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丁曉兵是什麼電影

丁曉兵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16 11:52:18

⑴ 求電影《我的左手》觀後感兩篇,1000字左右。

影片主人公是一名偵察班長,在一次戰斗中,他被炮火奪去了右手,傷痕累累的他被戰友們在槍林彈雨中從死亡線上搶了回來,兩名戰友因此犧牲,懷著對死去戰友的深深愧疚和對部隊的熱愛,他放棄了優厚的復員條件,主動要求留在部隊,從此開始了他只有左手的無比艱難而偉大的人生。

在軍校里,他不搞特殊化,為了使左手的寫字速度趕上其他學員,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他獨自一人在教室里,寫壞了一支又一支鋼筆,寫破了一張又一張信紙,手磨出了繭,磨出了血,他一直咬牙堅持,最後順利畢業。之後,他被分到武警某團八連擔任指導員,為了完成正常的軍事訓練,為了給戰士們做好表率,只有左手的他,憑著堅強的毅力,付出了比普通戰士多得多的努力。平時簡單的打背包、拉單杠,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都是那麼的艱難,在休息時間里,他無數次用手拉,用身體壓,用牙咬,手磨破了,嘴出血了,他終於在規定的里間內完成了打背包的動作,在大雨傾盆的操場上,他一個人跑五公里,做單杠,倒了,他起來,又倒了,他又起來。無數次的摔倒,無數次的起來,他流了多少血和汗,付出了多少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終於在五項考核中,取得四項優秀一項良好的成績,這是一個四肢健全的普通戰士也難以做到的。最終,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出了一個優秀的八連。

在他的身上,有著太多的閃光點,有著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當他失去右手,從一個正常人變成一個殘廢人的時候,這一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打擊,在一瞬間幾乎使他崩潰,從此,他要面對多少生活上的不便和心靈上的煎熬,然而,他並沒有就這樣倒下去,而是以自己堅強的毅力和信念戰勝了挫折和苦難,並用他的左手和憑借超凡的毅力譜寫了光輝而感人的人生。他那種難能可貴的堅持在片中多次都有體現,比如,他用自己的堅持完成了所有軍事動作,他以自己的堅持帶好了連隊的後進兵,他用堅持贏得了自己的愛情。

只有左手的他,為了給所有戰士做好表率,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努力就會有回報,他的軍事動作讓任何一個戰士都無話可說,他以情感帶兵,當連里的後進兵受眾人指責時,是他堅持不把這個戰士送到別的連隊,他說「為了救我犧牲了兩名戰友,那時我就發誓,再不放棄任何一個戰友」。他通過表揚和鼓勵促使這名戰士從此奮發努力,刻苦訓練。

人生並非坦途,總是布滿荊刺和坎坷,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困難,這時,我們就要像影片主人公一樣,以堅強的毅力和信念去戰勝困難,獲得人生和人性上的升華。正如影片中一個護士念到高爾基的《海燕》中的一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讓我們在困難中磨練自己,用堅持和毅力在平凡的生活中寫下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我的左手》觀後感

