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伦敦19世纪真的有杀人魔开膛手杰克吗
开膛手杰克(JTR)全面资料
伴随着种种猜测和推论,开膛手杰克作为历史上最神秘的连环杀手成功的把这个不解之迷从19世纪带到了21世纪。开膛手杰克的经典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和另外一个神秘人物吸血鬼德拉克拉伯爵非常类似。他们都身穿优雅的长风衣,出没于伦敦浓雾迷漫的夜晚,小心而从容的寻找着自己的猎物。但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杰克又比完全出自传说的吸血鬼更有质感,而这种质感从某种程度上给杰克增添了更加诱人的魅力。而这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正是我研究杰克从而写出这篇考证文章的动力。(本文是严肃的研究性文章,某些章节可能会比较枯燥,为已经出现的电影,游戏提供背景资料,但和电影游戏本身关联不大,请不要过多期待)。
1,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是谁?
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 是一百多年前伦敦的一位连环杀手的绰号。一般认为,他在1888年秋天在伦敦东区杀害了多名妓女。一开始,这个连续杀人案因为发生在白教堂地区,而被成为白教堂连续杀人案。开膛手杰克这个名字最先出现在一封写给当地新闻机构的信件当中。信件的作者宣称自己是发生在白教堂(whitechapel),斯皮塔佛德(Spitalfields),艾德门(Aldgate),和伦敦内区(City of London Proper)的连续凶杀案的凶手。他同时又把白教堂凶杀案成为“皮围裙”。
2,为什么杰克那么受人关注?
开膛手杰克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连环杀手,为什么大众对他的兴趣如此之大,而且经久不衰呢?首先,杰克出现的时代也是大众传媒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虽然并不是很完善,但报纸已经足以影响社会的发展了。犯罪行为不再仅仅被当事人和警察所关注,而是成为整个社会的议论焦点,强大的舆论压力无论是对警察,政府还是杀手本人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次,报纸和之后的种种出版物在报道记录事实的同时,也不停的给杰克加上神秘的外衣,使杰克历经一个世纪之久而完全没有被人遗忘的迹象。最后,杰克最终也没有被警察捕获,而他也从一个简单的连环杀手变成了一个充满神秘感和浪漫气息的肮脏英雄,这大概也是杰克最迷人的地方吧。
3,受害人
至今也无法确切的知道到底杰克杀了多少人。一般认为,他总共杀了5个人,有些研究者认为他只杀了4个,另外也有人相信他杀了7个或更多。而公众,媒体,甚至有些主要的警察相信他至少为9起谋杀案负责。
4,犯罪手法
到了20世纪90年代,也就是白教堂连续杀人案发生了100年之后,人们对杰克的作案手法才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能推断出杰克的很多特点:
A,他必须具有相当的解剖学知识。
B,考虑到当时的环境(室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照明,不得不随时警惕周围的情况,极端紧张的时间),杰克肯定是一个熟练的用刀者。
C,所有的受害人都是从右到左被刀伤害,说明杰克很有可能是左撇子,或者两手都能熟练用刀。(这个推测间接指明杰克很有可能是有经验的医生或者解剖学者)。
D,杰克有可能不是单独作案。(这个推论被“皇家阴谋论”者广泛接受,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杰克有同伙)。
E,杰克必须是有一定体力的人。
最后一条成为“皇家阴谋论”的主要缺陷。皇家阴谋论的嫌疑犯威廉姆·吉尔(William Gull)被认为在案发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这样的一个老人,无论他的解剖技术多好,体力也不允许他进行如此费力的谋杀。
5,杰克的信
虽然大部分学者都相信没有一封杰克的信件真正出自于白教堂连续杀人犯之手,但人们还是喜欢相信这种骇人听闻的东西,甚至用信件的落款“开膛手杰克”来称呼白教堂杀人犯。中央新闻局(Central News angency)在1888年9月27日收到了第一封署名开膛手杰克的信,随后在10月1日又收到了一张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明信片。在明信片中,自称开膛手杰克的人提到了所谓的“双重谋杀”意指在9月30日晚两名妓女遭到杀害。明信片上10月1日的邮戳使它的可信度大大减少,虽然当天媒体还不知道头天晚上的凶案,但该信件也很有可能出自某个聪明的记者。
