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强台风观后感,400字(包括标点),百度上找不到的那种,最好是原创、
地球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出现了许多像龙卷风一样的台风。而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心态,补救措施和应对方法尤为重要。在灾难面前才会体现人间真情,在危险时刻,真正的领导者就会体现出对自己子民的关爱。这是我看了《超强台风》这部灾难片后所领悟出来的。
一个普通工人因为与妻子一起出来旅游,因为疏忽把妻子落到了岛上。碰巧她正遇上了分娩,所以她忍疼独自去了岛上的一个卫生所。这时因为受“蓝鲸”号台风的影响,这座城市的船不能远航。而他们也正在为御防台风做撤离工作。许市长和老镇镇长竭力维持秩序,用尽全力将全市每一个人成功撤离。在危难关头,他们不管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只要是人都要救!许市长放弃个人利益和二十八亿的资产也要保住这眼皮底下这么多老百姓的性命。他与鲨鱼作战斗,在汽油车底下救出小偷,又派人用二十分钟在台风眼中救出了孕妇,当听到孩子的啼哭声,我们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在这些人的努力下,这场超强台风的灾难平息了。这场台风是因为人类破坏环境的后果,在陈教授眼里,像这样的台风将来还会更多。
在这部电影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许市长一心为了救民,而舍生忘死的场景。一些渔民为了保护船只不受破坏,坚持不撤离,要下海抛锚。他们一拥而上,嘴里大声嚷嚷说“船就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了船,我们还能干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下海把船保住!”老镇镇长见他们始终不听劝告,就使劲将他们拦住。这时许市长来了,他慢慢走上前去,劝告他们现在下海会有生命危险,应该马上撤离危险地带。见他们仍然执意要去,许市长竟然毅然跪了下来,而他身后的海面上已经掀起数丈高的浪花了。终于,渔民们被许市长的诚心感动了,不再执意下海了。在许市长眼里,自己的老百姓的生命已经比自己的尊严都重要了。后来,许市长以“只要人在一切都可以重来”的坚定信念,带着这些人救出了小偷,自己又不顾生命危险,与鲨鱼战斗。他那种为了人民生命安全舍己为人,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感动。他为了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可以放弃尊严,可以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可以丢掉自己的乌纱帽,甚至可以触犯法律......这么多个可以,哪一点不可以证明他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市长?
有时候,灾难虽可怕,但也是一场演习,让我们面对灾难更有经验;更是一个人的必修课,它能让我们有人生的启迪,让我们从中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2. 电影超强台风观后感
假大空,而且不是一般。
3. 超强台风观后感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4. 超强台风影片观后感
刚刚看完冯小宁的新作《超强台风》,对于这部号称“中国首部超级灾难片”的电影,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有几句台词是比较有感触的。
(1)“要不要部队上?” “解放军,解放军来了!”
在灾难来临的一刻,也许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解放军,也只有解放军才能让灾难中的人重新获得安宁。没有太多的理由,一切只是因为信任。
(2)“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有享受生命的权利。当许市长和渔民们身处困境时,在片刻的喘息中,渔民们希望许市长先离开这个不安全的地方,许市长就说了这样的话。是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只有一次。
(3)“在大海面前,其实我们很弱小。” 时代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世界美丽了,但是环境也越来越恶化了!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生存的环境采取怎样的科学态度?影片中陈老师的话是很值得深思的:由于温室效应,地球的大气活动更加剧烈,台风将越来越激烈,而且线路诡异防不胜防;如果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不加重视,将无法面对大自然的这种突变。在大海面前,其实我们很弱小。
是的,社会再进步,科技再强大,在大海面前,我们其实很弱小,很不堪一击。
最后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针对电影的话。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感觉有问题,看了这部电影真的没有感到“灾难”的味道,反而觉得更像是一部政治电影,好像所有的情节和画面都是围绕着政治人物展开的。比较令人失望的灾难片。
5. 电影超级台风观后感
请问是不是超强台风?
