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郭松龄叛乱对张作霖的奉军造成了多大损失
1925年11月23日,东北奉系军阀将领郭松龄起兵反奉系,统帅奉系最精锐7万士卒,从滦州起兵,一路浩浩荡荡破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直逼张作霖老巢奉天,但最终郭松龄战败。尽管郭松龄这次叛乱被平定,但奉系军阀实力也遭遇重创,是奉系军阀由巅峰走向衰落的分水岭;如同战国时代马陵道之战,也标志着奉系军阀中原第一霸主时代终结!
喜欢研究张作霖历史读者或者看过《少帅》这部剧朋友们,对于张作霖都有所了解!
张作霖出身绿林,后凭借机遇和自身奋斗,成为一代名副其实东北王,巅峰时刻奉系军所控制面积达到7个省,而张作霖能够控制如此大区域,除了他自身过人才能外,还有其麾下拥有一支几十万军队,其中最精锐陆军有十多万,而郭松龄叛变统领7万大军,正是这十多万奉系军精锐中一半家底。
郭松龄叛变对奉系军损失
由于郭松龄起兵突然性,打得张作霖一个措手不及。
首先,直接导致损失最惨重就是第三军团这数万精锐!
其次,张作相管辖第四军团在阻击和平叛郭松龄叛变中,自身也伤亡万余人。
最后,在1925年直奉战争中,短短24天,奉系损失了三个精锐师,十几个仆从师。
奉军能打的部队就十几万人,这两次折腾,基本上把奉系所有的精锐全部赔光了,因此讲郭松龄倒戈让张作霖想死的心都有了;郭松龄反奉可以看作是奉系军从顶峰走向衰落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奉系军失去了争夺中原霸主实力。
❷ 张作霖的手下郭松龄叛乱造成,对当时的奉军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郭松龄是民初奉系军将领,是张作霖手下五虎将之首,对张学良而言,他是老师也是朋友。他还是孙中山同盟会的成员,参加过反清运动,帮助过孙中山护法运动。他与张作霖相识于护法运动之后,张作霖看重他的才干予以重用,郭松龄也没有辜负张作霖的器重,在两次直奉战争中立下不可忽视的战功。
由于郭松龄与张学良关系密切,郭松龄一反,连带张学良在军团中立足困难,同时也是张作霖在军团中的权威性受到了削弱,地位直线下降,张作霖一支的军阀内部危机加剧,军团的战斗力也随之下降。这一系列的损失不仅仅使得东北军阀势力下降,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在军队中的话语权下降,军阀内部不稳定内乱消耗大部分精力,更是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契机,使得东北军阀开始由盛传衰。
郭松龄在第25集的时候死的。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同时杀害了姜登选,发表反奉宣言。郭松龄率七万大军攻占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奉军全部退却到辽河东岸据守。郭军在攻打新民县巨流河时,却遭到日本关东军袭击,后方被从黑龙江来支援的奉系吴俊升切断,白旗堡的弹药库被烧,日本飞机对郭军阵地进行轰炸。郭军不敌,一败涂地。郭松龄与夫人化妆逃跑,12月24日在新民县一个农家的菜窑里被奉军逮捕。25日,被押至辽中县老达房后,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被枪杀,张作霖命令曝尸三日方可收葬。
❹ 《少帅》郭松龄是英雄还是罪人
在历史评价当中郭松龄是一个英雄。他之所以反对张作霖是因为他在日本期间知道了张作霖和日本的交谈,以为张作霖要进行叛变,再加上郭松龄这个人的思想他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平等的社会环境反对军阀统治。
