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溥仪电影结局

溥仪电影结局

发布时间:2022-05-07 06:02:11

1. 电影末代皇帝 溥仪后来回了紫禁城

电影都是虚构的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中国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即清逊帝。爱新觉罗氏,名溥仪,在位时年号“宣统”,又称宣统帝。后为满洲国康德皇帝(1934年 - 1945年)。

家 世
溥仪的祖父为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伯父为光绪帝,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继承醇亲王爵位,后因辅政为摄政王。外祖父为荣禄,母亲瓜尔佳氏。

年轻时代的溥仪
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之子,1906年2月7日出生于北京后海醇亲王府。1908年12月2日初次即位,即位时仅3岁。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由于保路运动影响,爆发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随后爆发的内战中获得了胜利,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在内战蔓延到中国北方之前,根据袁世凯的安排,隆裕皇太后在1912年2月12日代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宣布退位。

但根据清室与民国签定的优抚条款,仍保留皇帝的名义,继续住在紫禁城内。期间他与弟弟溥杰把大量文物偷运出宫变卖,留待他日一旦被赶出宫后作生活费之用。

1917年,北洋军队将领张勋在7月1日至7月12日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张勋复辟的举动遭到共和势力的反对与袭击。在反对势力的压力下,复辟很快失败。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的军队包围紫禁城,其部将鹿钟麟率部入故宫赶走了溥仪。溥仪先是前往醇亲王府居住,随后前往天津,先后居住于张园和静园。

满洲国政权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之后,建立满洲国,将溥仪秘密运往满洲。溥仪自1932年3月9日至1934年2月28日任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于1934年3月1日登基称帝,年号康德,所以他又被称为康德皇帝。在这段期间,虽然他名为皇帝,实际上重大决定都要得到关东军的批准。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满洲国解体。1945年8月16日,溥仪被日本关东军挟持,准备去日本。在沈阳东塔机场候机时,为空降的苏联红军逮捕。溥仪被带到苏联境内,关押于伯力,东京审判期间曾经出庭作证。1950年移交给中国XXX政权。

溥仪在被苏联拘押期间,曾做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其证言中,声称自己在任满洲国皇帝期间,完全为日本占领当局摆布,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做为满洲国元首相应的权力和尊严。溥仪还声称自己是被日本方面胁持到东北的。但是在被转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溥仪承认由于惧怕日后被中国政府追究,作证时他将部分责任推卸给日本方面(包括如何到达东北),而在部分涉及双方责任的地方他有所保留。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战后,溥仪被定性为战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了约十年的“教育”与“思想改造”。溥仪于1959年12月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

1964年,溥仪成了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2时30分因患肾癌、尿毒症、贫血性心脏病逝世于北京。

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1960年初第一版由溥杰执笔,记事止于1957年,1960年1月由新华书店以内部书发行;后由李文达执笔于1963年定稿出版第二版,1964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后发生著作权纠纷,法院裁决认定溥仪为《我的前半生》一书的作者,并享有该书的著作权)。

婚姻与家庭
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位女性结婚。溥仪首选的妻子是文绣,满洲鄂尔德特氏旗人(1907年-1950年或1951年),但端康太妃认为文绣家境贫寒,长相不好,让王公劝溥仪重选。于是文绣被册封为淑妃。1931年文绣与溥仪离婚。

皇后郭布罗·婉容(1906年-1946年)是达斡尔族旗人。父亲荣源为内务府大臣。在天津和满洲国,婉容长期遭到溥仪冷落,染上鸦片烟瘾。日本投降后,婉容被XXX游击队俘虏,后释放,因烟瘾发作,卒于中国吉林省敦化。葬地不明。

溥仪的第三位妻子是谭玉龄(1920年-1942年),北京满族人,他他拉氏。经贝勒毓朗之女(婉容姑母)介绍,与溥仪于1937年结婚,封为“祥贵人”,六年后病卒,谥“明贤贵妃”。

