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岁月神偷电影观后感 600字
一部好电影会有一种力量,正如《岁月神偷》给我的震撼久久未能平复。据说这部电影是导演罗启锐的亲身经历。所以感觉非常真实。
这是一部“笑中有泪”的电影,电影对白轻松幽默,饰演细佬的小孩子非常搞笑。但是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感触。你在这部电影可以看到人生的各种画面情节:纯真的初恋,亲人之间的吵闹与情谊,甚至是生离死别。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令我非常深刻就是:他们一条街的人每当开饭时都会在街上摆上桌子,然后吃饭时,他们都是不分彼此的,可以跟其他家的人一起享用,你可以在吃着饭的时候到其他家的桌上夹上几道菜吃。
电影最令我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吴君如讲的:人活着,总要信的。吴君如(饰演妈咪)的儿子(李治廷饰演阿哥)患上血癌,她对她儿仔说:你可以战胜病魔的,你要有自信,你可以的,不管怎样,人活着总要信的。虽然最后奇迹并没有发生。当家庭陷入贫困危机,丈夫对生活失去信心,吴君如对她丈夫说:不管怎样,人活着总要信的。确实,我们活着对事情总是要有希望要有信心,哪怕你知道可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都要抱有信心,等待奇迹的发生。阿哥和他细佬在医院看到有人死亡时,细佬非常害怕,阿哥教他要面对死亡,不要畏惧死亡。而阿哥他自己却要面临他将来不久的死亡。
B. 《岁月神偷》观后感
[《岁月神偷》观后感]看了电影《岁月神偷》,心中涌起一次次淡淡的忧伤和莫名的感动,《岁月神偷》观后感。简单的情节,平淡的叙述,将家庭的亲情和少年懵懂的爱情演绎的真实而又亲切。它仿佛在述说你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的昨天。进一的家庭无疑是拮据的,但亲情让贫苦的家庭一样温馨。它让你回想起少年时上学的情景,男生和女生,简单而又熟悉。有的是对未来的遐想和憧憬,不用面对未来的挑战和世俗的眼光。但父母却要为这个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进一得了白血病,阿爸阿妈即使将全部值钱家什当了也要为儿子输血,进二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家里都在为进一深深的祈祷,每一个情节,你都可以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感动,在于能引起深深的共鸣,在于平淡中演绎的真实。纯洁而又浪漫的初恋,让人陶醉让人感动。一旦离开莫名的想念,一旦见面会心的微笑,一旦分离来往的书信,一旦重逢深深的拥抱,初恋,遥远而又让人回味,观后感《《岁月神偷》观后感》。曾经有段岁月时间过得漫长而又急速,曾经有个人偷走过你的心。你会因为TA的一个小小的礼物而欣喜若狂,TA的一个甜蜜的吻而心神荡漾。你是完全的心有所属,你的世界满是TA的影子。而这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溜走,所以初恋是不加糖的咖啡,在苦涩中有让人回味的甘甜。而我们终要长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衰老,生活也会经历无法预料的变故,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的拥有。年少时我们不懂父母的苦心,爱情的脆弱,一旦明白了,岁月已经不再停留。岁月偷走了我们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人,也在偷走我们经历的感情,所以,生命中的每一天,要用心去过,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拥有的,会被岁月不知不觉的偷走…
〔《岁月神偷》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C. 《岁月神偷》是否让你明白了岁月是如何流逝的
人人都说要走,芳菲姐姐说要走,奶奶也说要走,我问奶奶要去哪儿?她说她的日子快到了要去苦海那边看爷爷。我问苦海在哪里,可是她说的我又听不懂。奶奶说:如果你肯放弃最心爱的东西,全都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可以和亲人重逢了。——《岁月神偷》· 罗启锐
一部好的影片不需要多少华丽的宣传,也不需要多少绚丽复杂的画面,更不需要多么先进酷炫的舞台特技,它只需要简简单单的几个人,用最朴实、最温存的语言将人生的生活百态用短短数十分钟的电影演绎出来,让大家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生命的消失,无疑,《岁月神偷》这部电影算是一部合格的剧情片了。
大家对岁月流逝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D. 请问电影*岁月神偷*隐含的内容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事。
岁月神偷》的预告片画面:女儿(吴君如)在鞋店招牌上用力地写着斗大的“鞋”字,自言自语道:做人要信,总要信!(是指做人的信念,以下是与任达华饰演的父亲对白,很有趣。)
父亲:“鞋”字半边“难”啊;
女儿:老豆(爸),“鞋”字半边“佳”才对啊。
以上关于“鞋”字的对白隐含了非常贴切的人物性格,可谓各自表述,一语双关,谁都没说错,尤其是从字形来说;至于深层的意义,则是人生的观点角度了。看了这预告片的片头后,我一下子就被其剧情吸引住了,只可惜网上再也找不到整套电影的粤语版视频,遗憾!