右手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右手,你會怎樣?
我相信,在遭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後,很多人便會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了,他們認為這個世界是如此黑暗,於是便逐漸被世人遺忘了。
但是,有的人在想開之後重新振作了起來。他們堅信:這點痛算什麼?擦乾眼淚站起來!我還有左手呢!於是他們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項羽的祖國被暴秦所滅,國破人亡,妻離子散,他抱著復興楚國的決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使得百二秦川終歸楚;
勾踐國家危亡,被迫忍辱負重為夫差服役三年,他將恥辱化為動力,卧薪嘗膽,三千越甲而吞吳。
這是我們祖先成功的典範。
我們的生活中也會出現遭受打擊的人,可是……
我有一位同學,從小到大一直跟我一班,因此我十分了解她。她本來學習還不錯,但卻是一個一點都不能被別人欺負的人。在經歷過無數次的「挫折」之後,終於……有一次與一位死敵發生激烈沖突,矛盾激化,甚至動起手來。在被別人拉開後,她卻瘋了,原因是那個人多打了自己一下,別人都向著那個人。瘋了之後,她就退學了,至今未見起色。……聯想到電影的主人公,他失去了右手卻堅強的活了下來,她卻因為一點口角瘋了,可悲,可笑,可憐。
……
思緒又一次回到了5月12日。這是一場令世人痛心的大災難,我們失去了家園、親人、朋友……如果我們長時間陷於悲痛中,如果我們因此便一蹶不振,那麼這個世界將會沒有光明,黑暗也將無法驅散。但從那一件件令人感動的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人們並沒有失去信心。只有堅強才能戰勝困難,有勇氣才會創造奇跡。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卻不能被打敗,被打到了我們再站起來,只要我們仍舊擁有美好的希望,並不斷為之奮斗,未來將愈加光明。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隻蘋果,一隻被上帝咬了的蘋果。只不過上帝更喜歡誰,就有可能在那隻蘋果上多咬幾口。如果我們不想讓這只蘋果腐爛被遺棄,就要充分利用這剩下的部分了,讓它最後將自己的能量完全釋放出來。

《我的左手》觀後感

看過很多戰爭片。很多很多戰場上的殺戮,殘忍,多多少少被震驚過。但是《我的左手》很特別。

很少血腥,更多的,只是作為一個戰士內心不曾對他人說出的話。

也許很多人想到的是他的堅強,他的毅力。

也許這也是這部電影所想傳遞的一種精神。

但我卻覺得,這只是個不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獨白。沒有一點做作的成分,只是一種單純的思想,一個屬於軍人的單純思想。

我們不能體味這種痛苦,因為我們不是他。

我們不能作出這樣的壯舉,因為我們太平凡。

但這種平凡卻給與我們造就不平凡的機會。

我於上周在學校觀看了《我的左手》這部影片。這部影片是根據曾被中央軍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誠戰士」稱號的獨臂英雄丁曉兵的先進事跡改編而成的。

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是偵察兵胡小軍在執行軍事任務時,英勇負傷,失去右臂,流血過多,脈搏全無,列入「陣亡」名單。經過老軍醫和護士長范春曉的奮力搶救,他竟奇跡般地活了過來,憑著堅定的信念,超強的意志和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及崇高的情懷,打贏了「一個人的戰爭」,以傷殘之軀續寫人生輝煌篇章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影片在續寫日常生活中,寫出了逼真的細節,如母親織毛衣、師長命他左手拿槍裝子彈、在下雨夜裡鍛煉自己的手臂、父親讓他摘下英雄勛章、他自己替戰士吃泔水饅頭及深夜開櫥窗看范春曉照片等。這些細節體現影片多麼的逼真!多麼感人!當他如何忍痛不拋棄戰士如炊事員廖保才、犯錯誤的馮凱,即使讓全連失去榮譽也在所不惜。想想胡小兵,在進革命隊伍整個過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難,但他還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那種為革命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樣的艱辛,我們都敢於面對它,研究它,戰勝它,哪怕失敗一千次一萬次!我覺得胡小軍只是一名普通人。但他在一個普通人身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無論他碰到多大困難,在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他都豪無畏懼走下去。

但是,作為一部宣傳忠臣戰士的電影,《我的左手》加入了過多感情方面的戲份,以至於在結尾處,只提到了胡小兵、范小春、廖保才在愛情方面的收獲,而有關優秀連隊的事卻不了了之了。

不論電影本身是否可以被稱為一部好的電影,我們每個人都應向胡小軍學習,學習他那種堅強不屈、面對一次次挫折,在思想領域和其他意識形態的堅定不動搖,他憑著堅定的信念,超強的意志和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及崇高的情懷。在學校我們要把胡小軍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揚下去,我們要學好每一科知識,孜孜不倦的學習,用科技來強國,我們要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電影主角的原形是丁曉兵,一個戰士。在無數傷殘兵中,他是平凡的一份子。他可以選擇當英雄,但他沒有。他選擇了命運,而不是命運選擇了他。

