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之聲》的確是很經典的電影,但這部電影真的太老了,很多人都沒有看過,畢竟它是1965年的電影。但我卻從頭到尾不去快進看了很多遍。我喜歡電影中的簡單純粹和天真善良。神聖而美好的電影,總是可以真正讓靈魂得到棲息。
音樂之聲的出現,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而當今的電影也會有反應社會現象的,有深度的電影可以帶給人們更多的心靈沖擊,所以人們渴求在電影界享受具有深度靈魂的滋潤。好的電影會貫穿一個主線,表現不同的人性之美大概題現在愛情親情和愛國之情這些方面還會有其他的分支講電影的出行,發展成一棵大樹,通過這枝枝杈杈的聯系,使得一切看似是分開的實則是相合的。
Ⅱ 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簡介
特拉普男爵生於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當時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父親是海軍上校,他也想獻身海軍事業,所以參加了皇家海軍學院。當他還是一個年輕的海軍上校時,就被任命為U6潛艇的指揮。一戰時,一艘法軍潛艇被特拉普的潛艇擊沉。1918年,國王約瑟夫一世提升他為海軍少校。 戰爭結束後,奧地利失去了海岸線,不再需要海軍。特拉普上校不僅失去了職位,還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給他7個孩子照顧。
瑪麗婭生於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約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養母,她們住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嚴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後,進入了四年的國立師范學院。 瑪麗婭原來是社會主義者和無神論者,但是在大學期間,一位著名的神父開始給她布教,改變了瑪麗婭的生活和信仰。 瑪麗婭加入了薩爾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為一個修女。修道院決定讓瑪麗婭離開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師,照顧他的一個患風濕熱的女兒。
一年後,孩子們要求他們的父親設法留住瑪麗婭,他們甚至建議他應該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我!男爵回答說。於是孩子們自己去問瑪麗婭。因為瑪麗婭說,是,我喜歡他。他們訂婚了。她再也沒回修道院作修女,於1927年11月26日嫁給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兩個女兒。
1935年,瓦茲內神父走入了他們的生活。他使音樂成為他們一家的愛好。他們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純美的歌聲使他們在1935年的薩爾茨堡音樂戲劇節上獲得了合唱比賽第一名。他們曾在大蕭條時期失去了所有的錢財,此後他們被邀請做歐洲巡迴演唱會。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奧地利,特拉普寧可丟掉物質財產,也要留住尊嚴。他們離開了薩爾茨堡市郊的別墅和一切財產,前往美國。
1938年9月,他們到達紐約。途中第10個孩子出生了。瓦茲內神父也和他們同行到美國,在他的指導下,唱歌成了他們的職業,特拉普家庭合唱隊漸漸揚名。 二戰後,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個音樂慈善組織:特拉普家庭奧地利救濟社,為祖國奧地利發送了無數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費爾蒙特的一個鄉村裡買了一個大農場,這兒和他們思念的奧地利薩爾茨堡的風光相似。他們給他們的房子取名為「一顆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後院的家庭墓地里。 當他們結束了20多年、30多個國家的演唱生涯時,他們把他們的奧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場大火燒毀。他們立即決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設計很現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瑪麗婭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邊。
