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電影荒野大鏢客票房

電影荒野大鏢客票房

發布時間:2021-07-20 19:01:20

⑴ 史上最虧本的電影是什麼

世界上9大票房最失敗的電影:《埃及艷後》(cleopatra,1963) 投資:4400萬美金 (相當於現在的4億多美金)票房:2600萬美金 虧空的1800萬美元加上通貨膨脹等因素,簡直是天文數字, 該片在當年差點讓福克斯公司關門大吉。 -------------------------------------------------------------------------------------------------------- 《未來水世界》(waterworld,1995) 投資:2億美金 票房:3500萬美金 《未來水世界》可以說是近代電影史上票房慘敗的里程碑 -------------------------------------------------------------------------------------------------------- 《地球戰場》(battlefieldearth,2000) 投資:8130萬美金 票房:5760萬美金 -------------------------------------------------------------------------------------------------------- 《最終幻想》(finalfantacy,2001) 投資:1·4億美金 票房:3210萬美金 -------------------------------------------------------------------------------------------------------- 《珍珠港》(pearlharbor,2001) 投資:2·4億美金 票房:1·6億美金 -------------------------------------------------------------------------------------------------------- 《風語者》(windtalkers,2002) 投資:1·2億美金 票房:上映3周僅3300萬美金 -------------------------------------------------------------------------------------------------------- 《賣火柴少女的降臨》 投資:111億韓元 票房:至今1000萬韓元左右 -------------------------------------------------------------------------------------------------------- 《大話西遊》(1994) 投資:6000萬港幣 票房:4500萬港幣 -------------------------------------------------------------------------------------------------------- 《蜀山傳》(2001) 投資:9000多萬港幣 票房:1000多萬港幣 本片是徐克繼《青蛇》的失敗後,又一次失敗

