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一部販毒的電影
名為《午夜快車》Midnight Express 。不是阿拉伯國家,是土耳其。
2. 一個老奶奶販毒的外國電影名稱 她通過做毒品小點心賺錢
美味毒婦 Paulette (2012)
導演: 吉勒莫·恩里科
編劇: Laurie Aubanel / 吉勒莫·恩里科
主演: 伯納蒂特·拉方特 / 卡門·毛拉 / 多米尼克·拉馮納特 / Françoise Bertin
類型: 劇情 / 喜劇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2013-01-16(法國)
片長: 87分鍾
又名: 波萊特
3. 一部外國電影兩個老頭開火車頭
Fg
4. 十大販毒電影有哪些
1、《美國黑幫》(AmericanGangster)是由環球影業發行的犯罪影片,該影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拉塞爾·克羅、丹澤爾·華盛頓領銜主演。
該影片改編自《紐約》雜志上的一篇關於70年代黑人毒梟弗蘭克-盧卡斯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1970年代海洛因毒梟弗蘭克·盧卡斯和一名紐約警察里奇·羅伯茨互相鬥智斗勇的故事。
影片於2007年11月2日全美地區發行。影片2007年上映榮獲奧斯卡最佳影女配角及美國金球獎最佳影片等12項提名。
2、《破冰行動》是由傅東育、劉璋牧執導的緝毒題材懸疑刑偵劇,由陳育新、秦悅、李立編劇,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李墨之、張晞臨、馬渝捷、公磊、唐旭等主演,高明、施大生、石燕京、駱應鈞友情出演。
該劇以2013年廣東省「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為原型,展現「第一制毒村」一夜傾覆,還原這起中國特大制販毒案件始末,劇情以李飛父子的緝毒行動為雙線索。
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拚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復雜的地下毒網,沖破重重迷局,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
4、《無間道》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
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5、《湄公河行動》是博納影業集團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藍色星空影業等聯合出品的警匪動作電影,由林超賢編劇並執導,張涵予、彭於晏、馮文娟等主演。
該片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慘案)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影片於2016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湄公河行動》原定檔期為2016年9月30日-2016年10月30日,後決定將全國范圍內的密鑰延期一個月,公映結束時間延長至2016年12月4日。該片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5. 幾年前看過一部販毒電影好像是開著車從美國到墨西哥的山洞裡面販毒的電影。
可能是速度與激情4
6. 有沒有關於販毒的電影推薦幾部!