本片在當年成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這部經典巨作曾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五項大獎。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上映,片中美妙的音樂至今仍廣為傳唱。影片的譯名在各地大相徑庭:在中國香港,它被譯成《仙樂飄飄處處聞》;台灣地區譯名則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靈深處的音樂》;西班牙譯成《笑與淚》;阿根廷的譯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國,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夢》……譯名不同,音樂卻同樣動聽,人們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
Ⅲ 音樂之聲電影的經典片段的細節描寫
音樂之聲》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女主角瑪利亞生性活潑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膽追求真愛,以童心,愛心去照料七個過早失去母親的孩子.故事中人際的寬容與親情的和諧,馮·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納粹爪牙高壓的正氣,寧可流亡不做亡國奴的愛國情愫,首先,當然是它裡面的天簌之聲。這是一部音樂劇,所以影片的開始便是由朱莉演唱的主題曲「音樂之聲」,它充分地表達了瑪利亞對大自然的熱愛。影片中,瑪利亞教給孩子們的「哆來咪」無疑是一堂灰諧生動的音樂課,7個調皮苦悶的孩子愛上了音樂和瑪利亞,他們一起唱出了怡人的「孤獨的牧羊人」、激昂的「我最愛的東西」、睿智的「十六以後是十七」等,都給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的享受。再也沒有孩子們說「再見」比托普家的孩子們在其父親的晚宴客人們面前說「晚安,再見」更令人感到樂趣橫生了。接著就是影片中的故事場景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藍藍的天空,嫩綠的草原,清澈的湖水……。最後就從影片的所表達的深刻內涵上說說吧。第一感覺是瑪利亞的教育理念非常的好,她會順著孩子的發展規律去教孩子,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要活得像孩子,要孩子學到東西必先是孩子願意去學,然後才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去教。但這是我們現代教育都忽視了的方面,但恰恰這是最重要的方面。其次,我是被裡面所表現出來的愛所感動著,瑪利亞對大自然的愛,瑪利亞對孩子們的愛,孩子們對上校和瑪利亞的愛,瑪利亞和上校的愛,他們一家對祖國的愛……最後他們遠走高飛了。
Ⅳ 電影《音樂之聲》裡面唱DO RE MI和雪絨花的片段的中文台詞
雪絨花雪絨花
每天清晨迎接我
你潔白 又鮮艷
看見你我多快樂
我願你永遠開放
可愛的雪絨花
請為我故鄉永遠吐露芬芳
雪絨花雪絨花
每天清晨迎接我
你潔白 又鮮艷
看見你我多快樂
我願你永遠開放
可愛的雪絨花
請為我故鄉永遠吐露芬芳
Music....
我願你永遠開放
可愛的雪絨花
請為我故鄉永遠吐露芬芳
Ⅳ 音樂之聲的精彩片段(文字)
上校:我的奧地利同胞,也許很長一段時間,我將不再見到你們。現在,我想為你們唱首歌,一首愛之歌,我知道大家都心有這種愛,我祈禱你們不會讓這愛熄滅。
(唱):雪絨花,雪絨花,
每天清晨迎我開,
小而亮,清而白,
含笑點頭多可愛,
雪白的小花快開放,永不敗,
願我祖國春常在。
雪絨花,雪絨花,
小而亮,清而白,
含笑點頭多可愛,雪白的小花快開放,永不敗,
雪絨花,雪絨葯,
願我祖國春常在。
麥克斯:(對上校)我想這首歌會起作用的,我會想念大家,我會想念我本該和你們一起賺來的錢的。(對觀眾)女士們,先生們,謝謝大家。音樂節比賽就要結束了,只是我們還不知道最後比賽的結果。在等待評委們得出最後結果的同時,我得告訴大家將有人來再作一次表演,這將是馮·特普全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最後一次同台演唱。此刻,官員們正坐在觀眾席上等待著護送馮·特普上校去第三帝國海軍就任新職。因此,女士們,先生們,馮·特普家再次向諸位道別。
馮·特拉普家:(唱)大廳內的鍾悲哀的敲響
教堂的鍾鈴聲哀鳴著
從兒童室里一隻奇怪的小鳥
突然跳出來說「咕咕」
他們遺憾地告訴我們
卻堅定地催促我們
向你們道別
再見,再會
再見,晚安
我們不願意離去,想念這美景
再見,再會
再見,再見
向你,向你,向你
道別,道別
再見,再見
我們,我們飄游
我們飛快飛憶地飛翔
再見,再會
再見,再見
太陽睡了,我也該去睡了
再見,再見,再見
--------------------------------------------------------------------
(瑪麗亞和孩子們盪舟而來,孩子們看見上校,歡呼起來,結果不能保持小船平衡,全部落水。)
瑪:上校,你回來了。
上校:立刻給我上來!!
