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兵张嘎观后感100字
听说,有一部感动三代人的电影叫《小兵张嘎》。成长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三代人为什么会为同一部影片打动?为了满足强烈的好奇心,我决定探个究竟。
影片开头张嘎奶奶为保护八路军,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之下。嘎子伤心至极,发誓一定要为奶奶报仇。于是,嘎子带着钟叔给他做的小木枪,找区队长参军了。后来,嘎子经历了各种考验,逐渐长大成熟起来。最后,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救了乡亲们,也因此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侦查员。
这部影片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火车即将驶上炸药桥的一幕:嘎子好不容易把火车分开,在兴奋之余,他竟然忘记了自己还在那辆行驶的火车上。当他回过神儿来,想到跳车时,那个日本军官也上了火车,他一把将嘎子拎了起来。嘎子奋力挣脱,并和他搏斗起来。正当日本鬼子拿起了刺刀刺向他的时候,所有人都惊恐地闭上了眼睛。就在这时,火车来了个急刹车,车上所有的人由于惯性一下子弹了起来。那个日本鬼子正抓着嘎子的手也突然松开了。火车在慢慢向炸药靠近。随着‘嘭--’的一声,所有人掉入水里。”这一声“嘭--”扣人心弦。紧张、恐惧、担心和悲愤笼罩着所有在场的人。我也从座位上“唰--”一下站起来,双眼紧盯着屏幕不放,手心里全是汗。直到嘎子的头露出水面,我才长长松了口气。
张嘎是一个生性调皮的孩子,他捉鱼、堵胖墩家烟囱、骑在一个日本鬼子头上回到村里等,让所有人都忍俊不禁;可他又是机智的,用假枪让胖翻译和日本鬼子交出真枪,让所有人都竖起了大拇指;他还是勇敢的,义无反顾地参加并出色地完成了那个九死一生的任务,让所有人都敬佩他。
的确,这部电影感动了我家三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
㈡ 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100字
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
整部电影的背景很压抑。小日本满南京的屠杀,沿街随处可见全裸的女人和鲜血淋漓的男人。14个教会学生、14个秦淮妓女、一个神父的养子和一个洋人殡葬师,一起出现在了一个天主教堂。学生看不起妓女,妓女不屑于和学生一般计较。
一直是这样,其实,一直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不知不觉,书娟竟然带着女学生避开妓女们躲藏的地窖往楼上跑,妓女们最后也替代了女学生,奔赴遥不可知的地狱。身边的女孩不停的在抹眼泪、吸鼻涕。
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是一场无声的控诉,它想要宣泄,想要为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爱找一个出口。什么能够带着大家逃离南京,什么能够带领大家躲开战争。
实在是很喜欢约翰神父的演技,《金陵十三钗》是先在外国首映的,洋人们对这部电影反响不是很高,因为他们不懂得这种情怀,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妓女就比学生低贱,不懂得牺牲,不懂得隐忍。
但是克里斯蒂安懂了,从一个贪财嗜酒的洋人殡葬师蜕变成为一个为灵魂祈祷的神父,他都演的淋漓尽致,看着他为十三钗祈祷的背影,我真的愿意相信世界上有上帝,愿意相信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平安无事。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
豆蔻为了为浦生弹奏一手《秦淮景》,不惜冒险,用生命与尊严做赌注,只为找回缺失的四条琵琶弦……
即使最后,那个爱猫的妓女低声的控诉“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时的挣扎都让我对他们有了更高的敬意。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害怕、哭泣,让妓女的敢爱敢恨又更一步地栩栩如生。爆炸的炮火中,有美丽的五色花随着硝烟飘落,花儿落在地上,牵起一片轻轻的叹息。
㈢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00字
2021年10月2日,我观看了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入朝到第二次战役获胜的历史的电影——长津湖。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真挚,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电影是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吴京(饰7连连长伍千里)、易烊千玺(饰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段奕宏(饰营长谈子为)、朱亚文(饰7连指导员梅生)。
李晨(饰7连排长余从戎)、胡军(饰7连炮兵排长雷公)、韩东君(饰狙击手平河)、唐国强(饰毛泽东)、周小斌(饰彭德怀)、张涵予(饰司令宋时轮)、林永健(饰邓华)、黄轩(饰毛岸英)等主演的抗美援朝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中长津湖这场战役,以及志愿军艰苦抗战的故事,表现出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战斗的精神。正是这场战争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影片时长2小时56分钟。场面震撼,情节动人。让我有些感动或者有些想法的地方,如下:
1、伍千里抱着哥哥骨灰伍佰里回家,还不曾在家待够一天,就来了命令,父母无话,眼中却充满了不舍。军人,命令是天,为了大家舍弃小家,正是由于军人这种品质,才能保证执行力以及保家卫国的使命。
2、伍佰里成为新兵,在入连仪式上的编号,也就是第多少名入连的数字。貌似《士兵突击》里面的钢七连,毕竟给我们留下来大多的记忆,影片中7连消灭了美七师的“北极熊团”。不过影片中的7连是否是《士兵突击》里的7连,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3、当美军战斗机轰炸火车的时候,真的是捏了一把汗,空军对陆军可谓是绝对的优势。此时,只希望志愿军尽早撤离,没有丝毫伤亡。
㈣ 红色电影观后感100字左右
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去看了电影《地道战》,它在我脑海里萦绕不散,使我热血沸腾,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冲动,一份渴望,一丝感动,爱国情结在心中涌起。
这部电影讲述了1942年,日本侵略者企图在冀中进行“大扫荡”,聪明的中国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神奇的地道,通过地道战,粉碎了敌人阴谋的故事。
当我们看到英勇的敲钟大叔为了保护高家庄的老百姓,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上空时,日本鬼子总司令的枪声也响了,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大叔拔出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看到这里,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声。这掌声,是给敲钟大叔的敬礼,也是赞扬了大叔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看到了战争时期,老百姓的铮铮烈骨,也让我看到了老百姓不畏牺牲、坚强抗日的品质,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靠人民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靠人民群众才能支持战争。”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禁联想到现在。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没有战争,没有纠纷,而许许多多的人却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去刻意破坏它,难道这些人不知道这是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吗?这样做,先辈们在天之灵又怎能安息呢?我希望,人们应该爱护这一切,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好好学习,才能报答革命先烈们,成为保护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电影结束了,我还意犹未尽。冀中的劳动人民用智慧建造了地道,也用生命保护了冀中,他们为建设新中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㈤ 电影《忠犬八公》观后感100字
要点:
1、介绍《《忠犬八公》的内容。
2、我学会或者感悟到了什么。
3、我应该怎样去做。
有一种情感不分界限、不分种族;它存在于你我心间,却又渐渐远去,留恋着风尘却渐渐随风散去,我们本拥有的最美妙的东西在渐渐离去,也许直至它不再存在,我们才会偶尔想起;它走了人世间留下了永远的遗憾,那,是风,是水,是情,是爱,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
很久以来没有找回过那种感觉,人间的纷纷扰扰让你我都迷失在了物欲的密林中,于是我们重复着简单而匆忙的生活,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没有空理会匆匆的行人,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眼泪不再流了,那不是勇敢,那是遗憾,那是悲哀,我们都死了,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死在了我们永永远远都不能摆脱的命运的牢笼!
今天,小八闯入了我的视线,一部电影,一刻震撼,一种永恒,一滴眼泪;我寻回了那种原始而真诚的感觉,我流泪了,不是哭泣,是为了祭奠小八,同时也祭奠油腻人生的每个细节,祭奠我貌同死去的那颗心!
它等待,为了主人的那份恩情,主人走了,它留在了原地,春去秋来,它相信它的主人会回来,可是它不知道,主人的心永远的陪伴在它身边,长长的铁轨延伸向世界的另一边,它试着远眺,试着寻找,它想看到世界的那一头主人丢起那颗孤单的小球对它说:小八,去,捡回来!岁月匆匆如风划破它的眼角,留下一颗饱含期待的泪,它累了,倒在了雪地上,不能闭上眼睛,但是它确实是累了……
故事告诫我们要珍惜身边所拥有的,同时也揭露了人世的悲哀!我们本来都拥有的,我们却都要狠心的抛弃,那一刻,我想此刻能陪在小八的身边,细数那节节的车厢,就那样静静的等待主人的归来,而我深深的知道,我等待的不只是它的主人,还有那渐去渐远的,那本该留在我们身边的真情,那本该时常挂在你我嘴边的问候!
天若有情,请留住人间的真情;天若有情,请别让物质的享受蒙蔽世人的双眼,天若有情,让你我重温那一刻属于我们的感动!
㈥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00字
如下:
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毅然将自己的青春做赌注,放弃富贵之家,甘愿做一名革命的先驱者,这是何等的可歌可泣!
