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向你推薦一部電影,作文500字
「就算窮,我們也不要打架,也不要拿別人的東西。就算窮也不是一件差的事。」這是劇中周小迪的爸爸對他說的一句話。雖是窮人,但生活在世上也是一件好的事。
周小迪是窮人家的孩子,可上的是名牌學校,並不是他虛榮,而是他爸爸在以後,能成一個有用的人才。而小迪的故事似乎感動了老天,在雷電交加的晚上,小迪就遇見了七仔,他們亮的友情很深,而七仔擁有把壞的東西變成好的東西的能力。也能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武器。小弟也因為有這么好的玩伴而感到高興。因此每天背著它去上學!
有一次,數學測驗,小弟怕被爸爸挨罵,就讓七仔為他做了一副眼鏡,他可不是普通的眼睛,而是能幫他作弊的眼鏡,當然,別的同學以為是蒼蠅,而因此把老師的眼鏡拍碎。可是,此時小迪不知道,一場生死的訣別正在靠近小迪的爸爸。
過了幾天,數學試卷發了下來,周小迪100分,,小迪非常地高興,然而,正當高興之時。班主任,周老師有急事找小迪,原來。小迪的爸爸因為工作,從四樓的吊絲往下墜,而被送往醫院急救。可是,醫生告訴周老師:「准備後事吧!」周老師不禁留下了眼淚。小迪也因為失去爸爸而痛哭起來。七仔看到這個場景很為傷心,毫不猶豫得用自己的能力救回了小迪爸爸的生命。
到了最後,每個人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而迪爸也找到了周老師,當然,小迪也重新見到了七仔,不是一隻兩只,而是無數只。小迪又回到了屬於七仔和自己的生活。真好!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生命,可敬可敬。真慶幸看了 長江七號 ,使我懂得了友誼是無法用金錢所能換取的。我愛 長江七號 ,真是有特殊的收獲,所以推薦給你!
『貳』 如果讓你向別人推薦十部電影,你會推薦哪十部
接下來我給大家推薦十部電影都是我近期比較喜歡的電影。
首先是國產電影,國產電影給大家推薦的就是《烈日灼心》和《心迷宮》還有《爆裂無聲》,後面這兩部都是祁鈺坤導演的作品,這三部戲都是懸疑作品,不論是從演員的演技還是劇本還是具體拍攝都是當代中國不可多得的好片子,希望其他國產電影都能向他們學習啊。還有一部就是最近大熱的《哪吒》,這雖然是一部動畫電影但是質量很高,可以說是誠意之作,非常值得一看。
其實有時候看電影不必要跟風,找到自己喜歡的才最好。
『叄』 介紹一部電影的作文,350字左右!急!急!急!好的加10分!
先從電影的事件開始啊寫,由抽象化具體,電影的主題是什麼?反映了什麼?你如何看待?學到了什麼?這每個都可以寫50到100字,要不你給個電影名我幫你寫寫
『肆』 向全班同學推薦一部電影 作文200字左右高三作文
該片表現出的善良、溫情,觸動了觀眾心中最美好的東西,展現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感。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盪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奇跡。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你都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真實。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為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子,以輔助行走。放學後,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玩弄他,追趕著扔石頭。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著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不在束縛著他,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眼睜睜的束手無策。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跡。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憑著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越戰。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里,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戰功顯赫而受到總統接見。這是導演為我們准備的一幕喜劇,但我們卻不會為此而覺得誇張,可笑。有的人常感覺生活負擔過重,面前困難重重,因此整天垂頭喪氣,鬱郁不歡。阿甘的信念這樣的單純,目標這樣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窮山惡水,他也以平常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這並不是說愚人之福,保持這種態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減輕他許多關於生命的重負,而使他達到生命之巔。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布巴,而干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布巴的一句話)。。。。。。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目標的完成,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阿甘的一生中出現了許多奇跡,但這些奇跡沒有、也絕不會引導你去羨慕他,你只會欣賞和阿甘一起的那些歲月、生命和歷史,體味個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伍』 向你推薦一部電影作文500字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潘冬子的小男孩,年紀和我們一般大。