⑵ 荒野大鏢客的幕後製作

本片是黑澤明1961年的《用心棒》的重拍版。
亨利·方達和查爾斯·布朗森都曾是扮演喬的人選。
本片在美國的上映被推遲,因為黑澤明和編劇菊島隆三指控本片製片方侵權,後來兩人勝訴,得到了影片全球票房贏利的15%和在日本、台灣和南韓的發行權,黑澤明說他從本片的獲利超過了自己的《用心棒》。
本片在美國的預告片和宣傳材料中片名標為「A Fistful of Dollars」,而上映時的片名為「Fistful of Dollars」。
導演賽爾喬·萊翁起初並不希望埃尼奧·莫里康內擔綱本片配樂,因為雖然兩人在童年時就是同班同學,但莫里康內過去的作品沒給他留下什麼深刻印象。當聽到莫里康內為本片最初創作的樂曲之後,萊翁很快將別人的作品都放到一邊。從此之後,萊翁所有電影的配樂都出自莫里康內。
盡管本片被形容為第一部義大利西部片,但當影片完成時,已經問世了25部義大利西部片,確切的講,本片應該是第一部在國際發行的義大利西部片。
史蒂夫·李維斯曾拒絕出演本片。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親自購置了自己在片中的戲服,黑色牛仔褲購於好萊塢大道上的運動品商店,帽子來自聖莫尼卡服裝公司,黑雪茄則出自比佛利山商店。
因為影片由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三國合拍,所以在片場語言障礙很嚴重,其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與導演賽爾喬·萊翁及義大利劇組人員的交流是通過特技人Benito Stefanelli的翻譯來完成的。
影片拍攝於1964年,但直到1967年才在美國上映。
詹姆斯·柯本也有望出演本片,但他要的片酬過高。 在片中的第一場槍戰場景中,喬設法幹掉3個對手,但槍口卻沒對准他們。
影片第一場槍戰戲中結束之後,最右邊的那具「屍體」的姿勢變動了好幾次。
當克林特在准備防彈衣的時候,他在挫金屬板,可是影片里的聲音和他的動作並不合拍。
克林特走進一間小屋,屋子裡有5個對手,當四聲槍響之後,這五個人全都中彈而亡。
克林特去解救那個母親的時候,騎的是一匹褐色的馬,走的時候卻騎上了栗色的馬,到了白天,這匹馬變成了紅色。
當克林特在酒會上展示槍法的時候,我們能看到那幅盔甲上已經事先挖好了幾個洞。
克林特進入小鎮時,騎的是騾子--按照酒店老闆的說法,那是個騾子。實際上,那是匹馬。
在一個全景鏡頭里,攝影師拍到了Tabernas城堡的遺跡,這說明這部電影是在西班牙的Andalucia拍攝的,並非影片里描述的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
在襲擊士兵的那場戲中,所有的士兵都被「殺死」了兩次,不過是從不同的角度而已。
那個可以連續發射子彈的機槍需要子彈的傳輸帶,但是影片並沒有出現這個道具。 備選演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這部影片讓全世界認識了三個人,一個是影片的導演賽爾喬·萊翁——他後來成為了義大利西部片的大師;一個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他後來成為了最著名的牛仔、好萊塢最有資歷的老導演;還有一個是影片的配樂埃尼奧·莫里康內,他後來成為了作品最多、名聲最大的電影配樂大師。不過,當時萊翁找到伊斯特伍德出演影片里的喬,則完全是偶然--更多的是無奈。
當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只是個不出名的跑龍套的小演員,他也並非在賽爾喬的候選人員名單上。賽爾喬當時執意要求亨利·方達來出演孤膽槍手喬這個角色,但是影片的製片公司無法支付當時已經名滿好萊塢的亨利·方達的片酬,賽爾喬只得作罷。他的第二人選是曾經出演過《大逃亡》和《豪勇七蛟龍》等名片的查爾斯·布朗森,可是布朗森在看完劇本之後就拒絕了賽爾喬的邀請。他的理由很簡單,也很乾脆:「劇本太爛」。可能是由於影片上映後的成功刺激了這兩位好萊塢的大牌,他們後來都出演了賽爾喬的《西部往事》。接下來,泰·哈丁和詹姆斯·柯本都拒絕了這個角色。接著,賽爾喬找來了理查德·哈里森,這位出演了《紅沙地上的槍戰》的硬漢在了解賽爾喬之後也拒絕了他的邀請。其理由是:「我不看好這個導演的作品,他以前的作品毫無意義」。
最後,無計可施的製片人拿來了一份名單,上面羅列著好萊塢不出名的二線男演員。製片人要哈里森推薦人選。哈里森隨便一指,點在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名字上。於是劇組按照他的「指示」,找到了伊斯特伍德。多年之後,哈里森說:「也許我對電影的最大的貢獻就是沒有主演《荒野大鏢客》,而是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新的電影,新的音樂
《荒野大鏢客》,一般意義上被認為是第一部義大利西部片,給這種電影類型下定義的導演,就是賽爾喬·萊翁。可是沒過早就有了西部片這個類型,而且擁有眾多大牌明星、大腕導演和經典名片,賽爾喬·萊翁為什麼還要「發明創造」這種新的電影類型呢?
對此,賽爾喬自己表示說:「195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的西部片就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了,不僅已經停止了發展而且廢話連篇,讓人不堪忍受。因為這個原因,好萊塢已經漸漸停止了西部片的拍攝工作。但是我知道,在歐洲國家,西部片還是很有市場的,只要有新鮮的東西,觀眾還是會來買賬的」。在那個年代裡,電影界正在醞釀著巨大的革命,而塞爾喬就站在了風口浪尖。他覺得:「好萊塢的西部片導演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他們不再有新的拍電影的方式,而我恰恰有新鮮的想法,義大利的觀眾也已經厭倦了好萊塢的講故事的模式和義大利導演對好萊塢的拙劣模仿,我應該拍攝一部與眾不同的新的電影」。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賽爾喬革新了電影語言,拍攝出了一部前所未有的電影。《荒野大鏢客》之後,他接連拍攝了《黃昏雙鏢客》和《黃金三鏢客》兩片。這三部電影在一起,稱為「鏢客三部曲」。
除了新的主角,新的電影語言之外,影片的配樂也完全是新鮮的聲音。影片開頭,首先聽到的是粗糲的口哨,接著加入聲部的是令人心潮澎湃的甩鞭的聲音元素,在口哨和甩鞭聲漸強中,莫里康內加進了急促、短暫的馬蹄聲。這三種怪誕的聲響交雜在一起完完全全地體現出了西部的狂放、沒有法律約束的特性。在影片的配樂上,人物的個性音樂是莫里康內的金字招牌(以《海上鋼琴師》最為代表)。他在影片里為三個主要人物都譜寫了屬於自己的音樂,令人過耳不忘。而他所使用的口哨和甩鞭聲也是第一次出現在電影配樂中。和莫里康內合作愉悅的塞爾喬·萊翁後來便一直和這個配樂大師合作,直到自己的最後一部電影。 其實,《荒野大鏢客》並不是一部橫空出世的電影,賽爾喬·萊翁也並不是憑空想像出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的。在這部影片之前,他借鑒了很多其他的電影,學習了很多導演的拍攝手法。但是把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並且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來表演,其驚天程度還是巨大的。
賽爾喬·萊翁說:「我的導演手法主要來自兩個大師——一個是約翰·福特,我在他的身上學習到了造景和布景;還有一個是黑澤明,我在他的電影里學到了氣氛和人物個性的渲染」。在影片里,賽爾喬·萊翁使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這些特寫鏡頭就像是手術刀一樣精準地切入了人物的內心。加之燈光師的模仿油畫的打光,影片看起來優美而又典雅。
但是影片上映之後,還是招來了黑澤明的不滿,因為整個影片幾乎就是《用心棒》的翻版,即使賽爾喬·萊翁承認自己師承黑澤明,可是這個日本導演卻不肯善罷甘休。他向法院提請了訴訟,要求保護自己的著作權,他寫信給萊翁說:「這(《荒野大鏢客》)是一部好電影,這是我的電影」。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院長也對《荒野大鏢客》的來源有過判斷,他說:「影片有三個主要來源,一個是黑澤明的《用心棒》,一個是作家達爾希·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的小說《紅色收獲》(Red Harvest),不過最主要的來源還是義大利劇作家卡羅·高德尼(Carlo Goldoni)在18世紀創作出的戲劇《一主二夫》(A Servant of Two Masters)」。
黑澤明最終贏得了對賽爾喬·萊翁的起訴,他和《用心棒》的編劇菊島隆三將獲得影片全球票房收入的15%,以及本片在日本、台灣和南韓的獨家代理權。事後,黑澤明也不忘感謝賽爾喬·萊翁「翻拍」了《用心棒》,因為他從這部電影里得到的金錢遠遠超過了他自己拍攝《用心棒》賺得的票房。

⑶ 荒野大鏢客 黃昏雙鏢客 黃金三鏢客的詳細信息

■片名:荒野大鏢客

英文片名:A Fistful Of Dollars SE

■上映年份:1964

■片長:95分鍾

又譯「為了幾塊錢」。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影片並不在乎什麼高大全的道德標准。其實這部電影完全翻拍自黑澤明的《用心棒》。當時還不名一文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一位孤獨的快槍手,來到一座被兩伙匪徒割據搞得烏煙瘴氣的小鎮。這個人物的性格和黑澤明原作中的有很多相象之處:都是沉默寡言,都是亦正亦邪,不能讓人輕易猜透其內心。但隨著故事發展,觀眾會發現牛仔一次次巧妙的周旋於兩個對立的幫伙之間,不斷挑起他們的爭端,直到驅虎吞狼,再挺身而出,一掃強敵。里奧尼大概是受到了把《七武士》翻拍成西部片的約翰•斯特奇啟發,但本片的成就無疑比前者要高出許多。原因在於里奧尼鮮明的個人印記。哪怕是主角伊斯特伍德的著裝,都是之前的西部片所不具備的。里奧尼把故事發生地設置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既照應了「無法無天,暴力當道」的主題,也為挑選演員和外景地提供了不少便利。許多義大利西部片導演,也都紛紛效仿這一路線。「墨西哥革命」甚至成了意式西部片特有的舞台。