看看这里: http://www.xuelecn.com/MySpace/MainFrame/Proction/Show_Composition.ASPX?SpaceID=124927&ID=27405
http://forum.taizhou.com.cn/showtopic.aspx?forumid=28&topicid=6237&go=prev
http://bbs.crsky.com/simple/index.php?t1505120.html
http://www.yfsport.com/tech/news/2008/11/4/1225757541500.shtml
先给你一篇:
观《超强台风》有感
雨瓢泼的下,风死命地刮。你不顾生命的安危,毅然冲向了一个曾经犯案累累的小偷,那一刻,令我震撼。令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手来,全场雷鸣轰响。 您是一位市长,是一位领导。同样也是一个楷模,一个值得尊敬值得效仿的榜样,牢记人民大于天,身先士卒这一铁则。在那巨大的天灾笼罩您的时候,当那死神的举手伸向您的时候。您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退缩,没有丝毫为自己的人生安全着想。在那风雨中,您那摇曳的身影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刺痛了我的双眼,也震撼了我的心。
一次又一次,一趟又一趟,您往返流连于生死崖之畔。您拯救了一个有一个生命。下达了一条又一条曾令您痛苦万分的命令。为了那威胁到一百二十万人民性命的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您将您四年来呕心沥血设计建造,里完工还差一步的新建社区冲毁了。虽然您口口声声说为了一百二十万人的性命,这不算什么,只要人在,就什么都在,什么都可以重来。但在您那红肿泪光闪烁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颗正在滴血的心。 当站在台风眼中时,那一片广阔蔚蓝的天空,同样令我感动,令我震撼。正如那句话,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在那暴风骤雨,惊心动魄之后,那一份宁静,是多么的令人心弦颤悸。您抬头仰望着那片天空。还未享受完那一份美好,您又开始了下一轮抢救孕妇的行动。您的一句话始终萦绕在我耳边“我救一百二十万人是救,一个人的性命我也要救”,作为一名市长,您不仅尽职尽责,而且讲之际全身心地奉献给了社会,但又有几个人会想到,您曾经是一名小学语文经常得5分的调皮的小男孩呢。一切就有可能。 台风过去了,您那始终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那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微笑。但我分明看到了人类美好的明天……
6. 超强台风观后感怎样写
超级台风——观后感
“是太可惜了。可是咱没选错,咱们保住了老百姓的生命;只要人在,一切都可以重来”这是市长面对开发区几十亿的损失,眼含泪水说出的一句话。是啊,四年的辉煌成绩毁于一旦,一定是痛心疾首;可是,一百多万群众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市长的心里又是无比的欣慰。是什么让市长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
面对着几十亿的损失,一些领导并不愿意让老百姓撤退,虽然他们也是在为整个城市着想,可是这暴露出了一些官员防台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市长却顶着巨大的压力,仍然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 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如果这位市长当时做出相反的决定,结果会是多么凄惨。
为了阻止渔民,在台风即将登陆的关键时刻,市长来到了最危险的地方,跪求渔民们放弃渔船保护生命。最后,终于劝动了渔民却来不及躲避。当那个小偷被油罐车压住后,市长又是第一个冲了过去,面临着油罐车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硬是把人救了出来。为了取回孩子的金鱼,有个人被鲨鱼困住,市长带领大家一起把鲨鱼打跑了。后来,面对台风的第二次袭击,市长拒绝一个人离开,而是和老百姓一起等到解放军的救援。
“上百万人的生命我们管,一个人的生命我们也会管。”当市长听说孕妇难产时,亲自打电话鼓励卫生所的实习生坚持住,并动用部队和直升飞机进行营救。而部队的战士们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关键时刻救了孕妇,还为她输血。在危险关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重要的,市长那种精神真让人感动。而战士们的不怕牺牲的精神更让我感动,这让我想起生活中,消防队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营救遇难的百姓,掉悬崖的,掉井的,被机器压住的……,这些本不是他们的职责,可是他们却一心只为人民。更不用说冲进火海中救人了,那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台风走了,百姓得救了,大家都感激市长的英明领导。可是如果台风真的没来,不知道老百姓和那些存在侥幸思想的领导们会怎么想。所以我佩服市长的勇气和魄力;佩服他不向压力屈服,坚持原则,相信科学的精神;我也佩服他与百姓共患难,舍身救百姓的精神。希望这部电影能感动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和市长肩负着相同使命的领导们。最后我想起市长老师的话:今后像蓝鲸这样的台风只会越来越多……特大暴雨,冰雪,干旱和沙漠化等将会更多的侵入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不加倍重视,我们将无法面队大自然的这种突变。是呀,我们不能只靠预防来降低损失,只有避免这种灾难性气候的发生,我们才会真正受益。只有我们人人重视保护环境,灾难才会少一些。所以,在教育人们保护自己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人们保护环境。
7. 急需一篇《超强台风》观后感
《超强台风》是以2006年8月10日17级超级台风“桑美”在浙江温州登陆的真实事件为素材,细致的表现了由演员巫刚饰演的徐市长在大灾大难来临前,临危不惧的成功在短时间内做出了果断决定,得以让全市近百万老百姓在台风来临前安全撤离的感人故事!影片中有很多的感人的情节...
台风来临时,巨浪排山倒海地冲上码头,狂风驱使渔船冲入街道,树木拦腰截断,汽车漂浮碰撞,各种惊心动魄的画面,展示了大自然超强的摧毁力和恐怖……面对超强台风,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性,那是一种真实的震撼;面对一百多万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几十亿的经济损失,无论是专家还是市长,面临的抉择,那种压力和焦虑,绝对是一种真实的感觉;回忆纪录片中回放的50年代群众,在所谓的“人定胜天”和无产阶级无往不胜的口号下,背着沙袋,跳入惊涛巨浪中去堵堤坝,那更是一种真实的震撼。
影片中有句对白,我记忆深刻“我们在同大自然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气候的异常变化,台风的诡异路径,这句话也算是对我们善意的提醒吧,抗台工作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而放松警惕,人的生命是重中之重,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呀。
在看此电影时,我的心也在经受着一种摧残啊!是一种力量在震撼着我的心,感觉这部电影台惊心动魄了!