瑪:哦,您一定是施奈德男爵夫人。
上校:站成一隊!這位是施奈德男爵夫人。這些是我的孩子。
男爵夫人:你們好。
上校:好了,都進去,擦乾水,換好衣服回來向我報告,馬上去!小姐,請你留下。
男爵夫人:我,哦,我去看看麥克斯在干什麼。
上校:小姐,現在我需要你跟我說實話。
瑪:什麼事,上校?
上校:是真的呢?還是我在空想,孩子們今天有沒有偶然爬過樹?
瑪:有的,上校。
上校:我明白了。再問一下,他們從那兒弄來這些……呃……?
瑪:游戲服。
上校:哦,你這樣說?
瑪:我做的,是用我卧室里原來的窗簾做的。
上校:窗簾?
瑪:還剩了很多,孩子們穿著這些衣服到處去玩。
上校:你是說,我的孩子穿著這些用破窗簾做成的衣服,在薩爾斯堡到處遊逛?!
瑪:唔,而且玩得非常高興。
上校:他們有制服。
瑪:如果您容許我說的話,那是緊身衣。
上校:我不會原諒你的!
瑪:穿著好衣服,孩子們總擔心弄壞,不可能玩得盡興。
上校:我從沒聽到過他們抱怨!
瑪:那是他們不敢,他們非常愛你,也非常怕你。
上校:我不希望你用這種方式來談論我的孩子。
瑪:但是,你總得聽人說,你從來不在家久住,沒法子好好了解他們。
上校:我說了,我不想再聽你說我的孩子。
瑪:我知道你不想聽,但是你必須聽。就拿麗莎來說吧。
上校:小姐,不許你提麗莎一個字。
瑪:她不是個小孩子,總有一天會醒來,發現她已經是個女人了,你甚至不想了解她。還有弗里德里克,雖還是個孩子,卻想成為象你一樣的男人,然而卻沒有人來教他該怎麼做。
上校:你怎敢對我說我的兒子!
瑪;如果你讓布姬塔親近你,她也會告訴你的。她什麼都注意到了。
上校:小姐……
瑪:庫特假裝勇敢來掩飾你忽視他時所受到的傷害。
上校:就該這樣。
瑪:你就是這樣對待所有的孩子。露易莎,我不了解……
上校:我說了,就該這樣。
瑪:但是總得有人了解她,還有那些小的,他們只想被人愛護。上校,請愛他們吧,愛他們所有的人!
上校:我不想再聽到任何你關於我的孩子的話。
瑪:上校,我還沒說完!
上校:你說完了,上校--小姐!現在,你馬上收拾你的東西,回到修道院去。
(這時,他聽到歌聲)是什麼聲音?
瑪:是歌聲。
上校;是的,我知道是歌聲,但是,是誰在唱?
瑪:孩子們。
上校:孩子們?
瑪:我教了他們一些歌,唱給男爵夫人聽的。
(上校匆匆走向屋內,看到孩子們正在給男爵夫人唱歌,他微笑了著加入了孩子們的歌聲中。瑪麗亞從門前經過,上校叫住了她。)
上校:小姐,我剛才表現粗魯,我道歉。
瑪:不,我說話太沖了,這是我最壞的缺點。
上校:你說對了,我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瑪:上校,日子還長著呢。他們都非常想跟你親近。
上校:你把音樂帶回家中,我都忘了音樂。小姐,我想要你留下來,我請求你留下。
瑪:要是我能有所幫助的話。
上校:你已經幫了,而且遠遠超出你自己知道的。
--------------------------------------------------------------------
(屋外,瑪麗亞正獨自坐在椅子上思考,上校走來。)
上校:你好。我想,也許在這兒能找到你。
瑪:有事兒嗎?(站起身。)
上校:不,不。請坐下吧,請,呃……我可以坐嗎?(坐下)你知道嗎,我一直在想,有兩件事我不大懂:你為什麼會跑回修道院?還有,又是什麼促使你回來?