另外一封很有可能出自真正的杰克之手的信件在10月中旬寄到乔治·拉斯克(George Lusk)-白教堂地区保安委员会主席-的手中。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装着半个人类肾脏的盒子。信中声称这半个肾脏是来自于受害人艾德斯。艾德斯的确被杰克取走了整个肾脏,而记录表明艾德斯患有某种肾脏疾病,寄来的半个肾脏的确有患病的迹象。这些证据有力的支持了这封信的真实性,但也有人认为得知艾德斯失去肾脏,找到带有相同病症肾脏都是有可能的。
6,证据
在一个没有法医学,基因鉴定,甚至指纹比对的年代,证明某人犯罪的方法只有在犯罪现场捕获罪犯,或者让嫌疑犯承认自己的罪刑。而当时不仅仅苏格兰场在调查此案,由于艾德斯在伦敦内城被杀,伦敦内城警察局也介入了调查。种种迹象表明,虽然两个方面的基层调查员合作愉快,但高层分歧很大。这样就使调查更加艰难。同时,杰克留下的证据很少。现场几乎没有任何杰克的私人物品。虽然“皇家阴谋论”相信现场有吃剩下的葡萄,但没有任何警方记录支持这个理论。比较可信的证据只有9月30日晚,杰克完成“双重谋杀”之后,用艾德斯的围裙擦干净自己的刀,这片围裙布后来在一个门廊被发现,旁边的墙上用粉笔写着“一切都要怪罪于犹太人。”( The Juwes are the men That Will not be blamed for nothing)。这个证据没有被拍照的原因在于伦敦内城警察局的负责人要求属下把字迹擦掉以便避免随之而来的对犹太人的反感情绪。虽然当时有很多怀疑对象,但警方最后也无法逮捕任何嫌犯,其原因也在于证据太少而无法起诉。
除了由于警方合作不利而导致的证据缺失,年代久远和保存不善也是有关杰克的证据越来越少。特别是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真正在犯罪现场留下的警方客观记录少之又少。另外比较可靠的记录来自于相关警察的私人备忘录或者回忆录。这些文件相对保存较好,但内容也相对主观。而当时和后来的种种新闻报道和传闻,则是九成编造一成事实。
7,嫌疑犯
关于杰克到底是谁说法很多,有案可查的嫌疑犯就有20多个,我将会在“嫌疑犯”一章分别介绍这些人,这里指提出一些系统的推论。
1894年,开膛手杰克的主要调查官梅威尔·麦克那顿( Melville Macnaghten) 撰写了一份保密报告,其中提出了3个主要的嫌疑犯。虽然所提出嫌疑犯都不可能活到新世纪,但该文件直到1959年才最终解密。这3个嫌疑犯是:
A,M·J·德瑞特(M.J. Druitt), 律师兼教师,1888年12月自杀。不幸的是,麦克那顿本人记忆力的偏差使德瑞特是杰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麦克那顿认为德瑞特是个医生,他在凯丽谋杀案之后马上自杀,死时41岁。但事实上,德瑞特不是医生,而且他在凯丽死后一个月才自杀。并没有任何警方证据支持德瑞特的嫌疑。
B,阿让·科斯明斯基(Aaron Kosminski)
麦克那顿相信他是一个波兰犹太人,在犯案之后被送进精神病院,很快就死掉了。同时,参与调查的很多警探都提出了相似的观点,除了名字的拼写有出入之外,大多相信是一个波兰裔的犹太疯子。一时间,很多人相信开膛手杰克的无头案大概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没有任何警方证据可以证明科斯明斯基的罪行,虽然后来的调查的确证明了科斯明斯基的存在。他的确是一个波兰犹太人,在1888年底被送进精神病院。医院记录表明,他是一个温顺无害的白痴,只喜欢吃阴沟里的东西。另外,他并不是进入精神病院之后很快就死掉,而是一直活到1919年才去世。
C,麦克尔·奥斯通(Michael Ostrog)
关于他的研究很少,因为很容易发现他不过是一个不太正常的骗子。
佛朗西斯·塔布莱特博士(Dr.Francis Tumblety)是近代比较出名的嫌疑犯。直到1993年,才有人提出关于他的理论。杰克犯案时一位犯罪学者G·R·辛姆斯(G.R.Sims)留下的笔记中,有一封来自苏格兰场秘密调查部门负责人的信件。信中表明对麦克那顿嫌疑犯的不同意见,同时提出了对塔布莱特嫌疑的可能。塔布莱特是一个美国人,在他1889年回到美国之后,凶案就没有在发生。但也有人相信1889年7月的爱利斯·麦肯泽谋杀案是出自杰克之手,如果属实,这个嫌疑就不成立了。
8 关于杰克的研究
在杰克犯案当时和之后,出现了大量相关的报道,小说和研究,但大部分都是基于传说写成,没有任何研究价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第一本严肃的杰克小说“开膛手杰克的秘密”( The Mystery of Jack the Ripper)的出现,整个英国又掀起了新一轮对杰克的兴趣。到了1950年,美国的电影和电视也开始关注杰克的传说。而真正的杰克热潮恐怕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很多关于杰克的推论,例如著名的“皇家阴谋论”就是在那个时代出现的。人们对杰克的推测越来越不着边际,很多人相信杰克是共济会成员,御用医生,或者秘密社团的高级领导人物。虽然有很多奇谈怪论出现,最优秀的杰克著作也是在这个时代产生。时直今日,由于电影From Hell的上映,大概又会有关于杰克的热潮吧。
『贰』 电影盗梦空间的图腾
关于图腾,其实是这样的,使用图腾时,图腾主人会试图用自己的意识去控制自己的图腾,使之产生不符合现实的情况(例如陀螺不会停下)。如果能做到,则图腾主人就知道自己身处梦中,如果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则就知道这是现实。