他的左手承受了兩只手的所有,他也承受了別人所需承受的雙倍的煎熬。

每個都有這樣的能力,只是我們的一念之差。

上帝是公平的,我們應該相信。

明天會更好。

⑵ 有一部電視劇專門是講述丁曉兵事跡的,叫什麼名字

我的左手(電影)

《我的左手》(原名《軍人本色》),是由天津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聯合出品的軍旅劇情片,由陳國星、喬和平執導,馬躍、徐筠等主演。該片於2007年9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名失去右臂的軍人在康復中重拾自信、堅定理想、追求愛情,在平凡的軍營生活中保持英雄本色的感人故事。

該片是根據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誠衛士」榮譽稱號的武警某部副政委獨臂英雄丁曉兵的真實事跡改編而成。

(2)丁曉兵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我的左手劇情簡介:

凌晨五點三十分,天蒙蒙亮,無錫武警某部八連指導員胡小軍(馬躍飾)藉助窗外暗淡的燈光翻身下床,左手在嘴和牙的幫助下,熟練完成穿衣、系鞋帶、打背包等動作,走出宿舍,開始一天雷不動的晨練。左手單臂單杠引體向上、單臂俯卧撐,直到體力不支,重重地摔在地上,任憑殘酷的往事在眼前浮現。

20世紀80年代初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作為偵察班長的胡小軍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失去了右手,為把胡小軍背下戰場,兩名戰友光榮犧牲。

當醫護人員經過全力搶救依然痛惜地「宣布」胡小軍死亡時,護士長范春曉(徐筠飾)驚喜地發現,即將裝進斂屍袋的英雄尚有一絲呼吸。從那一刻起,范春曉那一聲「醫生,快,他還活著」的呼喚,成了胡小軍生命中熟悉的音符,連同愛情一起走進他的生活。

失去右手的胡小軍,絕望的心情可想而知。母親(彭玉飾)一夜斑白的雙鬢、父親(田成仁飾)深沉的信任和鼓勵、光榮犧牲的兩名戰友,以及把他從死神手裡拉回來的范春曉,幫助胡小軍戰勝絕望,重新開始。

面對轉業回家鄉的優厚照顧,胡小軍用左手彰顯著軍人的本色,最終留在了部隊,和戰友梁志清(宋運成飾)一起走進了軍校。

艱苦的軍校生活,在堅韌、執著、挑戰和思念中度過。走出軍校,胡小軍在原部隊整編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來到武警某部八連擔任指導員,和同一時間報道的梁志清搭班,成了八連的兩位主官。

愛部隊、愛生活、愛戰友,胡小軍時刻沒有忘記深愛著的范春曉。一封封發往空軍駐滇某醫院的信,裝滿了范春曉的抽屜,更裝滿了范春曉的心[4]。

⑶ 看了《我的左手》電影很感人

您是想說一下自己的想法?不錯,但是網路知道里回應的肯定沒有貼吧里的多,http://tieba..com/f?kw=%CE%D2%B5%C4%D7%F3%CA%D6
這是我的左手貼吧

⑷ 有部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為背景的戰地愛情片,情節大致是:在前線負傷的一名軍人,右手被炸斷了,剛入醫院脾

亮劍

⑸ 就是一部電影背景是對越反擊戰,一個中國士兵被炸斷了手臂,但沒有退伍,任然堅持在

電影《我的左手》 以丁曉兵為原型拍攝
片名:我的左手/軍人本色
英文名: My Left Hand
上映:2007年09月21日
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國語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時長:1小時50分

