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比三大國際電影節強的概念只普遍存在亞洲,因為亞洲人對於商業電影以及民族上的強者為尊概念讓其對美國和奧斯卡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反而歐洲因為是所謂舊大陸的關系,瞧不起美國暴發戶,反而更喜歡文藝片,所以作為老牌帝國的歐洲奧斯卡是比不上三大國際電影節的,再加上奧斯卡喜歡自己玩自己的並不國際化,
B. 戛納電影節為何邀請演員張震出任評委
戛納國際電影節,之所以邀請演員張震出任評委,原因有三:1.張震是一位敬業的演員,大家都認可;2.張震有很多經典的電影,知名度很高;3.張震和戛納國際電影節有很深的淵源。
張震,國際知名演員。他為人低調,除了電影還是電影,從來不主動去整什麼東西來維持他的熱度。他只想安靜地把電影拍好。但2018年初,他著實大火了一把。因為外媒報道張震將擔任戛納電影節評委,由此,他成為張國榮、姜文和梁朝偉之後,第四位擔任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的華人男演員。他之所以可以,是因為他真的可以,主要原因有三:
3.張震和戛納國際電影節有很深的淵源。
張震,是戛納的常客,、老熟人。自2005的《春光乍泄》起,張震經常有精彩的作品入圍戛納,給組委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張震收到邀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C. 寧靜和鞏俐誰的地位高
鞏俐的影響力比寧靜高一些
鞏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電影演員,聯合國促進和平藝術家、聯合國糧農大使。
1990年出演的第一部電影《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1993年先後參演電影《大辮子的誘惑》擔任主角啊玲和電影《炮打雙燈》飾演主角春枝。1996年主演了電影《贏家》以及電影《紅河谷》,因在《紅河谷》中塑造了可愛、頑劣又勇敢的藏族少女丹珠這一角色,獲得了第20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1994年寧靜與來自美國的諾蘭佐攜手主演電影《蘭陵王》。1995年主演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是寧靜的成名作。1999年出演《黃河絕戀》,寧靜飾演安琪,並獲得金雞獎。
D. 鞏俐出任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是哪一年
2000年,鞏俐任第50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成就了華語電影人坐鎮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第一次」。
E. 鞏俐是哪裡人
鞏俐是遼寧沈陽人
鞏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祖籍山東省濟南市,新加坡籍華裔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聯合國促進和平藝術家,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大使。
1987年因主演電影《紅高粱》成名,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92年憑借電影《秋菊打官司》獲得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該片亦獲得金獅獎。
(5)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委主席擴展閱讀:
鞏俐從讀書時代開始就經歷過一些小挫折,和很多學子一樣,鞏俐也參加了高考,但是和多數學生不一樣的是她高考失敗了,再次復讀時還是和分數線相差了十一分。可因為她堅持的毅力被中戲破格錄取,也正因為這一次的破格錄取,讓鞏俐真正走上了演員之路。
後來,鞏俐出演了《紅高粱》九兒一角。在拍攝期間,張藝謀導演就教導她,演員一定要體驗生活,要想走向國際舞台,就必須提高你的思維謀略和專業素養。
於是鞏俐便拚命了一樣學習,在電影中,有一個挑水的鏡頭,她為了表演得更貼切,一個幾秒的挑水動作反復練習了一個多月,把肩膀都磨出血了。劇中的那片紅高粱她種了三個月。這一切的努力和辛苦終於令她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F.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評委簡介
4月3日,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全陣容正式對外公布。除此前已公布的評委會主席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外,6名評委分別為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卡梅隆·貝利,英國導演協會主席艾維爾·本傑明,澳大利亞著名製片人傑夫·布朗,中國著名電影攝影師、導演顧長衛,韓國著名電影導演姜帝圭,以及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張一白。
七位「天壇獎」國際評委會成員來自六個不同的國家,他們代表了當今世界不同地域的電影最高水平,而他們也將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決定首屆「天壇獎」10個獎項的最終歸屬。 卡梅隆·貝利: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策劃和主持了多倫多電影節中非常成功的系列節目「華人電影志」。
艾維爾·本傑明:英國導演協會主席,領導協會推動了倫敦「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的啟動。
傑夫·布朗:澳大利亞著名製片人,一直為華語電影的發展不遺餘力。
顧長衛:中國著名電影攝影師、導演,攝影作品《霸王別姬》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導演作品包括《孔雀》、《立春》、《最愛》等。
姜帝圭:韓國著名電影導,導演作品《太極旗飄揚》延續了《生死諜變》的熱度,韓國四分之一的民眾觀看了這部影片。
張一白: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導演作品包括《開往春天的地鐵》、《將愛情進行到底》。
G. 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是怎麼選出來的
組委會根據電影人威望選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也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世界四大A類國際電影節中,相比奧斯卡只有一個「最佳外語片」的獎項,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對外國電影可以說是相當包容。而這其中,又以戛納為最,甚至可以說,戛納是最有「中國情結」的國際電影節。
國產電影首次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是在1959年,由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拍攝的《盪發與聖女》首赴戛納。1962年,台灣導演李翰祥的《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93年,陳凱歌率《霸王別姬》劇組奔赴戛納,一舉摘得「金棕櫚」大獎,也成為國產電影在戛納的最高成就。陳凱歌,也因此成為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得金棕櫚獎的中國導演。
H.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哪三個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
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於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創立。
介紹:
1、雙料主席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同於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英國學院獎等等頒獎禮的千人投票制度,而是採取「精英政治」的方式評獎。每一個競賽單元均設有獨立的「評委會主席」和「評委會成員」,以主席領導並在10人以下,通常邀請電影圈、文學界的權威人士,他們將在討論和論證中決定獎項的歸屬。
2、華人評審
截至2015年,擔任過評審團主席(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四位:鞏俐、王家衛、張藝謀、李安;擔任過全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評委(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人共三位:陳凱歌、鞏俐、張曼玉。