■片名:黃昏雙鏢客

■英文片名:For A Few Dollars More SE

■上映年份:1965
■音軌:英語
■片長:126分鍾

《黃昏雙鏢客》直譯作「為了更多錢」。是「美元三部曲」里承上啟下的一部。在前作票房大獲成功之後,里奧尼得到了製片人更多的資金支持規模和場面比《荒野大鏢客》要大出許多,里奧尼的導演風格也更為成熟。

也許是手頭寬裕的緣故,里奧尼打算再請一位男主角。他看好亨利•方達,但那時候里奧尼還不夠腕(這個夙願直到里奧尼拍攝《無名之人》和《西部往事》的時候才算實現。一次偶然,讓里奧尼發現了李•范•克里夫。已經一把年紀的克里當時仍然只能出演反面配角報答——也就是電影演到就會被打死那種。但他在本片的出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扮演的莫蒂默上校,衣著考究,行事干凈利落,從不心慈手軟,頗有幾分《悲慘世界》中沙威警長的影子。而克里夫獨特的細長眼睛和鷹鉤鼻子,造就冷峻中透著幾分險惡的形象。這種形象的正面英雄在之前的西部片中,可謂絕無僅有。克里夫用精湛的演技報答了里奧尼的知遇之恩,他和伊斯特伍德合作的非常愉快。兩個人在年齡上的差距,正好造就一老一少的「忘年交」形象。

■片名:黃金三鏢客

■英文片名: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CE

■上映年份:1966

片長:180分鍾
影片

影片直譯為「善,惡,丑」。分別代表片中三位主人公——里奧尼的買賣有越做越大的趨勢。不僅擴充了人物,影片在故事的曲折程度、地理跨度,乃至時代背景的厚重感上都是前面兩作所不能相比的。伊斯特伍德和克里夫當然還會出演,不過這次克里夫操起了演反派的老本行。另外里奧尼還找到埃里•瓦拉赫扮演那個一嘴西班牙腔的「圖科」。

三位演員的精彩演出無疑讓影片熱鬧了許多。伊斯特伍德依然在延續三部曲中的角色,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位游俠逐漸已經變成了傳奇般的人物。而克里夫則充分發揮長相上的特點,出演一位壞到家的槍手,把握陰險與張揚的火候已堪化境。新加入的瓦拉赫在表演上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他扮演一個又壞又賤,足夠被槍斃十幾次的醜陋亡命徒。這個人物出場時是個十足的丑角,然而隨著故事的進行,觀眾會發現,與克里夫不同,他的本性里有真誠善良的地方,甚至有些可愛。此前很少剖析人物的里奧尼,在這個人物身上下功夫是很深的,圖科與作神父的弟弟之間一段對白,便向觀眾展示了這個人物的過去和內心世界。因此,在三位主人公中,最寫實,最豐滿的非他莫屬。

⑷ 荒野大鏢客有幾個版本

硬分的話可以算兩部。
荒野大鏢客 救贖
荒野大鏢客 亡靈夢魘
但是亡靈夢魘可以說是擴展包。

⑸ 幾乎沒有拍過爛片的導演有哪些

採集了一下豆瓣的所有電影的數據 [ 不包括電視劇 ] ,從這些數據中篩選出一些可能符合題主所說的導演,篩選條件如下 [ 以下只統計評價數量大於1000的電影 ]:

部分數據已被手工剔除,以下的所有排名不分先手:

1.克里斯托弗·諾蘭

導演主要作品:

永恆和一日 (豆瓣) 豆瓣評分8.9分

哭泣的草原 (豆瓣) 豆瓣評分8.9分

尤里西斯的凝視 (豆瓣) 豆瓣評分8.9分

霧中風景 (豆瓣) 豆瓣評分8.8分

鸛鳥踟躕 (豆瓣) 豆瓣評分8.7分

養蜂人 (豆瓣) 豆瓣評分8.4分

還有很多,暫時就舉出20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⑹ 推薦一些電影

按照現在的時間來算 近幾年的大片由於信息發達 一旦上映 何人不知何人不曉? so看老電影 由於年代比較遠 你可能不知道看哪些
推薦一部:「荒野大鏢客」三部曲
分別是《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非常經典的西部片,演技優秀,配樂完美。
另昆丁的電影:《低俗小說》等,已經相當近代 但是知道的人應該不多
再者《教父》系列
這些夠你看的了。

⑺ 有喜歡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的嗎

黑澤明?誰呀?導演過什麼電影?說實話一部都沒看過
《黑澤明系列作品》

1、《姿三四郎》1943年

《姿三四郎》,黑澤明第一部導演作品,旋即一鳴驚人。影片通過一名好勇鬥狠的青年如何成長為一名柔道武術家為主線,反映了1880年日本明治時期柔術與柔道之爭。黑澤明是一位地道的男性藝術家,他通過武士藝術來表現日本民族的品格,姿三四郎身上體現的盡職、勇敢、正直、獻身精神、人道主義及粗獷的斗爭正是濃烈的黑氏風格的完美體現。影片不僅以幽默的樂天情緒、區別於舊式日本武片風格的影像,更開創了日本電影史上的新型娛樂時期,其中五場以不同節奏表現柔道比賽的場面,更說明了黑氏畫面處理方面的登峰造極。

2、《踏虎尾》1945年

《踏虎尾》算不算黑澤明時間最短的電影,一個小時的長度濃縮著黑澤明標準的敘事風格,這部拍攝於1945年的電影局限於當時經濟和技術條件所限,並沒有太多電影技法上的突破,太多棚景的使用使影片有了舞台劇的高壓表現手段。在影片開始的字幕中黑氏交替了事件的起因、發展及懸念。正如其中一句話:可惜猜忌之心乃人之本性,正是這樣一個黑氏慣用的研究人類兩面性的主題使《踏虎尾》得以延伸。黑澤明早期作品大都在題材上描寫本民族的現實與歷史,影片大多數採用對稱手法,主題上深刻揭示人性與靈魂的沖突與撞擊。這部《踏虎尾》就是此類代表作品。