本片还在不厌其烦的在讲述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气候变暖!如果人类再这样肆无忌惮的破坏环境,那么像这样的17级超强台风肯定还是会再次光顾的!所以眼前最该重视的还是大家听了无数遍,但做的还不够的气候问题、环保问题!
8. <超级台风>观后感、
幼稚粗糙的微缩模型就不说了.假到暴得剧情,硬搬的情节设计等等,《超级台风》不过是一部披着灾难片外皮的东凑西拼的政治宣传片。
在片中,我们看到了丈夫与妻子、市长与平民等各种关系,他们并没因台风引发的灾害而遭受直接的生命威胁。最万分紧急的情况竟然是一个婴儿的降生,由于台风突袭,孕妇所在的小岛只有一名没有接生经验的实习医生,小生命降生出现了危机。这种间接的危机弱化了17级台风的威力,一切因灾难而引发的人际关系不过是为了反映上级领导有方、人民生命财产得到保障等等政治话题。
过分地强调人的力量,用政治宣传手法来营造灾难片风格,让超级台风显得微不足道,观众与角色无法沟通情感,缺乏真实感的模型拍摄无法引起观众的恐惧情绪。《超级台风》已经偏离了灾难片的常规路线,《超级台风》很好地表现了“政府关心群众”“军民一家亲”的主题.
早在2008年初,冯小宁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称“拍摄这部影片的最终目的就是警示人类,来呼唤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来深刻认识自身对于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到了片子上映之时,冯小宁则称这部电影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从冯小宁所说的话来看,他似乎不知道自己在拍摄一部怎样的电影。
我觉得剧情你可以烂,技术你也可以烂,台词是表达电影最主要的一点之一.说的话都太他妈的假,能看得下去么?
《超级台风》没有成为中国的灾难片,也不是一部环保主义题材电影,即使将其看做主旋律电影,也暴露了生搬硬套东拼西凑的毛病。冯小宁敢于做吃螃蟹的人是一件好事,但是,一部失去了中心主题的伪灾难片是永远得不到观众的认同的。
9. 超强台风观后感
在这个片子里面,我发现了几点规律:
第一,中国所谓的“灾难大片”是不会死人的,无论是那个,总会在最危险的时候,或是从天而降的有人相救,或是稀里糊涂的侥幸逃脱。反正中国的灾难片里面,没有很惨很暴力,只有很爽很和谐。尤其是那个老外被困在车里后,居然还会很神奇的和市长们会合,太奇妙了。所以我看这部片子时,没有一点惊心动魄,轻轻松松的看完,里面所有所谓惊险的场景我都知道结局,因为我知道这是中国的片子,是不会有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的。所以,个人认为这不能算是一部灾难片,反正我看是时候,就当一般的和谐故事片看看玩玩。
第二,里面的坏人和小偷是会有报应的,这就教育大家不要做坏事,老头会报应你的。而在最危难的关头,又是干部们把小偷和坏人感化,把他们改造。从这一点,这部片子是比较适合在派出所,警察局,监狱等场所里面放,让那些干过坏事的人看看,其实中国还是有一群好干部来感化你们滴,你们就等等他们吧,囧!
第三,很多东西都是不和常识的,不知道大家对台风计算预测是否了解,反正我是学环境这一块的,知道就凭那位老师在笔记本上随便敲几下,是不可能把精确的把装甲车和台风同时在大坝相遇这样高精度高准度的计算量给做出来,如果中国哪位科学家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如此小范围,如此大计算量的预测,肯定是诺贝尔奖了。
第四,片子里我们还看出了,武警战士和解放军总是最可爱的人,总是冲在最前线,总是用生命去保卫人民,其实真正有理智有常识的领导都会看出来,如此巨大的台风和海浪,绝对不是靠几支部队就能抗住的,该防的,咱们可爱的战士是该去防,但面对十几级台风,我想应该有更理智更正确的指挥。可能大家对十几级台风的概念很模糊,怎么说吧,片中那些空中乱飞的汽车绝对不是夸张,这样的台风就该有这样大的威力,大自然面前,人类总是渺小的,哪怕是武警战士和可爱的解放军也是渺小的。从这一点,这部片子又可以算是一部很不错的幼教片,可以在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里放映,作为中国教育的材料,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第五,是不最不想提起,也是大家映像最深的一点,就是这部片子的目的,太明显了,赤裸裸的歌颂,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马屁片。虽然这是我最心痛的一点,但也劝劝大家也不要老揪着这点不放吧,毕竟导演也是有难处的,谁叫这是中国的国产大片呢,现在正是祖国发展的大好时期,要是导演整出一部片子,里面又有大灾又有叛乱,片子最后,国家不安定,社会不团结,这样的片子,谁都不会去拍,谁也不敢去拍吧。为了生计,被逼无奈。随便你怎么马屁,我们只要打酱油般的无视就OK了,咱们就看看里面的中国大片大场面的特技,好歹对中国大片产业的电影今后发展有个盼头嘛
嗯,以上全是本人原创YY,如有雷同,敬请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