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八百朱胜忠结局

电影八百朱胜忠结局

发布时间:2022-05-19 23:42:54

① 电影八佰里面全部演员

电影八佰演员表:

1、黄志忠饰演老葫芦,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成员,来自湖北省保安团士兵,端午及小湖北之叔叔。

(1)电影八百朱胜忠结局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影片以湖北保安团进入上海市区支援淞沪会战为开场,以国民革命军524团整建制退入租界为结局,以天(日)为单位切割叙事及影片时间轴,分别讲述了193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间所发生的事件与战斗。

影片中所叙述的四行仓库所在的位置面向当时已经沦陷的上海,背对上海公共租界的苏州河南岸,以苏州河为界,已到无路可退之局面。电影以国民革命军524团以及沿途收拢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视角描述了四行仓库内部所发生的事以及回击日本军队进攻。

以苏州河对岸的中国民众,外国记者及英国士兵从第三视角叙述了战场的整体情况和各种不同职业、性别、国籍之人士的视角;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的视角叙述了日本军队对四行仓库的进攻以及偷袭。

② 《八佰》中最厉害的黑马,小鲜肉历经13年,一战成为实力派!符合吗

前言

娱乐圈是一个竞争压力很大的圈子,并不是每一个进入这个圈子的人都可以有不错的发展,除了靠实力之外,审时度势也很重要。娱乐圈在不断更新换代,每一天都会有新的面孔进入这个圈子,也会有旧的流量消失,想要长久活跃在大众视线中,就必须在合适的时候转型,成为时代需要的优质偶像。而今天要说的一位艺人,当了13年的小鲜肉之后,凭借《八佰》成功转型为实力派演员,堪称整部剧中最厉害的黑马!这位演员就是魏晨。

而在《明星大侦探》中,我们又见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魏晨,无论什么样的话,他都可以完美接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梗王”。

结语

有不少男艺人出道多年之后,却依旧走着小鲜肉路线,坚持出演偶像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转型,所以他们的戏路很窄,也失去了更多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而魏晨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明白自己的优势并且加以发挥,成为了《八佰》中的黑马,一战成为实力派,你们喜欢这样的魏晨吗?

③ 魏晨在《八佰》中饰演什么角色此角色的人设是什么

魏晨在《八佰》中饰演什么角色?此角色的人设是什么?

提到魏晨,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一开始认识他是通过《快乐男声》,他也成为新一代的青春系男神,成为很多人的梦中情人。虽说并不是第一名,但他仍然是备受关注,再加上后来出演《一起来看流星雨》,他更是获得了超高的热度,很多女性观众都爱上了这个暖男叶烁。或许有人会说,魏晨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流量小生,而是已经过气了的快男。

付出总是有收获,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魏晨,直接打破了以往的形象。在电影播出以后,他也获得了观众们的肯定,相信未来他也可以获得好的资源。演员的确应该多去挑战自己,而不是一成不变,魏晨的饰演的确值得点赞。

以上仅是笔者个人观点,欢迎您评论补充。

④ 参演了《八佰》,他们集体转型成功,有没有给选秀偶像上一课

提起魏晨,脑海中想到的依旧是《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叶烁”一角,这个角色包括了柔情、绅士、帅气、阳光,很符合魏晨的形象。

一路走来,魏晨似乎正在被观众一点点遗忘,无论是作为歌手还是演员,似乎他没有什么闪光点,只是偶尔发着微博,刷一下存在感。

而就在这个8月的后半段,却被“演员”魏晨的个人魅力,承包了!


有网友说,魏晨的戏好像有些过了,但那一声声几乎破了喉咙的呐喊,难道不该称之为“热血”吗?

这部戏,让魏晨彻底告别了《流星雨》,他也成为《八佰》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演员,他再也不是小鲜肉,要做真正的实力派演员了!