1.白粉妹 2.林則徐 3.長大成人 4.昨天 5.黑白記憶 6.紙飛機香港經典: 7.吸毒者 8.跛豪 9.門徒歐美經典: 10.法國販毒網1 11.法國販毒網2 12.決戰死亡線 13.邁阿密風雲 14.阿爾法狗 15.破曉時刻/泰奎拉日出 16.毒品網路 17.疤面煞星/疤面人 18.以毒攻毒 19.驚爆天狼星 20.猜火車
7. 一部外國老電影,火車要爆炸了,最後逃離火車,好像還有黑人
·必定駛向卡桑德拉大橋 故事其實挺簡單,兩名恐怖分子想要炸毀位於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實驗中心,行動失敗,其中一名被擊斃,另一名沾染了實驗室的肺鼠疫惡性傳染病菌逃上了開往瑞典的火車。為確保病菌不被擴散,有關方面下令封死列車,並讓列車改道開往年久失修的卡桑德拉大橋,人為製造翻車事故以掩蓋真相。 我們先來看看兩條行車路線: 原路線:日內瓦(瑞士)→巴塞爾(瑞士)→巴黎(法國)→布魯塞爾(比利時)→阿姆斯特丹(荷蘭)→哥本哈根(丹麥)→斯德哥爾摩(瑞典) 改後路線:日內瓦(瑞士)→紐倫堡(前東德)→卡桑德拉大橋(波蘭) 這兩條路線完全不搭邊,原來的往北,而改道的列車卻駛向東方。改道的方位不可思議的相差如此之大,是什麼原因可以命令列車不顧1000多名旅客的意見而駛向陌生的東方? 我們得回返到影片的開頭,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大樓的警報聲走入的並不是日內瓦保安人員,而是一名上校身份的美國職業軍人。原來,被恐怖分子沾染的肺鼠疫病菌是美國秘密研究的,他們以為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實驗室進行生化研究不會有人過問,沒想到卻被兩個闖入者打翻。絕對不能讓美國秘密研製生化武器的丑聞泄露,這是主宰那車人命運的惟一理由。 我們知道1976年冷戰還未結束,在廣袤的歐洲大陸上,國家按各自的利益結成兩種聯盟:北約和華約。剩餘的一些是中立國。列車本來從中立國瑞士開往中立國瑞典,但是突如其來的災難讓聯盟頓時瓦解——巴塞爾、巴黎、布魯塞爾相繼拒絕了列車停靠在她們的領地,即使同屬於北約的法國與比利時也不例外。列車不能憑空消失,上校想起了遙遠的波蘭,他有一個可以私下裡交易的重要人物。波蘭屬於華約組織,與美國正處於敵對的非常時期。但是波蘭答應了上校的要求,讓列車繞過卡爾巴千山,穿過卡桑德拉大橋,到亞諾的隔離區。 消息傳到賓士的火車上時,乘客們還在悠閑地談情說愛。讓我們看看這些分別出場的重要人物: 上校麥卡其——美國軍人,代表政治、軍事與國家利益 醫生斯切娜——病菌研究者,代表WHO 醫生張伯倫——拯救病人的英雄,代表良心與人道主義 作家珍妮弗——張伯倫的聰明前妻,代表愛情與記錄 猶太老商人——代表集中營屠殺下的一代倖存者 軍火商太太——代表依靠戰爭而發財的權貴階級 毒販羅比 ——前登山運動員,軍火商太太的情夫,代表洗心革面的投機分子 黑人警察 ——代表正常程序下的公民保護者 生病小女孩——代表希望 感染的恐怖分子在車廂里大量接觸人群,當他在行李間死去時,其他乘客已有發病的趨勢。有意思的是這兩位恐怖分子竟然來自中立國的瑞典,如果是三十年後的今天,他們一定來自中亞並操著一口阿拉伯語。 醫生斯切娜與張伯倫很快找到了病菌的控制辦法,但是上校並不願意讓車停下來,在卡德拉桑墜毀是他不再更改的決定。敏感的女作家從猶太老人的痛苦中知道了卡德拉桑是一座不能承受重量之橋。但把守列車的軍人斷絕了停車的念頭,列車上的乘客只能自救。自救的方式異常慘烈,靠著黑人警察的一把手槍,乘客們在張伯倫的帶領下與軍人們展開了博斗。毒販羅比和黑人警察相繼戰死,最後在猶太老人的自焚中,炸開了最後幾節車廂。而前面的車廂在沖過卡桑德拉時,大橋坍塌了,列車摔進大河引起大爆炸,河面上漂滿了無辜者的死屍。 列車最終沒有抵達亞諾隔離區,倖存的人們帶著病菌一起自由逃生。影片選在亞諾作為此行的終點,是因為那裡有著史上最殘酷的集中營。老猶太的妻子兒女就死在那裡,他逃跑了一生不願回到波蘭,但仍舊埋骨亞諾,所以他說「這是宿命。」 影片想要表述的太多了,無論哪一條線索都會引發人們的追問與痛苦。結尾時麥卡其上校對斯切娜醫生說:「你要珍惜自己。」這句話出自好意,他沉痛的表情已預料到了他自己與斯切娜此後的命運。