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部動畫片是《舒振東華文打字機》,攝制於1922年。20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
擴展內容:
1941年《鐵扇公主》幕後製作
上世紀20年代,中國誕生了自己的動畫片,萬氏兄弟創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動畫片《大鬧畫室》,它宣告了中國美術電影的誕生。萬氏兄弟的真正偉大之作當屬他們在1941年完成的80分鍾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抗戰初期的他們懷著「以動畫為武器」的信念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在「中制」繪制了多部《抗戰標語卡通》和《抗戰歌輯》,但是到了1940年國民黨消極抗戰政策出台,一切抗戰內容的影片都排斥停拍,無事可做的萬氏兄弟回到「孤島」上海。
20世紀中期,迪斯尼動畫《白雪公主》在上海的熱映對萬氏兄弟觸動很大,他們決心拍一部高質量的動畫長片揚眉吐氣。因為風險大,《鐵扇公主》險些夭折,但是萬籟鳴拍著胸脯擔保不虧本才使得本片沒有半途而廢。結果100多人經過一年半的苦幹,最終完成的這部80分鍾的動畫長片,該片在上海的3個電影院同時放映,它的票房收入超過了當時上映的所有故事片,而《鐵扇公主》也成為當時比肩世界動畫電影的一出傑作。
② 中國的第一部動畫片叫什麼名字
★ 20世紀40年代:中國動畫第一部長片《鐵扇公主》
★ 1979年: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
回眸中國動畫八十年
中國動畫曾無比地輝煌過,這也證明中國動畫是有實力的,有適合它發展的藝術規律。對中國動畫發展脈絡有一個了解,對今天的動畫創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從中借鑒吸收優良傳統,又可發現總結中國動畫的不足之處,找到一條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的發展道路。
一、艱難的創始期
談到中國動畫,不能不提及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他們可謂中國動畫片的鼻祖。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他們於1926年攝制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揭開了中國動畫史的一頁。緊接著在1930年又攝制出《紙人搗亂記》。此後,萬氏兄弟便不辭勞苦、堅持不懈地致力於中國動畫的創作。在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和左翼文化運動的影響下,萬氏兄弟拍攝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錢》、《航空救國》、《民族痛史》、《新潮》,和提倡國貨的《國貨年》、《漏洞》,以及一些兒童寓言片《鼠與蛙》、《飛來禍》、《龜兔賽跑》等20餘部黑白動畫短片。直至20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動畫第一部長片《鐵扇公主》,發行到東南亞和日本地區,並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為中國動畫走向國際作了很好的鋪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萬氏兄弟被迫中斷了動畫創作。而以錢家駿為中心的當時的一批動畫人也繪制了以抗日為內容的動畫短片《農家樂》,隨後又繪制兩部短片。中國動畫片在創作初期就時刻與時代氣息緊密相聯。同時最早一批的動畫人也顯示了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具有強烈的民族使命感。
二、民族風格的探尋之路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動畫片開始了它更為廣闊的發展。早在1947年,人民藝術家陳波兒和日本動畫專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創作了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和動畫片《瓮中捉鱉》。他們在人員不足、設備簡陋的艱難條件下完成攝制工作,為新中國動畫片的發展揭開了序幕。
中國的動畫片在此後的發展中便自覺開始了民族風格的道路的探尋,這是時代和世界環境使然。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立,特偉任廠長,此時中國動畫人已發展到兩百多人。有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錢家駿、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馬國良、包蕾等一大批著名藝術家、文學家先後加入到這一行列當中,為中國的動畫事業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建國初期是中國動畫片蹣跚學步的時期,中國動畫人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動畫技術和藝術,主要是蘇聯和南斯拉夫,在動畫技藝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在動畫的風格上不免受到這些國家動畫的影響,如《小貓釣魚》(1952)、《小梅的夢》(1954)、《野外的遭遇》(1955)等影片便留有蘇聯動畫的影子。