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凡达观后感
你也没写呀!
Ⅱ 《阿凡达》的观后感
我想说的是阿凡达跟构建创新型国家还有关系啊???看电影嘛,就找一乐,有没有什么感悟完全就是个人的事情,非搞到上纲上线,你们老师真是有够无聊
Ⅲ 阿凡达电影观后感
终于到了10月1日,如果这个日期倒过来的话我仍然不敢相信,在今天晚上有一部电影给我留下了162分钟永不磨灭的记忆,他叫做《阿凡达》,时隔13年,我怀着激动而且质疑的心情迈进电影院,就像1997年质疑《泰坦尼克号》一样,但是,詹姆斯·卡梅隆用一部电影完完全全的将我折服,让我有足够的底气将他称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神。
说实话,我在提笔的同时,现在的脑海中还是一片混乱,因为我的脑海中仍然还是电影中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场面在闪过,如果你是为了剧情去看,我从未见到一个导演能够将特效驾驭的如此得心应手,也未曾想过在一部特效如此出色的影片能够兼得一份如此拨人心弦的剧情大餐,这是革命性的一部电影,影片拥有作为一部王者的全部要素,科幻承载者人类美丽的梦想,富蕴着引人深思的环保主题,同时伴随着一缕灵性的爱情篇章,还有恢弘壮阔的战争场面,这一幕幕都以21世纪的世界顶尖CG技术呈现在我的面前,如果你在看这篇文章,我会对你说:“不看,你就输了!”
本来我是不想剧透的,但是不剧透的话我实在是不知道要如何写下去了,所以以下内容还未观看者慎视:人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潘朵拉星球发现了一种非常贵重的矿石,他们想去采集
在这片星球矿石最集中的地方住着这个星球的居民,研究人员管他们叫土著人。
土著人很重视自己的家园,他们信奉自己的【圣母】。而圣女之树就在这片贵重的矿石之上生长着。人类想要开采矿石,就必须要让土著人搬家。
开采人员分为两派,一派是商人和军人,他们急功近利,想要以军事打压土著人;另一派是科学家,他们主张和平开采,与土著人谈判,【阿凡达】就是为此诞生的。他们将人类和当地土著人的基因结合起来,创造了阿凡达这个独特的物种(其实就跟当地土著人一样),希望阿凡达达能够深入到土著人的生活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啊
阿凡达的意识就是他的控制人的意识。因基因独特,每个阿凡达有固定的独一无二的控制人。当控制人睡在某种链接意识的机器中时,控制人的人类身体睡着,而他的意识却在阿凡达的身体中醒来,就是说,同一个意识,可以控制两个身体,这边睡着,那边就醒来。——这里讲出来可能比较复杂,建议楼主还是去影院观看。
主角杰克就是因为这个被请来的,他的哥哥是某个阿凡达的控制人(注意,控制人对每个阿凡达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哥哥去世了,哥哥的阿凡达就不能醒来,杰克和哥哥是同胞兄弟,基因相同,他就成了唯一能控制这个阿凡达的控制人。
于是他来到了潘朵拉星球,杰克以前是水军陆战队队员,如今双腿瘫痪,他非常渴望能借这笔开采公司给的费用回去做手术,重新站起来。
杰克的精神第一次与他的阿凡达身体结合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能跑了,因此非常兴奋,阿凡达对他来说变的意义非凡起来,因为这具身体是强壮、健康的。
变成阿凡达的杰克跟着科研人员外出采集,因受到野兽攻击而跟队伍失散。半夜当他一个人独自与野兽抗拒时,女主(同样是土著人)出现了,救了他。
之后就是杰克慢慢的融入到土著人的生活,慢慢的他开始喜欢上了这个种族,并爱上了女主
杰克一边与土著人相处,一边跟开采商拖延时间,说他可以跟土著人进行谈判,以免伤及无辜,他请求上级不要用武器
上级给了他三个月,时间转瞬即逝,杰克学到了很多,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土著猎手,而谈判的内容却仍然无法对土著人说出口
于是人类开发商下令开始攻击。
土著人伤亡惨重,接着就是男主奋起抵抗
杰克渐渐发现,这个星球真的有所谓的【圣母】,,其实不是神,而是潘多拉星球发达生物的神经元,所有生物的意识都可以相通,神经元的多次乘方算术能力说明它的智力比人类要发达的多。而【圣母】,就是这个星球神经元的中心!
