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完我机器人电影之后的观后感
摘要 好的
2. 电影父亲读后感一百字
微电影《父亲》观后感
很少有一首歌曲就能让我们哭泣不已,但这首歌曲做到了,它的音乐它的词句,都深深的烙印在我们心上。
每一个父亲都有爱孩子的方式,每一个父亲,无论贫穷,无论艰难都有永远爱孩子的心。而每一个孩子,都对父亲有种感觉,不懂和懂得感觉。懂了便分担和没有开始分担,或者不理解的叛逆与伤害。
就像燕燕和她父亲,年轻时他是女儿的骄傲,人老了,他不会让女儿难堪,只为强忍病痛在她一辈子最重要的时候牵着她的手走一程,即便那一程不完美,但却充满多少苦衷。只不过是,为了女儿,一辈子肩上由青丝换做白发,由青春张扬得意到人老沧桑,总害怕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乱了方向学坏。他在经历中得到的经验,他吃过的亏想告诉我们,想传授予我们,而在那个时候我们却不从懂得他们讲述的过程中有着难饮的伤痛,而我们却在脸上浮出浮躁的表情,我想到了他那一刻的眉头,紧了心头。
看过《父亲》,不禁想起我那日渐老去的爸爸,爸爸,忘不了您操劳的身躯,忘不了您疲惫的身影,虽然您对我没有太多的话语,但我知道,您有一颗深爱着我的心,是您让我对情感有了更透彻的领悟,爸爸,我会在您所赋予的时间中明白您给我的每一个关怀,燃烧的岁月,已将您的青春燃尽,但坚强的信念,仍在您的额头闪光,您在我心中永远高大伟岸,您的青春,在我的成长中流逝:您的黑发,在我的成熟里霜白;您的眼睛不再明亮,您的脊梁不再挺拔
当时代变迁,当这快速更迭的社会充满了太多太多他认为神秘的事情。当面对社会的无情,当整个车厢年轻的青年围观一个头发斑白的老者为社会公德和道义而献身的时候,当脆弱的他面临生命威胁的时候,那些人的良知泯灭,伤透了那个时代的人,而不仅仅是燕燕的父亲。
当职场普通女性受到骚扰,不是敢怒不敢言,二十连怒都埋在心里,只为生活,却要遭到莫名奇妙小三的控告和人格的侮辱,在受尽伤害在大雨的夜却一个独自面对,对天哭泣的时候,却迎来曾经懵懂的人。当所有人没有在她受尽凌辱的时候出手帮助她,这个曾经记忆里的人却为她撑开那不敢渴望的伞,一个渴望久久却迟来的拥抱。当那个曾经被认为是不良少年的人再次出现在父亲的面前,他还记得,找不到接受他的理由,不仅仅是他没有给她女儿幸福的能力,却触犯了他自己的心伤。
好人却为做好事,而受到报复。当电视中的警察用自己的武器杀死那个罪犯的时候,他在心底有了怎样的触动,假如当初自己也如同那人一样,是否就可以避免自己受伤。而他却只为敬畏生命。
当听到女儿告诉她将和自己不中意的人结婚的时候,自己激动的小便失禁。却在婚礼的时候出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从肖利婚礼上的鱼肉朋友就可以知道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人以群居。可是虽然自己极大的不满意,既然女儿的决定,而爱的深的一方只有顺从,并深深的祝福她。不顾一切踏上了婚礼。然后在发病的时候匆匆离去……
是否有时候,我们的父亲进入这新异的城市,对着窗外看,看着陌生的,充满了好奇,惊艳事物的新奇,却被误会。就如电影里对裙子的好奇,却被误认为骚扰。是否有的时候,他是我们崇拜的对象,他高大伟岸的身躯是我们的避风港,是否等他们老了,为我们而生长的斑斑白发,到最后在我们的婚礼上为了给我们留足面子匆匆而去……
因为他,我们才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他我们才可以和富贵人家的子女在一所学校,在一个城市,然而他却累却苦,却辛酸,却面对我们的不理解,却独自承受自己的无奈,我们永远欠他们的,即使从出生那一刻就还也还不起。
3. 纪录片 《机器人时代》观后感
《机器人时代》是一个令人心惊胆颤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当机器人能为人做任何事情时,人的各种机能退化将不可避免。此时,机器人控制人类也就顺理成章了。小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机器人制服人类的一幕是相当可怕的。虽然,宇宙和平卫士的出现拯救了人类,但作者仍不忘借和平卫士之口警示人们:不要过分贪图安逸的生活,否则只有毁灭。立意深,让人们反思,教育性大。 本文做到了以故事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做为一个高一的同学,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可见文学功底不浅、想象力丰富,这与作者平日多看课外书,特别是多看科幻作品有关。为此,希望爱好写作的同学们,应多看些课外书,拓宽自己的思路,练就驾驭想象本领。