3、《姿三四郎續集》1945年

因為《姿三四郎》的非凡成就及深遠影響,黑澤明在二年後又拍了此片的續集,這也是黑澤明一生中唯一為一部影片做續。本片繼續上集的故事,將一段尋仇故事表現的別有風味。特別對反派角色的描述刻畫出了有血有肉的另一面。本片依舊是表現武士和男性陽剛美的通道,黑氏早期的風格特色就是強烈的戲劇沖突與人物性格的對撞,而這一切又都包涵在導演略帶詼諧的手段中融化的格外有味道。《姿三四郎》二集雖不能代表黑氏的最高水準,但一鳴驚人的創作手段為日本影壇一掃平庸之氣。

4、《無悔的青春》1946年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黑澤明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影片根據戰時一則真實事件改編,表現出混亂的社會下人類精神家園的萎縮,也表明了黑氏對戰爭及法西斯主義的立場及態度。黑氏暫時拋開他狂熱的武士風格,卻又巧妙地在這出女性電影中注入武士道精神,她受盡世間唾罵和凌辱仍倔強的表示:我對青春無悔的女主角具備了黑氏一貫的陽剛氣質。這類影片相似國產片《江姐》般的勵志類型,但黑澤明以忘我的投入及感同身受的細膩把一個經過戰爭混亂後,終於找到自我,忠於自己意志的新時代女性表現的可歌可泣,擺脫了說教成份,令人看來如鯁在喉。

5、《美好星期天》1947年

這是黑澤明難得的一部寫意之作,它對日本戰後頹廢的現狀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本片以黑氏一貫的流暢與樂天精神;把一對年輕卻充滿憂愁的戀人在星期天怎樣把種種煩惱拋諸腦後的經過刻畫的充滿激情及東方美。男主角向情人求愛一場,表現出黑氏浪漫主義的心態,令人看到心猿意馬,而一對小情人在廢墟中幻想未來經營小餐館的場面,在叫人心往神怡之餘也透露出黑氏寓意深長的希望。另外,此部影片也是日本電影中第一部直接反映出年輕人對性的感受的作品。

6、《羅生門》1950年

五個兇殺的當事人與見證人,說出了五個不同的結局,究竟辯說的對,事情的本來面目又是怎樣?影片描寫了人心深處奇異復雜的陰影,尖銳地剖析了人類最深奧的部分並公之於眾。錯綜復雜的光與影的蒙太奇手法展示出人類那種與生俱來的虛偽本質和罪孽圖畫,構示了人難以更改的本性:人即使到了死的時候,也是不會放棄虛偽和掩飾的。

7、《留芳頌》1952年
這是一部強烈震動心靈的影片,所有有良知及良心泯滅的人都該看看。看看一個人在人生最後的過程中,是怎樣領悟與體會到人生的真義與生存的價值。黑澤明以巧妙的手法,把「人為什麼活著」這個重大主題融進了一個普通的故事中。借著主角發現身患絕症,決心在臨死前為市民建造一座公園的心願,將一個我們掛在嘴邊的片語加以鮮明地、實際地探討。此外,本片對官僚機構的推諉塞責,明爭暗鬥給了嚴厲的諷刺與抨擊。這是一部欲喚起情感回歸卻讓人萬念俱灰的影片,在影片結尾時,黑澤明讓那首《生命如此短暫》重又回響在耳邊,使我們仍能看到穿透世欲和官僚禁錮的曙光。

8、《七武士》1954年

《七武士》是黑氏影壇生涯中最成功與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在這部影片中,黑氏終於開始對好萊塢風格進行再創造式的模仿,可笑的是,《七武士》成功後又被好萊塢重拍,且成為美國西部片的名著。《七武士》是個很簡單的故事,描述七個武士保護農民免受山賊掠奪之經過,但其中卻蘊含著一種堅韌和勇敢的力量,影片中黑氏首次顯示出超人的導演技巧,武士與山賊幾個人的掠殺,卻展現出千軍萬馬的氣勢。群馬沖殺,泥沼惡斗的連場激戰,在快速剪接,連續復數鏡頭的運用下,所有影像凝聚成一體,扣人心弦。這部影片被日本電影旬報稱為史上最佳作品第一位。

9、《活人的記錄》1955年

本片是黑澤明反映現實類作品中最受關注與爭議的一部,影片描述三船敏郎飾演的老人喜一聽到美國與蘇聯進行氫彈試驗,輻射塵落到日本的消息,決心建造一座地下住宅,最後被關進精神病院,幻覺自己來到另一個星球,看到地球被燒成灰燼。這部影片絕不是黑氏空想的結果,他以日本獨特的歷史為主線,構築日本人持有視覺觀,他用日常心態與衰老、死亡、戰爭這一流轉主題針鋒相對,得到一個可怕的近乎殘酷的現實。這部影片是黑澤明對戰爭及戰爭帶來的痛苦的自我反省。他說:「我不想聳人聽聞,而只是希望人們聽到一個活人的善良呼叫。」黑氏是一個罕見的人道主義者,他用右手批判現實生活的麻木,左手又尋求完美的明天。

10、《蜘蛛巢城》1957年

本片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並被譽為最成功的一部改編傑作。黑澤明把背境改為日本戰國時代,通過一個武士野心勃勃的政治陰謀對武士電影及黑氏道德觀念進行了必要延續。黑氏喜愛把人放在特定環境中。給予一定條件及刺激,以測定人的反應。《蜘蛛巢城》就是典型的試驗人生的作品。他同時也是日本最歐美化的導演,盡管山田五十鈴(武士夫人)吸收了「能劇」的表演方式,而「巢城」也被打扮成古色古香的能劇舞台,展現迷人的民族特色。但他仍用西方的現代電影手法來表現這一切,這使《蜘蛛》成為一部東方文化與西方藝術完美融合的娛樂巨片,同樣是古裝武士片,與豪放的《七武士》相比,本片的內斂多少表明了得心應手的導演功底。

