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电影魔兽世界
网上评论很多,有兴趣可以搜一下看看。
我个人认为,暴雪雄心远大,拍成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
众所周知,魔兽故事体系庞大,绝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说清楚。牛B如指环王,第一部用了四个小时,三部总计超过10个小时,也没有把原著全拍进去。更别提魔兽这124分钟了。所以,这一部很明显是系列的初始,需要从故事的源头开始讲,后面肯定要有续集的。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段故事,为什么要改剧情。
在原著中,杜隆坦可不是被古尔丹杀死的,女半兽人迦罗娜更是挖了莱恩国王的心,洛萨也没有这么华丽的戏份。
回过头来,我们看这片子更多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感怀逝去的青春……
❷ 求一篇《魔兽世界》的影评 1000字 一定要是原创!!!!!
《魔兽》:触“目”可及的艾泽拉斯
文/梦里诗书
如果单从电影的视角来看《魔兽》,剧情的羸弱使其很难成为一部能比肩《指环王》般堪为传奇的佳作,但当《魔兽世界》本身的情感附加成为了手握的王牌,契合极为出色的视觉特效,一个触“目”可及的艾泽拉斯,是足以为人追忆的情怀所在。
《魔兽世界》作为曾火热全球的知名游戏,自身拥有的世界观和历史虽远非《指环王》所能比拟,可也正是这纷繁复杂史诗量级的剧情,亦难以是一部电影的时长所能承载的,所以相较于国内《魔兽》二字的译名,直译《魔兽:起源》来形容此作更为确切,电影将背景时代聚焦于了第一次兽人入侵艾泽拉斯大陆时期,但对于并不熟识《魔兽》宏大世界背景的普通观众来说,电影并没有一个清晰能为人一目了然的开篇,而是突兀的进入到了一个仿若众人皆知的世界,这使这段人类与兽人之间的生死之争,在伊始便难以引人入胜。
不论从叙事架构还是人物塑造来说,《魔兽》的难度其实都远高于《指环王》,这可能也是《魔兽》为何选用邓肯·琼斯这位曾以《月球》、《源代码》惊艳影坛后起之秀担任导演的因由,他对于人物的出色掌控也在这两部作品中有着最好的例证,可从成片来看,《魔兽》虽有着有别于原背景的自主创新之处,但这些新颖的改编,例如奥格瑞姆的背景,麦迪文的形象,迦罗娜的美化等等,并没能更好的去讲好一个故事,而太多的人物和剧情,也使邓肯·琼斯对于群像人物把控的力不从心得以暴露,在无法讨好新观众的前提下,剧情和人物的设定亦难依靠剧情博取《魔兽世界》拥趸们的心房。
即便有着剧情的尴尬,但不可否认《魔兽》作为一部热门IP电影是足够诚意的,在视觉画面上并没有辜负忠实粉丝多年来的期待,CGI技术的辅助,使电影无论是从达拉然、暴风城、铁炉堡恢宏的场景营造,还是霜狼、兽人、狮鹫栩栩如生的塑造,都做到了无比精细的高度还原,一如当年初入《魔兽世界》画面的震撼是此作夯实的奠基,也令观众近乎真实的见证了那个人兽纷争的魔兽世界,而大量游戏原声音乐的经典填充,确也使人重拾了那份昔日的魔兽情怀。
对电影锻造的艾泽拉斯触“目”可及的形容,并非一味的褒义,《魔兽》只能让这片大地得见于眼,而无从动人于心,不过好在这只是一部开篇序曲的“起源”,望艾泽拉斯血与火的英雄史诗终有一日能动人心魄。
❸ 魔兽这部电影怎么样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魔兽这部影片从角色造型、服饰、背景上来说十分到位,但与魔兽正史不符的情节和糟糕的剪辑使其备受诟病。是影迷的情怀挽救了本片票房。
❹ 观看《魔兽世界》电影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是一种激动人心的体验,魔兽当然是成功了,相比其他的游戏改编电影。但同时能明白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价来自于哪里,这部电影真的本应更好。中土系列珠玉在前,魔兽电影感觉什么地方都要差上一些。总的来说,特效已值,加情怀就超值。是老玩家的话绝对会有戳你的地方。