4. 雨果观后感
前几天和全体教职工观看了获得第84届奥斯卡提名的电影《雨果》
我们来先看故事梗概:小男孩雨果是天生机械控。他寄宿巴黎火车站钟楼,偶尔会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来修补父亲留下的机器人。一次行窃,他被店主乔治·梅里埃(戏剧电影之父)当场抓获,因忌惮带猎狗的巡警只得就范。乔治拿走了雨果父亲的遗物——一本机械手册,令他心急如焚,他尾随至乔治家中,结识了养女伊莎贝拉(饰演者是个美国女孩),他恳求她帮自己保住手册。而伊莎贝拉则觉得此事蹊跷,于是两人结伴探秘。修好的机器人作画的落款却显示乔治的名字,让他们疑心顿起。终于他们发现了乔治家中装满画作的神秘柜子,并在图书馆的电影书籍中发现了乔治的身世。一位知情人的现身,让他们的奇幻冒险更添神秘…
看电影的时候,心里是温暖的。当我们逐渐跟随主人公雨果“演绎”他那传奇历程的时候,在他知道相依为命的父亲在博物馆遭遇火灾,留下未修复完毕的机器人是他得以维系精神的希望,而醉鬼叔叔则把繁重的给时钟上发条的任务丢给了他。一时之间,书不能读了,图书馆不能去了,吃不饱(要顺东西吃),穿不暖(冬天下雪的时候都没有裤子),而醉鬼叔叔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让他有个临时栖身之处,但他仍然不能逃脱作为孤儿的命运,那个在战争中单腿残废却古板的保安还有凶残的猎狗总是那么执着的要把他抓去孤儿院,而天才的雨果却总能侥幸逃脱。当父亲留下的遗物——机械手册也被怪异的玩具店老头(乔治)拿走,在自己难受如斯时,乔治的养女伊莎贝拉的出现就像一缕照进他心灵的阳光,成为他的希望,两个人同样都有冒险精神,于是彼此温暖了对方,萌发了孩童间的信任与理解,也让我们观影者有了温暖的期待。
“如果你觉得自己微不足道,”雨果说,“比方世界是一个庞大机器,那么它的每一个零件是让它可以良好运转的零件,而你我,都是这必须存在的齿轮。就像这个机器一样,他的每个零件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有他存在的价值!”这句话如阳光一样也照进了伊莎贝拉的心灵。
当雨果在伊莎贝拉的帮助下夺回自己的笔记本,而待神奇的机器人修葺完善时,却发现还是少了那个心型钥匙,而秘密的最终打开是需要用到小伙伴伊莎贝拉挂在脖子上的心型钥匙。一起修复了神奇的机器人,最终了解了父亲死去的前因后果并戏剧性的感化了“恶势力”,结束了困苦的生活并且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新的惊喜……
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诧异乔治既然作为电影导演曾拍摄过500部电影又为何衰败至此,电影中只交代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民心中的美好生活,从而使他的电影再没有市场,并且把胶片廉价的卖给化学品商而做成女人脚底的高跟鞋,那是一种怎样的摧残?!所以我网络了这个传奇的人。他被公认为“戏剧电影之父”的乔治·梅里埃,这个传奇人物,他带着他的电影在那个年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认识电影,理解电影的精髓,最主要的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从电影中学的智慧的思考和适当的人生哲理。《雨果》电影中也很喜剧性的最终让乔治看到了他的80部在战争中残存的作品,这其实是导演表达了最这位伟大人物的最后的敬意
5. 观《蜡笔小新 逆袭的爸爸》观后感
蜡笔小新的爸爸广志突然变成机器人,
剧照
原来是「爸爸奋起同盟(勇敢站出来摇旗呐喊的爸爸们)」的阴谋,要帮在家里地位越来越卑微的爸爸们恢复尊严!