⑹ 有哪些時代先鋒人物

1.93歲的侯祥麟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工科學家,是我國石油化工技術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煉油技術的重要奠基人,又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社會活動家。 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高級顧問,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高級顧問,中國石油學會名譽理事長,世界石油大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榮譽主任,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祥麟說「我和祖國一起走過了20世紀幾乎全部的歷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今天的祖國感到驕傲;作為一個有60多念黨齡的中國共產黨,我對自己的政治信仰終身不悔;作為一個新中國的科學家,我對科學的力量從不懷疑,我為自己一生所從事的科學工作感到欣慰。」

青藏高原被生物學家稱為「生命禁區」,高寒缺氧等惡劣的自然環境一直是婦女、幼兒疾病的主要誘因。多年來,何敏就像青海三江源頭溫暖的春水,滋潤著各族婦幼的心田,傳送黨對婦女兒童的關愛,使母親像花兒一樣盛開,幼兒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被譽為雪域高原「暖媽媽」。

2.2007年冬天,何敏隨醫療隊到海拔4000多米的牧區巡診。聽說牧民宮保妻子難產、情況危急,何敏和兩名隊員立即驅車趕往宮保家。此時,天寒地凍,結冰的路面非常滑,何敏乘坐的汽車在一個拐彎處側滑,陷進路邊水溝,何敏左腿受傷,鮮血直流。從車里爬出來,何敏簡單包紮了一下傷口,一瘸一拐地走了3個多小時,趕到宮保家。當時,產婦的羊水已被污染,嬰兒面色蒼白,呼吸微弱,何敏不顧自己的傷痛,立即搶救嬰兒,嬰兒獲救,發出響亮的啼哭。

「救人第一」是何敏從醫以來一貫秉持的信念。2008年6月,何敏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巡診時,藏族產婦拉毛生下的嬰兒小嘴裡嗆滿污物,呼吸困難,危在旦夕。來不及准備器械,何敏俯下身子就口對口將孩子嘴裡的污物吸出來。入伍16年,何敏上高原巡診29次,5次面臨危險,在草原牧區救治嬰幼兒300多個,使上千名育齡婦女恢復健康。

遇到危重病人,何敏總是隨叫隨到,常常是飯吃了一半,就跑到病房搶救病人;下班回家沒坐穩,又被叫到手術室;夜裡常常剛躺下,就被電話叫走處理急診病號。2007年4月,何敏剛剛結束半個多月的巡診返回西寧,丈夫和兒子在家高興地盼她歸來。可車隊剛進醫院門口,就有一個焦急的中年男子跑過來求助。原來他的妻子臨產發生大出血,生命垂危。何敏聞訊,跑著來到手術室。經過兩個小時緊急搶救,產婦的命保住了。等何敏回到家裡已是午夜,等不及她回來的丈夫和兒子,蜷在沙發上睡著了。

當地的回族、撒拉族等民族流行一種習俗:新生兒出生後,要在嘴裡放一塊紅糖,寓意孩子的未來甜甜蜜蜜。何敏在臨床中發現,這樣做很容易導致新生兒窒息,危及生命。於是每遇這種情況,她便竭力勸解。2002年9月的一天,回族孕婦馬玉珍在醫院產下一個7斤重男嬰,家人非常高興,馬玉珍的公公專門從家帶來一大包紅糖,激動地掰下一大塊塞到嬰兒嘴裡。不一會兒,就見嬰兒臉色發紫,呼吸急促,值班護士急忙找來何敏,經過半個多小時急救,嬰兒轉危為安。何敏藉此再一次向他們講明給嬰兒嘴裡放紅糖的危險,病人全家頻頻點頭。

3.多年來,何敏用雪山般的聖潔,在廣大病患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被患者稱為「最干凈的醫生」、「最溫暖的醫生」、「最有良心的醫生」。