我看港产片是务必要看粤语的,因为其语感是其他无法代替的,这是母语思维的习惯使然,与偏激的东西无关。有时很为一些字眼能大行其时而高兴,是因为某些词汇的确是很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某些东西,比如“淡定”、“犀利”的广泛引用,又比如凤凰卫视主持人的倾谈。
最近,尤其是年后,已经很少在网络空间里写博了,很多时只是沉醉于阅读器上的订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整合,总算是集合了自己喜欢的一些网页,不至于浪费了许多时间在自己认为无趣的资料上,但偶尔还是要和网友沟通一下的。
想不到“兰开夏道”与“王迪诗看世界”竟然是同一个作者(daisy wong)。原来这位香港“中女”竟然是多才多艺,律师出身,但小说期刊等作品却都转载在多家网站上面,真犀利!此发现是出于对其博文中提及的《岁月神偷》而发生兴趣,因而对作者作出更多的了解。有俩个金句值得深思:
花不是用来插的,是用来晒的;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以上可见,作者极具张扬的个性,而令我感动的是其在《你有什么资格死?》一文中,用的就是电影中的偶像故事,告诫80后、90后的年青人万莫轻生,文章的末尾引用了《岁月神偷》的歌词,令人过目不忘。
其实,最令我震动的不是电影,也不是王迪诗,是因为数年前,我在五羊新城的鞋屋招牌就是自己的涂鸦之作,恰好是用毛笔写了一个大大的“鞋”字!(不过,是黑色而非红色。)及后,便认识了如今已在天堂的那位朋友。
岁月如神偷,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的偶像、亲朋、以及难忘的初恋都会离你而去,寂寞与孤独的感觉会悠然而生。
E. 求文档: 岁月神偷影评怎么写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岁月神偷》
若不是北京的夜太深,风太大,来往的路人太匆忙谁也看不清旁人的脸,我也不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春风沉醉的任由泪水从眼角滑落;若不是音乐太美,故事太伤感,我也不会强压着近乎哽咽的声音给父亲给远在南国的父亲忽然打去电话。我只是说“爸爸,很久没和你说话了,问候下”,我没能说我是看了一部叫《岁月神偷》的电影被触动了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而想念他和母亲。
我已经不想再用“有情怀”来形容这样一部制作认真充满对往昔时光眷恋的电影了,反正郁闷是情怀,孤独是情怀,怀恋也是情怀。那么泛黄的镜头、悠扬动情的音乐,20世纪60年代香港平民生活的街区奔跑追逐打闹孩童的笑声亦是一种情怀,只是“情怀”这个词说多了,真的显得太过俗套也无意中显露出自己语言的贫瘠。
虽然这部精雕细琢的电影在剧情依然还稍微有些俗套,穷二代男与富二代女的爱情,患上绝症结尾势必死亡的男主角,生活艰苦却又乐观面对现实的小老百姓,无时不在烘托凄美气氛的悦耳音乐,哪个也不能免俗,但这并不妨碍看电影的俗人们被打动。爱情与亲情,平凡又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样的元素只要组合得当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看看那些充斥着荧屏和银幕的电影电视哪一个又逃得开这些俗套,哪怕连唐僧、孙悟空也要与人与妖轰轰烈烈的谈起情爱来。而作为导演罗启锐与编剧张婉婷这对金牌组合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他们将香港六十年代人们的拼搏精神带入到故事中,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像罗太所说“做人,总要信,总要信” ,像叶倩文与杜德伟所唱“信世间始终全美”。
我想看过影片的预告片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看过片名看过预告片早早的就知道影片要说岁月才是小偷,所以我始终没有认为那个偷走了乌龟、偷走了金鱼缸、偷走了寺庙中孙悟空像、偷走了米字旗、偷走了月光杯的弟弟会真的成为小偷。在面对失去最亲爱的哥哥的时候,弟弟将自己偷来的一切都扔到了海里,因为奶奶说过用最珍贵的东西填满了苦海就能与逝去的亲人相见,孙悟空像沉到了海底、月光杯沉到了海底、再无法迎风飘扬的米字旗也只能静躺水面,而曾经戴在弟弟脑袋上像宇航员帽子的金鱼缸也摇晃着脆弱的身躯在海面上等待破裂。海那么大,如何填得满?水那么深,如何看得到底。最残酷无情原来还是时间,它带走了哥哥、带走了父亲也将带走奶奶,带走一切行将枯萎与注定逝去的,是的,那是一切的一切,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过。比起现在直白的名字,影片另外一个名字《1969太空漫游》或许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看似简单俗套的电影情节,即便不去深入挖掘和解读,观众也不难看出那些潜藏在其中的其它关键词,殖民地、粤语残片、老港星、教会学校、内地人移民香港、香港人移民国外、英文歌曲……太多太多被岁月偷去的记忆,通过影像制造出的幻觉又被拿回,然后亦梦亦幻的像针尖一般或轻或重的扎人心的深处。