经受多次攻击,最后,圣女发怒了,所有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开始联合抵抗,不论是飞禽还是走兽,共同一心形成了强大的力量,终于把地球人打败
尔杰克最终在圣母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意识永远脱离了人类的身体,植入了阿凡达的体内,从此,杰克将以阿凡达的形式生活在潘多拉星球地上,与女主共度幸福的一生
卡梅隆简直是用一个外太空人的脑子构思出了整个潘多拉星球的生态。如果说潘多拉星球的生物形态是通过对地球生物做一些形态上的改变而来,那纳美通过辫子末端的神经末梢操控动物就是他完完全全的独创了。他还想出了整个潘多拉星球复杂的生态系统,将人类的互联网概念加入其中,让星球上的每个生物都能实现互连,并且一点都不牵强,这真是《阿凡达》中的神来之笔。
如果楼主是滁州天长的话不要抄 !!!
Ⅳ “阿凡达”观后感
[“阿凡达”观后感]
“阿凡达”的预告片虽然早早挂在了迅雷上,但是却从未着意,“阿凡达”观后感。因为这样的名称,并不能传递给我任何关于影片的信息,也许它仅仅是个人名。
后来才知道“阿凡达”是个音译,电影的英文名字叫“Avatar”意思是“替身”。影片中科学家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潘多拉星球的土著居民纳美人,而制造的一种地球人与纳美人基因结合后的生物。潘多拉星球没有氧气,所以拥有了自己的阿凡达之后,就容易多了,你只需要躺在一种特定的仪器里,经过神经传导,来控制自己阿凡达的生命活动,如同亲临,一个很别致的创意。在这里就不过多地赘述影片的情节,只谈谈自己简单的感受。
一直都是很感性的人,喜欢唯美的画面,这部电影定然是满足了我。潘多拉星球,有美丽而神奇的生物:藤蔓缭绕的森林;巨大的斑斓的鸟;矫捷而强壮的马;含羞草般手触即缩的不知名植物;漂浮着的一朵朵蒲公英样的树精灵……尤其是夜晚时分,那些可爱的闪烁光彩的生物,那些温暖或清亮的光,让人有种想触摸的冲动。
当然我们的地球在夜晚的时候也是灯光璀璨的,鳞次栉比的楼房、交错互通的街道,都被人造的光源装点着。然而这样的灯光总是比不了自然灯光的柔美,因为它们拥有生命。
在地球上,我想我最熟悉的发光的生物,除了游弋在水中的热带鱼,便只剩下那些翻飞在乡村田野里的萤火虫了。夏天,乡村的夜空,只只点点的,小的时候总是和伙伴一路追逐,偶尔捉到一只,便放在黄色的瓜花里,希望它可以活过一两个夜晚,可是多半在天亮之前就死去了,留下了黑色的小小的尸体,但那时并不曾感伤。
前几天,看了一部法国影片:《蝴蝶》。一个孤独的老人为了实现精神失常的儿子的心愿每年都去捕捉蝴蝶,将那些美丽的影子,定格在安静的相框里,最后一次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和他同行,当她看到老人宣判蝴蝶死亡的时候,天真地说:“这和猎杀鹿一样,也算偷猎”,她说得很对,只是我小的时候不明白,现在明白了也不一定可以做得到,观后感《“阿凡达”观后感》。“爱她就要给她自由,而不仅仅是占有”。有些话,谁都明白,谁都清楚。
如今身处城市,已经十几年没有见到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生物了。前几年的一个暑假,《白蛇传》正在热播,里面的许多情节,我已经淡忘了,只记得许仙和白素贞在半步多的一片浅水边,芦苇茂盛,密集的萤火虫从苇丛中飞起,像流动的烛火,层层叠叠的光点,弥漫在夜空里。
如果将来可以,我也希望是在这样一湾浅水边,小小的萤火虫,若即若离地穿行,只是静静地坐着,仰望天空,然后微笑。
看电影就是这样一种体验,短短的一段时间里,给你一个故事,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你都会浮想联翩,想如果是你,如果曾经在生活里。