郭松龄在民族大义上面做的很正确,他主张反对军阀统治,希望建立新的民族政权,这种思想当时在军阀统治期间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建立新的政权就会触犯道张作霖的统治地位。加上当时军阀之间的战争使郭松龄更加的反感,他认为我们应该一致对外不应该内战。但是郭松龄这种思想放在军阀时期是不能够被接受的,当时各地军阀都在争抢地盘谁又能听得进行郭松龄的建议。
随后郭松龄便开始进行反奉,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唤醒当时每个军阀的统治者之间的争斗,但是他最后的结果却只能一失败告终,张作霖在东北地区扎根多年怎么能是一个郭松龄就可以推倒的呢。但是郭松龄的的行为使奉军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也是日本快速占领东北三省的一个小原因吧。
❺ 郭松龄叛乱造成的奉军损失有多大
郭松龄叛乱的事件可以说对奉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1925年整编以后,整个军队当中一共有6个团,总共就是20个师,而此时这6个团加起来总共的兵力达到了20万。
一、在未叛乱之前家底有多厚
在经过整编以后,整个军队一共有20万人,而且都是精锐。其中有张学良所统帅的第三军团,那简直就是精锐当中的精锐。无论是兵力还是装备,全都是一流的。可以说比例是比当时民国军阀要高很多的同时,设备配备人员配备都是高于日军的。而且第3团还配备炮兵旅以及工程营骑兵营等。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能力都是最强的,可以说当时军队的家底儿是极其强大的。
可以说在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在军队的内部话语权变得越来越薄弱,很多人已经不开始听张学良的号令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郭松龄叛变所导致的。
所以总体而言就在1925年12月份的时候,军队在那场叛变当中就已经有实质性的死亡了。
❻ 郭松龄为何要叛乱对奉军的损失有多大
郭松龄叛乱因为要打破原有的权力机构,根本结底是一场“新派”与“旧派”的战场相争。郭松龄叛乱是东北军的一次严重内斗,大大消耗了东北军的有生力量,郭松龄带走5万精锐部队和十几万达牌儿部队,在这次内斗当中,东北军损失严重,一部分军队建制全无,需要重新确立,东北地区的势力吩咐也重新洗牌,张作霖东北王的地位受到挑战。
同为战将的郭松龄与杨宇霆水火不容,郭松龄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起了战争。个人理想、政治主张、现实利益都是郭松龄反叛的原因,他无法认可张作霖和杨宇霆对于东北地区未来的规划,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个人能力,实现东北地区的繁荣昌盛,他也坚决抵制日本侵略者的利益诱惑,是彻底的反日派。郭松龄希望通过取张作霖而代之,达到自己的理想世界,最终兵败被杀。
❼ 郭松龄率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究竟为何以失败告终
据我所知,郭松龄率7万精锐打到奉天城下,还是失败告终是因为:郭松龄 打的旗号不对;郭松龄所谓的起义部队民主思想没有得到彻底的渗透;结盟对象冯玉祥不给力 ;张作霖的有援军,尤其是日本关东军 。下面具体分析:
第一个:打的旗号不对
或许郭敬明也明白,领导军政咨询的7万人来自部里,而张作霖则是后勤和装备。即使郭松龄在军队中的威信不再高,也摆脱不了不支持正义的前提。另外,张学良相信郭松龄,郭松龄也是师友,所以他满怀信心地把部队交给了他。在这个时候,他是叛逆的,这本身就有道德上的债。
郭松龄也怕自己没有威望,于是张学良的名字被打成了叛变时的样子。他们都是张家人。我儿子不能接受这肉烂在锅里吗?但当张学良明确表态,与张作霖明确表态郭松龄是叛军时,军心何在?