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承载了太多的沉重的担子,好在任达华、吴君如、秦沛等一众资深香港电影人不摇不晃的将担子稳稳的抗在肩膀上,而哥哥与弟弟(特别是弟弟)的演绎也给人惊喜。要解读那些深刻的意义,留给专业的影评人们,要借电影抒情,就留给我等这样的凡夫俗子。只道是,不伤感,怎能不伤感。回首惊觉,天地无情时光最难留,人生幻梦岁月是神偷。
《岁月神偷》:听香港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1、
看片名,《岁月神偷》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年前杜琪峰的《文雀》——都和“偷”有关,又都有着浓烈而倔强的老港怀旧情怀。但归结到具体内容,两者千差万别,杜琪峰是通过一门消逝的传统江湖技艺来追溯对老香港的记忆,而《岁月神偷》基本上和“偷”无关,它是导演罗启锐私人的童年往事,“岁月神偷”,隐喻的是那些被悄悄偷走的往昔岁月。“神偷”二字,尤其表达了作者的杂糅情绪——无奈、自嘲、怀恋、感伤。
《岁月神偷》的气质,和前两年日本大热的《永远的三丁目夕阳》十分类似,都是听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家庭,他们拼命努力去改变命运,去争取幸福,最终我们无法判断他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但他们经历的那段不寻常的岁月,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鲜活缩影。我们从《岁月神偷》中,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些熟悉的场景以及熟悉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力量,确切地说是一个族群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源源不断地赋予这个弹丸之地最盎然的生机。那些大财团,以及各界名流确实那这片土地上一直以来的永恒话题,但归根结底创造历史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岁月神偷》如果叫《香港往事》的话,也完全可以胜任。
2、
《岁月神偷》始终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进行讲述,没有大的时间跨越,或小或大的事情接连发生,你甚至感觉不到片中时间的推移。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导演对叙事节奏的良好把控。影片的上半部分活泼明朗,下半部分则渐渐弥漫着感伤的气氛,中间两种情绪的衔接,应该是近几年来华语电影范围内做得最好的一次,缓缓地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就让观者沉浸其中,丝毫感觉不到突兀感。片中也融进大量的时代符号,除了一些真实纪录片片段的巧妙代入,操着一口上海话的邻居大叔;孩子们的梦中情人冯宝宝;逢年过节时日思夜盼的莲蓉月饼;疯狂袭来的超级台风……这些都在无形中给予影片斑驳并真实的色彩。
内地片方用“哭片”作为宣传要点,这招对市场可能会起到作用,实际上实在有点委屈这部电影了。哭片分两种,一种通过直接的剧情生硬地撕裂观者的感情防线;一种是缓缓地去烘托、温暖观者的心房,你流下的泪水也不冰冷。《岁月神偷》便属于后者,例如片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每次爸爸问小儿子今天上学学到什么,小儿子都敷衍了事,可当家庭处于最阴暗时刻的时候,小儿子张口便背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种对观众内心的打动,完全是通过精心的剧情设计以及真实的情感表达完成,细腻的感情描绘也是该片最大的亮点。
当然,也有观者会质疑片中白血病情节的设置,个人看法是,如果在你的思维里,只要电影里有人得白血病死掉这电影就是烂片的话,那么你不就不要去看《岁月神偷》了。
演员表上,虽然任达华和吴君如两位大牌排在前面,但影片的真正主角其实是小儿子。一直觉得,能否控制好儿童演员,是衡量一个导演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标准,因为小孩子的表演要么无比做作,要么无比真实。很显然,罗启瑞在这一项上达标了。片中那个小孩子演得太好了,无论是念台词,还是一些细微情感的刻画,几乎都看不到表演痕迹,每次出场都极富感染力。这小家伙叫钟绍图,也获得本届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代表个人力挺。