他说:“革命是历史的潮流,整个中国都被卷进来了,我能避免吗?我不能死,他们能吗?”确实,革命并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全中国四万万同胞的共同责任,我们也不能避免也不可避免!
写好作文的技巧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㈦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00字3篇
10月30日,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二.《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自从看了电影《地道战》以后,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因为英雄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地道战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为了赶日本鬼子出中国,在每户人家里挖了一条通道,这做了陷井,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冀中人民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但是,高老忠为敲钟报警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觉得冀中人民很聪明,会用各种手段去对付他们,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冀中人发会想到挖地道,家家户户连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为历史,我们现在很少存在战争,因为人们不想打仗,他们想有一个温馨的家,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们小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㈧ 留夏电影观后感100字
《留夏》有感
《留夏》一部感人的电影,它就像是我童年的缩影。留夏,留下美好的夏天,或者说是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现在的童年或许大多都是千篇一律,而我们曾经的那个童年,那个夏天它将永远被定格,被成为了永远的记忆:玻璃弹珠,滚秋千,网蜘蛛网,偷西瓜,偷苹果,玩水,打架,惹祸……太多的记忆看了这部电影,仿佛一切都在昨天。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留守儿童和他奶奶生活在农村里的故事,奶奶每天辛勤劳作,尽管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很累,但是还是换着花样的给这个调皮可爱的张翰翔小朋友做吃的,张翰翔想吃什么都满足,张翰翔因为隔壁邻居欺负了他的朋友张子乐,他拿起转头把隔壁邻居家孩子头打出血了,奶奶啥话没说,就把家里的鸡蛋和身上的钱全部拿去赔礼了。张翰翔因为知道新来的隔壁邻居喜欢上了小胖的哨子,他不惜拿自己的传家宝玉佩和偷了奶奶的钱去和小胖换那个并不值钱的竹子哨子,但是在小孩的世界里,是没有钱的概念的,他只知道这个哨子可以使邻居那个小女孩开心,奶奶知道他把玉佩弄丢了很是生气,(因为在奶奶看来那是他的护身符,保平安健康的,比什么都重要)拿着竹竿追着要打他,但是张翰翔跑得比兔子还快,奶奶根本追不上,来回几圈,奶奶本来就身体不好,蹲在地上喘气的艰难举动被他发现了,似乎从那一瞬间开始,张翰翔长大了,他把他心爱的一整盒玻璃珠子去向小胖换回了自己的玉佩,奶奶气消了,也高兴了,从惹祸,到这次事件,张翰翔似乎懂事了许多,会学着帮奶奶做家务,陪奶奶看病了。隔壁邻居小女孩被爸爸接走那天,他把那个哨子送给了小女孩,还特意清洗过的[微笑],在帮奶奶干活回来路上看见小胖子散落一地的玻璃珠子,张翰翔啥话没说过去就帮他捡起来。小孩的世界永远都是那么简单快乐,后来胖子被张翰翔捡玻璃珠子这一举动感动了,还回了他的珠子,但是张翰翔没有要,最后两个商议一人一半。两个在欢乐的笑声里从此和好了。故事接近尾声,张翰翔的爸爸要把张翰翔接进城里读书了,他很纠结很难过,一边是向往的城里,一边是养育自己心疼自己的奶奶,其实奶奶心里更是难过的,她舍不得自己的孙子离开……当爸爸来接张翰翔时,奶奶送别的目光,瞬间催化了我们的泪点,当他们出走了一段,张翰翔又跑回来教奶奶:如何接通电话,打电话,如何充电时,奶奶的泪花在眼边打转了。人间最难过的莫过于离别时的难舍分,张翰翔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了这样的情愫。当奶奶独自走在回家的大路上时,看着那个背影,有种莫名的心疼与难过,这个夏天注定是快乐的,奶奶的下一个夏天还会这样吗?
如今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真的是一曲难以释怀的伤感曲,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不在有那么多伤感离别。
㈨ 一部优秀电影的观后感100字左右
恋恋笔记本
好久没有观看这样一部烂漫唯美的爱情电影了
虽然有些超脱物质、过于理想
但男女主角不顾一切的如命中注定的相爱
还是不知不觉感动了我
影片里男主角诺亚给女主角艾丽写了365封信
其中一封这样写道
"真正的爱
能够唤醒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获得更多
使我们的心如烈火燃烧
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静
而这些就是你给予我的
也是我希望一辈子能够给你的"
我从未停止过思索,什么是真爱
真正的爱情是否互为灵魂伴侣
没有任何理由和条件的互相吸引
使快乐加倍、忧愁减半
活出最真实的自我和最原始的情感
并把这份热忱持续一生永久不变
这样纯粹美好的真爱
世人是否还在苦苦追寻和等待
我们是否依然相信人世间仍有真爱?