⑤ 《八佰》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我们来一起看看《八佰》的那些细节。

1.八佰的佰字
《八佰》原名为《八百启示录》,也曾叫过《战争启示录之八百壮士》。原意可能是致敬大导演科波拉执导的反战经典《现代启示录》。
后来改为《八佰》,这个“佰”字其实意味深长,有三个意思:一是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二是古代特指军队中百人之长;三才是常用“百”字的大写。所以用在这里,讲的是人的故事,是赞许这“八百”名士兵人人都是百人之长的勇士。
2.电审故字2019年800号
《八佰》的龙标其实也很有意思,恰好是2019年800号,不知道究竟是巧合还是广电总局给这部电影定制了一个龙标。
3.片头字幕“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电影的片头字幕,有一句话:“待我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散文诗《墓碣文》。
文章很短,区区数百字,借由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和灰暗,以及无法摆脱这种心境的焦灼与痛楚。
“待我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放在影片里是在说,为追求正义牺牲,哪怕化为尘土,也会面带微笑。
而革命精神将以尘土的形式继续传播下去,影响更多人,就如影片中人物爱国意识的觉醒过程一样。
4.青帮弟子送电线
电影中,有一群年轻人不畏生死跑过桥去给四行仓库的守军送电话线,最后还是靠赌场阿飞刀子才得以成功。
这帮人很可能就是上海青帮,而且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位端坐着几乎没有露过正脸的很可能是青帮大佬——杜月笙。
上海青帮一直都是国民党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历史上的杜月笙也确实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出过力,有一种说法称,他曾在一天之内将20万光饼秘密送进了四行仓库。
5. 上海公共租界
因为四行仓库的位置极为特殊,日军占据了仓库的西、北两面,东、南两面则是当时的英美公共租界。当时还没有对英美宣战的日本,因为担心殃及租界,在进攻时并没有使用火力过猛的重武器。
上海租界由来已久,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作为通商口岸,随后便划分了上海租界区。
上海的租界区主要有两块,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在四行仓库边上的正是英美公共租界,所以电影中也多次出现英国国旗。

6.租界煤气罐
电影中不仅提到了四行仓库的特殊位置,更是着重提到因为煤气罐的存在,导致日军不敢使用重炮攻击。这两个煤气罐在历史上也确有其物,而历史悠久。
早在1865年,上海成立了“大英自来火房”,后改名“上海英商煤气公司”,这让上海成为亚洲第一个使用煤气的城市。当时的煤气主要用于煤气灯上作为照明之用,后来电灯流行之后,才逐渐转为烹煮取暖之用。
这两个煤气罐的存在,为四行仓库的守军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保护屏障”。在淞沪会战期间,可能是为了彰显民心士气,在老照片中很少出现煤气罐。但因为煤气在当时是文明的象征,这两个煤气罐曾被画入了风景明信片之中。
7.苏州河岸的广告牌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被民众围观的战斗。苏州河两岸,仅一河之隔,不过五十来米,一面是炮火连天的残酷战场,是地狱,一面却是灯红酒绿的英法租界,是天堂。
两岸对比,更显残酷。所以电影中也特意安排了很多两岸的人互相对望的镜头。而从守军这边望着对面,更是能够看到无数广告牌,足见剧组在布景上的用心之处。
隐约可见的有:SIEMENS,西门子电器;Camel,著名的骆驼牌香烟等等,还有许多虚构出来的酒吧、餐厅广告牌。
8.电影彩蛋
最特别的是,霓虹灯之中还隐藏了两部电影。
一部是“42ND STREET”,中文译名《第42街》,1933年上映的一部美国歌舞片,这还挺符合当时上海租界区的观影口味的。
另一部是大名鼎鼎的“SPELLBOUND”,希区柯克指导的《爱德华大夫》。这是一部1945年电影,应该是导演或者美术指导比较偏爱,加进去的彩蛋吧。
9.可口可乐广告牌
说起片中的广告,最显眼的当然是四行仓库西墙上那幅巨型的可口可乐广告,上面写着“请饮,可口可乐,屈臣氏汽水”。
这面墙也正是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片中的攻城器械、钢板阵炸墙、迫击炮重炮攻击的,陈树生绑着炸弹跳下楼与日军同归于尽的都是这面墙。现实中的这面墙也是四行仓库展览馆的重中之重,整面墙被完整保留,甚至保留下了弹孔和炮孔。
虽然这看起来这像是电影的浪漫化虚构,但其实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可口可乐早在1927年就进入中国,并在上海设厂生产,由屈臣氏矿泉水公司负责装瓶。到了1933年,上海厂已经是可口可乐在美国之外的最大装瓶厂。
在淞沪会战的老照片中,确实也能看到日军在可口可乐广告牌下设立的阵地。