I. 楊穎和鞏俐誰的演技更好!
對於你的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鞏俐吧!雖然我也覺得肯定是鞏俐的演技會更好一點,我幫你詳細分析一下吧。
首先楊穎演技還是非常完美的!我們楊穎是有實力有演技的。拿個大滿貫是毋庸置疑。是她憑借自己一己之力貢獻出了演技精湛又不失趣味的表情包。
且不說鞏俐出演影片大都獲得國際國內大獎,她是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她又是國際重要電影獎評委、主席什麼的,令人驚奇的是,據我所知,凡是她參演的影片,都很成功。
她從不突出自己以干擾他人,從不炒作,卻是默默無聞成就著他人和影片——包括參演周星馳電影和好萊塢影片,這才是最懂得表演藝術的演員吧?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這是對一個真正演員的最高評價!以上僅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贊同,望採納!
J. 鞏俐詳情
鞏俐
(Gong
Li,1965年12月31日—),著名國際影星,是目前在國際影壇最具成就、地位和影響力的華人女星。1987年首次與導演張藝謀合作,憑借影片《紅高粱》的一炮打響,鞏俐被海內外廣為關注,成為第一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華人演藝界明星。其主演的電影《紅高粱》、《霸王別姬》、《秋菊打官司》,分別獲得「金熊獎」、「金棕櫚獎」、「金獅獎」,是華人迄今唯一主演影片包攬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曾擔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鞏俐也是迄今唯一在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上擔任過評委會主席且均獲得過個人殊榮的華人明星。
【社會身份】:華人女星的國際代言人,好萊塢著名演員
【家庭成員】:鞏力澤(父親),山東大學教授;趙英(母親),山東大學會計; 鞏固(哥哥) ;鞏正(哥哥) ;鞏雯(姐姐) ;鞏蒂(姐姐);黃和祥(前夫)
【祖籍】:中國山東濟南
【出生地】:中國遼寧沈陽
【學歷】: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研究生
【星座】:摩羯座
【血型】:A型
【個人嗜好】:烹飪、閱讀名人傳記
【優點】:不言自美、妝扮出東方女性的神韻[1]
【社會頭銜】:世界明星廚師聯合會副主席;法國司令勛位
最喜愛的季節:秋
最喜歡的化妝品:歐萊雅
最喜歡的顏色:黑、白、紅
最喜歡的服裝:旗袍,綢質白襯衣
最喜愛的明星:梅麗爾·斯特里普
最喜愛的國家:中國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唐伯虎點秋香》
最喜歡的歌曲:《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曾參演MTV的拍攝:葉倩文的《焚心似火》(也是她主演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主題曲)
曾演唱的歌曲:恨今生(這是鞏俐主演電影《西楚霸王》片尾曲)
身高:168cm
體重:56kg
三圍:89cm 56cm 89cm
最害怕的事:被欺騙
最難忘的事:被感動,收到朋友的意外禮物
喜歡的身材飲食:蔬菜
最大優點:善良、好脾氣、誠實、勇敢
最大缺點:外表冷漠、不懂表達
人生格言:第一位家庭和朋友 第二位愛情 第三位事業
最喜歡做的事情:到不同國家旅遊
從影20年來,鞏俐多次出現在國內外重要時尚雜志(《ELLE》《Madame Figaro》《VOGUE》《Harper's
Bazaar》《COSMOPOLITAN》《Marie
Claire》《L』OFFICIEL》)的封面或內頁中,並且大部分封面均是金九銀十、開年開季的重要月份。她所代表的自信大方、成熟性感的女王魅力也是眾多時尚人士追捧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