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具有教育意義電影的觀後感(大約400字)
nny總是說,阿甘,你不懂什麼是愛。
可是,我覺得他是最懂得什麼是愛的人。
阿甘愛媽媽。
當然,他的媽媽也確確實實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用她的整個生命來愛自己的兒子,從不因為阿甘智力上的殘缺而吝嗇他應得的那份愛。她讓阿甘一直成長得很開心,也因為這樣,阿甘才能擁有一顆純潔無瑕的心。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動容的詞語,無論語言的差異如何大,媽媽這兩個字的發音永遠是相似的。
女性雖弱,為母則強。
其實我想,阿甘的媽媽是驕傲的吧,她養育了一個那麼那麼好的兒子。
阿甘愛他的朋友。
在越南戰場上,他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個又一個戰友,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將要被炸平的叢林,為的是「buford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麼容易找的」。他牢記著他與buford的約定,買了捕蝦船,實現朋友的夢想,並資助他的家人。
而丹則是阿甘心裡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麼堅定的這么認為,這樣強大的信念終於讓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氣。丹說他沒對阿甘道過謝,其實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報答。阿甘從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一切都在他看來都是很自然的,是他應該做的。是我們太過復雜,總覺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裡,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阿甘愛他的姑娘。
jenny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慘,四處漂泊,沒有溫暖。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遇見了阿甘,也遇見了這世上最好的愛情。也許jenny不會想到,她的一句話換來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換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她的一生充滿凄苦,但是最後,她終於永遠地沉睡在了唯一帶給她溫暖的樹下。
jenny是阿甘的唯一,因這唯一而永恆。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甘在jenny的墓前說「你要什麼就叫我,我不會走得太遠」,的確,在阿甘的心裡,jenny永遠都活著。他愛她,所以不在乎她愛不愛他。他的一生永遠都會記得校車上那個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她對他笑,她跟他一起看星星,她讓他一直跑別回頭……雖然jenny並沒有一直陪伴著他,但是阿甘的生活里一直都有jenny留下的痕跡。
所以,其實所有死去的人都沒有消失,阿甘的身上有著所有人的記憶,只要他活著,他們就在。
阿甘愛他的孩子。
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車,像小時候媽媽送自己上校車一樣。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樣,只是這一次,車上不會再有一個jenny那樣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裡,他的媽媽、他的朋友、他的姑娘、他的孩子……都是天使,其實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電影里沒有人對阿甘說過謝謝,但是我相信,所有看過此片的人都會真誠地說一句:謝謝你,阿甘。
我們終於知道,這世界上最好的愛是什麼樣子。
❷ 看一部有意義的電影的觀後感,600字的
《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說到奇跡這個字眼讓我們不禁想到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克隆生命的實現,太空中的自由遨遊等等,眾多的奇跡誕生正是人類智慧的集中體現,然而對於阿甘這個智商只有75卻創造了那麼多奇跡的非正常人,我們不得不再一次驚嘆人的力量。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的,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奇跡。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你都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這部影片,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因為在阿甘身上,我們看到了倫理混亂時代缺少的所有美德:誠實守信,做事認真,勇敢無畏,重情輕財。正是由於人性中存在有如此之多的熠熠生輝,優秀可貴的品質,才讓我們看到了對生命的執著,對生活的希望,對信念的堅定。也許正因為他將所有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在每一時期專注的對待一件事,並竭盡全力將它做好,然後再確定下一步的目標,所以他成功了。
人的一生往往就是這樣,就象片頭和片尾中那片隨風飄浮的白色羽毛,從天而降,其實生命也如此純潔、平淡、美麗,大多數時候,我們也許都在隨波逐流,這種飄浮沒有具體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厭倦。可是,一個騰挪一個轉身,總還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需盡力將它做得完滿,不必計較你得到了多少,那麼,你就可以越飛越高,到達屬於自己的那片天地。
阿甘的一生中出現了許多奇跡,但這些奇跡沒有、也絕不會引導你去羨慕他,你只會欣賞和阿甘一起的那些歲月、生命和歷史,體味個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❸ 急需有意義的電影的觀後感,求幫忙
xxx我看完忠誠與背叛這部電影後,感慨頗深,心中有好多話想說,對自己說,對黨說。
故事發生在一九二七年四月,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忠誠與背叛》通過真實可信的歷史故事、豐富生動的電影畫面,展現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匏安等紀檢戰線革命先驅,為忠於黨的事業、維護黨的純潔性,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英勇果敢的光輝形象。
整個電影無一誇張,甚至鏡頭都沒用到平行蒙太奇等的華麗鏡頭,樸素而大方。
通過這部電影,我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並不是那麼容易而簡單的,他需要革命先輩用血來詮釋它的意義!為了黨的誕生,王荷波與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委員的楊匏安等人,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義向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才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影片使我受益匪淺,懂了些許歷史,又明白了黨的不易。看到革命前輩為黨出生入死的時刻,我心裡竟燃起了崇拜的又堅定的火焰!我崇拜他們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國家,奉獻給黨! 我明白了我要做一個合格的黨員,就必須了解黨,尊敬黨,保護黨!