至于任达华和吴君如,两人的表演都没得说。任达华这几年选的角色都很靠谱,这次的传统父亲形象又是一次突破,叮叮铛铛在铺子里做鞋时的样子,让人很难和那个多年来走在时尚前沿的时髦男人联系到一起,可以说是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而吴君如饰演的母亲,是她近几年来遇到的最好的一个角色,以她的实力,如此出彩也在情理之中,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听到有影迷聊天说,“真难想象我被吴君如的表演弄哭了。”不过,想必这位一定没看过《朱丽叶与梁山伯》。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音乐。片中穿插几首英文歌曲,对剧情起到了非常不错的烘托作用,每次响起都令人心头一热。时不时回荡的原创背景音乐也非常好听。相信该片的原声大碟定会销路不凡。
3、
《岁月神偷》让我想起内地正在公映的另一部电影《我们天上见》,两个片子的内容大部分都来自导演个人的真实童年回忆,却都令观众为之动容,可见只要处理得当,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相隔并不遥远。在堆满商业娱乐大片的影院里,能看到这样的温暖人心的影片,对影迷来说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近几年来功利主义盛行的华语范围内,这样的电影太少了,希望有更多的导演能有机会,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去拍摄一部电影送给自己。其实放眼世界范围,大都令人尊敬的电影大师以及巨匠,都有一部讲述自己成长经历的电影,这部电影又大都是他们的卓越之作。
《岁月神偷》没能获得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提名,的确让感到遗憾,不过罗启瑞导演也不必为此怄气,影迷们的支持,已然是最好的证明。
F. 求一篇《岁月神偷》的影评
《岁月神偷》:听香港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1、
看片名,《岁月神偷》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年前杜琪峰的《文雀》——都和“偷”有关,又都有着浓烈而倔强的老港怀旧情怀。但归结到具体内容,两者千差万别,杜琪峰是通过一门消逝的传统江湖技艺来追溯对老香港的记忆,而《岁月神偷》基本上和“偷”无关,它是导演罗启锐私人的童年往事,“岁月神偷”,隐喻的是那些被悄悄偷走的往昔岁月。“神偷”二字,尤其表达了作者的杂糅情绪——无奈、自嘲、怀恋、感伤。
《岁月神偷》的气质,和前两年日本大热的《永远的三丁目夕阳》十分类似,都是听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家庭,他们拼命努力去改变命运,去争取幸福,最终我们无法判断他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但他们经历的那段不寻常的岁月,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鲜活缩影。我们从《岁月神偷》中,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些熟悉的场景以及熟悉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力量,确切地说是一个族群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源源不断地赋予这个弹丸之地最盎然的生机。那些大财团,以及各界名流确实那这片土地上一直以来的永恒话题,但归根结底创造历史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岁月神偷》如果叫《香港往事》的话,也完全可以胜任。
2、
《岁月神偷》始终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进行讲述,没有大的时间跨越,或小或大的事情接连发生,你甚至感觉不到片中时间的推移。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导演对叙事节奏的良好把控。影片的上半部分活泼明朗,下半部分则渐渐弥漫着感伤的气氛,中间两种情绪的衔接,应该是近几年来华语电影范围内做得最好的一次,缓缓地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就让观者沉浸其中,丝毫感觉不到突兀感。片中也融进大量的时代符号,除了一些真实纪录片片段的巧妙代入,操着一口上海话的邻居大叔;孩子们的梦中情人冯宝宝;逢年过节时日思夜盼的莲蓉月饼;疯狂袭来的超级台风……这些都在无形中给予影片斑驳并真实的色彩。