Cobb就是看自己能不能控制陀螺使之不停的转,来判断自己是否身处梦境。所以这和陀螺是否是普通陀螺没有关系。
而囧瑟夫的骰子是一个灌铅的骰子,灌铅并不只是为了增重,而是改变了重心,现实中无论怎么投掷,朝上的总是同一个面,也就是说只能投出某一个特定的数字(就叫“标志数字”把)。
使用时,小帅哥会试图用意识去控制骰子,使其投出“标志数字”之外的数字,在梦中当然会做到,而在现实就不会做到,据此来判断自己是否身处梦境。
明显囧瑟夫的骰子使用复杂,这是因为这个图腾除了可以判断梦境之外还多了一个防受骗的功能,这也是骰子不同于普通骰子的原因。像Cobb的陀螺,在梦中使用时,如果有个意识更强的人每次都控制陀螺停下,那么Cobb就会上当认为自己在现实。而骰子则不同,骰子的“标志数字”只有小帅哥自己知道,所以在梦中使用骰子的时候,别人想控制他的骰子却无从下手。
总之,图腾并不一定要和普通的物品不同。小帅哥的骰子和普通骰子不同是因为要多一个防受骗的功能。Cobb的陀螺是第一代图腾,所以还没有那个功能。理解了图腾的原理和用法后你就会明白你说的问题了。
最后“另外”提到的问题:不管是谁的梦,只要是在梦里Cobb都可以控制自己的陀螺使之不停,因为陀螺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由自己控制。
『叁』 《101种改变世界的小器具》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101种改变世界的小器具》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9ZjUaRixgHnKocGWv-mAOQ
『肆』 如何评价英国电影《帕丁顿熊》
真人动画电影《帕丁顿熊》自11月28日在英国上映已有一周时间,英国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呈现出一边倒的狂赞,该片在烂番茄网站新鲜度高达96%,影片被媒体誉为2014年影坛最令人喜闻乐见的惊喜,被《帕丁顿熊》浓厚的怀旧气息、深厚的乡愁感染。本片上映三天首周末票房高达513万英镑(约5000万人民币),这一票房成绩创下了本年度全英国家庭类电影第二佳开局。
这只可爱的小熊最早由英国作家迈克尔·邦德于1958年创造,它是一只来自秘鲁的玩具熊,它居住的森林家园遭遇大地震,为了生存,它前往英国伦敦渴望开启新的生活,不料却在伦敦的帕丁顿车站迷了路,并被一个英国家庭收养,这一情节在电影中完美展现,影片真实还原了英国伦敦过去的城市风貌,火车站、公园、街道每一个景致都亲切、细腻,令观众迅速融入过往岁月。影片更是描绘出了英国社会的众生相,傲慢、冷漠、世态炎凉,却依然有让温暖和感动的一面。而小熊背井离乡,从秘鲁到伦敦追求新生活的故事,也充满着深深的乡愁,媒体称赞:“影片情感厚重有力,让人落泪。这是一部适合全家观看的电影,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超凡的体验。”
英国《每日快报》对于本片制片人与导演给予了十足肯定,人文本片制片人大卫·黑曼是打造过《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金牌制作人,这就是《帕丁顿熊》好看的品质保证,至于导演保罗·金(Paul King),他的作品履历并不丰满,之前只执导过动画电视剧和喜剧,这是他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片,不过媒体对保罗的表现甚是满意,著名电影杂志《帝国》评价:“保罗·金的这部电影是一部令人身心愉快的合家欢影片,充满了浓浓的情,影片具备了皮克斯动画的高水准。”《帕丁顿熊》的电影CG特效由英国知名特效公司Framestore精心打造,英国媒体也给出极高评价:“特效精致,CG场面真实细腻!堪比好莱坞的动画电影。”担任主角帕丁顿熊配音的英国演员本·卫肖的配音更是可圈可点,媒体评价他的嗓音天真可爱,具有一丝睿智和孩子气,贴切表达出小熊亲切可人的一面。影片又不乏大量的笑料,有的英式冷幽默令观众仔细回味会心一笑,有的三俗直接,令观众瞬间开怀捧腹。
至于本片主演妮可·基德曼用:“这是一部超级惹人喜爱、超级纯真的电影,我从小就读过《帕丁顿熊》的书,能出演这部电影是我的荣幸,而我非常享受在这部电影中饰演一位反派角色,我对自己的表演很满意,充满了英式幽默,我的孩子也喜欢我表演。”而为小熊配音的本·卫肖则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为动画配音,我非常开心为帕丁顿熊配音,因为参与这部影片的工作,我其实已经看了这部电影很多遍了,影片效果令人满意。”而《帕丁顿熊》的原著作者,现年88岁高龄的迈克尔·邦德在看过电影之后,安心地说了一句:“我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上一觉了。”由此可以看出他对电影的喜爱与满意。
“帕丁顿熊”有英伦国民萌物的美誉,它总是头戴一顶旧帽子,带着一个装有他私人物品的旧皮箱,此外它还很爱吃柑橘酱三明治。帕丁顿熊由《007:大破天幕杀机》中的“Q博士”本·卫肖担任配音,妮可·基德曼以真人形象在片中饰演一心将帕丁顿熊做成动物标本的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