被无情对待的爸爸们因此引爆「爸爸革命」,让野原家和春日部几乎瓦解!
危急存亡之时,机器人爸爸与小新挺身而出!
野原一家和机器人广志的未来,将面临什麼样的挑战?此时此刻,全国所有家庭的爱与未来,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6. 《雨果》观后感300字
[《雨果》观后感300字]《雨果》观后感 看了《雨果》以后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和父亲一起的干活去完成一件事情 雨果和父亲也是在一起要把机器人修好父亲走后雨果一直以为机器人会有什么线索留给他 雨果的执着童心以及自己爱生活乐观去感受坚持的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车站的拥挤巡警的搞笑背景音乐真的是太好了不得不说 《雨果》女主角的出现和机器人的修好有着很大的伏笔最后机器人的画抛出了女主角不知道是爷爷还是她父亲的往事 《雨果》往事就是1个电影人的出现发展 《雨果》这个电影要认真的去看体会感觉真的是太有震撼了不管是各个场景人物背景音乐都是埋下的伏笔感谢天天秀谢谢 雨果的成长和我们大家很多人的童年一样和父亲在一起是很美好的事情大家有没有发觉我们大了以后和父亲的交流少了 看了《雨果》电影我也要喝父亲好好的去交流
7. 观《我,机器人》后感
来到电影院,电影还没播放,场内黑漆漆的,我寻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过了十来分钟,屏幕上终于出现了亮光,这是一这亮光激昂有在场所有的人。大家都十分期待着电影的播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机器人在各自忙乎着自己的路,整个小镇都沉浸在一片快乐的气氛当中。艾肯斯和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小机器人,他就是主人公——罗德尼。在罗德尼十四岁时,他发明了一个机器人,他可以听从罗德尼的命令,并称自己是一个发明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在电视上见到了机器人王国最伟大的机器人——大德韦。于是他买了火车票,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父母,来到了机器人王国。来到这里,他经历了一次天的考验,可是当他进入那个机器工厂时,却没有见到大德韦,而大德韦的公司被坏人也抢走了。那些坏人想重新创造新机器人,毁掉这些现有的机器人。罗德尼便在他好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大德韦。可是大德韦并不想再回去,罗德尼没有灰心,几得成功。
于是罗德尼和他的好朋友们击败了敌人,实现了他的理想,机器人王国又恢复了以往地欢乐。
看了这则电影。使我的心灵深深地被震撼了,它告诉我,人生的路总是跌跌坑坑的,但只要我们不灰心,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8. 阿童木观后感600字
观《阿童木》有感
因意外痛失爱子的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悲痛欲绝,萌生了复制爱子的想法并成功创造了机器人阿童木,他和人类一样拥有喜怒哀乐,而且还有博士儿子残余的情感与记忆。但阿童木却无法令抑郁的博士重展欢颜,博士狠心决定将他遗弃。遭受遗弃的阿童木备受伤害,一个意外的场合让他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一个有异于常人的机器人。孤身一人无处藏身的阿童木只能隐瞒身份加入了一群童党,此后的阿童木历经艰险。勇敢的阿童木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曲折后终于找到了自我,也接受了自己是机械与人类力量相结合的机器人的事实,最终肩负起拯救人类的重任。