❺ 观看《魔兽世界》电影是什么体验
小细节给游戏粉丝的福利更是随处可见,尤其鱼人怪叫、变形术和暴风城飞行点简直让人拍案叫绝,最让我感叹剧组对游戏研究之深入的是开头洛萨制服卡德加时,用手捂住卡德加的嘴阻止其吟唱咒语,卡德加左手施展到一半的法术也随之止住,光凭那一秒钟,这部电影就俘获了我这名骨灰法师的心。
❻ 看完魔兽这部电影之后你有什么感受400字
从预告片和内部试映会爆出的各种差评消息,我就预感《魔兽》很有可能是一部烂片。后来外媒Metacritic放出的电影评分只有可怜的29分,烂番茄也只有23%新鲜度。
传闻暴雪高层对魔兽电影非常不满,意图收回版权,负责牵线传奇影业的首席运营官Paul Sams被迫离职。
我怀着热切期待又惴惴不安的复杂心情,看完了电影,才意识到《魔兽》确实是一部烂片。
那些仅凭游戏情怀冲动打高分的观众先消停会儿吧。我也是从war3时代过来的,现在还在坚持每周按时刷坐骑。但是,邓肯琼斯辜负了我十二年的魔兽情怀,我没有理由为制片方洗白。
看来,仅仅四个月的前期拍摄是有些敷衍了事的。
在人物角色上,莱恩国王的王者气质与温和睿智,卡德加作为青年法师的聪明顽皮,洛萨作为统帅的忠诚和荣誉感,都没有很好的塑造起来。除了古尔丹动作表情尚可外,杜隆坦、黑手和奥格瑞姆怎么看都像是制作精良、造价昂贵的PVC手办,然而手办是没有生命和灵魂的。被压扁了的椭圆脸矮人,苍白丑陋的高等精灵,只打了几秒钟酱油,他们同迦罗娜的服装道具像极了粗糙的cosplay。演员的演技普遍平庸而拙劣,摆个造型走个过场就领盒饭了,还不如美剧对人物形象刻画丰满。
铁炉堡、暴风城、达拉然的主城都只是掠影一样过去。没有高空俯瞰的震撼全景,也没有拍卖行旅店的温馨细节,更没有表现出魔兽世界中恢弘大气的自然景象。只有稀松平常的树木和黄土。
严重脱离游戏原作的剧情,比如邪能取代恶魔之血强化兽人,达拉然提前升天,迦罗娜兽人恋,洛萨秒杀黑手。似乎仅仅是为了拍摄方便而任意篡改,这样其实是不太珍视魔兽历史。即使从电影原创、经典翻新的角度来考虑,编剧团队的实际改编成果看起来也是异常蹩脚的。这与彼得杰克逊锤炼托尔金《魔戒》原著成为三部曲的剧本是有本质差别的。
单就一部魔幻电影而言,人类与兽人的冲突,在情节推动上非常牵强。
考究的台词对于丰富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游戏原作中有大量的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经典对白,而电影中却没有一句台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联盟方面遭遇兽人军队入侵却始终六神无主。一会儿精灵矮人会议既无会议流程亦无作战方案,一会儿昔日好友洛萨莱恩战略部署意见不合,一会儿迦罗娜美兽心计混入联盟高层大演情感戏,一会儿麦迪文频繁闪现闪回,大秀群体传送闪电风暴。部落方面都是打家劫舍的散兵游勇,没有拯救族人的使命感和急迫感。无关紧要的对话,仓促重复的决斗,不明白古尔丹糟践了一遍又一遍的兽人荣誉在哪里。杜隆坦通敌被抓族诛阵亡,环节衔接不能扣人心弦,反让人觉得这个伟大的酋长智力有点问题。众多重量级的兽人氏族领袖偶尔露脸,像龙套一样无性格无主见,都在坐等古尔丹差遣,没有任何存在感。
联盟与部落之间的镜头切换莫名其妙,拍到哪里就是哪里,似乎没有叙事视角的重心。剧本本身的薄弱加上镜头语言的匮乏可谓雪上加霜。黑石小径的谈判,缺少营造紧张氛围的主观镜头和特写,黑手杀敌之狠辣,洛萨丧子之痛楚完全无感。大场面的镜头和剪辑都是平铺直叙,缺少景深变化的层次感,连续运动的节奏感。黑暗之门的战斗,场地狭小,两军对战乱无章法,与圣盔谷之战和帕兰诺平原之战的有序调度形成鲜明对比。打斗动作流于程式不够精彩,大G板斧平A地板,footman抄起矮人火枪。迦罗娜杀莱恩换和平,洛萨穿胯杀黑手,奇怪的事件却成为了转折点。相比《星战》《魔戒》《变形金刚》等电影中的高潮迭起与经典结局,洛萨举剑高喊口号只是例行公事,画面像是GIF一样潦草。鉴于整部电影的沉闷,口号已经不能再激发观众的共鸣,更不要提热泪盈眶起立鼓掌了。
