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敘事與文學敘事有什麼不同
電影敘事和文學敘事的介質存在一定的差異:
電影敘事的圖像介質具有時空二元特徵,付諸於人的視聽二元結構,產生圖與像的二元分立,擅長展現動作化的場面。
文學敘事藉助一元化的語言介質,擅長敘述超時空的柔情體驗,拓展接受者的自我想像,形成了互為主客或主客不分的「時空一體化」敘事。
雖然電影敘事與文學敘事的介質不同,但是他們的發展趨勢不是對立、分裂,而是跨越,融合。形成跨媒介敘事,並統攝於廣義敘述學之下。
電影敘事的結構層面:
第一、指組織關系和表達方式,可稱為本文結構或總體結構,它與蒙太奇結構含義相當,是影片的總體架構方式,包括「潛結構、策劃、設計、烘托以及作為結果的對形式與內容的總體感覺」(薩·托馬斯語),敘事結構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軀干,是其面貌和風格特徵的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指電影整體系統的組織關系,如類型片結構模式,它在總體結構之上。
第三、在總體結構之下,即影片內部各元素的組合關系,精細的情節設計和精巧的結構布局才能講好故事。新浪潮所創的「無結構」其實是一種更隱蔽、自由而鬆散的結構。結構並非直觀可見的對象,一般觀眾難以分析,這正是對電影作敘事結構模式分析的意義所在。
通過結構模式分析,便於把握電影敘事構成的一般規律和創新途徑,使創作者和觀賞者在結構本文和解讀本文時有章可循、提綱挈領。結構只是形式,與它同樣重要的密不可分的是內容,因此分析結構模式離不開對內容的理解。
② 電影敘事結構的劃分
電影敘事結構的劃分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線性敘事結構:
非線性敘事結構:
反線性敘事結構:
總結:電影敘事結構的劃分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答案,不同的電影可能採用不同的敘事結構來展現故事。理解這些敘事結構有助於觀眾更深入地欣賞電影,並認識到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敘事上的多樣性和創新性。
③ 鮑特的敘事特點和局限性
鮑特的敘事特點和局限性如下:
敘事特點
1.敘事形式。受狄更斯小說的影響,強調情節結構作為影片敘事的基礎。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輯技巧,使電影與傳統藝術區分開來。他的電影敘事,以情節段落作為敘事的基礎,將不同沖突的元素加以並列、積累,形成其形式。
局限性
情節之間的來回切換,形成了時空的跳躍和轉換,創造性的發展了電影敘事的省略和時空結構的獨特連貫性,鮑特的局限性在於影片雖然分鏡頭實景拍攝,但每個鏡頭表現的依然是完整的全景場面段落,還沒有將同一場面段落劃分多個鏡頭進行表現的意識。
人物介紹
美國電影導演。1896年在電影創始時代起,就從事攝影與放映工作,是美國電影史上先驅人物。1900年前後,主持愛迪生實驗室工作,著手攝制新聞紀錄片。1903年開始導演影片。
1911年離開愛迪生公司,就任雷克斯公司的導演。1903年執導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影片《火車大劫案》,採用了分鏡頭法、內景與外景的迭印、移動鏡頭和大特寫鏡頭,打破了梅里愛戲劇規則,創造出美國西部片的最初風格。
④ 現代電影敘事的特點有哪些
電影有八大敘事風格,分別是常規線性敘事、多線性敘事、回憶敘事、環形結構敘事、倒敘線性敘事、亂線性敘事、重復線性敘事和套層性敘事。常規線性敘事是指按照正常時間模式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