無論貧與富,她待病人一樣親。面對患者,何敏想的總是怎麼讓病人少花錢治好病,開「良心方」,用「良心葯」,辦「良心事」。一位來自青海循化縣的撒拉族農村婦女因嚴重貧血等症狀住進了醫院。又是輸血,又是加強營養,住了一個多月後,這位婦女心裡打鼓了:這種住法,估計少說也得萬八千元吧。誰知出院時一結賬才2980元,病人困惑,以為弄錯了。護士長告訴她:何主任為你制定了最經濟的治療方案,能不花的錢都沒花。這位病人聽後心頭一熱。為拒收患者表達謝意的紅包,何敏費了不少心思,有的紅包實在推辭不掉,她就交到收費室作為病人住院費用,並將交費收據交到病人手裡。

無論遠與近,她待病人一樣熱。何敏從未因民族、文化、宗教等差異對病人另眼相看,無論患者從哪個地方來,她都熱心相待。1997年春節剛過,何敏隨醫療隊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鎮巡診,發現70多歲的卓嘎老人患有嚴重風濕病,雙腿關節已經變形,痛苦不堪。由於老人經常要跟著家人游牧,居無定處,何敏給她做完檢查後,一次為老人留足了用於半年的治療風濕病和關節炎的葯物。此後,一有醫療隊出來赴高原巡診,何敏就委託隊友帶上治療風濕病的特效葯,想方設法交給老人。卓嘎非常感動,直到臨終前還一直念叨她的名字。

無論老與少,她待病人一樣敬。2008年初,一位姓袁的老奶奶患晚期卵巢癌,被子女送到第四醫院婦產科做保守治療。為了讓這位身心遭受病痛折磨的老奶奶欣慰地走完人生,何敏發動全科人員輪流特殊護理。每當袁奶奶疼痛難忍時,何敏就帶著護士給她輕輕按摩搓揉;每當袁奶奶孤獨難過時,何敏就和護士來到病床前,給她唱歌講故事;每逢袁奶奶情緒低落時,何敏就與護士一道,為她梳頭、喂飯、講笑話。有一次,由於葯物反應強烈,袁奶奶吐了一床,何敏二話沒說,迅速為她更換了干凈的衣服被褥,又端來熱水給她擦洗全身,還輕言細語地安慰:「奶奶,別緊張,休息一會兒就沒事了。」在一旁手足無措的袁奶奶的兒孫,對這位忙前忙後的女軍醫感激不已。

4.何敏出生在一個滿族工人之家,她的父母先後在甘肅迭部、青海西寧工作過,從小在民族地區成長的經歷,使她深感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成為人民軍醫後,她以高天厚土般的情義,回報著各族人民的養育之恩。

何敏所在的蘭州軍區第四醫院,有著「奉獻青藏高原,服務各族群眾」的優良傳統,醫院每年都組織醫護人員赴高原巡診,每次巡診,何敏都積極報名參加。從事婦產工作16年來,她幾乎每天都迎著新生兒的啼哭聲開始一天的忙碌。每接生一個嬰兒,何敏都視如珍寶一般。但一提起自己的兒子趙濤旭,何敏就難過得掉眼淚。2009年10月初,小濤旭患上重感冒,高燒昏迷不醒。正在給病人做手術的何敏,原想下了手術台就帶孩子去看病。可誰知剛做完這台手術,又來了一位急診孕婦,也要馬上手術。何敏是科里唯一有資格開刀動手術的醫生,無奈何,她又走進了手術室,一來二去把孩子耽擱成了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年除夕,聽說何敏不用值班,丈夫趙起峰興致勃勃張羅了一桌子飯菜,可左等右等不見何敏的人影。兒子爬上窗檯,眼巴巴望著樓下的馬路,盼望媽媽歸來。

《時代先鋒》是1937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李芝清導演。羅朋,胡蝶影,謝益之,胡蝶麗,梁添添,劉桂康主演。

《時代先鋒》講述一對年青愛侶沖破封建思想,爭取戀愛自由,又把愛情拋諸腦後,一同赴前線,為國家效力,為民族自由而奮斗。

⑺ 哪部電視劇主要講斷手戰士的故事

是電影《我的左手》 以丁曉兵為原型拍攝
片名:我的左手/軍人本色
英文名: My Left Hand
上映:2007年09月21日
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國語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時長:1小時50分