11、《底下層》1957年

黑澤明不僅是一位電影藝術大師,他的喜劇才能從《姿三四郎》中就已經展現。在這部《底下層》中黑氏把目光投向貧民窟,那裡住著妓女、小偷、車夫、戲子……通常我們會把這種悲劇人物與社會的背影聯系起來以達到批判的目的。但相反,黑氏的處理手法卻以滑稽的喜劇手段來表現最底層人物的生活。黑氏的觸覺敏感而好強,影片中最具生活氣息的人群與那種底層的原始生命力、爆發力與戲劇性的苦難與悲哀都是黑氏做為一個人文主義大師的底氣。黑氏博大的胸懷及自強不息的樂觀精神在《底下層》中再一次用笑聲證明。

12、《武士勤王記》1958年

另一譯名為《戰國英豪》。日前市面上已有兩種版本出現。影片描寫戰國時代,秋月家族的雪姬公主,在一個忠心的大將保護下,帶著一批黃金逃出敵人的搜捕,投靠盟國。本片那一片咄咄逼人的黑色天空,一望無際的平原,兩個黑影互相搏鬥的畫面,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武士》是一部純粹的弘揚善性的電影,其理想主義的希望使作品更接近於啟蒙電影。在《武士》中你更加可以感受到一個畫家的眼光,對影像及光的處理是《武士》的一大突破,而黑氏第一次拍攝寬銀幕,效果之佳,使他從此放棄了標准銀幕。此片曾因完美的武士情節而入選日本電影旬報的百佳之列。

13、《惡漢甜夢》1960年

黑澤明批判現實的重要作品。以當時非常頻繁的政治貪污事件為主題。融合復仇、懸念及驚險為一體,無情揭露了日本官商界的黑暗。在一次政治貪污事件,西幸的父親成了無辜的犧牲者,此後他即不停地追捕殺害其父的元兇,西幸用盡各種方法對政治家們展開復雜的手段,使罪惡的根源亦更為之加深。影片最讓人樂道的還是在構圖方面,通道、樓梯、房間的排列,鏡的擺設,以至瓦礫堆的空間布置,都拍得均整有致,計算得驚人地准確,此片也是黑澤明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

14、《用心棒》1961年

如果你喜歡克林伊斯威特的《荒野大鏢客》,布魯斯威利的《終極悍將》,那你將會喜愛《用心棒》,因為他們都改編自黑澤明。的確,黑氏把《用心棒》拍成了動作娛樂片,這是吸取了西部片格式與自身武士風格相融合後產下的新模式。自此,黑氏已如斯皮爾博格等好萊塢大導一樣,消除了東西方文化的差距,拍出了一種人性本質下大同的東西。其淋漓地表現出一種無政府主義哲學,一種自由的超道德觀,令人嘆為觀止,三船敏郎在黑澤明系列武俠電影中創造了一個純日本圖騰的武士形象,在《用心棒》中他的迷人大俠形象再次征服了世界,此片成為黑氏最賣座,最風行的電影。

15、《天國與地獄》1962年

故事通過一個離奇勒索事件為線索,在金錢與人性間搭建一座獨木橋,一頭是天國一頭是地獄。誰可以通過並最終獲得心靈的安息,影片對人性善惡對立面的解剖入木三分,憎恨有錢人的年輕綁匪,提供贖金的正直商人及認真執著的刑警,充滿樂趣的推理分析,黑澤明用富有正義感的鏡頭無言的向希區克科表示敬意,盡管這部以男性斗爭為命題,對丑惡與正義,權貴與赤貧,熱情與陰險之間的對立面做巧妙組合的導演在縱深的涵意上已超出希區克科。但一般人看來這部偉大的懸疑片終究是娛樂勝過理性。

16、《椿十三郎》1962年

黑澤明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他的任何一部影片無論長短都一氣呵成,行雲流水,高潮迭起。正如他自己形容的:《椿》是一首優雅的圓舞曲,使人感受到那種令人胸襟開闊的春意。本片一般被當做《用心棒》的姐妹篇。黑氏同樣在此片中致力打破各地文化差異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類的基本感情。三船敏郎扮演的武士電影已是黑澤明的道德替身,他不僅把東洋劍俠的偉大之處發揚,更使日本武士精神通過影像獲得四海的認同。《椿十三郎》注重刻畫小人物的內在細膩變化,而且對「人不可貌相」這一主題刻劃非常成功。片末三船敏郎以反手劍殺死件代達夫,鮮血從胸口飛噴而出的片段,已是史上最著名的決斗場面之一。

17、《赤鬍子》1965年

黑澤明60年代最後一部力作,仍由武士精神的代言人三船敏郎主演。影片由一個青春成長的片斷發展而成,一名血氣方剛的年輕醫生畢業後被派往貧民地區工作,在所長赤鬍子的感染下,終於明白做人行醫之道,放棄了虛榮心。這次黑氏給成長故事賦予了新的生命力,那就是人道主義的世界觀。影片製作過程長達二年,黑澤明近乎完美的影像表現得到極高的評價。當我們隨著主人翁一點點拋棄狂野之心,跟著黑氏一步步走入一個善良執著的老人心底,竟發現那裡有著我們早已丟失的淚水,有著讓人敬畏的生命真諦,片中大地震場面使人驚心動魄之餘,小乞丐全家服毒自殺的一場更叫人心酸。

18、《沒有季節的小墟》1970年

70年代是黑澤明創作的黯淡時期,1970年的這部《沒有季節的小墟》(又譯《電車聲》)因影片沒有足夠的感染力,太過於注重形式而使影片流於抽象化等原因而慘遭失敗,這也是黑氏電影生涯中最大的打擊。他曾因此片企圖自殺。顯然,黑澤明是對此片抱有極大信心的,這是他第一部彩色片,描述一個低能兒每天模仿電車司機,玩繞在他小小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居住著一群看似安詳但沒有明天的人們,他們其實和低能兒小六一樣,重復自己的每一天。黑氏企圖用超現實的布景來營造一種燈紅酒綠的歌舞昇平,但那種內在的沉重與悲哀壓的人幾乎喘不過氣。