总而言之,剧本统筹与分镜剪辑,根本称不上是成熟的流畅的商业电影手法。奇幻电影大多通过天马行空的场景和情节,来表达鲜明的善恶观念和激烈的价值冲突。由于前者欠缺,后者未能实现。这只是一部贩售情怀缺乏诚意的IP电影,其初衷就是依靠脑残粉去做票房和口碑保证的。
难道仅仅看到还原了游戏中的插旗,河畔的鱼人和变羊术就能令玩家们心满意足了么,十二年的情怀是不是太廉价了。为了照顾非玩家,世界观大大简化,很多背景不再赘述;为了照顾玩家,又点缀了几处游戏元素。这似乎是一种既可以清楚叙事又可以节约成本的巧妙安排。然而,丰富的内容是电影引人入胜的关键,即使简化世界观也要充实细节。因为已有《魔戒》珠玉在前,电影主创又坦言以其作为标杆。
先进的CGI和动作捕捉技术在兽人建模上有一定贡献,除此之外鲜有亮点。职业法术只有术士邪能绿和法师奥术蓝,十几年前就能做得出来。整部电影也只有一头狮鹫飞来飞去,特效预算略显紧张。最重要的是,前期拍摄的不足,努力用后期制作来补完,这是电影中大量使用的做法,导致了在渲染中特效和实景不自然的割裂感。例如联盟军队出征这一幕,军队、卡德加雕像、城镇建筑和远景天空。《哈利波特》也有各种绚烂的魔法和怪兽,以及较为真实难以辨别的绿幕合成场景,而且作为儿童文学改编电影,《哈利波特》在人物和剧本上是十分扎实的。
这部电影的真实品质,还没有达到《魔兽世界》游戏CG的水准。不仅与近年来的漫威电影,以及其它科幻魔幻电影相比大为逊色,更无法同史诗典范《指环王》和《冰与火之歌》相提并论。
导演邓肯琼斯是凭借小成本科幻片《月球》和《源代码》赢得声誉的,中途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又缺少制作的主导权,拍不好电影很难责怪他。在仅有一亿美元的拮据投资的情况下,也只能拍出一亿美元的东西。一亿美元拍摄如此宏大题材的电影,是很容易拍成烂片的。电影给人感觉是一个半成品,做好兽人建模,预算就花光了,后期包装一下就上映了。年底即将上映的《刺客信条》,育碧都舍得花费两个亿啊。制片方吝啬投资而糟蹋IP,消耗情怀而透支票房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作为魔兽玩家,我非常失望,应该回炉重拍的。
作为电影观众,我只能给二星半,不能再多了。
❼ 《魔兽》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魔兽》内地三日票房破8亿,超《美人鱼》创逆天纪录。
这两天看到电影《魔兽》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网友的各种安利,虽然我不玩这款游戏,但也充满了好奇心,在微博上问网友,不玩游戏的人能否看懂电影?在得到十多位网友的肯定后,迅速买票,一睹风采。
看完这部电影,很多观众形成了两派,有认为堪称史诗级大片,看得非常过瘾,要来电影院二刷的;有认为电影情节与构思让自己失望而归,只剩下心中那一点情怀和想念的。
作为一名外行人,在观众自带情怀加持的背景下,让我们努力抛开情怀因子,来一同领略魔兽带给我们的思考:
1、信任是一张纸,揉皱了就难以恢复如初
信任的建立很不容易,特别是陌生人,更别提自敌对方的人。但信任的打破很容易。很简单,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像被揉皱的纸,即使抹平了,也再难以恢复到以前。
洛桑和迦罗娜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以后,会有怎样的情节走向呢?也许这是下一步魔兽才能告诉我们的故事。
【结语】
人与兽,虽语言不通,却于你争我夺之间,杀出好多哲理。或许对于路人而言,《魔兽》仅是一部情怀大于内容的电影,但对于粉丝和玩家而言,重要的是《魔兽》,而不是电影。作为魔兽的旁观者,能从电影中解读一些背后的思考,是我们参与欣赏这部巨作的最好方式。
《魔兽》,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热血。
❽ 魔兽观后感四百字作文
暑假期间,少儿频道播出了《熊出没》这部动画片.《熊出没》这动画片主要讲了熊大、熊二两只熊,每当光头强来伐木的时候,它们都会来干扰、阻止光头强伐木,扞卫森林保护自己的家园.