《阿凡达》感染到我的不仅仅是那些鲜活若滴的画面,还有那种生命之间的息息相通。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不够理解,才会互相伤害。我们不是彼此,而且选择沉默,所以误解常常接踵而至。如果可以真诚交流,我也希望拥有一条纳美人那样的触及灵魂的尾巴。
那些可爱的纳美人是潘多拉星球的土著,虽然他们不拥有先进的电子设备,不明白什么是稀有的矿产资源、什么是基因,更不会拥有强有力的杀伤性武器,甚至连个学校都没有。但是他们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家园,如何善待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大大小小的生物。他们相信所有生命都有自己的珍贵的感情,都一样热爱家庭,热爱阳光雨露,热爱生活中的所有美好的事物。他们更加懂得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感受。
影片结束了,一直在想,如果潘多拉真实存在,我可以拥有自己的一个阿凡达么?在林间轻巧跳跃;在巨大的叶片包裹中休憩;也骑着美丽的鸟,在壮观的大瀑布前俯冲……
〔“阿凡达”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Ⅳ 阿凡达观后感作文
观影手记
一部立体感超强的西部片
不得不承认,《阿凡达》在立体感上,还是有些部分超出个人预期的——有鉴于此片的瞩目程度,我得说,这有些难得。开场的第一个镜头,用几颗水滴,就已经显示出极其牛逼的3D感,后面更有大量让人迷失的景深镜头。它似乎有意探索3D电影的新语法,即如何把3D镜头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却又能与叙事融合不显突兀,这在关于人类的段落里特别突出。反而是关于外星世界的展示,也许是为了控制成本,比如主角骑着飞龙、怪兽穿越天空和丛林时,几乎没有主观视点镜头,我所期待的无限风光在眼睛两边呼啸而过的景象,自然也就无从感受了。
但总体而言,《阿凡达》仍然创造出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充满视觉奇观的世界。但我会想,如果看的是非3D版,还会这么叹为观止吗?或者,如果《魔戒》系列也是IMAX3D版,会不会比《阿凡达》更好看呢?我没有答案,但有建议——尽量去看IMAX3D版,至少要看普通3D版。
至于故事,它真的老套到无以复加,就是典型的西部片:白人来到了印第安人的世界,为抢掠资源而屠杀他们,印第安人奋起反抗——白人就是《阿凡达》里的地球人,印第安人的角色就由潘多拉星球的原住民来扮演。男主角学习骑怪兽和大鸟,活脱脱是学习驯马和骑野牛。从人物设置到剧情走向,无一不熟口熟面。唯一有一点点新鲜的,就是说外星人和他们的圣树的关系,是网络和电脑的关系——放心,这不是剧透,是否知道这点,对欣赏这部电影一点影响没有。
是的,我知道有人会说,这就是一部贩卖视觉奇观的电影,所以故事越简单越没有文化障碍,越容易全球畅销。可在故事上用心的《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不也卖得很好吗?而《阿凡达》,即使我事先已经知道故事很老套,还是不免有一点失望。
总的来说,我感受到了震撼,但这震撼没有超乎我的想象——而我本来认为,《阿凡达》应该是一部能超越想象的神作的。所以,最后我要再次送上一条建议——请把期待值降低一点,再降低一点。
钉子户的家园奇观
一开篇,詹姆斯·卡梅隆就给观众来了个下马威:Jake哥哥的棺木被推入一个舱体、Jake梦见自己在一个纵深感极强的实验基地被详细研究……戴着3D眼镜坐在巨幕前,观众与主人公似处于同一个空间,伸手可及。真正的“新世界”从Jake以化身踏足潘多拉星球,跌跌撞撞惹来一堆麻烦开始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跟随Jake进入纳美人的家园,他们的聚居地正是矿物的所在地。