19、《亂》1985年

偉大的殿堂級的史詩傑作。是我長大成人後接觸的第一部黑氏作品。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瀟灑自如的人物調度,信手拈來的精彩瞬間,爐火純青的故事布局,不僅實現了黑澤明對電影的執著理想,也使我對日本影片沉悶狹隘的主觀印象有了180度的改變。影片取材民間寓言故事,加上莎翁名劇《李爾王》的精華,刻畫出一個威風凜凜的老人,在無邊的情感荒漠上以頑強的意志力抵抗黑暗與孤獨的過程,營造出不可思議的感染力。該片獲國際大獎無數,成為日本電影最傑出的代表作。人間的凄涼與武士的背脊,在攝影機的凝視中緩緩走過,仔細精微地透視著歷史烽煙中的世情和人心,這是《亂》的寓言,也是黑氏的寫照。

20、《夢》1990年

電影史上最奇特的一部影片,《夢》由八個片斷組成。他們涵益的寓意廣泛,有些可意會,有些不能言傳。看完《夢》後,晚上也會進入相同景像,進入黑澤明的夜世界,驚醒,竟有了一絲恐懼,到底誰在夢中,是黑氏還是我。《夢》由黑的仰慕者斯皮爾伯格與盧卡斯等人出資,大導演馬丁·西斯塞斯還在梵高一段中出任主角,黑澤明以奇凄與瑰麗的畫筆把童年及沿途的記憶收拾進影像中,結合高科技製作,可用絕妙二字形容。

黑澤明介紹
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父親曾經擔任陸軍軍官,後轉任中學理事,母親的娘家在大阪經商,黑澤明是8個兄弟的老末。1928年初中畢業後曾熱中於繪畫。1934年考取助理導演, 進入東寶電影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拜名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 1943年,黑澤明導演了他的處女作《姿三四郎》 ,獲得極大成功。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他於1950年導演的《羅生》在次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榮獲大獎。黑澤明一生共導演了30部電影 ,其中有幾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戰後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是左翼劇作家久板榮二郎編劇、反對軍國主義的《無愧於我的青春》。 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 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首先是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漿。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身高1.81米的黑澤明,擁有當時日本人少有的高大體格,據說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著嗓子大吼的聲音經常把工作人員嚇得渾身打顫。在拍攝《戰國英豪》時,他為了拍一個滿意的天晴鏡頭,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國與地獄》時,他發現有一棟民宅的二樓阻擋了他拍攝演員從新干線丟出現金的鏡頭,硬是把該民宅的二樓給拆了。 就因為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執著而強橫的態度,他被台前幕後的合作者稱為片場上的「天皇」。

他一生中所獲獎項不計其數,他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導演,他畢生致力打破各國民族文化差異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類的基本感情。黑澤明被1999年12月的《亞洲周刊》譽為20世紀對亞洲進步貢獻最大的一位文化藝術人士。在半個多世紀的電影生涯中,黑澤明製作的電影曾創造過持續二十年的票房奇跡,但傲慢、失敗和自殺的空虛也時常伴隨著他,影響著他的事業。1998年他去世時留給後人31部電影無不揭示了黑澤明電影的一個共性——對形式和內容的融匯貫通。正因如此,使他成為自1895年電影產生以來最出類拔萃的導演之一。黑澤明最大的成就在於亞洲幾代電影人都受到他的影響,正如著名導演張藝謀在美國《時代》雜志上評價的那樣,「黑澤明使我明白,當走向外面世界時,要保持中國人自己的性格和風格」,「這是他給亞洲電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課。」

⑻ 請大家推薦西部片(200滿分)

我的肯定是最多最全的了,放心吧

動畫
小馬王(2002)

連續劇
西部風雲(2005)
月落古西原(2008)