果然,軍方的電話告訴觀眾,上校與醫生都已處於軍方的監視之中。此前,麥卡其面對斯切娜的責問時,他如此回答:「雖然現在當軍人很不光彩,既然當了就得當好。」而我們知道的是,奧斯維辛大屠殺的重要執行者艾希曼在1961年的耶路撒冷法庭上為自己辯護:「我執行上級的命令,執行命令乃軍人的天職。我的雙手沒有血跡。」與此類似的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無能,在美國軍方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中立國不能保證人民的安全,本應救死扶傷的實驗室變成了意識形態的幫凶。一切都充滿諷刺,又是那麼可悲。 距二戰結束已經二十年了,是誰給了麥卡其上校毀滅1000名無辜者的權利?計劃如此周密,如果不是弱小的人們奮起反抗,亞諾河又要增添更多的冤魂。義大利、英國、西德的製片人與導演們大膽地將列車開往納粹集中營,不言而喻他們是在暗示美國軍方無異於納粹的本質。只要有國家存在,有種族沖突,有利益較量,任何生命都可以犧牲。這是我們永遠要面對的事實,這種事實與戰爭和平無關,戰爭與和平從來都是相對的。平靜的外表下,恐怖主義與災難如影形隨,而最終的受傷者必定是手無寸鐵的民眾,越是無辜者越要流盡鮮血。影片最後的災難已不是肺鼠疫菌,而是政治的陰謀。醫生們能控制疾病,卻不能治好政治的惡毒。 通往卡桑德拉的大橋果然崩潰了,它怎能不塌呢?破敗的大橋承受不了從西方而來的滾滾車輪。東方之旅一路上蕭條陰暗,搬離的殘舍,倒塌的教堂,冷清的墳塋,無不顯示著政治的後遺症。1991年之後的波蘭很快加入了北約,東西方融為一體,下次再拍災難片時想必不會選擇波蘭了吧。 如同無法避免政治一樣,我們也無法避免自然界的病毒。稍稍能讓人心中安慰的是患難中的真情,當渺小的人們面對無法逃避的災難時,惟一能擁抱的只有身邊的親人。……張伯倫醫生與珍妮弗作家在死亡之際破鏡重圓,想必他們不會再離第三次婚了。愛情總是在特殊場合顯示,販毒者羅比雖然一直利用軍火商太太在歐洲各地販賣毒品,但他在跳窗前一刻把她託付給珍妮弗,這簡短的一句話足以讓今天對愛情喪失信心的情人們動容落淚。 黑人警察為救生病的小女孩付出了生命,這預示著美好的希望——也許世界令人絕望,但畢竟未來可待。房龍在《寬容》的末後寫道:「等到象屠殺無辜的俘虜、燒死寡婦和盲目崇拜一紙文字這樣的不寬容成為荒誕無稽的事,寬容統一天下的日子就到了。這可能需要一萬年,也可能需要十萬年。但是,這一天一定會來到,它將緊隨著人類獲得的第一個勝利——征服自身恐懼心理的載入史冊的勝利——而到來。」但是在1940年再版後記中,他又重彈悲觀的調子,「這個世界並不幸福」,「我們如今的時代還沒有超脫仇恨、殘忍和偏執!」 世界總是被邪惡控制著。東德解體時,解密的幾公里長的檔案震驚了世界,如果美國中情局某天把它的秘密公布於天下,可能會讓所有人發瘋和絕望。在強大的瘋狂的國家機器面前,個人是多麼弱小與無辜。可是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除了仰望上帝沒有絲毫的辦法。醫生說,「病菌的感染率是60%,不發病的除了自身免疫力,就得靠上帝了。」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災難,普通民眾都失去了選擇權。在各種邪惡力量的主宰下,疾馳的列車除了開往必然坍塌的卡桑德拉大橋,還能開往哪裡呢? 但由於人們的堅強,列車斷開,大大減少了傷亡人數,但那幕後的黑手卻又打起了壞主意......
8. 推薦幾部經典的販毒電影
1.《湄公河行動》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看過的都知道,動作特技非常炸裂,整體質量完全是上乘之作!
2.《毒戰》
號稱最接地氣的合拍片之一,尺度震驚一時,片尾的注射鏡頭堪稱經典。
古天樂把一個陷入絕境的狡詐毒販,演繹的入木三分,片中孫紅雷的哈哈哥、葉璇等香港七人眾、郭濤等戰力爆棚的馬仔,無一不入木三分。
雖然票房上沒有大爆,但是質量實屬上乘,毒品題材電影必看!