奇禽异兽五彩斑斓,生物灵性让人叹服
据外媒报道,卡梅隆请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植物学系主任朱迪·霍尔(Jodie H olt)为他创造的植物描绘出以科学为依据的细节。他还聘请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一位音乐教授和一名考古学家来设计潘多拉星的大气密度和一种三声音阶的异族音乐。这些最后则由一组人编撰成了一本厚达350页的“潘多拉星网络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和文化。
地貌 夜里能看到多个月亮
卡梅隆把潘多拉星(Pandora)设定为半人马阿尔法星系中的一颗行星,环绕着巨大的波里菲密斯(Polyphem is)星转。波里菲密斯星还被13颗卫星环绕,于是在潘多拉星的夜空中通常可以看到两三个“月亮”。长满植物的巨石由于含有珍贵矿产而悬浮在空中。河流从峭壁倾泻而下形成悬在空中的瀑布,异常壮观。
野兽 野兽有六条腿,飞禽有两对翼
在潘多拉星球上,几乎所有爬行动物都拥有六条腿(两对前腿,一对后腿),几乎所有飞禽都有两对翅膀两对爪子,身上的色彩斑斓夺目。除了大型野兽,昆虫和小动物的设定同样充满想象力。比如在树干上爬行的一种类似小蜥蜴的动物,只要你一触碰,它就会张开扇状的双翼,像个直升机又像个降落伞般,发着光在空中飘浮。
植物 巨大“水母”能传送记忆
这星球上的植物同样新奇得让人叹为观止。珊瑚色的螺旋“含羞草”、像蒲公英般漫天飞舞的“圣树种子”、悬在半空能传输纳美人记忆的大“水母”……在这个世界里,植物的灵性与纳美人相通,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尊重,与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烧杀掠夺的行为形成强烈对比。Jake与女主角相遇当晚,所有植物发出了荧光,圣树种子飘舞在Jake四周,观众席上发出了赞叹。地上的落叶和青苔随着脚步时明时暗。
Ⅵ 阿凡达观后感600字
阿凡达》观后感
期末考试考完后的第一个星期六,妈妈带我到影院观看了科幻巨作《阿凡达》,我们看的是3D电影。
讲的是一群地球人到一个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进行采矿,但这个星球上有很多人类未经发现过的生物,人类到一个星球上想拿起自己的高科技武器进行毫不留情的攻击,毁掉本来属于潘多拉的东西和上面生物生存的环境,后来,整个星球进行了反抗,最好人类失败被迫退出潘多拉。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家园被毁了,我们会怎么办!我想08年的四川大地震,依然让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吧!当看着别人家园被毁,无家可归时,我们全中国第一团结在了一起,纷纷解囊相助,就连拾荒老人都捧着一张一张的毛票就捐款。而有时候我们却为了一点点利益,毁坏别人的家园。
这其实也是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最终启示:人类不是上帝,人类不能自私,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毁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毁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为是,必然会带给自己无情的抱负,最终失败的还是人类自己。
Ⅶ 《阿凡达》电影观后感600字
题目:灵树的种子,正落在我们身上
