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建新導演的電影《1921》獲中日電影交流貢獻獎,這部影片有哪些看點
黃建新導演的電影《1921》獲中日電影交流貢獻獎的這件事情引發了無數網友朋友們的廣泛關注。
針對黃建新導演的電影《1921》獲獎這件事情發表我自己的個人看法之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興趣了解一下這部影視作品的一些相關信息。《1921》這部影視作品是黃建新執導,余曦、趙寧宇、黃建新編劇,黃軒、倪妮、王俊凱、胡先煦等主演的獻禮建黨100周年的歷史劇情電影。《1921》這個電影作品擁有的口碑和票房是非常好的。因為這部影視作品擁有非常好的故事情節設計,而且邀請到的演員都是國內著名的實力派演員。在演員和導演們的努力下,這部影視作品擁有了非常高的品質保障。更加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宣傳的文化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以下是我對於《1921》這部電影作品的一些具體個人看法以及理解。
⑵ 電影《建黨偉業》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建黨偉業》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劇中主要人物
1、毛澤東
演員劉燁
開國元勛,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
2、周恩來
演員陳坤
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
3、孫中山
演員馬少驊
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⑶ 《1921》首曝預告,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1921》是由黃建新、鄭大聖聯合執導,黃軒、倪妮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7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首批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中的日子中擔起救亡圖存重任,讓中國革命前途煥然一新的故事。
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勢劍拔弩張。來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齡僅28歲的熱血青年們,突破國際各股復雜勢力的監控和追蹤,在上海共聚,創立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篇章。
1921年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年份。在中國歷史上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件,1921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全部歷史的開端,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的作用。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此次會議的有毛澤東、包惠僧、董必武、李漢俊、陳公博、周佛海、何叔衡、李達、王盡美、鄧恩銘、劉仁靜、張國燾。他們代表全國五十多名黨員。此後,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
⑷ 你如何評價黃建新、鄭大聖執導,黃軒、倪妮主演的電影《1921》
《1921》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可謂是意義重大。《1921》避免了臉譜化和空洞的符號堆砌,而是從真切的人物情感和充滿生活氣息的歷史環境出發,從故事到人物都有血有肉,情感飽滿,充滿了理想主義的熱烈激情。看完走出影院,《國際歌》依舊在腦中回響,久久難以平靜。可見黃建新和鄭大聖兩位導演用心良苦。
⑸ 影片《1921》中的畫面,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
引言:現在優秀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多粉絲和觀眾在觀看過優秀的影片之後都會對影片當中的片段產生深刻印象,這種現象是非常好的,因為這樣代表了這個影片的成功。
這部電影聚集了革命女性的崢嶸歲月時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勵了當代青年積極向上的力量,也向廣大人民證明了女性也是非常偉大的,而且這部影片也完美的展現出了革命先輩當時的英勇精神,並且也為觀眾們很好的展現出了當時所發生的動人故事,並且這部電影也完美的講述了100年前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和陣容歲月,所以這部影片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教會了人們珍惜現在的生活,同時整個影片也洋溢著一種青春向上的氣息,是充滿正能量的。
⑹ 如何評價黃建新、鄭大聖執導,黃軒、倪妮主演的電影《1921》
先說結論,歷史厚重如斯,電影難以展現,人物過多易散,劇透慎入!
