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動畫發展的歷史
動畫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88年,法國光學家兼畫家愛米爾·雷諾利用幻燈機技術,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相對完整的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這部電影早於電影的發明,成為了動畫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隨後,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梅里愛在1902年拍攝了科幻電影《月球之旅》,這部影片大量運用了動畫技術,在法國動畫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06年,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的奧托·布雷克頓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影片《滑稽臉的幽默相》,這部影片的問世標志著法國動畫之路的正式開啟。從那時起,法國的動畫藝術不斷發展,創造了無數經典之作,影響了全球的動畫產業。
從愛米爾·雷諾的《一杯可口的啤酒》到布雷克頓的《滑稽臉的幽默相》,法國的動畫藝術家們不斷探索和創新,將動畫技術融入電影藝術中,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視覺享受。這些早期的動畫作品不僅展示了動畫技術的潛力,也奠定了法國在動畫電影領域的領先地位。
如今,法國的動畫電影依然享譽全球,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深受觀眾喜愛。這些歷史遺產不僅是對過去的致敬,更是對未來動畫創作的靈感和啟示。
⑵ 哪個法國人發現了停機再拍的原理
喬治·梅里愛。
法國電影藝術家喬治·梅里愛發現和創造了「停機再拍」的省略原則,他用一個鏡頭拍攝劇情中的一段戲,這段戲類似舞台劇中的一幕或一場,被稱之為「舞台式的電影時空」。
停機再拍是電影術語,特技攝影方法之一。以固定攝像機的機位,拍攝一段畫面後停機,對被攝景物進行位置的調整或數量的增減,然後再開機拍攝。
停機再拍的拍攝方法是固定攝像機的機位、機身和鏡頭的景別,開機拍攝一段畫面後停機,對被攝景物進行位置的調整或數量的增減,然後再開機拍攝,如此循環往復,最後的畫面效果是景物一件件逐一呈現或逐一消失,也可以表現一個物體在畫面上循著一定的路線移位,物件出現、消失或移位的速度取決於編輯時鏡頭的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