電影
血色子午線 (2009)
澳大利亞 (2008)
大西部 (2008)
牛仔之夢 (2008)
阿帕魯薩鎮 (2008)
刺殺神槍俠 (2007)
智取農場 (2007)
老無所依 (2007)
決斗猶馬鎮 (2007)
風雪狼道 (2007)
鬼鎮 (2007)
九月黎明 (2007)
摩托教父 (2007)
俠盜魅影 (2006)
屍地**** (2006)
流入山谷 (2006)
佐羅傳奇 (2005)
朽木第2季 (2005)
西部幽靈(2004)
命運之土 (2004)
藍莓 (2004)
沙漠騎兵 (2004)
韓國城 (2004)
母牛總動員 (2004)
命運之書 (2003)
天地無限 (2003)
猛鬼重生 (2003)
春天是美好的 (2003)
失蹤 (2003)
鬼谷恩仇錄(2003)
局外人 (2002)
狂沙神駒(2002)
德克薩斯巡警 (2001)
塵埃 (2001)
挑戰生死線 (2001)
脫韁野馬 (2000)
上海正午 (2000)
信天游 (2000)
從黃昏到黎明 (2000)
野女郎 (2000)
勇闖精靈城 (1999)
飆風戰警 (1999)
惡魔軍官 (1999)
與魔鬼共騎 (1999)
食人魔 (1999)
鐵面戰警 (1999)
孤膽英雄 (1999)
煉獄之城 (1999)
荒野、黃金、大鏢客 (1998)
蒙面俠佐羅 (1998)
終極獵殺 (1999)
月夜神槍 (1998)
非戀不可 (1998)
牛頓小子 (1998)
赤膽悍將 (1998)
Last Stand at Saber River (1997)
真正的女人 (1997)
The Shooter (1997)
玫瑰山 (1997)
水牛戰將 (1997)
不敗梟雄 (1996)
豪情英雄 (1996)
致命快感 (1995)
追求榮耀 (1995)
離魂異客 (1995)
神兵總動員 (1995)
殺人生涯 (1995)
復仇天使 (1995)
西域槍神 (1995)
新好男人 (1995)
燃情歲月 (1994)
幽冥神話 (1994)
異域奇兵 (1994)
絕命大剋星 (1994)
神槍大盜 (1994)
賭俠馬華利 (1994)
執法悍將 (1994)
惡夜駭客 (1994)
致命女人香 (1994)
荒漠英豪 (1994)
墓碑鎮 (1993)
武裝隊 (1993)
荒野追緝 (1993)
格羅尼默 (1993)
似是故人來 (1993)
殺無赦 (1992)
殺手悲歌 (1992)
城市滑頭 (1991)
幸運星魯克 (1991)
牧羊人之怒 (1991)
美國鼠譚第二集 (1991)
與狼共舞 (1990)
年輕槍手2 (1990)
鐵血金戈 (1900)
霹靂教頭 (1990)
大盜巴巴羅沙 (1990)
光榮戰役 (1989)
比利小子 (1989)
寂寞之鴿 (1989)
落日 (1988)
最後戰士 (1987)
革命 (1986)
蒼白騎士 (1985)
西爾弗拉多 (1985)
浦公英 (1985)
靈異傳奇 (1983)
來自雪河的人 (1982)
灰狐 (1982)
來者不善 (1981)
山野梟雄 (1980)
天國之門 (1980)
野嶺傳奇 (1980)
原野梟雄 (1980)
長騎者 (1980)
拓荒者 (1980)
星際迷航記Ⅰ (1979)
槍手佳人流浪客 (1979)
虎豹小霸王前集 (1979)
瘋狂大鏢客 (1979)
電光騎士 (1979)
牧場風雲 (1978)
飛越溫柔窩 (1978)
不法之徒邁·韋爾斯 (1976)
大峽谷歷險記 (1976)
神槍手 (1976)
貝克的鷹 (1976)
太陽盟續集 (1976)
大俠谷 (1976)
奪命列車 (1976)
老查的故事 (1976)
生死斗 (1976)
大老千與傻大姐 (1976)
西塞英雄譜 (1976)
佐羅 (1975)
咬緊子彈 (1975)
狂人考伯恩 (1975)
大鷹嘯 (1975)
不要傷害白種女人 (1974)
灼熱的馬鞍 (1974)
列車大盜 (1973)
荒野浪子 (1973)
比利小子 (1973)
無名小子 (1973)
孤星俠 (1973)
父子三英豪 (1973)
七好漢 (1972)
壞夥伴 (1972)
羅伊·比恩法官的生平 (1972)
布克與傳教士 (1972)
威震大西部 (1972)
墨西哥英雄 (1972)
約尼爾.波恩納 (1972)
猛虎過山 (1972)
牛仔 (1972)
喬·基德 (1972)
兩條牛仔龍 (1972)
野狼 (1972)
龍虎群英(1971)
騙中騙 (1971)
危險情人 (1971)
花村 (1971)
盜寶智多星 (1971)
執法者 (1971)
危險人物 (1971)
槍戰 (1971)
革命往事 (1971)
貝德曼之河 (1971)
鄉下佬 (1971)
小巨人 (1970)
荒野黑旋風 (1970)
鬼馬大盜 (1970)
虎膽壯士 (1970)
荒江野渡 (1970)
烈女鏢客 (1970)
霹靂雙虎將 (1970)
虎豹小霸王 (1969)
長征萬寶山 (1969)
麥肯納的黃金 (1969)
追凶三千里 (1969)
雙槍俠 (1969)
野戰群 (1969)
俠盜雙雄 (1969)
雪海深仇 (1969)
赤面煞星 (1969)
大地驚雷 (1969)
百支快槍 (1969)
狂沙十萬里 (1968)
獨行俠殲虎屠龍 (1968)
復仇 (1968)
荒野兩匹狼 (1968)
要命不要錢 (1968)
龍虎山決斗 (1967)
神槍手百戰榮歸 (1967)
關外雙雄 (1967)
牧女戰牛郎 (1967)
歸鄉路遙 (1967)
野狼 (1967)
黃金三鏢客 (1966)
大西部 (1966)
荒野真情 (1966)
西部浪子 (1966)
西部佬 (1966)
金槍人 (1966)
二十九壯士 (1966)
原野豪傑 (1966)
豪勇七蛟龍續集 (1966)
關山飛渡 (1966)
女賊金絲貓 (1965)
獨行俠江湖伏霸 (1965)
鄧迪少校 (1965)
鐵騎盪寇 (1965)
大戰三義河 (1965)
藍色霹靂火 (1965)
江湖女間諜 (1965)
瘋狂女精靈 (1965)
龍城怒漢 (1965)
烽火田園 (1965)
西方羅生門 (1964)
脂粉雙槍俠(1964)
神槍鏢客 (1964)
號角震天 (1964)
郵寄新娘 (1964)
戰邊城 (1964)
荒野大鏢客 (1964)
原野鐵漢 (1963)
雙雄生死斗 (1963)
午後槍聲 (1962)
西部開拓史 (1962)
雙虎屠龍 (1962)
獨眼龍 (1961)
蠻山野俠 (1960)
西馬龍 (1960)
手足英雄 (1960)
恩怨情天 (1960)
邊城英烈傳 (1960)
十三戰士 (1960)
七俠盪寇志 (1960)
赤膽屠龍 (1959)
原 糊塗劫車案 (1959)
騎兵隊 (1959)
錦綉大地 (1958)
金國爭霸戰 (1958)
驕傲的叛徒 (1958)
森林之光 (1958)
西部人 (1958)
OK鎮大決斗 (1957)
決斗尤瑪鎖 (1957)
荒漠神槍 (1956)
荒山大賊王 (1956)
蓬車浴血戰 (1956)
最後的狩獵 (1956)
門外不速客 (1956)
七寇伏屍記 (1956)
環球旅行80天 (1956)
原野藏龍 (1955)
坎塔基豪俠 (1955)
狐火 (1955)
邊城俠盜 (1955)
過關斬將 (1955)
從拉萊米來的人 (1955)
槍手 (1955)
落鳩河之戰 (1954)
大江東去 (1954)
萬里關山 (1954)
七對佳偶 (1954)
荒漠怪客 (1954)
草莽雄風 (1954)
血戰勇士堡 (1954)
龍虎干戈 (1954)
雪山恨 (1954)
喋血丹盟 (1953)
情關鐵騎 (1953)
珍妮的遭遇 (1953)
玉女龍駒 (1953)
血灑鳳凰谷 (1953)
血泊飛車 (1953)
野奇俠 (1953)
荒漠餘生 (1953)
蠻國戰笳聲 (1953)
絕嶺三雄 (1953)
脂粉雙槍俠之子 (1952)
正午 (1952)
面對面 (1952)
惡人牧場 (1952)
致命英雄 (1952)
血戰葫蘆谷 (1952)
雙槍魔王 (1952)
娘子軍征西 (1951)
戰鼓動天 (1951)
蠻山血戰 (1951)
木蘭遠征 (1951)
生擒白額 (1951)
折箭為盟 (1950)
俠骨茲航 (1950)
黑天鵝 (1950)
八虎將 (1950)
無敵連環槍 (1950)
邊疆鐵騎軍 (1950)
紅河 (1948)
飛燕金槍 (1948)
晚上在內華達州計時 (1948)
要塞風雲 (1948)
天使與魔鬼 (1947)
哈維女郎 (1946)
陽光下的決斗 (1946)
俠骨柔情 (1946)
單刀赴會 (1945)
豪俠盪寇 (1944)
龍城風雲 (1943)
無賴漢 (1943)
在古老的加利福尼亞 (1942)
神槍游俠 (1942)
比利小子 (1941)
佐羅的面具 (1940)
西部人 (1940)
維城血戰 (1940)
戴斯屈出馬 (1939)
關山飛渡 (1939)
牧童與貴婦 (1938)
幽靈帝國 (1935)
自由萬歲 (1934)
九十歲的美女 (1934)
壯志千秋 (1931)
大追蹤 (1930)
亞利桑納奇俠 (1928)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5)
火車大劫案 (1903)
左手持槍 (1900)
牧馬人之戀 (1900)
尤物對決 (1900)
佐羅的記號 (1900)
未來世界 (1900)
回到未來3 (1990)
將軍的子彈 (1900)
鼴鼠 (1900)
藍衣騎兵隊 (1900)
他們是神 (1900)
太陽盟 (1900)
馴妻記 (1900)
紅矮星號第2季 (1990)
The Hunting Party (1900)
捍衛游俠 (1900)
原野遊俠 (1990)
牧馬人之戀 (1900)
鐵騎 (1900)
布雷斯塔警長 (1900)
亂點鴛鴦譜 (1900)
游俠傳奇 (1900)
薛安勇士 (1900)
亂世英傑 (1900)
The Lone Ranger (1900)
The Last Frontier (1900)
蛇江風雲 (1900)
槍神 (1900)