特別是1956年《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在國際動畫節上獲獎,令人沮喪的是與會者以為這部影片是蘇聯的影片。這個誤會使中國動畫人深刻意識到:「對他國動畫亦步亦趨的模仿是不會利於中國動畫電影發展的。」 只能導致中國動畫的消減。「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出路。」 其實中國早期的動畫電影也有這個傾向,萬氏兄弟的《紙人搗亂記》便是模仿美國的動畫製作,追求的是逗樂搞笑,僅是一部簡單的噱頭鬧劇而已。事實上這也是動畫娛樂本性體現,影片給人們以娛樂消遣,才會有觀眾,才會有市場。同時它在人物的造型設計上仍具有民族特點。
在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廠廠長特偉提出了「探民族風格之路」的口號,從此開始了中國動畫的民族風格建設。中國動畫藝術家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當中汲取營養,為己所用,力求表現出中國獨有的風格,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動畫片《驕傲的將軍》當中,民族特色十足,將軍的臉譜化便借鑒了京戲人物造型,在動作的設計上也採取了京戲的風格。影片的背景音樂恰到好處地運用民樂,在將軍彷徨無助時,琵琶古曲「十面埋伏」響起,畫面與音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達到烘雲托月的效果。這部僅30分鍾的動畫片充溢著濃郁的民族化氣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對當時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同時,中國的動畫藝術家們積極地致力於新的動畫藝術手法的探索和動畫技藝的提高。在發展中國動畫的一大片種木偶動畫時,著名的木偶片導演靳夕、錢遠達,曾在20世紀50年代遠赴捷克學習,師從德恩卡。靳夕的第一部代表作《孔雀公主》,故事情節動人。後來,靳夕拍攝的《誰唱的最好》在技術上非常完美,但在意識形態上卻受到了局限。當時的文藝政策較為教條,由於過分強調了「政治掛帥」、「革命傳統」、「主題至上」,限制了木偶片的進一步發展。錢家駿在1957年導演的《拔蘿卜》和1958年導演的《古博士的新發現》就注意開掘動畫片的童趣、童心。在1958年中國動畫人研製了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中國動畫增添一個新品種且富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接著又拍攝了剪紙片《漁童》(1959)、《濟公鬥蟋蟀》、《金色的海螺》(1963)等影片,吸收了中國皮影戲和民間窗花的藝術特色,將動畫形象塑造得生動豐滿,也使中國的民間傳統藝術得到發揚。到了20世紀80年代,剪紙片技術日益成熟,在此基礎上,美影廠又研製成功剪紙「拉毛」新工藝,拍出了水墨風格的剪紙片《鷸蚌相爭》,該片榮獲第十三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第六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和文化部1984年度優秀美術片獎。1985年出品的《草人》也獲得好評,在日本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獲兒童片一等獎和國內文化部1985年度優秀美術片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騰龍獎」美術片二等獎。這一片種在國際國內都得到認可,且受到廣大觀眾歡迎。此外,在1960年又攝制了折紙片《聰明的鴨子》,情趣盎然,活潑生動。同一時期又發明創造了水墨動畫片,可謂是最具中國風格的動畫片,它將中國的水墨畫與動畫電影相結合,使中國特有的筆墨情趣完美地再現於銀幕,形成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震驚了整個世界影壇。《小蝌蚪找媽媽》(1960)、《牧笛》(1964)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作。富於韻律的畫面、詩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動畫藝術也達到一種審美的境界。
此時的動畫創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說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國動畫的一個高潮。也是民族風格成熟的階段。動畫片《大鬧天宮》上下集(1961、1964)在造型、設景、用色等方面借鑒了古代繪畫、廟堂藝術、民間年畫的特色,又將中國傳統戲曲的表演藝術融入,描述了家喻戶曉的孫悟空,使這一形象躍然銀幕,化無形為有形,「挖掘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國外評論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式的美術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是動畫片的真正傑作。」