溥仪的第四位妻子是李玉琴(1927年-2001年),长春汉人,1942年被日本官员挑选入宫,封为“福贵人”。1957年与溥仪离婚。2001年因肝硬化逝世。

1962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溥仪与汉族护士李淑贤(1997年逝世)结婚。

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
溥仪有兄弟三人,姐妹七人。依次为溥杰(1907年生)、韫媖(1909年生,嫁郭布罗·润良)、韫和(1911年生,嫁郑广元)、韫颖(1913年生,嫁郭布罗·润麒)、韫娴(1914年生,嫁赵琪璠)、溥倛(1915年生,早夭)、韫馨(1917年生,嫁万嘉熙)、溥任(1918年生)、韫娱(1919年生,嫁王爱兰)、韫欢(1921年生,嫁乔宏治)。

19世纪末,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开始高涨,结果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以及随后八国联军的入侵。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朝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瓦解。清帝于1912年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到1917年张勋又曾复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

2. 关于溥仪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最后一个皇妃》。

《最后一个皇妃》是孙沙于1988年执导的的剧情类电影。李羚、侯天来领衔主演。

《最后一个皇妃》讲述了东北奉天,年仅十五岁的李玉琴(李羚 饰)被溥仪(侯天来 饰)册封为福贵人,成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妃。由于出身卑微,入宫后她不免受到二格格(葛云萍 饰)等皇室成员的轻视和怠慢,她只好强颜欢笑、忍气吞声的故事。


(2)溥仪电影结局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中国末代皇帝在文秀离婚、婉容成疯、谭玉龄已死的情况下通过照片圈定了李玉琴,年仅15岁的李玉琴被册封为福贵人,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妃。出身清苦的李玉琴逐渐习惯了皇宫的生活。

不久,日本战败,复国梦灭的溥仪想前往日本避难,却被苏军拦下押往远东。解放前,来到天津的李玉琴顾不上娘娘的身份,靠织手工度日。

与溥仪分手10年,李玉琴决定去抚顺看望在押的溥仪,并提出离婚。溥仪面对当年信物,两行眼泪夺眶而出。

3. 末代皇帝电影观后感

世界那么小,小到我们就像生活在巨大的玻璃缸里,透明的世界,我们彼此遇见。世界那么大,大得有些地方,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到达。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时间向后退去,白云向前飞去。历史是很玄妙的东西,我们在门内,时间在门外流过,不留任何痕迹。我们一直在向门外张望,希望能看到永恒,结果,什么都无法预知。我们只是在盲目的行走,无法主宰什么。
紫禁城那么小,小到永远是斑驳的朱红的墙,辉煌的金銮殿,蓝的天,白云略天而去。紫禁城那么大,大得推开一扇门,还有一扇门。这个地方,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
昏暗模糊的佛堂里几缕清晨的阳光从朱红窗棂里射进来。两边是斑驳退色的罗汉们,张牙舞爪的严肃。伟大文明夕照的美丽余晖,在一个三岁孩子的手中点点消失。“你那么小,你怕我吗?这里的每个人都怕我。我是至高无上的慈溪太后。我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很久了。唯一能住在这里的是皇帝。他已经驱龙而去了。他今天死了。小溥仪,我将封你为万年皇帝。”而后她死了,在朝晖中,天亮了。溥仪笑了,跌跌撞撞地走出屋子。万年皇帝,一个牢笼,罩住他地一生。从一眼天真的孩子,到沧桑而冷漠的眼光。
万年皇帝,给了他什么,只是在他母亲死的那天,十三岁的溥仪平静的说“我母亲今天死了吧”。然后他推着自行车走遍皇宫的每一个门,朱红庞大的门。门外是匆忙的市集,褴褛的乞丐,玩耍的孩子。他想出去,门却在恭敬的侍卫手上怦然关闭。门外有他的母亲,他的模糊的短暂童年,有他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世界。他绝望,叫着:“open the door”。第二次喊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后了,另一个牢笼关住了他,那就是满洲国,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雪地上,溥仪一路狂奔,那是不是他一生所爱的女人,已经不重要,只是,那是一辈子爱他的人,唯一的,仅有的,所有的。同样朱红伟岸的门,应声合上。“open the door”溥仪喃喃着。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溥仪的一生,被历史牵绊着的,就是这个万年皇帝。历史的背后,是我们碌碌的背影。我们坚信着我们在创造着历史,其实,我们一直在沿着历史给予我们的轨迹向前走着,无法抵抗。我们总以为我们看清了历史,其实,我们只是在门内无助得向外张望。身在历史中,我们无法知晓什么。溥仪投靠日本人,是因为国民党背信弃义地掘了满洲的皇陵,慈溪的尸体被撕成几块,脖子上的项链做了宋美龄的结婚礼物。而他的决定背后,是日军哈尔滨的细菌试验厂。这是他所不知道的。在监狱中的溥仪,看着记录片,惊愕的缓缓站起。溥仪在满洲,也是坚决的回绝过日本人的无理要求,他在国会上愤怒的说,满洲国和日本一样是平等的,只是没人听他,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所以,我们知道的,永远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相。