《1921》是由黃建新、鄭大聖聯合執導,黃軒、倪妮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7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⑺ 《長津湖》北大放映,黃建新說了什麼
《長津湖》北大放映,黃建新:中國人獨有的情感好萊塢拍不出來。
10月8日,正在上映的戰爭片《長津湖》走進北京大學進行特別放映。影片的總監制及編劇黃建新,監制及導演陳凱歌,製片人陳紅,歷史顧問王樹增。
演員吳京、李晨一起出現在北大百周年紀念禮堂,與現場師生觀眾交流拍攝感受。活動最後,主創與全體觀眾一同揮舞著國旗,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以最誠摯的敬意。
《長津湖》:
活動現場,談到電影《長津湖》被部分網友評價為「可以媲美好萊塢電影」,監制黃建新回應:「《長津湖》這么大的製作規模是好萊塢也從未挑戰過的,影片中傳達的中國人獨有的情感,也是好萊塢大片拍不出來的。」
陳凱歌導演為現場觀眾解讀了影片中的家國情:「為什麼電影開場不是戰場而是家鄉,因為家鄉溫柔的水會變成異國的苦寒和堅冰,這也是對保家衛國的詮釋,今天的我們承平日久,更應明白和平的代價非常昂貴。」
並表示吳京回鄉的一葉小舟,令人想起王安石的《金陵懷古》,「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演員吳京在現場為大家揭秘了伍千里那個「小本子」的設計,表示這個小本子劇本上沒有,是他和陳凱歌討論出來的:「千里作為七連的大家長,希望每個英雄的故事都能被記住,這個小本子既是英雄冊,也是一個縮影,記錄了千千萬萬為祖國犧牲的英雄。」
影片歷史顧問王樹增表示:「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安全不惜前赴後繼、赴湯蹈火。誰也不能阻止中國人民對和平生活的追求,誰也不能夠侮辱中華民族的尊嚴!」
⑻ 黃建新導演過哪些 戲
有先鋒三部曲:《黑炮事件》 《錯位》《輪回》 城市三部曲:《站直了 別趴下》 《背靠背 臉對臉》 《紅燈停 綠燈行》 心理三部曲:《說出你的秘密》 《誰說我不在乎》 《求求你 表揚我》 接下來應該是革命三部曲或者主流三部曲:《建國大業》2009年已經公映,《建黨偉業》也已於2010年6月15日上映,下一步應該是關於創建人民軍隊的電影《建軍壯業》。
⑼ 如何評價黃建新、鄭大聖執導,黃軒、倪妮主演的電影《1921》
電影《1921》不僅具有青春感,也具有時代感和歷史感。影片中大到十里洋場商業街區,小到一副眼鏡、一本書,都充分還原了當時的生活質感和歷史質感。
黨史題材影視劇不僅承擔著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重要使命,也是當代觀眾學習、重溫黨史的重要載體。《1921》是一部能讓人們在光影中體會黨史、牢記黨史的作品,能讓觀眾從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人物介紹:
1、李達
演員黃軒
參與「一大」會議組織和籌備工作。曾前往日本留學,歸國後致力於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曾任上海外國語學社日語老師。1921年9月,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曾經在徹夜完成進步刊物的編輯工作後,爬上屋頂,對著朝陽大聲呼喊。
2、劉仁靜
演員劉昊然
「五四運動」中的學生先鋒,理論知識豐富,能言善辯,充滿激情,有「小馬克思」之美譽。從中學時便是《新青年》的忠實讀者,在北大求學期間熟讀馬列著作,並加入了李大釗發起籌建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⑽ 《1921》全國公映,60多位演員集結獻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什麼
10年前以《建黨偉業》等奠定主旋律商業片引領者地位的黃建新,10年後再攜全新視角《1921》慶祝建黨百年,用其擅長的新角度細描手法給觀眾帶來震撼和淚水。電影《1921》7月1日正式公映,成為年輕人紀念七一重訪歷史的觀影首選。
60多位演員集結獻聲雖然黃軒扮演的李達是主角,但眾多角色各有出彩之處,本片帶給觀眾的事實上是群像。如此安排,容易造成整部作品在敘事上的散亂和思想上的混亂。好在,本片的一大特色是形散神不散,通過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將各個段落集中在大主題下,達到抒情和敘事相輔相成的藝術效果。比如,本片多次出現角色奔跑的場景。青年毛澤東在目睹外國人與中國人的區別待遇之後,回憶起自己年少時立志擺脫封建家長制的往事,於是開始全力在上海的街道上奔跑。
奔跑既是青春洋溢的表現,也是毛澤東等青年想要沖破束縛、改造社會的理想的象徵。從李達和王會悟的窗口往外望,總能看到一位可愛的小女孩。當鏡頭從百年前的上海轉到百年後的現在,在參觀一大會址的眾多學生中,我們又看到了她微笑的臉龐。她所隱喻的,當然是革命理想能夠穿越百年歲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