3.《門徒》
劉天王少見的演技爆棚的電影,那時吳彥祖還很青澀,非常合適出演此類角色。
爾冬升的鏡頭一如既往地冷酷犀利,以小吳的視角,向觀眾展示了從制毒、販毒、毒源,乃至普通的吸毒者萬象。片中的古天樂、張靜初夫婦,各種突破尺度的鏡頭,嚇到小編好幾次。
一句話,爾導出品,必屬精品。
4.《掃毒》
張家輝的演技,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逐漸從早年王晶片里偷奸耍滑的小混混,進化成各路電影節的影帝。
《掃毒》中有劉青雲,有古天樂,但最耀眼的,無疑是留著小鬍子的張家輝。
陳木勝導演以動作戲見長,在爆破、飛車中施展演技,著實不易,張家輝做到了這點。
5.《李米的猜想》
如果你看過《烈日灼心》、《追凶者也》,那麼肯定會對他的導演曹保平感興趣。
曹導最擅長拍攝凌厲冷酷的犯罪題材電影,《李米的猜想》是他2008的作品,以一個女計程車司機的另類視角,來呈現毒販的全景世界。
有意思的是,王寶強也在其中有重要戲份,飾演一位青澀的小伙兒,被販毒分子忽悠,吞了一肚子毒品膠囊,負責人肉運輸,個人認為,他的戲份是戲中最耐看的一部分。
6.《邊境風雲》
這部片子的驚喜,是歌手楊坤。
倪大紅、孫紅雷的演技,自不必細說,但是跨界演出的歌手楊坤,把一個冷酷殺手演繹的入木三分,完全出乎人的預料。
本片當年票房不高,也未掀起多大口水,然而隨著時間退役,不斷地出現在眾多的推薦片單上,喜歡多線敘事、寫實風格的朋友,這部片子一定不要錯過!
9. 關於販毒的 電影 有誰 給 推薦 幾部
《門徒》很經典啊!
導演: 爾冬升
主演: 劉德華 吳彥祖 張靜初 更多>>
類型: 驚悚 / 犯罪 / 劇情
上映日期: 2007年2月13日 中國
國家/地區: 香港
類型: 驚悚 / 犯罪 / 劇情
片長:Hong Kong:106 min
分級: USA:R
對白語言: 泰語 / 粵語 / 英語
發行公司: Golden Village
劇情
阿力用了八年時間,從一名小拆家混到壟斷海洛英市場的莊家身旁,負責處理出貨及運輸工作。
多年以來,他全心全意要搜集一條完整販毒線的全部資料,可是行事小心的莊家從沒透露過貨倉、制毒工場的位置;甚至其他同事的面貌,阿力都從未見過。幸而莊家有退休之意,想將生意交給阿力接管,漸漸向阿力道出經營的秘密。
阿力越接近莊家的真相,越感到迷失,活在兩個極端世界中間,他與吸毒者阿芬投入了一段互相慰藉、各取所需的感情。但是每當他看見阿芬臂上的針孔時,心中感到更沉痛的震撼。
莊家帶阿力到金三角,在軍閥、毒販和罌粟的圍繞下,對阿力作出接棒前的最後試探。一場鬥智的過程,令阿力獲得莊家的絕對信任。
莊家舉家移民,在離境時被探員拘捕。莊家竟自殺以截斷警方的偵查線索。
阿力繼承了莊家位置,一邊當毒販、一邊繼續追蹤販毒線的源頭,他已經分不清自己的真正身份……
10. 一個關於老奶奶販毒的電影
應該是美味毒婦吧 一個窮途末路的老太太走上了販毒道路,穿梭於一群年輕男人之間,鬥智斗勇、輕松詼諧地化解了重重險境。這部另類犯罪片從頭至尾充滿了令人捧腹的法式幽默。女主角伯納蒂特·拉方特自1950年代出道,是特呂弗和夏布羅爾兩大法國電影新浪潮干將的處女作女主角,從影五十五年來已參演180多部影視劇,曾兩度榮獲法國電影凱撒獎,與之配戲的是西班牙國寶級女演員、阿莫多瓦御用明星卡門·毛拉,兩位女星擦出笑果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