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控方证人小说和电影结局一样呢

控方证人小说和电影结局一样呢

发布时间:2021-08-02 17:27:24

1. 《控方证人》是不是悬疑片里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

首先克里斯蒂的小说很不容易改编成影视作品。这部持续了60多年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讲述了一场英国男人和德国女人之间爱情与欺骗的故事。

不少观众评价这部电影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对电影结局保密,因为那种直到最后一刻才揭晓谜底,旁白说“影院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有机会获得更大观影乐趣,请您不要像任何人透露这部电影的结局”时的感受真的太震憾!

2. 控方证人好看吗

以下是一篇影评,不知对你有用不: 克里斯蒂的小说很不容易改编成影视作品。因为女作家为了增加小说悬念,在书中通常会设计很多疑似涉案人物。而这些人当中,真正的凶手只有一两位(也许东方快车是个例外),其他的大部分的作用仅仅是迷惑读者的障眼法而已。但这样的故事模式,一旦被电影具象化,就产生了希区柯克曾经在评价自己的《牙买加客栈》时提及的严重问题:导演不能让一个不知名的演员来扮演真正的凶手。因为如果那样,当真相大白时,观众会觉得很无聊。可如果只有他是由大牌明星来扮演,那又很容易被观众猜出结局。所以希区柯克很不喜欢改编Whodoneit式的侦探剧。 但这部《控方证人》却不存在类似的困扰。它不仅没有过多的涉案人物,甚至凶手几乎已经被明确到一个人头上。故事剩下的悬念完全集中在:他是否真的犯了罪!于是,在这种相对紧凑的故事结构之下,导演比利怀特便有了以充分的空间去利用他特有的喜剧风格去丰富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 本来想简述一下剧情,但由于此片的悬念成分,不便过分深入。所以还是以开始的一段故事情节为例,讲讲比利怀特作为伟大编剧的高明之处。首先将这部分情节的所有枝节抽离,让我们看看剩下的故事主干是什么:电影开始,因心脏病住院的大律师刚出院回家静养。正巧助理律师就给带来一个凶杀案件,希望他给被告辩护。开始大律师因为康复考虑没想接受,但是后来改变了主意。通过交谈,他得知,被告与死者(一位独处的夫人)最初相识在一家服饰店短暂相遇,之后,隔了一段时间,他们又在剧院再次偶遇,于是成了好友。进而发生恋情。 情节简述至此,大家看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被比利怀特加上了枝叶之后呢:律师从医院搬回家中静养,有一位多嘴好事但是尽忠职守的护士随行。律师很讨厌这个护士,但又无计可施。到家后,精明的护士没收了律师藏在拐杖内的雪茄。让视烟如命的他颇为懊恼。此时正巧,助理律师领被告上门。本来不准备不接受凶杀案件(因为容易激动)的大律师,偶然发现助理律师口袋里有两支雪茄,所以改变了主意。想以听案件陈述为由,把他拉到书房抽上几口。可不巧俩人都没有火柴,所以不得以再把等在门外的被告也叫了进来。他也没有火柴但有打火机。于是救了大律师一命。似乎是作为报答,他决定坐下更仔细的听听案情的缘由始末。于是被告开始讲述:一日,他路过一家服饰店,正巧看见一位太太(死者)在挑帽子。她试带一顶时碰巧眼光扫到伫立商店橱窗外的被告。被告对她摇了摇头,表示不喜欢这顶帽子。于是这位太太听话地换了一顶高帽。这时,被告赞许的点了点头。这位太太随即兴匆匆跑出问外和他寒暄几句。然后两人作别。数周后,一家电影院里,被告正在看电影,这时太太进来坐在被告的正前方的前排空位上,此时她正带着那顶被告为她选择的高帽。可高帽遮住了被告的视线。他探头到前排,刚要埋怨,突然认出了对方,于是俩人兴奋地交谈起来…… 看出高明之处了吗?情节发展具有强烈的关联性。而将其关联起来的是“关键事物”。首先是护士。护士的引入是为了与律师产生矛盾。而矛盾的结果,产生第一个“关键事物”:雪茄!她没收了律师的雪茄。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表现人物性格或者单纯产生喜剧效果的过场戏。雪茄直接关联了接下来的大律师的行为:本来已经谢绝来访的大律师,突然发现助理律师口袋里的雪茄!于是才不去午睡,而是进书房进行所谓“商谈”。可因为两人没有火柴,被迫把被告拉进来借火。