冬子的爸爸是一個紅軍戰士,他的爸爸在臨走的時候送給冬子一顆「閃閃的紅星」。 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他不顧自己的安全偷走了胡漢三的電報機,潘冬子積極參加對敵斗爭,為了消滅更多的「鬼子」,潘冬子的母親壯烈犧牲,潘冬子看到母親的死,變得更加堅強。他巧妙地把鹽化成水,躲過敵人的搜查,送給紅軍;最終用白花花的大米「淹」死了胡漢三。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潘冬子很機智勇敢而且堅強,他這么小就與敵人作斗爭,我也懂得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珍惜少年好時光。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努力學習,發奮圖強。用科學文化知識來建設由先輩們打下的江山;用科學文化知識來編織我們美好的家園;用科學文化知識讓黨的光輝傳萬代!我們要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嚴格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
『陸』 怎樣向別人推薦一部革命影片(作文)急急急急急急急!快點
有一群人,他們的一生為我們今天所歌頌。就在重慶,在白公館渣滓洞的牢房裡,他們不屈不撓的斗爭,打動了國民的良知。像古時的預言家,他們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有一天中國終會站起來!那就是新中國!他們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一片新天地!電影《紅岩》里,許雲峰、江姐、「瘋老頭」華子良、可愛的小蘿卜頭……他們經受住了國民黨反動派殘酷的刑罰考驗:老虎凳、往指甲里釘竹簽等慘絕人寰的折磨,保護了黨的同志,保衛了黨的機密,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江姐在面對丈夫的慘死的同時也不在敵人面前顯露半分。就算敵人站在眼前,她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面對。敵人軟硬兼施,江姐在傷痕累累血肉模糊的情況下,仍一聲不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他們的希望源於一種無畏的信念:平等、自由、強大的祖國、共產主義。他們的斗爭,拯救了千百萬水深火熱的窮苦人民,給了大眾幸福的生活。讓歷盡滄桑的祖國矗立在世界之巔!為她今天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在這一進程中,我們的國家建立了許多世界水平的學校及學術體系,我們的人民看病可以報銷,爸爸媽媽每個月會發洗衣粉肥皂,我們造了原子彈,太空梭,我們登上了月球,我們要舉辦奧運會……我們的祖國真正地騰飛起來了!我們成為了農業和工業強國!
先烈們的夢就是中國的繁榮富強!他們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要求,即不斷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信條。我們的歷史就建立在這樣的夢想和努力上。通過我們的夢想和努力,我們將重塑更高更遠的希望:那就是中國的輝煌!
同學們,讓我們建設這樣的中國,一個永遠前進、強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當前寶貴的時間,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鍾學習,做好未來的工作,並且,永遠,永遠熱愛我們的祖國!
『柒』 怎麼向別人推薦一部電影
首先,你自己得對這部電影有深刻的理解,並形成自己的感受。這是你向別人推薦一部電影的首要前提,自己都不理解或者說是沒有深刻感受的電影又怎麼能夠向別人介紹清楚呢。
再者,需要對這部影片的整體結構有一個把握,這並不需要記清楚每一個細節,把主要的精彩的情節向別人介紹了就好。 切忌不能連結局一塊說了,知道的結局的電影總是會讓人索然無味的。
最後,你推薦的電影最好是有回味價值,讓人留念的經典影片,置於那些娛樂的文藝片還是少者微妙。
(如果認可,請求懸賞)
『捌』 怎樣向別人推薦一本書,一篇文章或一部影視作品
從本組課文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寫作的方法。請從下面提供的幾個角度里,人選一個進行習作。
我們也可以選取一個場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比如,班級聯歡會,學校的一次活動,或者是電視里看到的運動會開幕式。寫的時候要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我們在用文字向別人介紹一本書、一部電影作品或推薦一篇文章時,常常會用到寫梗概的方法。寫梗概,就是把書、文章或影視作品的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寫下來。
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寫好之後讀給同學聽聽,然後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使之更加清楚、明白。
我們也可以選取一個場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比如,班級聯歡會,學校的一次活動,或者是電視里看到的運動會開幕式。
A 寫的時候要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A 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
A 寫好之後讀給同學聽聽,然後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使之更加清楚、明白。
武老師:怎麼樣,現在你想好了嗎,准備寫哪一個內容呢?