瑪:我有義務需要完成,我回來盡義務。
上校:就這些嗎?
瑪:還有我想念孩子們。
上校:是嗎,僅僅想念孩子們。
瑪:不……是的!難道我不該想念他們?
上校:不是,當然不是。我只是希望或許你,或許你會……呃……
瑪:什麼?
上校:你一走家裡全都變了樣,要是再離開,一切又會變糟。我只是在想也許你會……呃……改變主意?
瑪:我相信男爵夫人能夠把家裡的事替你安排妥當的。
上校:瑪麗亞,沒有什麼男爵夫人了。
瑪:沒有?
上校:是的。
瑪:我不懂。
上校:我們已經取消了婚約。而且……
瑪:你真的取消了?
上校:是的。當你愛著別人時,你不可能和另一個人結婚,你能做到嗎?我愛你。
瑪:哦,這樣的事會降臨到我頭上?
(唱)也許我的童年很調皮
也許我曾在痛苦中度過少年時代
但是,在那調皮痛苦的昔日
一定有片刻的真實。
因為你就在這兒,站在那,愛著我。
不管你是否應該,你愛著我在我的童年,
或者是在少年時我一定是做了好事。
不會無中生有
從來不曾有過
所以在我的童年或者是少年時
我一定是做了好事
上校:你知道我什麼時候開始愛上你嗎?是那天晚上吃飯你坐到那個可笑的松果上的時候。
瑪:什麼?我知道你吹那傻乎乎的哨子的時候,我愛上了你。
上校:哦,我的愛人。
(唱):你就在這,站在那,愛著我。
不管你應不應該。
瑪(唱):在我的童年我的青春少年時
我一定做了好事
(合):不會無中生有從來不曾如此
在我的童年,我的青春少年時
我一定做了什麼好事。
Ⅵ 音樂之聲 哆來咪在電影第幾分鍾
我們班在大學時表演過音樂之聲的話劇,其中有這樣幾段非常經典:
1.家庭教師初次到訪上尉家中;
2.晚上雷暴雨家庭教師教孩子們唱歌排除恐懼;
3.家庭教師和孩子們在戶外表演哆來咪的那一段;
4.在舞會末尾,孩子們給客人們和父親道晚安的那一段;
5.上尉在離開奧地利之前用歌聲向朋友們道別.
如果你是女孩子,我建議你找個男生搭檔,可以模仿第一個片段,那段上尉和家庭教師的對話應該不長,估計只有2到3分鍾左右,你可以看下電影斟酌一下.以前我就是那個captain,時間過得好快,大學就已經結束了……祝你好運!
Ⅶ 電影"音樂之聲"中最讓人感動的故事情節至少五個
瑪利亞趁上校不在的時候,她用窗簾給每個孩子縫制了休閑的服裝,帶領他們到花園水池遊玩,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上野餐,還教會了他們唱歌。孩子們原有的拘禁和憂郁漸漸地被音樂和笑聲代替了。
瑪利亞和孩子們一起准備了一場木偶戲即孤獨的牧羊人
上校給圍坐在身旁的孩子們唱歌,瑪麗亞在一旁註視著
瑪利亞回到修道院之後,向院長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院長告訴她要鼓起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
麥克叔叔給孩子們注冊參加了音樂節之後的一個情節:在納粹的陪同下,一家人來到了會場,演出了孩子們准備好的歌曲。在這時,上校和瑪利亞演唱了《雪絨花》,歌曲里對祖國奧地利的熱愛之情濃郁深厚,不顧旁邊持槍的納粹守衛,在場的觀眾也跟著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