于是故事开始向大律师接下这个案子转化。而被告的回忆段落则更精彩。它也有关键事物:帽子!第一次将两人联系起来的是帽子。可如果编导将再次相遇,随便设计为在街上走对脸认出对方或诸如此类。当然也无不可,但却很无趣。因为缺乏戏剧性。那么如何使第二次相遇具有戏剧性呢?比利怀特想到了帽子,想到了剧院。通过高帽挡住了后面人的视线!哈哈,多聪明! 再回到情节中。接下来,被告的夫人也造访接下此案的大律师。从她提供出来的证词看,被告似乎确实有罪。而大律师马上指出:她是被告的妻子,不能做于被告不利的证词。可是对方马回应更加令人震惊:其实二人并不是夫妻关系!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律师将如何应对呢?故事的后续发展有会是如何呢?…… 大律师的扮演者,是英国老牌明星查尔斯劳顿。虽然劳顿在演职员表中位置被列在迪隆鲍威(被告)和玛莲·德烈奇(被告妻子)之后,但他塑造的大律师才是本片的核心人物。影片后半程的庭审重头戏,几乎就是由他所主导。这个角色,自大张狂不通情理,但同时又具有出色律师所必备的观察敏锐、思维缜密。比利怀特在表现他的办案风格时,还加入了一个噱头:当他在和涉案当事人交谈时,总是喜欢拿出单边眼镜端详审视对手。而镜片在此的作用不是看清事物,而是反射屋外的阳光,直闪对方的面部。按照大律师的话说,通过观察被晃人此刻的反应,他可以判断出对方是否在讲真话。这种古怪招数真的好使吗?你只有看完影片才知道。 在描写大律师的戏中,还有一处情节很有意思。庭审中,当别人发言时,劳顿似乎是穷极无聊地在桌上摆弄着着护士给他的二十几个药片。将其摆成横竖齐整的方阵。镜头溶出至大街上,报摊上正在出售有关案件发展的报纸。再溶入回法庭,此时劳顿的桌上被摆弄的药片只剩下不到原来的一半了。因为前面的情节交代过,护士让他每隔半个小时要吃一次药。所以此组镜头剪接是在暗示观众,庭审持续了多长时间。这似乎应该是比利怀特从早年同刘别谦的合作中汲取来的“以物会意”的纯电影的表现手法。虽然使用的有些复杂晦涩,但也颇为有趣。 玛莲·德烈奇也许是好莱坞历史上真正的常青树。这里的常青,不是指她的演艺生涯而是指她那张似乎永远不老的面容!观看影片时,我真的很难想像这位被告夫人扮演者已经是个56岁的人了。而迪隆鲍威则是外形上是就透着奸诈。特别是那两道黑黑的眉毛。让观众没法不认为这个被告就是真正的凶手。但如此“显而易见”是否也是导演故意利用演员的形象特征所做的某种误导呢?还是那句话,你只有看过才知道。 原著中,没有护士一角。是比利怀特为了增加影片的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特意在剧本中安插了这么一个角色。劳顿的真实生活的妻子,英国女演员艾尔莎兰卡斯特,一如既往的展示了她在喜剧领域中出色才华。而她与劳顿之间的对手戏,由于两人的夫妻身份,使得表演显得更为精彩。喜剧效果也更为强烈。 与劳顿庭审过招的对手之中,最有趣的就是死者的女佣。这位老太太,从外形到发音都很透着喜感。同时战斗力也十分惊人,在第一回合当中便重创不可一世的劳顿。当然,最后还是因被对方抓住了她的一个生理弱点而败下阵来。黄金时代的美国电影,特别是喜剧电影,即使是很小配角的形象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许和当时的电影工作者中欧洲移民较多有关。他们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欧洲人对于喜剧的认识:强调演员在形象、表情、肢体动作甚声音上的喜剧表现力,而不是仅仅简单的背诵台词。但现在,随着的新一代的纯种本土美国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好莱坞的这种优秀的喜剧传统已经逐渐消亡。虽然还有科恩兄弟等极少的美国导演在努力坚持,但人们看到的更多还是几个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喜剧的靓女帅哥胡天胡地一把就成了青春性喜剧。再不就是和六人行一样,也不管本人的表演是不是有说服力,反正张口闭口就都是包袱笑料。最终其实不过是沦为了脱口秀作家的代声工具而已。 影片的结局处理似乎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似乎不再重要。因为比利怀特将这部法庭剧打造的,已经使观众完全可以抛开惊悚和悬疑,而单纯地将其当作一部出色的喜剧或者剧情剧来看。当然,几位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也功不可没。

