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这首歌每天都会在淴淴水小学里响起。虽然歌声并不那么响亮,不那么整齐,但唱的每一句都包含着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在淴淴水小学只有一名教师、仅有三名少先队员和几个学前班的孩子。
他们所有的课程都由这一个教师担任。语文课上他们大声朗读课文;数学课上,他们认真做题;音乐课上,他们唱着动听的歌曲......他们有崭新的课本,好的课桌,条件并不艰苦,但他们仍很节约。一支铅笔用到很短很短,连拿都拿不住,但他们仍用这支铅笔既认真又艰难的写着每一个字。
下课了,有一位去那里采访的阿姨问他们:“你们值日时谁最爱偷懒?”其中两个人一起指向了中间的那个孩子。“那你们生气吗?”他们要摇头说:“不会啊,应为我们是好朋友。”说着他们笑了,笑得那么天真,那么灿烂。
其中有一个孩子叫慧芳,她的梦想失去天安门,那次,他们去了。旗手和其他人买着整齐的步伐,走上走向升旗台。红旗升起来了,我们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三个孩子把手整齐的举起来,眼里满是激动、自豪......
在淴淴水小学的孩子就只这样认真、淘气。听他们又唱起了国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⑵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
今天傍晚19:30,我们怀着起伏的心情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飘扬的红领巾》这个节目。
节目主要由节目主持人王刚介绍了杭州一小学少先队员们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小朋友的不寻常的友谊。
看完后有很大的感触,他们无论相隔千里,都互相牵挂、鼓励对方。即使是在灾情来临后,他们也是千方百计的寻找对方的下落,并且无私的寄上一些衣服和食品。杭州的小朋友看到对方受灾时,他们就愁眉苦脸;当得知他们都平安无恙时,他们又开开心心;多么深厚的友谊啊!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祖国大家庭的力量,每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少先队员更是要以身作则,积极的帮助别人。让我们的红领巾也时刻飘扬在人民的心中!
⑶ 飘扬的红领巾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
看过影片,我深受感动,同时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这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使她如此的鲜艳,我们决不能愧对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决不能愧对了我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
我们要学习童子团员热爱祖国,有远大的革命理想的精神。童子团员们为了革命不怕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对革命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认真学习,努力进取,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社会、家长、学校、老师都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可是我们有的同学却不懂得珍惜,学习不刻苦,没有远大的志向,比起童子团员们这样的同学应该感到惭愧。特别是现在还有许多贫困的地方,有许多孩子渴望学习却没有机会,与他们相比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我们要学习童子团员不怕困难的高贵品质。尽管斗争艰苦,但是他们不畏艰险,在斗争中更加坚强。可是,我们有时学习上遇到一点失败就垂头丧气,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失去信心,这是多么不应该啊!我们一定要象童子团员那样,勇于克服学习上的一切困难,勤奋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勇敢的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
同时我们还要象童子团员那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是光荣的少先队员,要象赖宁那样的学习和生活,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看,那火红的太阳,是多么的灿烂,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就象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希望就在我们身上,让我们牢记入队时的誓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让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让飘扬的红领巾永远鲜艳。
⑷ 少儿频道 飘扬的红领巾 观后感 800字或者600字以上
7月17日晚,我和孩子一同观看了《飘扬的红领巾(四)——大山深处的呼唤》。这期节目由著名演员温玉娟讲述广西百色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穷村留守儿童张玉玲和她的小伙伴的故事。
张玉玲所在的山村地处大山深处,为了摆脱贫困,当地青壮年大多常年在外打工,村子里撇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张玉玲就是这样一名留守儿童。玉玲八个月大时,父母就双双外出打工,她是由爷爷奶奶一手抚养长大的。小玉玲不明白:父母既然生下了我,为什么不能陪伴我?她为此一直感到苦闷和失落。后来张玉玲大一些了,她找到了排解寂寞的方法——那就是帮助别人。张玉玲带领同学们照顾92岁的孤寡老人,为自己的老师庆祝生日,在村里闹旱灾的时候挑水送给各家各户,她还和同学们一起爬上山顶,对着大山喊出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张玉玲是幸运的,她作为留守儿童的代表受到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爱心帮助;张玉玲无疑也是优秀的,她没有因为缺少关爱而沉沦,而是把心中的积郁化为了成长道路上的磨砺和动力。现在,张玉玲是一名心怀远大理想的少年,她的目标是考上大学,将来当一名医生。