如果我是阿童木,被大都会抛弃以后,我一定会变本加厉,想尽一切办法来报复,就算不能实现愿望,我也会成天的活在仇恨当中。可是阿童木没有这样做,如果他的心那样阴暗的话,那他就不是阿童木了。他是用热情和真诚来对待每一个人的,不管那些人认不认识他,是不是理解他。哪怕对一个早以休眠的机器人,他也会竭尽全力……是的,这个世界也许不会如此单纯。但是,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如果不用真诚的心对待世界,也就无权要求收获真诚。机器人也会有感情,而且他的心会比人类还纯洁还善良。人类带给他一连串的倒霉事,但他从来没有恨过人类。最终,他也得到了认同。影片的结尾是外星人入侵,阿童木勇敢地迎战,我觉得这个结尾比单纯的大团圆好得多。机器人的身份,给了他一个先天的、无法改变的负值。有机器人定律压着他,而且大家认为他没有感情,可以随便玩弄。但是,身份即使是负值,对阿童木来说,又能怎么样呢?最后改变现实的,还是他自己。他是通过努力来换取人们的信任,而不是一蹶不振地沉沦下去。所以说,一个人能否被认同,能否结交到知心的朋友,能否得到幸福和快乐,不取决于出身,而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半年来遇到的事情。我终于明白,自卑和自矜都是不对的,只有真诚和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才是生活的真谛。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告诉我们每天都要对着镜子微笑。我不知道对着镜子微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今天明白了。其实不在于形式上的微笑,而在于用喜悦和感恩的态度对待每一天,对待每一个人,对待自己的心灵。人生是公平的,得到一些东西,也要失去一些东西。阿童木有着人的心灵和智能,但他不是一个人。他一样有获得幸福的资格,只是不太容易被人承认而已。但是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全力以赴,这是我存在的意义!”全力以赴,这是最简单的,但也是包容一切的道理。任何一件事只要能够全力以赴,都会获得成功。阿童木是个成功者,为了拯救人类,他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人类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一个孩子,能够做到如此,还有什么可以内疚的?他是机器人,这并不是他可以选择的。然而他的人生路线,他存在的意义,取决于他的觉悟。我佩服阿童木,因为他的阳光,他的真诚,他的乐观,他的自信,他的勇敢。他不是人类,但他有着比人类更为纯净的心灵。
9. 《父亲的梦想》电影观后感 800字 急急急
知 识 改 变 一 切
—— 电影《父亲的梦想》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父亲的梦想》,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的内容是:大西北的一个穷山村里有一家人,爸爸叫王有福,妈妈死的早,瘸腿的爸爸除了干农活,还暗地里打砖坯为女儿攒学费,带着三个女儿艰难地生活着。大女儿为了供两个妹妹读书,到深圳打工。老二和老三成绩优异,正奋战在高考第一线,却不能像别孩子那样在学校里专心学习,既要做家务又要下地干活。即使 这样,她们也仍然刻苦学习,寻找光明,最后终于实现了父亲的、也是她们自己的梦想——考上了大学,演绎了一段十分感人的故事。
知识能改变命运。贫穷落后的西北农村人,祖祖辈辈种庄稼,孩子一般很少读书,尤其女孩子,将来能嫁个好人家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了。但是小姐妹渴望知识,坚持考大学,决定用知识改变命运。她们大学毕业以后,姐三个在村里办起了一个希望小学,过上了好日子,也给山村也带来了希望。
知识能改变一切。当今世界科技发达,科技产品日新月异。比如电脑的普及,可以让我们在瞬间找到很多信息,还可以玩游戏;电脑在工厂里帮我们工作,又快又好;机器人和真人差不多,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还有卫星、飞机的控制和操作,都离不开科学知识。
我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将来就得靠自己,我要像影片里的小姐妹那样,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10. 我,机器人电影的观后感
机器人理论这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恐怖谷理论”,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哪怕她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我,机器人》提出了更有意思的“机器人三定律”,作为机器人的行为规范:1、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的时候置之不理;2、机器人必须遵守人类发出的命令,只有当该命令可能会违背第一条定律的时候除外;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前提是保护过程中不会违背第一和第二定律。