中國動畫片所達到的藝術水準不僅得到國際的首肯,而且使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動畫片深入到世界民眾當中去。中國動畫片因為它獨到的民族特色而獨立於世界動畫之林,散發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中國動畫片在海內外獲得越來越高的聲譽。
可是由於「文革」的影響,中國的動畫事業受到了阻礙,發展緩慢。「文革」結束後,百花開放,我國的動畫事業也迎來了它的第二個春天。中國的動畫人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動畫創作當中,秉承以往的「民族風格」的道路,在題材內容、藝術形式和製作技巧等方面,進行新的開拓,並取得可喜的成績。同時由於實行開放政策,擴大對外交流,中國的動畫業也更多地與國際接軌,呼吸更多的新鮮空氣,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1979年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問世,這部被譽為「色彩鮮艷、風格雅緻、想像豐富」的作品,深受國內外好評。民族風格在它的身上的到了很好的延續。動畫片《三個和尚》是繼承了傳統的藝術形式,又吸收了外國現代的表現手法,在發展民族風格中做了一次新的嘗試。動畫片《雪孩子》畫面優美富有詩意;《南郭先生》表現了漢代的藝術風格、格調古雅;《火童》結合了裝飾性造型和民族藝術特點。同一時期的影片中,還有《兩只小孔雀》、《畫廊一夜》、《狐狸打獵人》、《好貓咪咪》、《愚人買鞋》、《黑公雞》、《小鴨呷呷》、《人參果》、《淘氣的金絲猴》、《假如我是武松》、《蝴蝶泉》、《天書奇譚》、《兔送信》、《三十六個字》等也延續這一創作思想。1984年的大型動畫片《金猴降妖》,又一次將孫悟空搬上了動畫銀幕,塑造了一個感人的孫悟空形象;在表現手法上通過將傳統的民族風格和抽象繪畫的手法和現代音樂融合,探索民族藝術的新發展。動畫片《夾子救鹿》淡雅而抒情,具有敦煌壁畫的古樸風格。剪紙片《草人》模擬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形式。此外,《女媧補天》,《搶枕頭》、《海力布》、《水鹿》、《大掃除》、《網》、《偷東西的驢》、《巫婆、鱷魚和小姑娘》等,也都富於民族風情。
三、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新發展
在動畫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動畫創作相對於世界動畫發展出現緩慢趨勢。在美日動畫的沖擊下,同時也由於缺乏市場化操作,動畫的回收相對較慢,中國動畫以往是純國家投資,私人不願投資,從而導致動畫者的流失和中國動畫業的發展緩慢。中國動畫要改變以往的操作方式。為重振國產動畫,美影廠歷時四年攝制了動畫片《寶蓮燈》,這是中國迄今投資最大的一部影院動畫長片,故事取材於中國的民間傳說,在畫面、人物造型上都精心設計,音樂製作極為考究,同時現代高科技的運用也為影片增色不少,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獲得了觀眾的好評。同時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馬可波羅回香都》、《哎喲,媽媽》等一批優良的動畫片誕生,給動畫注入了新的活力,動畫片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③ 中國影史最快破10億動畫電影是哪部
據電影《姜子牙》官方微博消息,10月4日17時31分,電影《姜子牙》累計票房破1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最快破10億動畫電影。
影片取得的優異成績,離不開千萬觀眾的支持:上映至今,關曉彤、丁禹兮、歐陽娜娜、任敏、章若楠等多位演員COS姜子牙同款仿妝助力影片上映;數十萬觀眾更紛紛自主創作角色同人圖、手工製品、表情包等腦洞大開的作品,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中國動畫,掀起多輪姜子牙熱潮。
為感謝觀眾支持,繼杭州、佛山、廣州、蘇州、成都全國路演後,10月4日導演程騰、聯合導演李夏來到武漢、聯合導演王昕來到濟南與觀眾交流影片幕後,這也是全國路演的最後兩站。現場,不少觀眾稱贊影片為「一派自成的東方美學」、「成人向大膽探索」,是一部不一樣的中國動畫。
(3)中國動畫電影第一部破億豪擴展閱讀
《姜子牙》劇情簡介:
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於10月1日上映,本片在中國傳統神話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性的改編,故事發生於封神大戰之後。昆侖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