這步影片對於我的教育意義是深遠而凝重的,他使我了解的不僅僅是歷史知識,更讓我在人生的轉折點,樹立了堅強的信念。我的心中,又重新樹立起一個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自己寫的 復制的自己的答案 完全可靠
❹ 《人生大事》就是要珍惜眼前美好情義,從這部影片你有什麼感悟
《人生大事》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不僅適合大人,而且適合小孩,可以帶著家人一起去觀看。《人生大事》這部影片充滿著煙火氣息,可以讓人們產生共鳴,影片鼓勵人們去珍惜眼前的美好情誼,希望人們以一個良好的態度去面對生活,要正確的看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人在生活中總是變得比較喪,就總是不開心。
人們都有迷失的時候,但是人們的一生是非常長的,人們並不能夠局限於一點點失敗,就放棄了大好的人生,並不能夠過於依賴他人,需要寄希望於自己,需要讓自己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小編認為人們需要清晰的認知自我,需要活出自我,需要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有一顆赤子之心,需要有內心的堅持,需要保持內心的純真,並不能夠被世間的繁華迷花了眼,需要有自己的特質。
❺ 有教育意意義的電影觀後感300字左右
《阿甘正傳》觀後感
我很贊同一句話。人一簡單就快樂,一世故就變老。做個簡單的人,享受陽光和溫暖,生活就是如此。
在我眼裡,我完全不覺得阿甘跟我們正常有什麼差別?反而我更加的從他身上感受到了許多的我們正缺少而逐漸迷失的一切。是的,剛開始我不能不用著同情的心去看待他,智商這么低?給欺負也不還手?給當傻子看?後面逐漸的發現我內心一點一滴的給阿甘感動著。
我是被感動的,他對巴布與中尉的友情,純潔的讓人傷感。巴布死了,一個時阿甘最好的朋友,也跟阿甘是這么的純潔單純。然而阿甘還是做到了對巴布的承諾,買下了船做船長,完成巴布身前的願望。中尉是個地地道道的大男人,願意死在戰場上也不要苟且偷生的過著殘疾的生活。然而阿甘在後面用自己的行動讓中尉懂得了活著的意義,也改變了中尉的一生。
怎麼說呢?內心給阿甘一點一滴的感動著溫暖著。反而我真的覺得他是幸福與幸運的。就憑著他那份簡單的頭腦,讓他的生活過的如此的幸福。我為他脫離腳器飛奔,進入美國大學橄欖隊,拿到越南英雄章,練就了一手好的兵乓球技,擁有媽媽巴布中尉珍妮還有他的小兒子,擁有好的生活資金與追求者。不僅他在豐富自己的生活意義,也幫助了許多人明白自己尋找生活的意義。
阿甘很簡單,卻做出了許多成功讓人感動的事跡。阿甘證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靠智商而決定。阿甘媽媽讓我知道,愛是不分智商?珍妮讓我明白再怎麼追逐也不要迷失自己。巴布讓我知道幸福就是這么簡單。中尉讓我明白到如何明確自己的人生價值……阿甘是幸福的,擁有好的生活與創造了不同的生活價值。然而又是不幸的。他愛的人都一個個的離開他而去。巴布走了,媽媽走了,珍妮走了……剩下的就是他與他的聰明小孩在夕陽西下湖裡靜靜的釣魚,溫馨的兩父子一致的小歪頭背影,讓人內心莫名的傷感。
從阿甘身上感受的實在太多了,然而我卻詞窮的不只如何去詮釋阿甘帶給我的震撼與那份感動那份激勵。
❻ 寫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後感
[轉]AI的最感人的觀後感
看99年的《the sixth sense》的時候就很喜歡haley joel osment,眼中與年齡不相符的憂郁和無助,太容易調動起女生母愛的天性了……,不過布魯斯威利斯的演技也是無可挑剔,所以osment的表演雖然吸引人,還不至於到震撼的地步。
01年的《AI》,斯坦利庫布里克一直想拍未遂,最終由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影片,真的是賺盡了我的眼淚。
我寧願相信這是一個童話而不是一部科幻片,盡管有人稱它為科幻片中史詩一樣的作品。
