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日英雄张一曼牺牲后,她唯一的儿子最终的结局如何
她的儿子陈掖贤在55岁的自杀去世了,我们都知道在抗战时期,很多抗日英雄为了祖国能够统一,为了能够赶走侵略者,因此可以说基本都是放下了“小家”为了“大家”而努力,抗日英雄张一曼也恰恰是这样的人,为了祖国,她不得不把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寄养在他大伯父家,可以说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再加上可能生活当中没有人去教导他如何去过好自己的生活,使得陈掖贤自小性格就有点内向,可以说也是显得有点缺陷,因而在长大成人后,可以说生活也是过得一团糟,因为不懂得理财之类的,特别是在结婚生小孩之后,更是使得整个家庭都陷入了泥沼当中,最后因为压力过大而选择了自杀。
可以说陈掖贤会选择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他自身的问题,因为从小生长的环境,导致自身的性格有所缺陷,甚至还不懂得去理财,导致一家人的生活都变得非常的糟糕,这样的生活往往都容易压倒一个成年人的,所以最后自杀也就能够理解了。
『贰』 驴得水张一曼结局
偷去婚礼进行的时候捡了特派员的枪,自杀了。
『叁』 赵一曼怎么死的
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杀害。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13]-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
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
人物背景:
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现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一曼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李鸿绪,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为七。1913年8岁,赵一曼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1918年13岁,父亲逝去,由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管家。
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冬奉命回国,赵一曼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4月,赵一曼与湖南人陈达邦结婚。婚后不久怀孕。11月,赵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宁儿”。
1935年秋,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而当地战士们则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也惊叹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肆』 电影《驴得水》里面张一曼为何自杀
自杀是因为感受到了人性的绝望。
电影的开头给我们看到的张一曼形象是一个积极、乐观、爱笑、爱美的形象,她可以在剥蒜时把蒜皮当成雪花,在其中欢快的哼着歌。
她喜欢笑,崇尚自由,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会想能这样生活的人,真好,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张一曼这个角色的结局是悲剧,出于同情弱者的这个心理,大部分影众都会对剧中的一曼感到惋惜。
她或许是几个人里面最最本性善良的人,受本能的驱使,愿意服从于自己的欲望,心灵手巧,不那么美,却恬淡中见美好。
然而,在她睡服铜匠的那一刻,悲剧也正在酝酿, 裴魁山因爱而不得而对其随意诋毁,周铁男从一开始的有勇无谋到后来贪生怕死的懦夫行为,孙校长为了自己的名誉而视若无睹,铜匠坚持剪掉这个“荡妇”的一头秀发,一切的一切,让那个向往自由的人彻底绝望。
(4)电影张一曼最后的结局扩展阅读:
按照《驴得水》剧本的要求,外景地应该是一个干旱少雨且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为此剧组先后去过甘肃、青海等地。萨琪日介绍道,他的老家在内蒙古或许可以。在萨琪日的建议下,2014年冬,剧组沿着内蒙古清水河地区寻找拍摄地。
在当地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毗邻清水河的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大河堡村,这里的长城、古堡以及城墙脚下的窑洞,无不散发着浓烈的历史沧桑感,于是当场就确定了在此地拍摄。
开心麻花选择这部话剧改编作为大银幕第二部,并沿用话剧原班人马,显露了其追求品质、重视口碑的孤诣苦心,而刘帅良出演这部电影,是被剧本高质量的喜剧故事,以及强大的戏剧冲突和鲜明的角色人物魅力所吸引,影片还邀请了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摄影师林良忠担任摄影指导,为影片画面护航。
『伍』 电影驴得水张一曼结局是什么 驴得水张一曼结局死了吗
死了,拿枪自杀了。
『陆』 电影《驴得水》里面张一曼为什么自杀
这部电影每个角色都带有代表性和极端性,以呈现他们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和变异,进而扩大到社会和时代这样维度的哲思。
校长是最执着却也脱不开自私怯懦的理想主义者,裴魁山功利而现实,周铁男是虚妄的勇者,校长女儿天真却勇敢,专员虚伪阴狠并且强大,铜匠纯良被屠戮后展露了内心的扭曲暴戾。
所以她疯了。之后还险些被强奸,在曾经最“勇敢”也是她最真心爱慕的,萎缩在墙角的周铁男眼前。是的,一曼是喜欢铁男的,一开始她总是主动找他说话,调侃他的暗恋中不乏醋意,而跳舞时也第一时间请他当舞伴。
但这个时候她没有自杀,一方面没有机会,一方面学校诸人还能维持着粉饰出的平静,她也采花缝衣,未必不是心存一点幻象,也许努一努力,一切还能回到从前。
直到那场婚礼闹剧,一切彻底崩坏了,她真切觉得一切再也无法挽回,而恰巧,枪就落在了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