⑼ 荒野大鏢客 黃昏雙鏢客 黃金三鏢客這三部電影有什麼關系嗎

賞金三部曲

1963年,萊昂內看到了黑澤明拍攝的《用心棒》,他籌劃把這部影片改編成西部片。當時這部作品非常不被看好,很多電影公司拒絕為這部影片投資,萊昂內最後在義大利、西班牙、西德的三方投資下,才剛剛湊足了20多萬美金用於拍攝,影片最終定名為《荒野大鏢客》A Fistful of Dollars。獲得了意外的巨大成功,以此片為標志,西部片的主產地由美國轉移到了義大利。
A Fistful of Dollars拍完後,萊奧內本無心將其拍成三部曲。由於製片公司Jolly公司沒有購買翻拍版權,公司和萊奧內受到黑澤明起訴,訴訟結果是黑澤明獲得了該片在日本、韓國與台灣的發行權及該片全球票房的15%。訴訟導致影片在完成1年之後才在美國上映。Jolly最後以訴訟為名,拒絕付給萊奧內薪水,與萊奧內鬧翻。作為向製片人的報復,本來不打算繼續拍西部片的萊奧內,決定用同樣的演員、同樣的風格再拍一部西部片,賺更多的錢,故命名為「為了更多一點美元」,即《黃昏雙鏢客》。
萊昂內在1966年繼續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為主角拍攝了《黃金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後被稱為「賞金三部曲」)。《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可以說就是萊昂內商業娛樂電影的最高成就,所有的導演的個人風格在此片中已經達到完全成熟。

這應該是比較全面的回答了:)

⑽ 六十年代電影有哪些

老電影是一種情懷一種回憶,它帶著屬於它的年代感見證著時代的成長。老電影就像一瓶拉菲,年代越久遠越濃厚,每次的觸碰都帶來異樣的驚喜。今天我們就開一瓶六十年的拉菲,來品嘗一番它帶來的味道。

1、龍門客棧

該部影片上映於1961年4月,至今在豆瓣的評分有8.9分。大概講述的是武士三十郎來到一個小鎮,看到兩家惡霸在為爭奪地盤精彩爭斗,弄得民不聊生。三十郎決定設計造成兩方拚鬥坐收漁翁之利的故事。整部影片看下來,不論是攝影、配音還是表演都很棒。放到現在也是能收獲大票房的影片。並且這部劇不像那個時代的日本黑白武士片那麼嚴肅,而是帶有美國西部的游俠成分和喜劇色彩。所以才會被萊昂翻拍成荒野大鏢客。經典中的經典。

閱讀全文

與電影荒野大鏢客票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語電影獅子王動畫片大全 瀏覽:298
赤裸紅唇電影圖片 瀏覽:729
貴妃網站h版電影 瀏覽:842
發財日記在萬達電影院上映 瀏覽:582
龍谷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342
男生電影院里為什麼會 瀏覽:126
一一電影音樂 瀏覽:186
神筆奇俠傳電影在線上粵語 瀏覽:388
電影主角叫蘭嶼 瀏覽:221
惡魔巢穴電影大結局 瀏覽:245
五頭鯊電影完整版國語 瀏覽:9
魏大勛和李易峰演的電影 瀏覽:98
美國電影韓國電影大全 瀏覽:748
玄幻電影免費完整 瀏覽:968
免費武大功夫片大全電影 瀏覽:353
有一部電影叫什麼南高 瀏覽:505
韓國魯濱孫電影完整版 瀏覽:124
結他愛情電影 瀏覽:88
中國經典變異電影大全 瀏覽:535
電影院觀影和在家觀影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