内地片方用“哭片”作为宣传要点,这招对市场可能会起到作用,实际上实在有点委屈这部电影了。哭片分两种,一种通过直接的剧情生硬地撕裂观者的感情防线;一种是缓缓地去烘托、温暖观者的心房,你流下的泪水也不冰冷。《岁月神偷》便属于后者,例如片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每次爸爸问小儿子今天上学学到什么,小儿子都敷衍了事,可当家庭处于最阴暗时刻的时候,小儿子张口便背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种对观众内心的打动,完全是通过精心的剧情设计以及真实的情感表达完成,细腻的感情描绘也是该片最大的亮点。
当然,也有观者会质疑片中白血病情节的设置,个人看法是,如果在你的思维里,只要电影里有人得白血病死掉这电影就是烂片的话,那么你不就不要去看《岁月神偷》了。
演员表上,虽然任达华和吴君如两位大牌排在前面,但影片的真正主角其实是小儿子。一直觉得,能否控制好儿童演员,是衡量一个导演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标准,因为小孩子的表演要么无比做作,要么无比真实。很显然,罗启瑞在这一项上达标了。片中那个小孩子演得太好了,无论是念台词,还是一些细微情感的刻画,几乎都看不到表演痕迹,每次出场都极富感染力。这小家伙叫钟绍图,也获得本届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代表个人力挺。
至于任达华和吴君如,两人的表演都没得说。任达华这几年选的角色都很靠谱,这次的传统父亲形象又是一次突破,叮叮铛铛在铺子里做鞋时的样子,让人很难和那个多年来走在时尚前沿的时髦男人联系到一起,可以说是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而吴君如饰演的母亲,是她近几年来遇到的最好的一个角色,以她的实力,如此出彩也在情理之中,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听到有影迷聊天说,“真难想象我被吴君如的表演弄哭了。”不过,想必这位一定没看过《朱丽叶与梁山伯》。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音乐。片中穿插几首英文歌曲,对剧情起到了非常不错的烘托作用,每次响起都令人心头一热。时不时回荡的原创背景音乐也非常好听。相信该片的原声大碟定会销路不凡。
3、
《岁月神偷》让我想起内地正在公映的另一部电影《我们天上见》,两个片子的内容大部分都来自导演个人的真实童年回忆,却都令观众为之动容,可见只要处理得当,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相隔并不遥远。在堆满商业娱乐大片的影院里,能看到这样的温暖人心的影片,对影迷来说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近几年来功利主义盛行的华语范围内,这样的电影太少了,希望有更多的导演能有机会,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去拍摄一部电影送给自己。其实放眼世界范围,大都令人尊敬的电影大师以及巨匠,都有一部讲述自己成长经历的电影,这部电影又大都是他们的卓越之作。
《岁月神偷》没能获得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提名,的确让感到遗憾,不过罗启瑞导演也不必为此怄气,影迷们的支持,已然是最好的证明。
G. 岁月神偷影评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哭点没有底线的人,看这样一部电影确实会让泪腺在两小时之内承担起超强负荷的工作。同样是回顾过往,同样是感慨亲情,同样是岁月流逝,看过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之后,越发觉得《岁月神偷》有很大的煽情之嫌,尤其是黎允文超强的配乐能力,足以让人伤感不已。而《我们天上见》的情感表达克制、理性、循序渐进,后劲十足,直到字幕向上滚动,未完的情绪依然在心里徘徊,虽然没能泪流满面,但却禁不住鼻尖阵阵微酸,难以抵御那份欲说还休的隐痛。
《岁月神偷》让人感动的因素很多,不只是亲情,不只是爱情,不只是生离死别,它还包含着一代人难以重现的成长经验。你再也不会被小伙伴嘲弄,再也不会和邻居一起在露天吃饭,再也不会吃完饭和兄弟姐妹一起写作业,再也不会把那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当做宝贝。一切美好的旧时光,都毫无顾及地一去不复返了。好在还有大脑来承载记忆,好在还有电影能呈现这一切。
电影里的一家是普通的市民阶层,爸爸做鞋,妈妈卖鞋,哥哥功课优秀,弟弟调皮可爱。爸爸说,做人要保住顶,妈妈说,做人总要信。爸爸给妈妈做了一双鞋子,妈妈给鞋子分别取了名字,一步难,一步佳。台风来时刮穿了房子,电台里The monkees的《I wanna be free》和满屋的鞋子一同在风雨中飘散,人对美好的向往总是和现实的困苦相依相伴。因为贫穷,哥哥面对女友家的豪宅时神情黯然,弟弟无法一个人独享一盒月饼时嚎啕大哭,爸爸当掉了戒指给哥哥输血,妈妈抓着爸爸空空的手指哽咽难言。人各有命,富贵不同,但贫穷不一定就意味着不幸,情感的维系才是幸福与否的关键筹码。