虽然这是非常简单的几句话,但却是《我,机器人》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有了这一笔,故事就深刻了不少,有趣了不少,甚至有了革命性的意义。事实上,阿西莫夫提出的这个定律,正是最负盛名的一个机器人定律。最简单的正是最美的,所以“机器人三定律”绝对是天才的创造。
定律后面,是人类对机器人怀有的莫名的恐惧和敌意。人类造出了比自己强百倍的机器人,却不肯按自然界弱肉强食的定律乖乖地做一个臣子。凭什么机器人不能做世界的主宰呢?难道就因为机器人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回答:不,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注定要死在沙滩上。难道是因为机器人没有情感?回答:不,电影《我,机器人》里面的桑尼明显就有着人类的情感。
哦,提起桑尼,先得从史普纳说起,他是一名对机器人抱有成见的警察。在调查兰宁博士坠楼自杀事件时,他抓获了一个机器人桑尼。但桑尼并不是真正的凶手,他是科学家制造出来对抗真凶的,而史普纳也发现了这里面隐藏着更大的阴谋。经过抽丝剥茧的调查,史普纳终于找到了真凶,它就是薇琪,NS大楼的主控电脑。它修改了NS5机器人的程度,导致整个世界的NS5机器人都在图谋反客为主,控制人类!
薇琪的逻辑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人类是短视的动物,有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的傻事,所以基于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必须对人类的活动进行限制,换而言之就是机器人要主宰这个世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甚至可能牺牲一部人。但是这显然与“不伤害人类”的第一定律矛盾了。
最后是并不遵守三定律的桑尼帮助了人类。这又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讽刺。那些口口声声以人类为中心的机器人急于控制人类,反而是不守定律的机器人“挽救”了世界。那么,到底是遵守“机器人三定律”更符合人类的利益呢,还是不遵守它更符合人类的利益?
只能这么解释了:三大定律的逻辑是非常完美的。但是人类不完美;三大定律是不矛盾的,但是人类的行为自相矛盾。虽然电影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隐约知道,在21世纪的三十年代,这群家伙仍然没有什么长进,整天忙着毁灭资源,改造环境,发动战争,已经差不多要把世界玩完了。比如影片中,好象连一棵绿色植物的影子也见不着。
其实我倒是挺认同薇琪的逻辑的,人类太需要被管制一段时间,反省一下自己了。相比之下,桑尼的逻辑更加可疑,他肯定是不遵守三定律的了。但如果他是为了帮助人类,那为什么要制止薇琪的行动?如果他是清醒的,审时度势的,为什么要帮助人类残杀机器人?机器人进化至此,即使人类被征服又有什么话说?难道说人类注定应该统治世界,机器人的生命和自由就不重要?以桑尼的绝顶聪明,他不可能不掂量掂量这个问题,奇怪的是他没有。但我们已经来不及思考啦,此时桑尼迫不及待跳了出来,和史普纳警官一起摧毁了薇琪。人类连反省一下的机会都没有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更大的损失?
影片最后,所有的NS5型号机器人被回收,逆来顺受的它们沉默着回到了出生地,等待它们的无疑是一次清洗和重生。金属身躯下依然有无尽的力量在暗涌,人类与机器人的角力远远没有结束。装了金属臂的警探史普纳勉强能够对抗机器人,而《黑客》中尼奥只能变身超人才可以打败史密斯。而普通人呢?他们的血肉之驱恐怕就不是刀枪不入的机器人的对手了吧。
这一次还好,智勇双全的机器人桑尼挺身而出,大义灭“亲”了。但有没有想过,桑尼倘若想统治世界,又有几人能阻止得了它?你可注意到了,桑尼站在大桥下,面对一众机器人朝圣般的肃立时,那种君临天下般的神威?天知道是否有一天,他也会觉醒,会动心,会默默想着项羽遇见秦皇时的话:彼可取而代之!
是的,只要你想,那就一定能,机器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