影片開頭就提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人類可以造出一個擁有情感懂得愛的機器人,卻無法保證給予它同樣的愛。也許從機器人誕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們和人類的不平等,就彷彿上帝創造了我們,於是我們能做的就只有信仰,誰有膽量或勇氣去考證這一切否公平,是否合理?誰會傻到去問上帝為什麼不關心我們的個人意志?當生存變成一種施捨,生命就顯得愈發卑賤而渺小。
然而人類終究是幸運的,或者說是在悲慘到極點的命運中努力追尋,尋找那一點點氣若游絲的快樂。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這一切的苦痛都是活在世上必須承受的,躲不開逃不掉的我們就這么存在於慘淡的人世間,自嘲的告訴自己這所有的經歷就叫做生活。
怎麼敢怨呢?又該去怨誰呢?埋怨上帝創造了我們,埋怨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地獄一樣的世界么?渺小如同螻蟻一樣的我們甚至沒有權利去恨,因為信仰和愛才是生存最徹底的希望。也許發泄了恨意可以得到暫時的快感,信仰的喪失和道德的淪亡卻將導致自身的毀滅。
那就單純而直接的快樂吧,享受被欺騙的喜悅,體會謊言的真實。就像《AI》中的David一樣,接受了指令後便死心塌地的愛他的母親,不理得失,無論後果;就像他那樣,傻傻的相信世界上有藍仙女的存在,可以實現他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願望;像他那樣固執的認為只要自己變成一個真的小男孩,就可以得到母親的愛。
無數次的痛到看不下去,不忍心再看下去。看到他把monica當成自己的母親,說「mami,I love u」那一刻;看到他為了和馬丁一樣得到monica的關心,明知道自己不能吃食物卻還大口大口的把青菜送進嘴裡時;看到他在紙上寫「我和馬丁都是媽媽的孩子,但是泰迪不是」的時候;看到他含著眼淚大喊「I'm special, I'm unique」的時候;心中真的好像有千萬把刀在凌遲,生生的痛。
多傻的孩子啊,他竟然真的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以為只要可以像馬丁那樣吃蔬菜,以為只要找到藍仙女把自己變成真的小男孩,就可以得到monica的愛,和monica對自己親生的孩子martin同等的愛。他羨慕martin,羨慕那個一片光明中躺在母親懷抱里聽故事的孩子,甚至羨慕martin臉上的神氣和不屑,只因為他太需要愛了。
可惜沒有什麼能給他愛,人類把他當作一件物品,一個玩具。如果martin就那樣病死或永遠無法醒來,也許monica會把david當成自己的孩子,最終愛上他,可是martin醒了,當真正的孩子出現時,代替品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毫無疑問David更可愛,更懂事,更聽話,懂得討好,可是這一切在血肉親情面前都變的可笑而蒼白。
正主已經歸來,替代品也就理所當然的離開。可是怎麼能離開?當他的電路板上已經被深深的烙上了「love monica」的指令,那對我們來說冰冷的電路板卻是他的心靈,他全部的愛,低聲下氣,委屈求全。
也許是太渴望愛了,哪怕只有一點點希望,只有少的可憐的那麼一點可能,都要拼了命的去嘗試,去抓住。始終相信孩子是沒有惡意的,也許martin說出那些不負責任的謊言只是為了好玩,也許連martin自己也想不到david會傻到真的在深夜拿著剪刀去剪monica的頭發,誰會相信把母親的頭發戴在脖子上就可以得她的愛呢?
最終還是不得不離開。monica可以繼續享受她那一家三口的天倫之樂,david對她來說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個過客,或許連過客都算不上,只是一件玩具,比teddy更精緻可愛的玩具,或許也會閃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遺憾,或許會流下幾滴所謂的淚水,轉瞬即逝,廉價而虛偽。可是David該何去何從呢?被賦予了愛的他,一生只能把愛給一個人的他,要怎麼樣才能在被母親丟棄後度過屬於他自己那千萬年漫長寂寞的時光呢?