《恋恋笔记本》讲述了一对恋人
从17岁相遇、相知、相恋到误会、分手,离别、再度相遇
最后相爱相守扶持走过一生的故事
不过再完美的故事难免也有遗憾的瑕疵
艾丽于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症
将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忘得一干二净
诺亚一次一次地以陌生人的身份
向艾丽讲述记载在笔记本里他们的往事
期待奇迹唤醒艾丽沉睡的记忆
他对她的爱一分不减、一生不变
也许就是这份真爱令人动容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
谁不想往自由美好的纯真爱恋
让心跳为之悸动,让微笑从心底绽放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不知多少有情人,都曾希望爱情能停留在最初美好的时光里
影片里一生一世的永恒爱恋
那般浓烈温情,如同童话一样令人神往
㈩ 帮我写一篇电影观后感吧,100字以上,会加分的
我知道你不会放手”,这是凯文饰演的Randall向库彻饰演的Fischer说的一句话,坐在大银幕前的我,本已猜到了故事的结局,但仍被这种结局到来的方式,感动得落下泪来……
又是一部以老带新的电影,年轻人得到成长,老一辈获得救赎,主题并不新鲜。但本片选择的载体很好——海上救护队,一支崇高、英勇而又有些神秘的队伍。和训练运动员不一样,海上救护员不但要有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还因为他们随时会对生命做出选择,包括别人的,也包括自己的,所以,内心的成长对年轻的救生员们来说非常关键,这也就成为了Randall训练Fischer的核心内容。
Fischer非常有天赋,但和所有年轻气盛的天才们一样,他不停地犯着各种错误,迷恋女色、目中无人外加肝火旺盛,严厉的教官长Randall将这些都一一看在眼里,并在无形中逐渐帮Fischer消除了这些毛病。尤其是对于Fischer一心想着打破纪录一事,Randall的招挺绝,最后竟然使Fischer自己对破纪录失去了兴趣。
如果说“教与学”是充分展现两大主演个人魅力与演技的情节,那么,海上营救无疑是展现本片灵魂的重头戏,值得小赞一下的是,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影片里,出现了四次海上营救,每次都各有特点,不但推动了剧情,而且能在紧张之中带给观者视觉、听觉和心灵上的三重震撼,着实值回电影票价。
作为一部大明星加大场面的电影,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剧本薄弱,而本片的剧本还好,除了将Randall的心路历程和Fischer的成长过程讲述得入情入理且有条不紊以外,片中的两次意料之外的铺垫足以给观者以惊喜。一次是影片开头的营救,丈夫出于求生本能阻止妻子逃生,Randall不得不以暴力来化解险情。本以为这段情节只是开篇塑造主人公高大形象的一个小插曲,没想到后来被Randall用在了形容自己的婚姻状态上,令人感慨良多。再有就是那位酒吧女老板因不满Fischer的张狂言语,向他讲述Randall曾经拉住幸存者不放手的英雄事迹,没想到,这竟然成了影片结尾师徒二人心灵相通的无形桥梁……
下面来说说演员。本片有好多熟面孔,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从影院回到家我在IMDB上查了一下,原来基地那位长官在<ER>里出现过,那位黑人学员是<the West Wing>里的查理.杨,自己的记性真是不咋地!
相比之下,两位大腕儿就是想不记住也难。先说库彻,以前没看过他的电影,倒是因为和黛米.摩尔的恋情对这个名字相当的熟悉。可以看出,演惯了爱情喜剧的库彻对对出演这部影片的机会犹为珍惜,虽然部分地方有些着力过猛,但总的感觉还是不错滴,再加上那么一副英俊的面容,岂止是黛米阿姨,谁能不喜欢呢?
再有就是凯文了,这是我真正认识并喜欢上的第一位好莱坞明星,对艺术的执著和刚愎自用的性格在他身上综合,使之成为一个少有的大起大落的一线明星。如今,高大健壮的身躯难掩容貌上的老态,大银幕上一条条皱纹尤其明显,但眼前的他依旧冷峻深沉,依旧强壮威武,像他所扮演的人物一样,历尽辉煌之后,展现给我们的是从容与淡定。我不在乎你的年龄,在乎的只是依旧的你。明天就是你五十二岁的生日了,到影院观看《救生员》,成了我为你庆生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