10.片尾曲《苏州河》
片尾曲苏州河改编自《伦敦德里小调》(Londonderry Air),由歌手那英和意大利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
《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有着悠久历史的爱尔兰民谣,作于1600年间,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旋律舒展优美、纯朴轻柔。
其最知名的一个填词版本名为《Danny Boy》(《丹尼男孩》),同样也是一首关于战争、父子诀别的歌曲,和电影中的《苏州河》有着“同曲同工”之妙。
11.中日军服和各式武器
《八佰》作为一部战争片,在武器、装备上当然也做得非常细致。
其中日军穿的昭和五式陆军制服。该套军服从30年一直沿用到38年,其标志性的特点就是立领设计,而且军衔章是在肩部的两侧。
当时进攻四行仓库的是日军上海派遣军第三师团,是日本帝国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穿着本套军服是比较合理的。
而中国守军方面的军服也同样合理。八十八师作为中央军三个教导师之一,是知名的德械师,全副武装都是德国装备,其军服也是浅绿色的德械师军服。
电影中还出现了捷克式轻机枪、苏罗通20mm机关炮等等,都非常符合当时的历史细节。其中守军还使用过一台百式火焰喷射器,这其实是属于日军的装备,当时的国军并不具备,可以理解为是缴获的战利品。
12.老鼠和白马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老鼠,最后一幕是白马,老鼠和白马也在片子中间反复出现。对于《八佰》这部“时间就是金钱”、恨不得再压缩一点时长的电影来说,花费这么多笔墨来展现这两种动物显然是有深意的。
理解起来也很简单。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开始仓库守军们沿路收拢上来的“杂牌军”里,有许多人只想活着不想打仗,这显然对应的是他们。
他们有的是只会种田的农民,有的是只会打算盘的文职,甚至有的还是十来岁的孩子。战斗一打响,他们能想到的只有躲藏或逃跑。
至于白马,它是希望,是未来。纯白的马从始至终都围绕着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应该就是“希望是少年拥有的,未来是属于少年的”。
13.长坂坡赵子龙,黄忠定军山,走麦城
电影中不止一次出现过《三国演义》的元素。
上官志标说淞沪会战国军溃败犹如“一路走麦城”,正是关云长败走麦城的典故。
而对面戏班子唱的戏是“长坂坡赵子龙,再杀他个七进七出”,李晨饰演的角色山东兵随身带着一套赵云的皮影戏,因为他觉得:“关老爷讲的是兄弟情谊,可赵子龙不一样,他护着国呢。”
在端午死后,山东兵拿起了皮影演起了赵子龙,唱到最后一句时掉下眼泪,唱词是“汉室中兴待后生”,与山东兵平时叫端午“小孩儿”遥相呼应。而小湖北想象中的赵子龙也在端午牺牲之后,变成了端午的样子。
赵云这个角色恰好对应着四行仓库的孤军,“独身一人”,面对着千军万马,七进七出,毫无惧色。
最后姜武的角色老铁上楼顶耍大刀唱的戏文也正是“黄忠定军山”的桥段。这段戏讲的是老将黄忠力斩夏侯渊的故事,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写照,也是四行守军穷途末路之际,依旧有壮志报国之心。