幸好還有童話,那荒謬絕倫哄騙小朋友的童話,此時便成為了他全部的信仰。傳說中的藍仙女,善良慈祥,答應孩子的所有要求。David臉上奪目的光彩,眼中絢爛的光芒:「if she can make a real boy, mum will love me!」眼淚又一次忍不住,太單純的孩子了,有這么傻的機器人么?執拗的相信著那爛俗的童話,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去尋找那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愛。
到頭來一切真的是個騙局。謎底被揭開那一秒種的絕望除了David自己沒有人可以體會。看到無數個David的樣子懸在空中,立在房間的各個角落,這就是最後的答案。殘酷、冰冷而現實的答案。歷經千辛萬苦又怎樣?受盡摧殘折磨又怎樣?被人類造出的玩具應有的命運罷了,不能掙扎,不能反抗,甚至不能埋怨,那些被火燒王水腐蝕的機器人就是下場和榜樣。
在飛船中靜靜的凝望著藍仙女的雕像,在海底廢棄的公園度過兩千年寂寞的時光,終於等到了蘇醒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類都已經消亡,生存下來的只有他和TEDDY,現實總是那麼諷刺,那麼凄涼。
還有更諷刺的,沉睡了兩千年的David竟然還是沒有忘記自己愛的母親,盡管她早已經灰飛煙滅,盡管是她選擇了丟棄他,盡管她從來沒有愛過他。當所有周圍的同類希望他快樂,希望他能幸福的生活時,他的要求卻和兩千年一樣,簡單而微小——「become a true boy」,可惜——那些同類可以給他所有的一切,除了這個永遠無法實現的願望。
還好有martin的謊言,還好teddy藏起了那用慘痛代價換來的母親的頭發。克隆技術可以讓monica再次出現與兩千年後的時空與David相聚,卻殘忍的只給了他一天時間。在僅有的一天中,再沒有martin,再沒有herry,有的只是那麼多的幸福,那久違了兩千年了無數倍代價才換來的愛,得到了他復雜的電路中所渴望的簡單到極點的——愛。
人類成功了,有感情的機器人,懂得自主情感,知道如何去愛的機器人,終於在人類消亡後證實了它的成功,可是一切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滄海桑田,時過境遷。當上帝的光輝已經不能再照耀我們,當上帝的溫暖已經無法慰籍我們,甚至連上帝的存在對我們來說已經值得懷疑時,我們活下去的動力是什麼呢?
浩瀚星河,無窮虛空,能夠永遠存在的就只有愛和信仰,這兩樣事物便組成了永恆。
(完)
❼ 尋一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觀後感 拜託了 !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1: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2:
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3:
自從看了電影《地道戰》以後,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因為英雄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地道戰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為了趕日本鬼子出中國,在每戶人家裡挖了一條通道,這做了陷井,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冀中人民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是,高老忠為敲鍾報警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我覺得冀中人民很聰明,會用各種手段去對付他們,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冀中人發會想到挖地道,家家戶戶連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為歷史,我們現在很少存在戰爭,因為人們不想打仗,他們想有一個溫馨的家,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們小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❽ 哪部電影讓你受益匪淺
每一部電影都在講述每一個不同的人生,電影是基於現實,有時又高於現實。
1、《心靈捕手》
希望這些電影可以使你從不同的角度從「心『看待這個世界,從中領悟到人生的意義!
❾ 求一篇 有意義的電影觀後感
我重溫了幾部經典的愛國主義電影,感觸頗多。李向陽之所以成為英雄,朴志高之所以成為叛徒,畢玉璽之所以成為貪污犯,有著種種原因。 當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時,是什麼力量決定他們(今後也許就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選擇正路還是邪路,如何堅定地走好正路。是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羅盤,決定人生的方向,決定人生的成敗。如何才能保持信念的正確性呢?我認為加強對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是確保信念正確性的關鍵途徑。 一個理論薄弱的政黨,不可能有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可能擔負起自己的領導職責;同樣一個思想貧乏的人,不可能勝任現代社會的重要工作,不可能充分實現自身價值。加強先進思想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綜合修養,對於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而在參加工作後更為重要。每個人都是從社會中來的,並且今天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經常和這個社會中一切不好的東西接觸,他會或多或少地帶有社會上的不良思想意識和習慣。為了保持自身的純潔,提高思想品質和工作能力,每個人都必須從各方面加強先進思想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修養。 那麼先進的思想理論都包括什麼呢?我認為能夠指導人們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積極改造現實,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實現人生價值等的思想理論就是先進的,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思想和理論,如馬列主義、中國傳統思想理論中積極的部分等。 通過什麼途徑可以獲得先進的思想理論資料呢?我認為有以下四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瀏覽互聯網。當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界,互聯網是信息的海洋,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料。絕大部分書刊、資料都有電子稿,可以在互聯網上閱讀。如人民日報電子版不僅有時事,更有主流政治理論。方便、快捷、重要的是便宜,甚至免費。免費的精神食糧棄之不顧,實在是可惜。第二種途徑是閱讀圖書。圖書可以購買,或是借閱。第三種途徑是學校學習。這是傳統主流的,不必多言。