小朋友:我想寫一次運動會。
小朋友:我想寫一次聯歡會
小朋友:我想寫一個電視劇的梗概。
小朋友:我想寫課本中的一個故事梗概。
武老師: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對哪一個內容最感興趣,你就寫哪一個。
參考資料:人教版空中作文課堂
『玖』 向別人介紹一本書,一部電影作品或推薦一篇文章100字
在哪個年代這部電影或者是這本書記載這什麼!有什麼樣的意義!是哪位人物寫得或者編排的!獲得過什麼!然後講一部分書中或者是電影中精彩的內容! 望採納
『拾』 請你給大家推薦一部影片,談談部分情節或人物性格特點,跪求
做個勇敢的中國人
這是一部讓人無比沉痛的電影,散場出來時,有人說:終於看到了一部好電影。有人說:早知道就去看龍門飛甲了,這電影太壓抑了。
類似的故事,法國有羊脂球,不過那個故事主要是諷刺那些同車法國男人尤其是達官貴人們的虛偽怯弱。而《金》的故事,主要是為了贊美,才選取了那場戰爭最「美麗」也最殘忍的一個故事。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個真實的故事,在《南京南京》里也提到這么一件事,或許是真實的吧。如果是這樣,那麼人們該對國恥這兩個字有更深的認識。
這部電影的主題決不該是「女性的偉大」,而該是「男人的恥辱」,那些女人們所受的屈辱與損害,是烙在所有國人身上的。拍這部電影,如果是為了正視國家的恥辱,那麼是值得鼓掌的,但如果只是為了講一個特定環境下的「崇高」與獻身的故事,那麼,還是不足以使其成為一部偉大的電影。
鑒於這電影是根據嚴歌苓的小說改編,所以我認為它雖然可能有歷史原型,但所有細節都已經是後人改造和重新編撰過去。這樣的電影,該說它是歷史呢?還是故事呢?既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卻又是虛構的人物和劇情,不如把它叫做歷史故事片吧。
事實上,所有的歷史題材影視,都是歷史故事片,對歷史真實的表現了多少,全憑製作者的良心。我對歷史題材影視的評價標准,就是它究竟有多少忠實於史料和回憶,有多少是創作者為了要預設和表達的主題而自己編造出來的。
很遺憾,我們的大部分影視都是後者,清宮戲唐宮戲編一編我們也無所謂了,但對於近代現代的歷史,卻總是「根據小說改編」,這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關於真實的標准並不是針對張藝謀的,在以往對《南京南京》《拉貝日記》《唐山大地震》的評價中,我也一直認為對歷史的誠意是衡量這類題材的最重要標准。因為他們都說自己在講述歷史,沒有誰承認自己只是找了個編劇或作家關在賓館里頭腦頭暴了一下,每個人物都是為了「表現什麼」而特別設計出來。
《南京南京》,南京城裡真的有因為心靈受折磨而自殺的日本軍官嗎?
《拉貝日記》,拉貝日記里真實記述的暴行,電影中為何反而略去呢?
《唐山大地震》,把那三分鍾特技剪掉這片還和歷史有什麼關系呢?
當我們享受著「歷史大片」帶來的震撼時,當製片方發現國難加大製作是票房保證時,我們可能忽視了一種危險。
為了票房,為了市場,為了獎項,歷史在越來越精良的製作,越來越優秀的「劇本」下,很可能偷偷的被替換為一個個只為了最大程度上追求表現效果的故事了。
金釵十三釵的故事縱然是真的,我也太不相信那些女人們能像關雲長似的在就要去魔窟的前夜還談笑風生視死如歸,這就像「向我開炮」的英雄傳說,沒有多少人知道歷史的真實原型沒有等來炮彈,而是被美軍俘虜了。
為了美化,為了歌頌,為了主題,犧牲一些真實是可以接受的嗎?
也或許歷史是另一種樣子,或者既然是故事,也有另一種講法:在擁擠的安全區里,日軍前來要女人,於是,一群妓女被選中了,她們並不想去,但人們希望她們出去以換取暫時的安全。
如果是這樣,那麼這故事就變成了《羊脂球》,雖然在當時的南京,這種情景可能更貼近真實的人性,也可能的確上演過。但那樣一來,中國人的形象就截然不同了,這樣一部電影,縱使是真實記錄,又有可能上映嗎?還可能被允許送去申奧嗎?