⑻ 誰看過電影《我的左手》

我覺得以往的電影總是以國家和共產主義事業為中心,其他地方則表現得非常不明顯。這個電影對人性方面表現得很多,可以說非常多。他一直都在描述主人公那種自強的性格,這個電影並沒有像美國大片那樣去直接反應人對生存的渴望,而是描寫這個掉了胳膊的軍人他並沒有對考慮生存問題,而是一直在努力使自己和正常人一樣,從人性的追求層次角度來看,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

⑼ 丁曉兵的電影

獨臂將軍丁曉兵原創

⑽ 我的左手的人物原型

《我的左手》的人物原型是丁曉兵,男,漢族,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從安徽省合肥市入伍,1984年10月入黨,大學文化。歷任戰士、排長、學員、連指導員、幹事、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現任武警駐江蘇某團政治委員,上校警銜。二等甲級傷殘。

在本劇中,由馬躍飾演的胡小軍正是演繹著丁曉兵的故事。為了拍好《我的左手》,拍攝期間不論戲里戲外,馬躍一律只用左手,吃飯、穿衣服、系鞋帶、撐俯卧撐、寫字全用一隻手來完成。其中最難的是打背包,為了練好單手打背包,他的手上和嘴上都被磨得直流血。

(10)丁曉兵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一、丁曉兵人物簡介:

1984年在一次重大軍事行動中,榮立一等功,榮獲為他特設的第101枚「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此後,因工作成績突出,他被國家人事部和中國殘聯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

被武警總部和江蘇省委、省政府評為「擁政愛民模範」,3次當選南京軍區和武警部隊黨代表會議代表,被武警總部樹為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幹部標兵,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所帶過的單位也年年被評為先進集體。

丁曉兵,曾經感動過中國。當年他榮立一等戰功,榮獲為他特設的第101枚「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以「中國兵」為題的長篇通訊在全國不少媒體刊發,他的英雄事跡強烈地震撼了「中國心」。

如今,20年過去了,時代發生了深刻變化,丁曉兵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續寫了更加輝煌的人生篇章。

二、影片評價:

電影《我的左手》以第一人稱「我」的自白,帶領觀眾走進第八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感動中國人物、「獨臂英雄」丁曉兵的戰斗愛情生活。

主創人員以原形胡小軍從戰斗英雄到時代先鋒的心路歷程為主線,將母子情深、戰友情誼、夫妻情愛貫穿其中,藝術地展現了胡小軍永葆忠誠衛士的堅定信念、超越自我的堅強意志、勤奮學習的進取精神,在平淡中保持激情、在平常中擔當責任、在平凡中追求偉大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軍事題材為主要戲份的前提下,愛情猶如一條紅絲帶,貫穿始終,真愛無敵,達到了欣賞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統一。

閱讀全文

與丁曉兵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漳州萬達廣場電影院嗎 瀏覽:261
大叔和年輕女子登山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50
成龍劉德華少林寺電影 瀏覽:472
曼谷保鏢電影泰國 瀏覽:63
吉林電影院的票 瀏覽:869
最新的恐龍大電影 瀏覽:465
毒液電影全集中文版免費觀看 瀏覽:317
演員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瀏覽:933
任達華電影帥氣圖片 瀏覽:475
十大恐怖電影惡搞 瀏覽:650
姜濤備胎電影結局 瀏覽:434
吉林大學電影院 瀏覽:104
台灣西遊記電影有哪些地方 瀏覽:859
電影冒牌鏢師結局 瀏覽:583
電影盒子大全視頻 瀏覽:331
哪裡能在網上買電影票 瀏覽:946
那個電影給導演嚇死了 瀏覽:998
中國感動愛情電影 瀏覽:763
韓國愛情電影宿舍女生 瀏覽:663
哪個影視大全能看黑白老電影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