4. 如何评价电影《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是一部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的传记电影,讲述的是我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影片表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扭曲,溥仪的一生就是扭曲的一生。

本部电影以倒叙的独特手法来描述,影片一开始就是溥仪作为战犯被押回中国,他感到此行危机重重,甚至有可能会失去生命,因此,他躲在卫生间中想要自杀,在自杀之前,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

溥仪三岁的时候,就被慈禧太后从醇亲王府接进了宫中,自此,成为了最后一位皇帝。但是,此时的溥仪还真真的就是一个小孩子,不知道皇帝这个位置到底好还是不好、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满朝文武,而且,这些在他看来还不如小小的蝈蝈好玩。当然,溥仪也不需要怎么处理朝政,他只需要乖乖的当个傀儡就行了,一切有慈禧太后和大臣来处理。

溥仪慢慢的长大了,可以成婚了,有了自己的妻妾,但他还是只能当个傀儡,不能插手朝政。再后来,清廷被灭,他也从皇帝变为庶人了。这时候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完全不能接受自己不再拥有皇帝的身份,从而开始了复辟清朝的道路,为此,他与日本合作,成为了伪满洲的“皇帝”,成为了日本的傀儡。

与此同时,他也与自己的妻子越行越远。日本侵华终究失败了,溥仪逃到了苏联,被苏联政府抓住,后又被遣送回国,这又是影片的开始。溥仪自杀没有成功,后被改造,改造成功后又被放了出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着。

5. 关于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的概括,谁了解

溥仪末代皇帝的形象。穿着西装,带着眼镜,看不出一点封建帝王的影子。清朝末年的皇帝都是悲剧性的人物,特别是光绪和溥仪。这两个醇亲王府的孩子,并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却仅仅因为慈禧太后的命令,而不得不进入那个吃人的皇宫,进而开始了自己悲剧性的一生。

不过溥仪比光绪帝稍好的,便是抚养他的是隆裕皇太后,至少给了他母爱,而光绪帝的一生则皆是悲剧的。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年在北京醇亲王府出生。溥仪字耀之,号浩然,乳名“午格”,年号宣统。他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他的退位昭示着,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

溥仪和光绪帝同出醇亲王府,溥仪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让之孙,摄政王载子,亲是摄政王的嫡福苏完瓜尔佳氏。溥仪被抱进皇宫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什么也不懂,实际上他的继位也是突如其来的。维新变法之后,慈禧太后对光绪帝就E经很不满。

不仅是把他囚禁在瀛台,最重要的还是想要将他废除。所以在光绪皇帝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慈禧太后-早就指定了一个孩子来接受皇位。这个孩子却不是溥仪,而是载漪的儿子溥倩。

光绪二十五年,即公元1898年,慈禧太后颁布懿旨,由载漪的儿子溥伤做”大阿哥”,将来继承同治为嗣, 兼祧光绪皇帝为嗣。后来又不知是何原:因,在光绪二十七年的时候,废除了"大阿哥”这个名号。随着慈禧太后的年岁渐长,在光绪帝病重之时,因为无嗣,因此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

已经折了一个孩子进去那个吃人的皇宫,所以一听到要将溥仪抱入皇宫的消息,醇亲王府愁云惨淡。溥仪的祖母老福晋(奕环次妻),刚听完载沣带回来的的懿旨就晕厥过去。但慈禧太后的旨意不能反抗,来接人的太监仍然进入了亲王府中。

也不知道是小小年纪对于离开亲人的害怕,还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预示,溥仪对来抱自己的太监连哭带打,不愿让太监抱走自己。后的结局却不是溥仪一个孩子能够反抗的,所以最后他还是被自己的乳母王焦氏抱进了皇宫,开始了自己的末代皇帝生活。