可是,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这么幸运吗?每一个缺少关爱的儿童都能象张玉玲那样正确面对自己身边的一切吗?显然不是,更多的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少年,他们的父母为自己没有尽到抚养职责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朱自清先生在《父母的责任》一文中指出:“做父母是人的最高尚、最神圣的义务和权利,又是最重大的服务社会的机会!” “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日后的人品、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人父母,在生育子女之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想清楚自己将怎样抚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一生了之,放弃这个服务社会的机会,不尽自己这份神圣的义务。
我总觉得,那些抛下孩子出门打工的父母,是欠缺一些责任感的。贫穷不能成为理由和借口,“孟母三迁”、“陶母封鱼”这两个故事中,孟子和陶侃的母亲都很穷,可她们都没有因为贫穷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相反是尽己所能、想方设法地教育孩子,最终才使孩子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伟大人物。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张玉玲小学毕业时,在老师的纪念册上写道:“老师,你要是我的妈妈多好!”在她十三岁时,爸爸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可张玉玲面对爸爸却是一付羞涩的模样,她低着头跟爸爸简单打个招呼,就要返回学校去。看到这里,我心里酸酸的不是个滋味,孩子在情感上的缺失,是多少金钱也无法弥补的!
历史不能改写,生命不能重来,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朱自清先生说:“父母不是无责任的……愿他们——其实我也在内——为了后一代的发展,而牺牲相当的精力于子女的教养;愿他们以极大的忍耐,为子女们将来的生命构筑坚实的基础;愿他们牢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不要忘了子女们的幸福!”张玉玲的父母,所有留守儿童的父母,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我们当以此共勉。
一共1180字哦!
⑸ 求《飘扬的红领巾》7.17日的观后感
坑爹片
⑹ 飘扬的红领巾 观后感
我看了一部叫《飘扬的红领巾》的电影,我看后,真是受益匪浅!它告诉了我鲜艳的红领巾来之不易--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是飘扬的国旗的一角,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飘扬的红领巾》这部电影主要是讲:在旧社会中,一群流浪儿成了童工或小偷,后来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组成了一支童子军,几个流浪儿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成长的故事。
《飘扬的红领巾》这部电影使我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凶残。电影中有一个片段使我感到愤怒,那就是当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因为太小找不到工作,只好当火工,可是老板很恶毒,安排了很多事让小女孩做,小女孩实在累极了,想休息一会儿,正好让恶毒的老板看见了,就拿起鞭子抽打小女孩,狠心的老板还把小女孩的左手按在了被烧得滚烫的火锅上用铁烙,顿时,小女孩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此刻,我心里就像有一团江水浇不灭的雄雄烈火,恨不得马上冲到影片里,拿一根很粗的木棒打他!真是气死我了!孩子在童年时应该得到欢乐,还要得到大人们的呵护,而不是要得到折磨和虐待!此时,我真想让电影中那位小女孩来到我身边,与我一起生活,和我分享童年时的幸福和快乐!
影片使我最感动的是:欧阳姐姐为了掩护上级领导与两位少先队员,不小心被敌人抓住后,在监狱里被敌人严刑拷打,她还是不说出革命战士有哪些人。欧阳姐姐在监狱受尽折磨和虐待,可还在对阿华和阿香进行教育。两位少先队员在欧阳姐姐的影响和帮助下,走出监狱,在那一刻,他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走向光明!好样的!少先队员们!好样的!阿华、阿香!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做少先队员的风采!
今天,我们所戴的红领巾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所换来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比起他们,我们是幸运的,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呢?同学们,红领巾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呀!人生的道路是不平的,我们要像影片中那些意志坚强的童子团团员一样,将来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我们才能克服困难,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⑺ 飘扬的红领巾 观后感 !!!!
