真相,才能把人物演活。
1981年冬,他已七十二歲高齡,又在電視劇《開市大吉》中飾演了主角傅老耿的形象。該劇導演說,趙老演了一輩子戲,又有厚實的農村生活底子,演農民這個角色,是駕輕就熟的,可趙老對創造角色總是那麼嚴肅、認真,哪怕是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經過認真的思索、精心設計。因此,他將傅老耿第一次住高級飯店時的新奇感,自豪感,以及開子母燈、用氣泵熱水瓶的動作、神態,表演得生趣盎然,真實生動地塑造了一個質朴、耿直、憨厚又富於幽默感的農民形象。
趙子岳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他常講:「工作要向上看,生活要向下瞧。」他擔任劇團領導工作,善於把黨的文藝政策貫徹到藝術工作中去,並善於團結藝術家,特別對青年演員的培養,經常同青年演員交流思想和表演藝術經驗,希望青年演員樹立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1981年,他把自己克勤克儉積攢下的一萬元捐獻出來,作為「北影廠青年演員進步獎」的基金,以培養和獎勵青年演員。
Ⅵ 電影喜盈門里有趙子岳演員嗎
沒有趙老爺子吧 我在央六看過
《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Ⅶ 農村題材80年代老電影全部電影名稱
1、《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2、《稻草人》是由王童執導,張柏舟、卓勝利、吳炳南、文英、柯俊雄主演的劇情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中國台灣上映;1988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3、《喜盈門》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制的喜劇故事片,由趙煥章執導,王書勤、溫玉娟、王玉梅、於紹康等主演,於1981年6月在中國大陸上映。
4、《黃河謠》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9年攝制,葛優和巍子主演,滕文驥擔綱導演,蘆葦和朱曉平擔任編劇。1989年上映。
5、《野山》是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片,由顏學恕執導,杜源、岳紅主演,於1986年9月11日上映。
6、《孩子王》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陳凱歌執導,謝園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7、《黃土地》,是改編自柯藍的小說《深谷回聲》的一部文藝題材的電影。由陳凱歌執導,王學圻、薛白主演。1985年上映。
8、《生財有道》是198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由謝添執導,趙子岳、陳強等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9、《咱們的牛百歲》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煥章執導,梁慶剛,王馥荔,錢勇夫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83年上映。
10、《快樂的單身漢》是宋崇執導的喜劇片,由龔雪主演,劉信義、鄭星、馬曉偉等人共同出演,於1983年上映。
Ⅷ 趙子岳演多少部電影
1950年:呂梁英雄
1951年:新兒女英雄傳
1952年:一貫害人道
1953年:豐收
1954年:國慶十點鍾英雄司機
1957年:上海姑娘 水庫上的歌聲
1958年:深山裡的菊花 探親記
1959年:林家鋪子 青春之歌 水上春秋 礦燈
《錦上添花》飾演老解決
1960年: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春暖花開 紅旗譜 五彩路
1961年:暴風驟雨
1962年:錦上添花 停戰以後
1963年:汾水長流 小鈴鐺
1964年:小二黑結婚
1965年:烈火中永生
1976年:山花
1977年:萬里征途
1978年:薩里瑪珂 拔哥的故事(上集 )
1979年:拔哥的故事(下集) 柳暗花明
1980年:戴手銬的「旅客」
1982年:駱駝祥子 如意 牧馬人
1983年:神行太保
1984年:生財有道
1985年:迷人的樂隊
1986年:牛郎與織女
1987年:蔚藍色的迪斯科(電視劇)
1988年:黃土坡的婆姨們 女賊 朱總司令和孩子們
1989年:女模特
Ⅸ 趙子岳的簡介
1949年任山西省劇協副主席,後因在影片《呂梁英雄》中飾演農民康天成嶄露頭角,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後曾任演員劇團副團長、團長等職,拍攝了《新兒女英雄傳》、《紅旗譜》、《暴風驟雨》、《錦上添花》、《停戰以後》、《小二黑結婚》、《生財有道》、《迷人的樂隊》、《黃土坡的婆姨們》等40餘部影片。
Ⅹ 找一下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偵破老電影
經典國產反特務老電影大全
《斬斷魔爪》上海電影製片廠1954 導演:沈浮 主演:陶金 凌之浩 胡思慶 孫百群 韓非
最後八個人(東北抗日聯軍)
《原形畢露》國語譯製片 無字幕 朝鮮電影 反特片 1973年發行 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年譯制
羅馬尼亞驚險故事片《密碼》
神秘駝隊
【埃及】走向深淵(上譯)
【國產老電影】古剎鍾聲 1958
《代號213》上海電影製片廠1984 導演:天然 主演:馬曉偉 陳肖依 賴昭群
聖保羅醫院之謎
拂曉槍聲
《寂靜的山林》長春電影製片廠1957 導演:朱文順 主演:王心剛 白玫 浦克
老電影《405謀殺案》
《東港諜影》1978(上影)全
鋤奸記(1944)
《徐秋影案件》老電影1958 (本末鑒賞)
羊城暗哨
《前哨》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 導演:德.廣佈道爾基 主演:李亞林 徐連凱 王春英
老電影反特故事片:《秘密圖紙》
《天羅地網》經典老電影.1955
虎穴追蹤(1956)
故事片《鐵道衛士》
國產經典反特故事片[智截玉香籠] 完整_NDUwMjY2MDk
神秘的旅伴(1955)
國慶十點鍾(1956)
[1983]不能受勛的英雄[朝鮮]
朝鮮老電影【敵後金達萊】(1971年出品)
羅馬尼亞電影《邊塞擒諜》全(1956)
血戰落魂橋
《難忘的戰斗》(1975)
《南海長城》【國產老片】
《51號兵站》
十天_h264-320x240
《山間鈴響馬幫來》上海電影製片廠
《智擒眼鏡蛇》全集 國語譯製片 蘇聯電影 二戰
《地下尖兵》反特老電影1957年 (本末鑒賞)
《R4之謎》主演:邵慧芳 王濱雁 張力維 喬榛
《雲霧山中》(1959)
電影 戴手銬的旅客(1980年)
老電影【黑三角】1978年(流暢)
電影:《幽谷戀歌》彩色(1981長影)CCTV-6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報》
《熊跡》
《藍色檔案》彩色(1980上影)CCTV-6
《不速之客》黑白 國語譯製片 中文字幕 蘇聯電影 劇情 1959年出品
《激戰前夜》
看不見的戰線 譯製片-朝鮮 1965年
《勐壠沙》八一電影製片廠1960 導演:王蘋 袁先 主演: 王心剛 曹 櫻 何美萍
《邊寨烽火》長春電影製片廠1957 導演:林農 主演:達奇 王曉棠 田烈
《國慶十點鍾》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 導演:吳天 主演:印質明 趙子岳 浦克
《激戰前夜》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 導演:王冰 馮毅夫 主演:王潤身 袁霞 王昶
特殊任務
八十年代公安偵破電影:《405謀殺案》、《霧都茫茫》、《R4之謎》、《神女峰的迷霧》、《蛇案》、《智截玉香籠》、《林中迷案》、《白霧街兇殺案》、《梅山奇案》、《深谷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