光头强为了达到伐木的目的,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坏主意,最后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败在熊大、熊二的手里.就比如说:迷宫乐园这一集,光头强弄好迷宫,设好陷阱,把蜂蜜放在陷阱上.然后又假惺惺的请熊大、熊二到他的迷宫乐园里游玩,好让它们兄弟俩掉进陷阱里,光头强就可以偷着去伐木.可是,熊大、熊二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倒让光头强掉进了自己设计好的陷阱里,熊大、熊二又一次保护了森林.
“保护森林,‘熊熊’有责”这是它们的口头禅,我想熊大、熊二都知道要保护森林,那我们人类呢?在历史上,我们国家曾经是森林覆盖率最多的国家,可现在呢?我们国家的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这都是人为不合理生产和浪费造成的.就拿生产纸张这一项,每年至少要毁掉几十万立方米的木材,现在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森林减少了,生态环境破坏了,各种各样的灾害就会对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灾难.
同学们,珍惜纸张,就是保护森林和环境,所以,请大家不要随意扔掉纸张,合理使用纸、节约用纸,浪费纸就等于砍伐森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永远山清水秀、青春常在,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保护森林,爱护动物吧!
❾ 如何评价魔兽世界电影
古尔丹,反面一号角色。就是拿一根法杖,背后都是骨刺,没事老弯着腰的那个。PS:古尔丹曾经是兽人萨满祭司耐奥祖的学生,后来背叛并出卖兽人,投靠燃烧军团。是穿插在魔兽整个故事线中的反面角色。自私,贪婪,渴望强大力量,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❿ 周记三百字魔兽观后感
1.电影整体节奏还算比较紧凑,也挺吸引人(毕竟是魔兽的世界啊!),故事基本没什么尿点雷点,能感觉到导演很认真很用心的在讲故事,看到一个小时后才看了下时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多线的叙事没什么拖沓,结构脉络也比较清楚;
2.剧情主要讲述艾泽拉斯世界上人兽的一场大战,人族和兽族应该算是魔兽的世界里理解上最没有障碍的两大种族,且主要角色人物个性分明,行为动机比较简单(人族不多说毕竟自己人,兽族的大部分战士的个性都比较简单,耿直刚烈),所以哪怕作为路人,对故事整体的理解不会有太多障碍;
3.看完后与几个游戏迷交流,玩过游戏的观众大多对电影的还原度很满意,无论场景还原、魔法特效还是角色的描绘刻画(有游戏迷特别满意对于orc种族角色的还原),还有更多的细节还原可能是路人无法体会到的,但游戏玩家们看了会非常有感触,暴雪在细节上没话说,大大小小的方面做好了电影的监工,没让好莱坞乱搞,良心好评;
4.不可否认情怀会是这部电影最具杀伤力的武器,特别是在电影本身做好了细节的基础上。游戏迷谈起观后感,电影主要看的还是情怀,哪怕现在已不玩游戏,那些战斗过的场景,那些熟悉的bgm,还有一些很好get的游戏梗(暂不剧透),能唤回不少当初游戏时的记忆;
5.不足之处当然也有,电影虽然剧情不复杂,理解上没太大问题,但也存在片中角色一言不合就飙魔兽术语的情况,且不带任何解释,只能让路人自己结合剧情去做阅读理解,要么看前做功课,要么看后再补课。不过魔兽世界实在太宏大太复杂,完全服务路人又有可能拍得拖沓,电影两个小时的容量太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