第四種途徑是工作生活中的感悟。這一點我也是聽說的,年輕,還沒有太多的認識。 就我個人而言,怎樣做才算加強先進的思想理論學習呢?第一,學習崗位知識技能。第二,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三,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外文化的精華,多閱讀史書典籍,如《史記》、《資治通鑒》、《孟子》等。第四,知道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盡量保持與時代同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持之以恆,更要有嚴謹的計劃。同時必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用實踐去發展豐富自身修養。 堅持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的學到些東西呢?思來想去,最後認為還是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文中指出的共產黨員的修養方法是切實可行並且是受益終生的。雖然時代不同,但是精神、本質是不變的。對於個人來說,工作就是革命,就要有些革命的精神。下面是原文(用來提醒自己,時刻謹記並實行之): 對於我們最重要的,是無論怎樣都不能脫離當前的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而是必須結合這種斗爭去總結、學習和運用歷史上的革命經驗。這就是說,要在革命的實踐中修養和鍛煉,而這種修養和鍛煉的唯一目的又是為了人民,為了革命的實踐。這就是說,我們要虛心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的高貴的無產階級的品質,並且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運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論、行動和工作中去,不斷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識中的一切與此相反的東西,增強自己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意識和品質。這就是說,我們要虛心地傾聽同志們和群眾的意見和批評,仔細地研究生活中、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細心地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並且根據這些去檢驗自己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了解是否正確,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是否正確,去檢查自己的缺點錯誤而加以糾正,去改進自己的工作。同時,我們要根據新的經驗,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有哪些個別結論,在哪些個別方面,需要加以充實、豐富和發展。總之,我們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具體的革命實踐相結合。 當前,我要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學習掌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不僅因為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更重要的是,科學發展觀深刻反映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新情況,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新要求。科學發展觀可學,可用,更可貴。 通過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要使自己擁有下面的修養:第一,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修養;第二,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研究和處理各種問題的修養;第三,堅持團結、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遵守紀律的修養;第四,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的修養;第五,善於聯系群眾的修養。 通過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思想理論,自己擁有正確的,適應時代要求的,確保人生不走歪道的強大強大思想武器,指導學習、工作和生活。
❿ 一篇有關勵志電影的觀後感
「保爾」精神 永垂不朽
——觀《大山深處的保爾》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 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大山深處的保爾》,對我感觸很大。
保爾·柯察金是蘇聯作家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筆下的一位「鋼鐵戰士",他的精神使他成為了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從保爾身上,我們曾感受到他那高度的政治熱忱和忘我的革命精神。而今天我看的這部影片《大山深處的保爾》的主人公也正擁有著保爾一樣堅定的人生理想和頑強不屈的偉大精神。他叫張學成,他學業有成,本可以在城市中享受更好的生活,但他卻來到了這片厚重又堅實的土地——黃土高原上,做了一位平凡的大山深處的教師。
一次,他為了救班裡的一名學生而墜入深溝,造成雙腿再也無法走路。但是,他用保爾那種鋼鐵般堅不可摧的意志,歷盡疼痛,藉助雙拐重新」走路「,他也在這時,在人生的偉大而又重要的岔路口上,堅強的重鼓鬥志,走向那條註定要被人們所頌揚的光明路。
當他重新」走「進教室,那個他曾經捨命救過的學生瞬間熱淚盈眶,他跪在他的老師面前,聲聲的痛喊著」恩人「!聲聲發自肺腑的嗓音,也讓我深深為之動容。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張老師冒雨前去破舊的教室里取孩子們的書本。忽然一聲悶雷,教室瞬間應聲坍塌,而他再次被壓住雙腿,使殘疾更加嚴重。但令人們敬佩的是,他再次用保爾一般的鬥志戰勝種種痛楚,不能再」走「路,便卧在火炕上為孩子們授課! 這,便是奉獻的極致體現!
一段段感人的情節曾令我幾度落淚。是啊,只有真摯而又剛強的心才能讓人感動銘記。張老師三十多年來對孩子們傾注的血和淚使他的人格得到了觀者最大的認可。
嚴重的疾病把保爾這個滿懷革命熱情的青年束縛在病榻上,同樣,嚴重的殘疾使張老師這個滿懷教學熱忱的教師失去行走的自由。但是,在他們肉體和精神都遭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的情況下,都煥發出了人類最可貴,最優秀的品質。而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秉承這種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人類的閃光點呢?
保爾精神,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