14.湖北保安团
全片开始时有一句台词:“我们是湖北保安团的脸面”,而且还操着一口湖北方言,画面中是一支军队戴着蓑衣笠帽,在浦东的芦苇荡中急行军。显而易见,这支军队是来自湖北的保安团。
淞沪会战期间,国军损失了大量原经过德式训练的士兵,基本上20天左右就要补一次兵。守卫四行仓库前夕,八十八师刚好进行了第五次补充,来源是湖北保安团,尤其是来自通城保安大队的士兵。所以,历史上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绝大多数也都是湖北子弟兵。
15.童子军送旗杨惠敏
电影中,有一位女童子军向四行仓库守军送旗。这位女学生名为杨惠敏,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是,她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战火危险游过苏州河。电影中采用的就是这一种说法。
杨惠敏给守军送旗的事件,大大振奋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并获得当时驻扎在租界内的世界各国媒体之赞扬。
16.日军凌迟处死俘虏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日军为了逼迫四行仓库内的守军尽快投降,公开凌迟处死了一批俘虏,其中就包括黄志忠饰演的老葫芦。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班长蒋敬带领战士九人负责在蒙古路旱桥一带警戒,惜因未能及时撤出,全数被俘。随后,他们被押至苏州河畔,被日军以刺刀一刀刀刺死。
17. 谢晋元团长的家书
电影中,小湖北担任谢晋元的勤务兵之后,在会客室中见到一封信,信封上写着一个名字“张萍舟”。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这封信是谢晋元写给连襟兄弟张萍舟的家信。
信中写道:“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足以可见谢晋元的镇定自若和报国意志。
因为谢晋元率领孤军死守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上海市政府将四行仓库旁的满洲路改名晋元路,更将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更名为晋元公园,建立晋元中学作为纪念。

18. 鹰犬将军宋希濂
王千源饰演的角色羊拐,虽然也在逃兵组中,但战斗起来俨然是个训练有素的老兵。电影中的他唯一挂念的就是自己的老母亲,受伤时解开衣服掉下很多钱,可见他一直都在攒钱想寄给母亲。
电影的后段,他才自报家门是三十三师的,原三十六师。朱胜忠说了句“宋长官的兵没有怂的”,这位宋长官指的是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
宋希濂黄埔军校一期生,骁勇善战,在淞沪战役、武汉会战以及阻止侵缅日军侧击滇西等战役中,均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曾获“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政府赠予“棕叶自由勋章”,被誉为“黄埔之光,”有“鹰犬将军”之称。
19.亚洲首部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的影片
《八佰》的幕后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等比复刻的四行仓库、苏州河夜景,在布景方面就耗费不少心力。
其中最厉害的还是亚洲首部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的影片,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复仇者联盟3》《复仇者联盟4》两部先例。
IMAX摄影机以广阔的动态范围和极为细腻的镜头捕捉见长,对于战争场面的临场感展现、上海十里洋场的表现都发挥了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 孤军的悲惨结局
电影的最后,四行仓库守军退入租界,仅留下了一支敢死队吸引日军火力。电影并没有细致描述敢死队的结局,但是他们的悲壮下场似乎是人人都可以猜到的。这个时候,不再需要大场面,留白反而能让人悲痛不已。
在真实历史上,退入租界的孤军同样悲惨。一进入租界,他们就立刻被缴械,关进收容所。三百五十八人被禁于胶州路空地,被称为“孤军营”。团长谢晋元更是被叛变的士兵刺杀致死。随后,日军入侵租界,孤军成为战俘,被分送各地集中营,甚至被运往赤道以南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劳工。
正如《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中所唱的:我的团长倒在租界的操场旁/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他和他的提琴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战士们埋骨他乡,而《八佰》把他们的精神带了回来。

⑥ 《八佰》点映大获好评,你对哪个演员印象最深刻

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我国上海即将被日军攻陷,400多名中国战士驻守四行仓库,誓死抵抗,对外号称“八百壮士”。数十年后,著名导演管虎为了致敬这些为了保护祖国牺牲自己战士们,将他们辉煌的壮举拍成了电影并搬上了大银幕。这部影片没有特定的主角,但有王千源、张译、姜武等演技派演员加盟,凭借他们卓越的演出在刚刚点映结束就获得了大量好评,不论是电影内容还是票房亦或者是听觉、视觉效果上来说,这部电影非常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当中体现了当今国内影视工业的顶尖水准。因此有不少剧中的演员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每个人的观影方式不同,所以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也会给观影者带来不同的印象,比如演员郑恺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一位影片中戏份不到三分钟的角色。

《八佰》这部电影中,你又对那个演员的印象最深刻?欢迎在下方评论里留言。

⑦ 《八佰》观后感

《八佰》这部电影是2020年电影业复苏以来我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的电影,非常震撼,也非常有感触。为什么说会选择去看这样一部电影呢,首先是它的演员阵容,确实是非常强大,演员演技实力也很优秀,张弛有度。