3. 《控方证人》结局是什么

谢邀,欢迎对答主:@浮生南 进行点赞和评论。

反观整部《控方证人》,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都做到了几乎完美,实属不易!而这部剧反映了资本主义金钱第一的丑恶观念,讽刺了那些把钱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人。

4. 电影《控方证人》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958年2月6日在美国上映的《控方证人》是由美国联美电影公司发行的惊悚剧情片,由比利·怀尔德执导,泰隆·鲍华、玛琳·黛德丽、查尔斯·劳顿领衔主演。该片根据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编,讲述了英国刑辩律师为谋杀罪嫌疑人辩护的故事,笔者理解该片,更像是一部律师辩斗的法律题材影片。


不过最终,富婆却惨遭毒手。于是,沃尔成为警方的头号嫌疑犯。他的唯一证人是妻子克里斯汀(玛琳·黛德丽饰),然而后者登门时的冷漠与淡定,令韦菲爵士怀疑这其中另有隐情。在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个环环相扣、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一切的真相都会被韦菲爵士逐渐揭开......

5. 为什么说电影《控方证人》的过程比真相更令人震撼

笔者认为影片《控方证人》之所以成为经典,最重要的在于其顽强的生命力。这部拍摄于1957年的法律题材电影,在后来不计其数类似题材故事影视作品的映衬之下,非但没有丝毫褪色,反而显得更加惊艳。笔者边看片子边想,这样一个被后世多次重复的故事是怎样被呈现得如此精彩的?几十年后刚看完此片的时候竟然出于震惊状态,对该问题尚难以解答,可见半个多世纪前的影片拍摄品质到底有多强了!


总的来说,《控方证人》这部影片真不愧是侦探小说女王写出的舞台剧,以前只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大侦探波罗”系列电影,却没想到这样一部法庭戏也能被写成侦探小说风格。怪不得阿尔·帕西诺不止一次表示出他对参与该片翻拍版的极大兴趣,问题是没有比利·怀德,影片还会如此精彩吗?无以复加的致敬,献给所有参与本片创作的人,让该影片成为永恒之经典!