此时,张作霖,精粹之主,谁在乎那一套,日方答应过了这关才悔改。不管怎样,他不会一次做两次。他知道,郭松龄过世后,他拒绝满足条件,才造成了古屯皇帝之死事件。
当日本的要求得到口头满足时,军队介入了战争。在南满铁路的运动下,关东东军和奉元系军队迅速动员和防御。围攻前有飞机和大炮武器;后路被冯玉祥截断,缺少棉衣的郭松龄部终于坍塌了。郭松龄夫妇被捕后被处决。
❽ 郭松龄率精兵反对张作霖,打到了奉天城,为何败了
郭松龄,对于这个人物,很难评价。他不是一个率领军队的好将军,也不是一个完全叛变的大反贼。他作为张作霖手下五虎将之首,与张学良的的情谊非比寻常,两人相互欣赏对方,亦师亦友的关系。但却背叛一手提拔他的张作霖,之后还反奉失败了?被张作霖枪毙身亡,夫妻二人曝尸街头。
日本人的干涉
可以说日本人的干涉才是导致郭松龄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当时得知郭松龄反奉之后,日本人先是去支持郭松龄,但被郭松龄拒绝后,就转向去支持张作霖,而这时的张作霖也是焦头烂额,刚好有日本人的支持,可以帮助他解决眼前的难题。后面正是因为有了日本人的干涉,导致郭松龄最后的失败。
❾ 少帅郭松龄反奉是哪一集
少帅郭松龄反奉是第23集。
第23集 郭松龄出兵伐奉 张学良诚心力劝
张作霖连发三道电令让郭松龄回奉天述职,郭松龄置若罔闻。张学良回到奉天,张作霖问他有多大把握控制第三军团,张学良说这取决于郭松龄的态度。张作霖暴跳如雷的讽刺张学良将郭松龄当成宝贝疙瘩一路捧着哄着最后却无法号令,要他当着自己的面给郭松龄打电话,张学良无言以对,拨通天津的电话却找不到人。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发布了三个举兵反奉的政治通电:要求张作霖下野请张学良接管军政大权,宣布主和罢战宗旨,讨伐杨宇霆,此电令一出,震撼全国。张廷枢出走关外,冯庸带着驻津的飞机飞往奉天。 23日,第三军团的军官在滦州火柴厂集结,郭松龄作了“拯救东北拯救国家”的讲话,号令大家讨伐造成兵连祸结的以杨宇霆为首的妖孽,不少人在自愿出兵伐奉的方案书上签字,郭松龄和韩淑秀表示已经树立以死报国的信念。 张学良连夜乘坐专列去往天津,中途却遇到山海关的铁路被破坏了,原来,郭松龄声称张作相叛变,派了工兵营长切断了铁路电缆。 储世新和另外四位誓死效忠张家的军官没有签字,郭松龄告诫储世新不要将个人意气凌驾于理想和信念之上,派人将他们送走了。而蒙在鼓里的姜登选被郭松龄请了过来,随即下令“送君送到阳关道”。 张作霖给儿子发布了正式的公文请他回来就职,本就心怀愧疚的张学良大感羞辱,最信赖的朋友陷他入不忠不孝的境地令他心如刀绞,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信赖。徐副官劝不动他反被他打得头破血流,哭喊着“郎先坡就不该将鞋给他就该炸死他”,几欲发狂的张学良终于停止殴打行为瘫倒在地上。 张学良传话要与郭松龄见面,郭松龄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张学良认清形势,不做张作霖那样的旧时代枭雄。张学良回信说自己不愿背弃朋友,同样也不能背叛父亲。 郭松龄手握奉军七万精锐主力攻势凶猛,在杨宇霆被撤换后也依然没有收手。张作霖的一帮老兄弟劝他找出问题的根本,他说自己已和郭松龄势不两立,要保住性命钱财就只能一起抄家伙跟他干一场。张作霖悬赏八十万拿郭松龄的人头,任命张学良为讨伐总司令,杨宇霆依然为总参谋长。 菊池武夫带着关东军白川司令长官的代表找到郭松龄,希望他在占据奉天后能承认日方在东北地区的特殊权利,日方也可以给他提供一些便利,郭松龄义正辞严的拒绝,说日本不得干涉本国内政。 张学良来到与郭松龄交火的锦州,他告诉张廷枢,很多人都不相信他怀疑他和郭松龄勾结,甚至张作相都扣住文件不让他看,一路过来都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