《岁月神偷》的真诚之处便在于,它收敛了悲戚,流露了笑意,始终在守候着一份淡淡的希冀。
欲望与血缘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少有人会停下回望来时的路。你在慢慢长大,却并不觉察身边的亲人正在慢慢变老乃至死去,总有一天你会要用欲望去置换感情。就像奶奶说的,你把所有喜欢的东西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会和亲人团聚。
生活的美好与残酷便在于,真情永远有效,只是每人都有各自命运的期限,过时了,便不候了。
H. 如何评价电影《岁月神偷》
对于电影岁月神偷来说,我个人还是会比较喜欢这部电影作品的。对于整部电影来说,它的一个自身节奏是特别舒缓的。我们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很清楚的被带入到那种非常缓慢的节奏当中去,会暂时性的忘记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事情。虽然说一些事情都是比较普通的,一些情节也都是比较平常的,但就是这样漫不经心的手法会更加的撩动人们的心弦。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原因之处。
I. 港片《岁月神偷》,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有时雨。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这是出现在歌曲《岁月神偷》当中的一句歌词,其实也和电影当中所讲述的一些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7分,令许多观看的人都有泪目情况,它所讲述的也和岁月有关,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这部电影所代表的并不是影片当中这一个家庭的故事,其中也衍生出来了当时那个年代许多家庭的影子。
虽然说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留下了许多的泪水,但是整体却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只要面对挫折的时候不放弃就能够渡过难关,因此也给许多人带去了希望。
J. 岁月神偷的观后感求求大家 小妹在这跪下了
这部电影作为香港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很值得我们去赞赏。电影对进二这一个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十分真实,表现的是一个小孩子对未知世界的不理解和内心又特别想参与到这个世界中去的原始冲动。影片中进二不止一次的偷东西的这些描述,导演并没有用贬义的手法来表述,反倒用轻快,幽默的手法来体现,说明导演的用心并不是把进二偷东西做为一个直接的表现内容,而是在这一件事上反复说明进二对世界认知的不断需求的过程。这里就标示出了一个人性的定义:人活着,对自认为的美好是那么的渴望。
进一,他的努力学习,他的在运动场上的努力拼搏。其实也是种对美好追求的表现,但是这种美好的追求是建立在这个家庭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需求之上的一种需求。进一谈恋爱的这个过程的描写,很大程度的适应了少男少女的现实状况,这是艺术手法上的成功。但最主要的是,进一在第一次到女孩家里去的时候,因为两个家庭的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而产生了进一自尊心的一种自我伤害,这其实是说明的是,当生活成为为别人活着的时候,那人将会失去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
故事中的“爸爸”老是强调一句话:做人一定要保住顶。这个顶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人要有自己的最根本的支撑,这支撑是对未来美好的一种向往。在精神世界里,父亲一直把进一当成是家庭的一个顶。而在生活中,这个父亲一直把自己当成是整个家庭的顶。故事中的“妈妈”一直也在强调一句话:做人总要信。这“信”其实也是种对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她在给自己的内心强加相信美好的事物会出现。
最后的结局是进二陪着妈妈在一种欢快的节奏中去祭拜了自己的哥哥,树上开满了鲜花,而进二也进了那所比较好的高中,他没有哥哥的成绩好,没哥哥跑得快。但生活还在继续,可是这生活却缺少了以前的那种压力。
整个故事告诉人们的是,做人不要太功利心,不要让自己的欲望吞噬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生活将时时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