6. 控方证人是一部悬疑片能够历经半个世纪仍能成为经典,它的魅力有哪些呢

影片《控方证人》根据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原著改编,讲述了刑辩律师为谋杀罪嫌疑人沃尔辩护的故事,而沃尔深爱的妻子却成为了控方证人,使得剧情反转再反转,不到影片的最后,观众根本无法得知事实的真相。

《控方证人》是由美国联美电影公司发行的悬疑剧情片,由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执导,演技派演员泰勒.鲍华、玛琳.黛德丽、查尔斯.劳顿倾情领衔主演。该片拍摄于1957年,是一部黑白电影,1958年2月6日在美国上映。当时就好评如潮,获得了众多荣誉: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第15届金球奖、第1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第2届意大利大卫奖。

这部影片拍摄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如今在豆瓣还获得了9.6分的高分,它的魅力可见一斑,当然,精彩的剧本,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以及绝妙经纶、无可挑剔的台词构成了这部经典电影无可撼动的地位,今天我将从叙事结构、剧情设计、细节和辅助人物的参与及意义三方面来解读该片的魅力。

②人性是最难以捉摸的

影片中沃尔真的不愧是高段位的骗子,他成功将三个女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富婆明知他是有妇之夫,却甘愿将遗产留给他,因此而送命,他的老婆为了让他脱罪,不惜以身犯法,而那个黑发女子明明知道沃尔犯了罪且有老婆,依然愿意和他一起私奔。

影片结束前,沃尔面对妻子,毫无愧色地说:“当初我将你带离德国,给了你一个身份,如今你为我脱罪而坐牢,算是回报,我们两清了。”爱情和婚姻对于沃尔来说,都是一场交易而已,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2014年常州公开审判的凶杀案刺痛了公众的眼睛,李某因为生意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外债,于是通过微信结识了廖某某,快速闪婚后,他为妻子买下了450万的高额意外保险,没多久,李某杀害了妻子妄图得到高额赔款。

东野圭吾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总结得太为精辟。

③正义的天平也许偶有偏差,但终将回归正义

影片中沃尔的妻子得知自己遭到了背叛,愤怒之下的她将沃尔杀了,这时影片中的是护士说: “她杀了他。”“不,她处决了他。”睿智的律师回答道,随即这位正直的律师决定为沃尔的妻子辩护。

是的,正义的天平也许偶尔会有所偏差,但是正义终究会到来。我们有时不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但是我们要相信正义是不会缺席的。

结语:

《控方证人》这部经典影片,当之无愧的悬疑影片的鼻祖,案件的悬疑转折、法庭上控辩双方的精彩较量、妙趣横生的对白以及结局的大反转以及人性的展露,令观众得到一场视觉和感官的享受,同时影片的黑白屏幕更增添了一种怀旧色彩,真是一部不得不看的好片。

7. 不到电影最后一秒,你都不知道凶手是谁的悬疑片《控方证人》能否被评为经典之作

《控方证人》——会说谎的眼睛才是经典

喜欢看推理悬疑作品的应该知道“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这部《控方证人》便是改编自阿加莎的同名小说。

这会说谎的双眼没有蒙蔽真相,却是使我们这些局外人一头雾水,对真相不断猜测,却又频频失误,猜不到真相的悬疑片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8. 由3部小说改编成3部电影,最后一部的电影结局有几成的几率会和小说结局一样

结局是差不多的。就是其中一些情节改了。毕竟是小说转电影。还是保持小说的原味

阅读全文

与控方证人小说和电影结局一样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梅里爱发明了什么电影拍摄技术 浏览:28
电影独白英语 浏览:137
电影求婚图片 浏览:783
法国电影狼嚎迅雷下载 浏览:977
为什么周星驰电影不如以前 浏览:125
叶问教书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419
三个字的电影里面主角是玩偶 浏览:680
英文电影经典片段改篇成短剧 浏览:797
龙猫电影手抄报图片大全 浏览:241
电影房屋出租大结局 浏览:562
电影哪吒闹海图片 浏览:632
泉州市东湖电影院 浏览:707
韩国英文名字的电影 浏览:795
最近电影推荐完整版 浏览:366
金龟子大电影bt下载 浏览:875
所有爱情的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250
最近上映的狗电影叫什么 浏览:573
电影爱情禁美国 浏览:662
杨幂青春校园电影大全 浏览:54
厦门金鸡奖电影节是干嘛的 浏览: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