友谊是什么?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表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水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前几天,我在少儿频道看到了一个节目《飘扬的红领巾》里面讲了杭州市的一所小学举行了“手拉手”活动。有一个班里的同学和青海玉树的一所学校的学生成了好朋友。他们之间互相通信交流,互换思想,互相鼓励,互相进步。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们之间的友谊之桥也形成了。就在这时,青海玉树地区发生了7.1级的地震,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玉树小学的学校在地震也没有了,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同学们也联系不上了,这让杭州的同学们一下子呆若木鸡了。在没有消息的日日夜夜里,他们时刻在等待着小伙伴们的消息。160多个小时过后,他们终于等来了消息,他们玉树的小伙伴在地震中一个都没有少,这让同学们心中的石头一下子落了下来。
看到这,我在想:“他们之间相距三千公里,但是他们之间的那份挂念,那份真挚的友谊一丝一毫都不会减少。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呀。经历了地震的事情之后,我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会更加的深厚,架在他们之间的友谊桥梁不会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友谊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友谊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友谊是鲜花,送之天人手有余香。这就是真正的友谊
⑻ <飘扬的红领巾>观后感
飘扬的红领巾
———观后感
6月26日晚,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王刚叔叔用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玉树灾区第三安全小学503班的小朋友和杭州府苑小学506班的同学们之间友谊感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从杭州府苑小学的同学们,在一场“心系玉树”的讲座开始的,玉树与杭州虽然相隔千里,但因为心连心的友谊之情让他们连结在一起。可是,灾难还是在杭州同学们的美好期盼中发生了,与他们手拉手心连心结对的玉树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灾难震惊了杭州的同学们,都难过的哭了,但在震惊和悲伤的同时,杭州府苑小学在徐藏同学向灾区同学捐赠物品的倡议下,纷纷从家中拿来了崭新的衣物和棉被,在一天的时间就筹集了7吨物品,并且千方百计打听玉树同学们的信息,每位同学都给结对的小朋友去信询问是否平安,他们是多么期望玉树的小朋友能回信,哪怕只说“我很好”三个字。短暂而漫长的等待后,很快29名玉树小伙伴都已平安的消息传了过来,并且还和他们通了电话,杭州的同学们非常关心的询问玉树小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上有没有困难,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玉树的小朋友,虽然有的小朋友失去了家,但杭州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最后在王刚叔叔讲故事的大风车节目现场相互牵挂了很久未曾谋面的杭州玉树的同学代表终于见面了,同学们激动的唱起了友谊之歌。
我哭着看完了大风车“飘扬的红领巾”这个节目,擦眼泪的纸巾我不知用了多少,我很受感动,真心的祝福玉树灾区坚强勇敢的同学们平安、健康、快乐。我知道你们是最勇敢、最坚强的,再被黑暗无情笼罩的废墟之下,你们并没有绝望,你们用自己的坚强、不屈的勇气唱响了生命之歌,那原本就属于你们的阳光和快乐很快就会回来,杭州的同学们给我们做了榜样,这个跨越了地域的友谊,这个千里之外牵挂的故事还会继续讲下去。
这个故事的感动让我想到很多,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会想到,玉树的小朋友是否还在简易的板房中上课学习,他们有书看吗。晚上吃完妈妈做的我最愿意吃的晚饭,我会想到,玉树的小朋友在灾难中失去了家人,失去了父母,他们吃得好、吃得饱吗,晚上自己睡觉会不会害怕。听了这个感人真实的故事后,我会想到,还有很多玉树的小朋友没有收到来自远方的友谊和祝福,他们会不会伤心。所以,我要在我们班发出倡议,要学习杭州的同学们,给玉树的其他同学们写信,这个倡议就叫“手拉手 相隔虽然千里 心连心 友谊连结你我”,我要把青岛的美丽讲给他们听,把我的祝福送给他们,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我会告诉他,有一个叫青岛的美丽城市,那里也是他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