我属于很难会被科幻电影打动的那类观众,但是《阿凡达》不仅打动了我,还让我感受到一种灵异的能量,让我这样的凡人在哪怕短暂的时间内灵魂出窍,像影片中那位下肢瘫痪的男主角杰克一样,得以从另一个星球人眼里审视自己所属的人类。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天火送给人类,惹怒了主神。宙斯不仅将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被鹰啄食,并且联合诸神打造了一位美女——潘多拉,让她携着一个装满灾难的魔匣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在新婚之夜打开魔匣:瘟疫、嫉妒、罪恶、贪婪等种种劣性充斥人间……潘多拉成了传播灾难的罪魁祸首。在卡梅隆导演的这部影片里,人类别有用心地将自己想要攻击并占有的那个星球命名为“潘多拉”,无疑是给侵略赋予“正义”的名义。潘多拉星球=灾星,既然是灾星,便出师有名。
杰克当初之所以愿意替代死去的弟弟当一名“阿凡达战士”,用真身的思维操纵作为间谍的“代身”去潘多拉星球历险,是出于两个自私的目的:一是人类的自私(掠夺外星球资源),二是个体的自私(获得行走的能力)。然而,人类既要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又虚伪地为其披上合法的外衣,甚至冒充神的名义。“阿凡达”在梵文中,意为“神在凡间的转世化身”。
然而,当杰克来到潘多拉星球之后,却发现这个被人类渲染为毒气蒸腾、妖魔聚生的恐怖地方,其实是一个巨树参天、山峦悬浮、湖泊棋布、植物斑斓、美丽无比的奇幻花园。那里的生物虽然面目狰狞、威力无比、脾气可怕,但它们对杰克的攻击只是因为宁静被侵扰,与其说是攻击,不如说是自卫,它们习惯了含羞草的掩护和夜色的静谧。在雨林里居住的土著部落——纳美人,虽然虎鼻豹眼、蓝色皮肤、身材高大、奔跑如兽,但他们善良友好、团结互爱、恪守诺言、正直勇敢,并且有着与大自然通灵的本性,受到夏娃女神的庇护。没过两天,杰克就被部落人的真诚友好深深打动,并爱上了那位救过他性命并教给他语言和生存本领的首领女儿,并为成为部落的成员感到安全和温暖。
我想,经过一系列让人心惊肉跳的丛林历险之后,我与电影院里的所有观众都和杰克一样被潜移默化地“洗脑”,我们逐渐剔除了自己身上暴力的“兽性”,恢复了已在消费文明进程中正不断丧失的温暖“人性”。
影片里最让我感动的场景之一,是杰克的身体在黑色的丛林里被闪着神异光芒的灵树种子所包裹,那些种子就像轻盈飘浮的杨花柳絮,像在大海里浮游的透明海蜇,发着内源的光,传递着和谐的信息。部落首领的女儿就是因为看到一枚灵树种子落到已经拉弓欲射的箭头上,才没有射杀不速之客,相反大战群狼,救了他性命;她就是因为看到无数灵树种子落到陌生人身上,她才相信了他,并决定将他带回部落,不仅教她骑马驾鸟,弯弓射箭,还带他去看部落的神树,与他在神树下接吻交欢。
杰克爱上了纳美人,也出卖了纳美人。根据他提供的准确信息,人类的战机和飞船来到这片和谐之地,展开残酷的杀戮,炸断了纳美人栖居的巨树,将茂盛的绿林变成一片火海和焦土。面对人类的残暴,杰克毅然背叛了同类,在善良与正义的驱使下,他在“真身的所属”与“化身的所属”之间选择了后者,他用人类抗争的勇气和智慧带领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纳美人与人类决战!在彩色的飞鸟与金属的飞船之间,我们都将胜利的期待给了飞鸟,都将正义的支持给了弱者,都像杰克一样义无反顾地背叛了人类。
这种背叛也是正义的审判,审判的是人类日益膨胀的霸道、残忍、谎言与贪婪(唯我独尊的霸道,无视生灵的残忍,扮神装圣的谎言,占有一切的贪婪)。我们借助杰克的眼睛看到了潘多拉魔匣里飞出的邪恶附体,意识到真正的潘多拉星球并不是我们所命名的那个,而是正在我们手中走向毁灭的地球!人类自称是盗火者的后代——普罗米修斯的后代,但是我们却用盗来的火在做些什么?普罗米修斯不怕遭到主神的惩罚而将天火偷到人间,是为给人类光明和温暖,是为让人类幸福地存活。而人类呢?却将火变成摧毁自然、涂炭生灵的武器。背叛了普罗米修斯初衷的人类,还配称自己是普罗米修斯的后代吗?