除了真实存在的由杜淳饰演的谢晋元将军,魏晨饰演的朱胜忠,俞灏明饰演的助手上官志标,最让我有感触的其实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型人物“端午”,欧豪饰演,在短短4天内从一个贪生怕死的杂牌军成长为真正的战士,最后壮烈牺牲,让人为之动容。

其次一大亮点是电影中第一个镜头出现的“老鼠”以及贯穿整部电影的“白马”,要知道管虎导演擅长用动物意象,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凑时长,“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开始仓库守军们收拢上来的“杂牌军”里有很多人根本不像打仗只想活着,显然对应的是他们。

而“白马”,它是希望,是未来,从始至终都围绕着剧中“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应该就是希望少年拥有的未来是属于少年的。

最后,作为一个观影者,虽然说不能和这些英雄前辈们在战场上感同身受,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也算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国人、战士,有多么顽强和爱国。就像电影中那句最经典的台词“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这是我们该记住的历史,庆幸自己生于和平年代,也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向军人战士们致敬,没有他们的挥头颅洒热血,哪来今天的美好中国。

(7)电影八百朱胜忠结局扩展阅读:

《八佰》的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于淞沪会战后期,1937年10月,“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英勇抵抗日军整整4天后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四行仓库,一幢25米高的六层混凝土建筑,位于苏州河畔,属闸北区,在上海租界的边缘地带。坚守四行仓库表明蒋介石在国际视野面前展示中国的抗战决心。

这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日发生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中的一场特殊防御战。88师第524团第1营与日军精锐第3师殊死战斗,中国营只有四百多人,为什么后来会被称作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第88师由孙元良将军指挥,孙元良向他的上级顾祝同提出抗议,这意味着88师会全军覆没,顾祝同最后经权衡,蒋介石同意第88师大部分人员撤退,只留524团第1营,谢晋元中校带领524团第1营坚守四行仓库。

一营官兵大多是来自湖北的新兵,当兵不到3个月,他们唯一的重型武器是4挺24式水冷马克沁机枪。414名官兵奋力加固防御工事,用沙袋堆起防弹墙,将邻近的建筑物烧毁,形成一个开放区域。

谢晋元当然知道自己兵力火力都严重不足,所以故意散布消息,将第1营标记为“第524团”,以迷惑日军。10月27日中午,双方发生交火,日军从仓库西侧发起进攻,守军打死日军7名,守军只有2名士兵牺牲。10月28日,上海所有的媒体头条,都报道四行仓库守军的英雄事迹。

第二天上午巡查防御工事时,发现一支日军部队在1000米外活动,谢晋元拿起枪击毙了一名日本士兵。下午,日军占领了仓库西侧的交通银行大楼,切断了仓库的水电线路。四行仓库守军的消息点燃了所有市民的爱国激情,上海商会和市民们送来了十几卡车的物资,谢晋元还借机请美国军队帮助转运出去了10名伤员。

当天晚上,上海商会派女童子军杨惠敏送来一面国旗,杨惠敏希望记录所有士兵的名字,谢晋元遂从524团的名单中列了800个名字给她。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⑧ 如何看待八佰影片里的故事情节呢

《八佰》这部破20亿的电影,终究是没有辜负华谊兄弟的期望,同时也在疫情过后,电影院没有电影可看的情况下,给这些影院打了一针强心针,虽然华谊兄弟套路了中小影院,但是还是让影院看到了希望。

河对岸租界的居民,教授家里的麻将,赌场里面的赌徒,唱戏的小生和老生,从一开始的麻木,到教授拿出自己的枪,对着狙击方向开枪,而蓉姐提出那两箱子吗啡,杨惠敏童子军的募捐,铁门伸出的一只只手,都是因为国人的血性。

⑨ 八佰结局是什么

八佰结局:

1941年4月24日清晨五时,谢晋元如往常一样率士兵们早操。此时,已被汪伪收买的郝鼎诚、张文清、张国顺、张福忠等四名士兵故意迟到。谢因此将这几人叫到一旁询问。早有准备的四个奸徒忽然拔出凶器。谢晋元重伤倒地,流血至黄昏许,医治无效,一代抗日英雄,就这样悲愤以殁,时年仅37岁。

(9)电影八百朱胜忠结局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蒋介石下令88师54团留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湘籍新兵二狗和小长沙等人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四行仓库。面对残酷的战争还有民族大义,各怀心思的军民最终团结一致,抵御了外敌入侵。

⑩ 《八佰》枪杀日本俘虏的情节到底应不应该有呢

影片《八佰》有这样一个桥段,四行仓库守军采取关门打狗的战术,全歼了冲入仓库的一队日军,并且还生俘了四五名俘虏。然后,守军的七班长朱胜忠逼着几个逃兵把日军俘虏当靶子来练习射击。这个情节到底应该有吗?

然而,电影在内核思想上,对历史的“狗血”改编,却已经和那些已经吃果果不要逻辑,只要热闹的神剧比肩。我很理解编导要表现抗日将士的热血,为此不惜把《八佰》拍成抗日将士壮烈牺牲的场景集锦。为了凑出这些场景,连日本兵手举钢板排个乌龟阵,就可以挡得住机枪和手榴弹的场景都出来了,这不是神剧是什么?既然这样,何苦费劲费钱在道具服装上死抠细节?为了增加人性讨论,更添加八百壮士居然俘虏了日本兵,还要当活靶子来练射击?!管虎管大导演,真的,你拍这电影不合适,你连四行仓库之战的目的都没搞清楚,你来还原什么历史?这场战斗的实际情况怎样不谈,不争论?

这一战国民政府留八百壮士(实际就88师524团1营四百多人)下来,就是自嗨打个国际观瞻,换句话说就是自说自话打给洋大人看的,目的就是想占领道德制高点,卖苦情卖悲壮,现在突然加个杀俘戏,那么请问打这一仗的目的还剩什么?我没有道德洁癖,如果我在战场上,手里有俘虏,我明着告诉大家,我不会图解气虐俘杀俘,但是有很多情况下我会毫不犹豫,毫无心理负担的杀俘,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为什么省下自己嘴里吃食给俘掳吃,牺牲自己来掩护战俘—— 对不起,我做不到,谁来领导我,事后会给我什么样的处罚我都不管,我就是做不到,但是这是桌面下的事情,我不会二兮兮犟嘴说我做不到,战场上杀俘的理由和时机、借口不要太多?

善待战俘,但我不会为此牺牲我的利益。可是我分得清轻重和是非,事情已经摆到台面上了,四行仓库这种战斗真抓到战俘,连围观的群众都知道,这时候杀俘不又变成二兮兮的了吗?无论洋人台面下有多无耻,杀俘这种事,在台面上他就是违背国际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事情,四行仓库八佰壮士,如果真的有杀俘行为,恕我直言,连历史上躲进租界的后路都不会有,所有洋人会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杀光他们!管导演加这场戏,是典型的战术影响战略,典型的因文害意,情绪是出来了,可惜因此这场战斗的唯一一个理由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这个杀战俘的桥段是个彻头彻尾的大败笔。

阅读全文

与电影八百朱胜忠结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ia的音乐电影 浏览:256
战斗机战争的电影大全集 浏览:15
八零后一部红缨枪电影 浏览:195
电影酒驾完整版 浏览:355
喜剧电影大红包结局 浏览:947
新少林寺电影在哪拍摄的 浏览:999
俄罗斯电影坦克中文字幕 浏览:326
爱国电影观后感100篇 浏览:521
哪个网站可以在线看小电影 浏览:266
徐峥的下一部电影 浏览:480
沈腾参演的电影大全 浏览:93
解放前香港电影院失火事件 浏览:639
解密风暴法国电影 浏览:194
在新电影在线 浏览:240
成龙电影全部国语我是谁 浏览:255
这是最棒的电影翻译英文 浏览:1000
开电影院需要多少人流量 浏览:9
韩国有中国电影院么 浏览:478
电影力王完整 浏览:751
完整版电影大全狼牙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