在巔峰時刻,他卻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昆侖,姜子牙踏上旅途。在戰後的廢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發現了當年一切的真相。
④ 《貓和老鼠》真人電影中國內地票房破1億元!為何動畫版一直沒能被超越
其實我們在小的時候還是比較喜歡看動畫片的,而且我們也覺得有一些動畫片真的是讓人難以忘懷,並且我們也是很喜歡看到那些動畫片的。我們希望在看到那些動畫片,而且我們也知道,如果我們能夠看到動畫片的一些改動版的話,我們很可能會更有興趣。
《貓和老鼠》是我們在小的時候就很喜歡看的動畫片,而且我們也覺得這部動畫片真的是十分有趣,雖然說小時候我們可能看不懂那些背後的深意,但是其實對於我們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樂趣了。《貓和老鼠》真人電影中國內地票房破1億元!為何動畫版一直沒能被超越?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這部動畫片很經典。
在我看來,我認為動畫版之所以沒有被超越,就是為這部動畫片的確是十分的經典,而且也能夠讓我們一個比較好的懷念。我們看到這部動畫片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相信我們童年時光,並且我們覺得這是十分幸福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⑤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人次突破1億大關,還有哪些大片觀影人次過億
據貓撲電影網宣布,《哪吒》在上映19天以來,關於人數突破了1億大關。在有數據統計的當下,《哪吒》是繼《戰狼2》《流浪地球》後第三部觀影人數突破1億次的電影,也是動漫史上觀看人數破億的第一部國產電影。這部動漫片,成為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奇跡,每天都在刷新著歷史記錄。
可以說《哪吒》這部影片,在製作上非常的精良。而且在宣傳上,也沒有假大空的現象,隨時隨地和觀眾保持著密切的溝通。比如導演親自繪制每一幅破億的海報,將電影和現實觀眾的互動落實到生活中和細節。
這也是《哪吒》這部片子持續走高的原因。相信有更多的人進入影院去看片,不斷刷新中國動漫的歷史記錄。
⑥ 哪部影片是中國影史上第一部首日票房過億的動畫電影
《小黃人》創紀錄 成內地影史第一部首日票房過億的動畫片
成為內地影史第一部首日票房過億的動畫片,另外,票房單日就突破億元的動畫目前為止也只有萌萌噠《小黃人大眼萌》。
而此前的紀錄一直由《功夫熊貓2》保持,首日票房為6700萬元,不久前總票房近10億的國產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首日票房則不到2000萬。
⑦ 中國首次突破千的動畫電影是什麼
我首次破千的動畫電影的話應該是喜羊羊這部經典的動漫電影。
⑧ 在國內,有哪些票房過十億的動漫電影
下面是我的回答:
作為皮克斯第一部也是(在我看來)最佳系列的第四部電影,《玩具總動員4》於今年6月在各大影院上映。盡管上映首日票房低於預期,但胡迪和巴斯光年的最新冒險片仍然在票房榜上高居榜首,只是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跌出了前五名。
皮克斯通過跨越這一里程碑,《玩具總動員4》加入了《玩具總動員3》這個價值10億美元的俱樂部,但要趕上它的前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⑨ 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排行榜,國產動畫上榜幾部
國產動畫僅僅4部。
今年國產電影給了觀眾很大的驚喜,在票房排行榜上的第二、第三、第四的票房紀錄,都是在今年創造的。還有就是今年的國產動畫也同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年初的《白蛇:緣起》,奪得國內總票房第二的《哪吒》,以及正在上映的《羅小黑》。
排行榜如下:
TOP.10 《熊出沒:變形記》
票房:6.05億
這部一直被大家詬病不已的國產動畫,其製作的電影票房卻意外地高,想來更多是小朋友一拖二,一家子最少也貢獻了三張票房。
TOP.5 《功夫熊貓3》
票房:10.00億
這個系列作品還是相當厲害的,第一部將近兩億的票房在當年也算是很高的,因為第一部打下了好口碑,所以之後的系列作品,只要不太失水準,票房都不會差。
TOP.4 《神偷奶爸3》
票房:10.37億
這部主要是口碑累積夠了,在年輕全體的人氣也都還不錯,而且當初上映的時候還是暑假,所以就有大把的學生以及一些年輕人去觀影。
TOP.3 《尋夢環游記》
票房:12.12億
這是獲得上一年奧斯卡獎的動畫,這奧斯卡的號召力還是相當不錯的,有了它作保證,就算是在不了解具體情況,大家也都很放心地選擇這部電影。
TOP.2 《瘋狂動物城》
票房:15.27億
這部電影被不少的媒體、影評人評為近10年甚至是20年綜合水平最高的動畫電影,當年還被評為"2016美國電影學會十佳電影"。國內能有這個票房,主要還是口碑發酵了,反正看了都說好!
TOP.1 《哪吒之魔童降世》
票房:49.02億
一部現象級的電影,要是當初《戰狼2》沒有機關單位組織看電影這種騷操作的話,第一的票房應該是這部電影才對。
⑩ 中國國產動畫電影有破億的嘛最多的是哪部
喜羊羊與灰太狼早就破億了,接下來是熊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