说《阿凡达》表达了“保护环境”和“反对霸权”两个主题,我一点不觉得是“拔高”。我恍然明白了自己以前为什么不爱看《未来世界》或《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片,原因是我从骨子里抵抗人类日益强大的暴力倾向、占有欲望和缺少节制的征服野心。在那些片子里,人类永远是扮演趾高气扬、目无一切的征服者角色。而在《阿凡达》里,人类第一次战胜了自我。影片的结尾,在灵树之下,杰克的元神在纳美人祈祷下从真身飞进了化身。当他突然睁眼的时候,我的心发出快乐的尖叫,无数的灵树种子汇聚到一起,光芒万丈。
我兴奋地发现:脍炙人口的希腊神话在世代转述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传说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拯救人类而偷偷放到魔匣底层的“希望”还没有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把盒子扣上了。事实并非如此,“希望”飞出来了,始终飘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肉眼没有看到罢了。也许我们看到了,但是由于相信了误传,所以对它视而不见。
今晚,从电影院出来,走在夜色笼罩的街道,我看到了“希望”,并且听到迈克杰克逊在纳美人的星球上唱《拯救世界》。我相信许多人都跟我一样看到了在空气中飘舞、闪着荧光的灵树的种子,相信许多人都跟我一样感觉到越来越多的种子正落到自己身上。
Ⅷ 阿凡达观后感 600字
潘多拉,一个梦幻的地方,一个不容毁灭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生命树,有我们的希望。
昨天晚上在家里看了阿凡达,本来是想要去影院看的,不过考虑到最近的天气确实很冷,就在家里看了影碟,不过总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阿凡达》我一直很期待的,从它开始策划到首映,我都一直关注着,看了之后,也确实感觉电影的细节做的相当的好,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个东西都做的很精细,感觉和真实的没有两样,还有上面所使用到的高科技,让我感觉最深的就是平板电脑使用的频率,上面的电脑几乎都是可以触控的平板电脑,薄的像玻璃一样的,看上去帅极了,这应该也是像我们传递一个信号,下一代电脑应该逐渐的要淘汰鼠标和键盘,换来更加便捷的超薄可触控的平板电脑。阿凡达在剧情上稍显不足,总得来说就是一群地球人到一个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进行采矿,但这个星球上有很多人类未经发现过的生物,人类到一个野蛮的星球上一般都是拿起自己所谓的高科技武器进行毫不怜惜的动作,毁掉本来属于潘多拉的东西和上面生物生存的环境,以至于引致整个星球的反抗,最好人类失败被迫退出潘多拉。这其实也是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最终启示:人类不是上帝,人类不能自私,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毁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毁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为是,必然会带给自己无情的抱负,最终失败的还是人类自己。
当然剧中不能缺乏爱情,主人公的爱情也确实让人感动,当维斯特已经知道简的目的和欺骗之后,虽然开始很是气愤,但在她心里还是一直很是挂念简,为他的生存担忧,而简也因为这个本是不该的爱情,和自己良心站在了和自己同类的反面,带着维斯特的族人一起反抗人类,因为他确实爱维斯特,在生命树下他们的爱情宣言是真实的,但最终简的死,让我心里有点失落,维斯特还是单身,还是会一直思恋曾今和自己一起飞翔天空的男人,思恋那个懵懂的男人,爱情是伟大的,爱情可以超越种族,超越一切,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感情,共同的良心在支撑着我们美好的家园,片中开头陈述:一个人死了,必然另外一个和自己相同的人就会诞生,所以我们的精神永远不灭。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感受,说的可能有些混乱,不过等大家看过《阿凡达》相信会有更深的感触,不在于剧情多么的跌宕起伏,而在于剧本身给我们的传递的东西。国内好像要等到元旦过后才会在影院上映,相信电影院的效果会更好。
