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女主唱是誰
著名作曲家雷振邦為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創作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1963年影片公映後即在群眾中普遍流傳。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原唱:阿洪尼克(塔吉克族)張芯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為什麼這樣紅
哎紅得好像紅得好像燃燒的火
它象徵著純潔的友誼和愛情
花兒為什麼這樣鮮為什麼這樣鮮
哎鮮得使人鮮得使人不忍離去
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
哎鮮得使人鮮得使人不忍離去
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為什麼這樣紅
哎紅得好像紅得好像燃燒的火
它象徵著純潔的友誼和愛情
它象徵著純潔的友誼和愛情
作曲家雷振邦先生的電影音樂常以民間音樂素材構成音樂主題,也有根據民歌改編發展的,所以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區特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本來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後來由雷振邦先生改編成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插曲。插曲表現的是電影故事中,一名駐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軍邊防戰士,同當地一名美麗的姑娘的一段愛情故事。主要參考了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間歌曲《古力碧塔》。《古力碧塔》講述的是一名為商人趕腳的塔吉克青年,愛上了喀布爾城的一位公主,但遭到了反對,青年只能順著古絲綢之路流浪,把優美凄涼的歌聲傳遍了所有他路經的地方,最後傳回到帕米爾高原他的故鄉。
《冰山上的來客》電視音樂
作曲:雷振邦 雷蕾
劇中全部歌曲 詞曲:雷振邦
《高原之歌》 作詞:白辛
演唱:阿洪尼克(塔吉克族)張芯
合唱:中國廣播合唱團
童聲合唱:中國廣播少兒合唱團
演奏:中國交響樂團
2. 哪部越劇電影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彩色戲曲藝術片
1953年11月1日,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電影版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完成。這部電影不僅是中國拍攝的第一部舞台劇電影,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一個流行的民間故事。梁山伯和祝英台是最著名的地方戲劇。
1952年,文化部下發通知,在第一次全國觀戲演出大會後,開始拍攝彩色電影。同年年底,新成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將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搬上銀幕,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正式開拍。
電影版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分別由桑亞和黃少芬執導和拍攝,由兩位越劇大師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3. 電影《百鳥朝鳳》裡面的樂曲《百鳥朝鳳》是誰演奏的
細膩地抒發內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現力很強的樂器。這首曲子原是流行於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間樂曲。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東省荷澤專區代表隊作為嗩吶獨奏參加全國會演,受到熱烈歡迎。 此曲在民間演奏時,結構鬆散,藝人們多即興發揮,加入了公雞啼母雞叫的聲音,甚至連小孩的哭叫聲等都隨意加入。後來民間樂手任同祥在專業音樂工作
4. 電影功夫里的片尾音樂
歌曲名稱是《東海漁歌》。
《東海漁歌》以浙江民間音樂為素材,著重使用了鑼鼓等打擊樂器。
曲子分為四部分,演奏時間約11分鍾:①「黎明時的海洋」 ②「漁民出海捕魚」 ③「戰勝驚濤駭浪」 ④「豐收歡樂而歸」
《東海漁歌》現代音樂配器豐富多樣、音響效果震撼人心,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能迅速融入到歌曲當中。
東海漁歌原始素素材取自浙江省的傳統民歌。其素材原型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演唱方式多樣,民間傳承和積累深厚,富有傳統民俗地域特色。
(4)中國民間音樂電影擴展閱讀:
《東海漁歌》是馬聖龍、顧冠仁在1959年所作的一首民樂合奏曲,以東海漁民勞動生活為題材而編創,旋律動聽上口,經常被各地的民樂團所演奏,演奏形式十分讓人喜歡。
《東海漁歌》樂曲開始,以連續左手上、下行刮奏襯托右手搖指奏出的號召性音調,展現了一幅大海洶涌澎湃的畫面。
其演唱方式是民間歌謠式,氣勢磅礴、感情激越,一唱眾和節奏強烈,其音樂曲調極富民間特色,音樂配器相對簡單、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