不久光绪皇帝去世,慈禧将溥仪过继给同治皇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人祧两房。登基之后溥仪尊祖母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尊叶赫拉拉静芬为隆裕太后。

慈禧太后病逝。尊封文宗祺贵妃为祺皇贵太妃,穆宗瑜贵妃为瑜皇贵妃,珂贵妃为珣皇贵妃,瑶妃为瑶贵妃,大行皇帝瑾妃为瑾贵妃。登上皇位的溥仪还是一个孩子, 自然不可能担起治理国家的大任。因此封其生父为摄政王,朝政由其生父醇亲王和隆裕太后共理。

那个时候的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走向了末路,见-丝生气了。溥仪在冰冷的皇宫,过了自己为皇的三年生涯,远离自己的亲人,好在还有隆裕太后的关爱。

(5)溥仪电影结局扩展阅读

历史评价

李淑贤:溥仪当过皇帝,而我却是个普通护士,然而我们真诚相爱,无论是溥仪所在的全国政协,还是我所在的医院,人们都知道溥仪对我特别好。

李茂杰:所谓‘满洲国是王道乐土’根本就是日本人制造出来的谎言。溥仪则在谎言中自欺欺人地继续着他的皇帝梦。溥仪登基用过的大殿,那局促的空间正是溥仪有如笼中鸟一般生活的写照。

毛泽东:迩者李守信卓什海向绥进迫,德王不啻溥仪,蒙古傀儡国之出演,咄咄逼人。日本帝国主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6. 关于电影 《末代皇帝》 溥仪幼年时 接见他的老佛爷是谁 监狱长为什么后来会被抓 这部剧完全真实吗

这部剧还是比较真实的,老佛爷是慈禧。

监狱长被抓时那时全国都乱套了,想抓谁就抓谁,没有理由的婉容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处死,她受了很大打击,因此疯了小孩的父亲是溥仪的司机,不是什么外国人文秀在天津的时候就和溥仪离婚然后走掉了,并没有交代去哪里。

这片子当年就是在真正的紫禁城拍的,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可以肯定的是登基的场景就是在真太和殿拍的,龙椅是不是当年真溥仪坐过的就难以考证了,除非去问这片的导演或道具,个人觉得是真的可能性不大。

溥仪想了解皇宫外的事情,这是一个隐喻,那块白布就是将他困住的皇宫,他太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同样,外边的人对皇宫内的事情好奇。你也可以上网络查查《末代皇帝》的影评。有些影评说的很全很好。

《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等主演的传记电影。该片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其3D修复版于2015年6月在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

该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

获得奖项:

1988年,该片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等九个奖项。

7. 电影末代皇帝的人物关系是什么

观毕这部由著名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在1987年拍摄的描写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电影,我似乎也明白其为什么能在1988年的第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独揽9项大奖了。当1972年安东尼奥尼正在处于“文革”时期的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时,贝托鲁奇认为《中国》是真正关于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电影,然而十多年后,贝托鲁奇亲自操刀拍摄《末代皇帝》,我不得不叹服于贝托鲁奇对于中国文化的熟稔,溥仪在他的镜头下再次复活,一帧一帧的在胶片上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影片开始不久小溥仪就被垂死的慈禧招入紫禁城宫中,此时的溥仪只有三岁,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当慈禧让溥仪靠近一点时,溥仪并没有径直走向慈禧,而是先藏在了柱子后观望慈禧太后,发现慈禧太后并无恶意之后,便满心欢喜的坐在慈禧脚下听旨,导演在这里似乎是想告诉我们溥仪一生都容易轻信他人,并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在被利用之时仍然浑然不知,并一直在电影中贯穿整个故事线。就这样,三岁的溥仪就在这样的情境下被立为新皇,殊不知这样的皇帝只能做够三年。溥仪注定只能是一只永远也飞不出牢笼的鸟。
溥仪这个形象在电影中其实是多面的,他时而软弱,时而坚强,时而非常有抱负,想要改变整个世界,时而又自暴自弃,认为世界欺骗了他。这些矛盾对立而又统一,但是这些性格都只能在侧面表现出溥仪的无奈,他的生不逢时,或许他不该生在这个乱世,他也许应该是个风流倜傥的文艺青年,但是他注定是个失败的君主。电影中曾多次体现出他被不同的利益集团利用,丢企,再利用。在紫禁城,腐朽的官吏利用他中饱私囊。在民国时期,各个军阀利用他发动各式各样的政变,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利用他当做在满洲的傀儡,把他当做自己的一条狗。似乎溥仪永远也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总是被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所以,溥仪在影片中想要过抗争,影片中曾两次出现了颇有意味的一句话"open the door"!第一次是小时候他想看看紫禁城以外的世界却被侍卫拦住,他捧着白鼠向逐渐关闭的大门跑去,门关上的前一刻我以为他会把手中的白鼠放出去替他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他却愤怒的将小白鼠摔死在门上,以此来宣泄他对这囚笼的控诉,说明这时的溥仪还是有着朝气和理想的,还没有被现实的残酷所击垮,然而第二次是婉容离他而去,他追出门在伪满洲国官邸的冬日的雪地里说出,那时的"open the door"已是软弱无力了,也许那时的溥仪早已明白自己只是历史上一颗被人摆布的棋子,无心再抗争什么了。
其实影片中,溥仪的这种囚鸟形象还有很多,在紫禁城内,近视的溥仪需要佩戴眼镜却遭到大臣和嫔妃的极大反对,认为会坏了传统,若没有庄世顿先生,或许溥仪会从此失明。溥仪要改革宫内制度,自己首先断发明志,却遭宦官算计,烧掉了库房。伪满洲国的议会上,溥仪的慷慨激昂的演讲换来的却是整个内阁的愤然离席,正如他的恩师庄世顿所说:“他是所有中国人中唯一一个不能踏出自己家大门的人。我想皇上是地球上最孤独的男孩了。”
从贝托鲁奇的镜头里,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在清朝末世皇帝的不易与悲凉,他之所以要将溥仪刻画为一只笼中囚鸟,那么皇帝作为囚鸟承受的过程就是这个故事最大的看点,如果说同情弱者是人类的天性,当人们认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对象突然失去了对他本该拥有的能力,并逐渐失去了被批判,被轻视的价值,于是我们会同情病人,弱者,贫苦人。把溥仪看成病人,弱者,从而由鄙视变为喟叹,不可谓不颠覆了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那就是即使用是失败,也能成为传奇。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吧。
当电影结尾,溥仪蹒跚的想跨过围栏在龙椅上坐上一坐,这时他被一个带着红领巾的男孩阻止,很明显的,这里导演运用了一个象征的手法,一个时代的死亡和另一个时代的新生,当男孩打开蟋蟀盒,蟋蟀慢悠悠的爬出来,而转瞬间,溥仪消失了,不过我相信,导演还是为溥仪打开了牢笼,他这只囚鸟应该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了。

8.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最后去哪里了

溥仪哪也没去,1967年10月17日因患尿毒症死于北京。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9. 描写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故事片《末代皇帝》,为何能得到奥斯卡垂青

有人说再难以拍出《末代皇帝》这样经典的影片了,无论是群演的数量,影片的深度以及导演的水准,都不会再有了!我是认同的。

与其说《末代皇帝》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倒塌的缩影,其经典和历史意义将永远再难重复!

阅读全文

与溥仪电影结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临沂河东区电影院开门了吗 浏览:370
致命女人电影结局 浏览:1
红海行动大电影 浏览:149
坐电脑前喝酒看周星驰电影 浏览:296
欧美女王电影名字 浏览:288
电影院散场以后的图片 浏览:100
我为你牺牲电影观后感800字 浏览:385
窗外电影女演员 浏览:928
终极代码电影票房是多少 浏览:984
洛阳电影院爆米花 浏览:923
唐伯虎点秋香粤语全集电影下载 浏览:560
床戏大陆古装电影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400
爱情来敲门电影完整版 浏览:257
王二小电影观后感篇 浏览:116
怪形电影解说完整版 浏览:430
泰国电影女鬼骑在男的脖子上 浏览:576
爱情电影加山なつこ 浏览:788
最近新上映的英语电影 浏览:338
名侦探柯南电影大全在线观看爱奇艺 浏览:892
主角被追杀逃命美国电影 浏览: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