Ⅸ 阿凡达的观后感200字
欣赏了《阿凡达》这部花费巨资和十年时间拍摄而成的经典电影,深有感受。在电影中,杰克偶然得到了一个到潘多拉星球的机会,同时也让他开展新的旅程。关键的时刻,杰克面临的是要选择利益的诱惑还是为良心发现与异星球的阿凡达共同对抗外敌,很显然他选择了后者,而结局显示了,杰克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在那个星球能够快乐的过着更淳朴更真实的生活。杰克抉择就像一道人生的选择题,我们在漫长的人生单中同样会遇到,如:在学业工作面前,是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还是到社会中拼搏人生;在恋爱面前,是选择面包还是爱情;在工作上,是选择但求升职而不择手段还是默默地为公司付出而任劳人怨……我们不知道最终的结局会怎样,但我们应该要把自己选择的路继续走下去,正如杰克在开始的挣扎,最后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然后付出了努力,征服了最厉害的飞鸟,赶走了侵略者,拯救了潘多拉星球,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这个美丽富饶的星球里面。我们也一样,既然选择了眼前的道路,不妨往前再走几步,或许会发现生活的真谛。在电影中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以上的观点是我最为深刻的。
Ⅹ 《阿凡达》观后感
买到的是2点40的票,很激动阿 ,我们提前20分钟进的场,选了个好位置坐下,然后很快人就满了,很火爆阿!
里面的世界太漂亮,预告片完全不能展示这个世界全部的美!悬浮在空中的岛,夜晚踩上去会亮的大,碰一下就缩得很小的巨大花朵,摸一下就发光的叶子,齐形怪状的生物,大的无法言语的树,能自由飞翔的龙(暂且叫它龙吧 我不知道这叫什么),还有那个红色的龙的王!这个世界太美丽!但也极度危险,主人公就像个孩子啥都不懂得突然闯进,然后跟着当地人形生物学习(稍微剧透下,主人公其实是人,但有项技术让人类的思想进入人类抓回来的当地人形生物大脑里,但一睡觉就醒来,思想回到本体里,所以主人公基本是以当地人的形象出场)!
里面的爱情也是本片的重要成分,说实话我也爱上了女主角(女主角是当地原始居民一个部族首领的女儿),女主角开始看觉得不好看,看久了就发现很漂亮(虽然和人类长得不一样)。男主角的选择也是受爱情的影响很大吧!这真是跨越种族的爱情,但最后爱情很完美,大家期待吧!
里面的人类(大部分人类,像主人公那一伙几个就很好)太可恨了!当巨大的飞行机器开过来来时,大家就会感觉和这个世界多么的不协调,这里的世界不需要那样的东西!当人类的欲望膨胀时,他们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人类的文明确实强大,但当这个世界的全体生物的愤怒时,人类就变得不堪一击!人类还是无法和整个自然抗争啊!
其实如果是我意识转换到本地居民身上去,我将不愿醒来,这个世界美丽纷呈啊,这些外星人也很友爱更和谐(相信大家也会和我一样得想法得)。所以每个人都会支持主角最后的选择的!
现在说下特级,史上最大投资让电影史的特级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视觉冲击力就不说了,电影院的人惊叹声就可以说明了,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被特级创造出来的世界,美丽得你无法相信,但特级真实得让你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存在的,没有任何一点让你感到不真实的地方,让你觉得导演就是去那种地方实地拍摄的,!
最后影片结束的时候,全放映厅的人都自发的起立鼓掌,掌声很热烈,这一切证明了卡梅隆又一次成功了!
这部电影太精彩,有太多可说,可说多了就容易剧透了,大家就没新鲜感了,大家一定去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