正如片中英勇抗戰的軍隊,武器精良,訓練有素,蘭博一樣以一當百的教導隊長,那當然也只是劇情需要的特例,否則這戰爭就該發生在東京在對。
雖然英勇抗戰的軍人需要表現,但也沒有必要直接跳到另一個極端美化成超級英雄,十幾人疊成一線沖向敵坦克的感人畫面,真的是戰場上會出現的場景?真打仗時怎麼可能排成那樣的隊形沖鋒,那絕對影響速度而且前面倒下的人會絆倒後面的人,掩護是分散隊形把敵人的火力引開,而不是擠成一堆只因為編劇認為這才能表現勇敢。
你也許會說不要追究這些細節,但歷史沒有了細節還有什麼?就只剩下新聞報導中的數字了。一部真正偉大的電影不會放過一個細節,而不把「這樣才能感動觀眾」作為虛構的理由。
真實歷史中有更多比女學生們跑得還快的士兵和官員,有更多人脫了軍服混入平民,不是一要表現國軍無能,就把他們演的像白痴,一到了要體現中國人的英勇抗戰,又把他們拎出來打扮成鋼鐵俠。
用幾個鏡頭甚至只是字幕台詞就能交待歷史更多的全貌,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影視里只有刻意的選擇性粉飾和選擇性無視。
所以,縱然是國恥,縱然是充斥著其實沒有必要詳寫特寫的暴行和祼屍場面,還是要用美麗的電影語言包裝一下,配上華麗的旗袍和優美的小調。這樣一來,國恥就能變成國美嗎?
這就像片中的貝爾「只會給死人化妝」一樣,張藝謀不知是否在無意中自嘲了自己。
我不針對張藝謀,別的導演來拍,可能還不如他。我想說的是中國人記錄歷史的態度。
我們為什麼寫歷史?為什麼編故事?為什麼在死者的白骨上抹粉?為了票房?為了宣傳?為了奧斯卡獎?
就算是找到的史料,又哪些可能信哪些不能呢?史學家都在爭議的事,該相信誰呢?更不用說太多事已經找不到真相。
有人忙著尋找歷史,有人忙著修改歷史,有人忙著刪除歷史。
看了這篇評論,有許多人會說:你太苟求了,這只是一部電影。
這正是讓我感到害怕的。
我們似乎其實對歷史本身並不感興趣。我們甚至希望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們把歷史都變成好看的故事。
就像人們瘋買學者們講的評書式歷史搞笑類歷史,卻不知道歷史已經在講述中被替換成充滿個人想像與好惡的故事了。
久而久之,讓所有親歷者都死去和沉默,我們就沒有歷史了。我們再也不可能知道歷史上真正發生過什麼,只好任後人編造。
我們不會希望再過幾代人,沒有人知道南京大屠殺是怎麼回事,但事實上,同樣的事情在歷史上早就上演過,大屠殺一次次的發生,在元朝,在清初,但現在,成吉思汗仍然是大英雄,而提起揚州十日,大家或許會聯想起還珠格格,那應該是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民族融合是一種必然,但是化解仇恨是靠民眾學會寬容,而不是靠忘記。就算以後世界大同,全世界都成一國,希特勒和東條英機就突然變成大英雄了?
但按照中國人「歷史要為現實服務」的態度,這種事很可能發生。
真實不重要,如果撰改和隱瞞可以「讓世界看起來更美好」,那麼就忘記真實吧。
因為我們不喜歡忠實的記錄歷史,因為我們太愛「古建築翻新」為了它看起來更漂亮。所以我們永遠在猜歷史,永遠在編故事。而我們的電影人,作家,也很享受於這種「編得好有獎」的環境。
在1937年的南京,美國人貝爾問中國孩子:我們應該這樣做嗎?那孩子回答:我們還能怎麼做?
去年有一部電影,叫《喋血孤城》,同樣是抗戰題材,和《金》相比票房慘淡的可憐,甚至我去影院都看不到排期。
為什麼?死守孤城的男人們沒有無私奉獻的女人們有賣點嗎?當我們為那些女人的呼號而落淚時,為以女人們的恥辱和奉獻帶來的票房和奧斯獎外語片入圍而為榮時,你們不好奇中國男人們是怎麼死光然後被遺忘的嗎?
當遺忘迴避甚至隱瞞篡改成為一種習慣,下一次屠殺時,連美國人都不會再來救你們了。中國男人戰斗的都死了,識時務的站在日本人身邊,整部影片全靠一個美國人拯救和滿足中國女人,這真的不是一部諷刺片?
《金釵十三釵》,應該拍。不過,有一部電影更應該拍。
《淞滬戰役》。
那是一場慘痛的失敗,絕不光彩的戰斗,七倍於敵的兵力,巨大的傷亡,幾年前還在內戰的烏合之眾,群氓般的士兵,抽大煙的將軍,勾心鬥角的派系,最先逃命的官員,直到最後的大潰退。那個故事裡沒有秦准河上感動美國人的艷麗的女人血污,沒有蘭博一樣的教導隊長,卻一樣有真正的人性,一樣有在大敗逃中死戰到最後的人。
忘記奧斯獎,做個勇敢的中國人,先從直面歷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