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麼现在很多摄影发烧友喜欢购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老式电影镜头来拍摄老电影头难道比上万元的
nozuonodie 不适用于发烧, 老镜头摇改口才好装上机身, 没自动光圈, 没自动对焦, 用在但凡上是部则不扣的 低级相机,不过 不作不叫发烧。
❷ 请教一个关于法国电影问题!
Daniel Auteuil
他拍过好多电影
现在能记得有
曼侬的复仇(with 吉拉尔德帕迪约)
第八天
冬天的心
……
http://luchan.allmov.com/article-129299.html
是他吗?
去看看
❸ 求一部法国电影,影片刚一开始讲述的女主人公和她的母亲在火车上的一段对话,女主人公是位摄影师。
《情欲写真》 La fidélité (2000)
又名: 忠贞
简介:
片子一开始,在夜行的火车上,女主角摄影师克莱丽的母亲告诉她:“我不爱你的父亲,但生下你以后我们很快乐。”这话似乎暗示克莱丽也要在爱和快乐中选择......
❹ 焦外老镜头推荐
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大街上一定到处都挂满了小灯珠,夜晚拍照的日子到了,是不是也准备好约上小姐姐晚上一起来一场灯光盛宴呢?
而拍摄夜间灯光,主要将灯光作为背景散景来辅助,这就需要我们的镜头可以制造出很浅的景深,另外光圈叶片也会有一些要求,不同数量的光圈叶片可以将散景变换成不同的形状,像是如果有很多片叶片那么散景会是一个很好看的圆,如果六片叶片则会是一个六边形。
可是那些原厂大光圈自动人像头太贵了,好在我们还有那么多的老镜头可以用,摄影师 Mathieu Stern 就为我们带来了三支老镜头,这些镜头在国内可能并不太容易能够买到,但是在国外却都是白菜价,最贵的一支镜头 PORST 50mm f/1.2 Mathieu Stern 也只花了 80 欧元(约 人民币 625 元)。
让我们来看看这几支镜头的效果吧。
这三支镜头分别是 PORST 50MM F/1.2、MIR-1B 37MM F/2.8 以及 KO-140MM F/1.8。
先来看看 PORST 50mm f/1.2 的这支头,摄影师花了 80 欧元(约 人民币 625 元)收购,大光圈保证了弱光下也可以拍摄,并且浅景深可以带来很炫的焦外散景。
不过有一点就是,虽然这是一个德国品牌的镜头,但是大都是代工贴牌的,所以质量也只能说是一般,全开光圈的话会很肉,但是光圈开到 2.8 的话可能还是会拍出不错的效果。
下面这张照片是另一名摄影师在白天全开光圈拍摄的照片。
第二支镜头是一支俄头,就像大量的俄系仿制光学产品一样,这支镜头也能追溯到一个特牛X 的源头,这支镜头是以 Carl Zeiss Jena 的第一支广角镜头 Flektogon 35mm/f2.8 为蓝本进行仿制的,并进行了细微的改动。
摄影师仅仅用了 30 欧元(约 人民币 230 元)就买下了它
先来看看使用这支镜头拍摄的灯光散景,摄影师对这支镜头进行了一些 DIY,将前镜拆下来反装,这样形成了爆炸式的散景。
MIR-1B 是后期简化版本,改变了镀膜。
第三支镜头就有些奇葩了,因为它。。。看起来像一个手电筒,而且它还没有对焦环!
同样也是一支俄头,长焦端超大光圈,摄影师花了 40 欧元(约 人民币 312 元)买下了它。
因为没有对焦环,所以用这支镜头的话需要一些动手能力,可以自己动手 DIY 一个对焦环
❺ 哪个国家的摄影师 在l881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家电影放映机
奥古斯特和路易斯·卢米埃尔(法国)兄弟共同发明的
❻ 请问法国《电影手册》评选的年度十大佳片名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专门出版过《法国电影手册十年百部佳片》,列举了1993年到2002年的评选结果和影片简介。
这只是一个短片,外国有个经常拍这种飞檐走壁的片段,我看过他们拍摄的花絮,是一个一个镜头的拍的。都是这帮飞人,平时练习很辛苦的,才能有这种功夫。
不是什么电影。
❽ 有生之年值得一看,轰动法国看后泪流满面的纪录片,都有哪些呢
要说纪录片,其实大多是混合着战役和历史发展以及美食的发展,借助对这些题材的出演,来还原一个那个年代最真实的法国。
法国有很多拍的很精彩的纪录片,比如《巴黎:伟大的传奇》,显示重建的法国巴黎的的建筑,用法国首都巴黎的发展来间接为我们展示法国的发展,本片中的建筑规模宏大,整个电影也充满了法国十六十七世纪的味道,画面很是精美!再比如《相约未知之地》,以一档节目的效果为大家呈现,用邀请名人来去探索体验名族文化传统,豆瓣评分也是相当好的!还有一部以战争历史为题材的《法国大革命》纪录片,里面为我们完美的展现出法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大革命的全过程,这部战争记录电影很优秀,对历史感兴趣的同胞们可以去看看,你会从里面看到一个战争下最真实的法国!
一部好的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它具有真实性,演员完美的演技,电影选择优秀的题材!法国电影中都做的很棒!
❾ 请问高师:我用老电影镜头梅耶75 2.8拍摄岀的人像、景色太淡不如我的现代头尼康70-200镜头拍
尼康70-200/2.8牛头不惜成本用了5-7片ED镜片,因此出片色彩饱和油润。这是一般镜头无法比拟的,用料考究才能出效果,不是相机上经过润饰就能轻易获得的。
❿ 世界上最早运用特技镜头的是法国的谁
梅里爱
梅里爱创造了许多特技摄影的手法,例如“停机再拍”就是梅里爱在拍摄现场中偶然发现的。
1898年是电影诞生后的第三年。有一天,酷爱电影摄影技术的魔术家梅里爱在巴黎街上拍摄一辆行驶的公共汽车时,摄影机出了故障。他急忙排除故障后又马上继续拍摄。可赶巧这时从远处开来一辆灵车,结果后来在放映这段影片时,出现了非常奇怪的镜头——行驶着的公共汽车,转眼之间竟变成了灵车。
偶然的失误,却激发出梅里爱的灵感。于是,他开始整天整夜地研究和改装摄影机。经过数百次的实验,他终于发现了“复摄法”,也就是将一个形象迭拍的在另一个形象的上面。如果先拍一棵树,把片子倒回过来,再去拍鲜花,就创造出了“树中有花,花中有树,花树同现”的奇迹,这就是现在的“多次暴光的拍摄法”的前身。
梅里爱一举成名,他的发明轰动了电影制片界。但他并没有沉湎于随之而来的金钱之中,依然埋头苦干。他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又创造出摄影“快动作”和“慢动作”的奇迹,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变速摄影法”。1909年,梅里爱自己编剧与拍摄了一部名叫《灰姑娘》的短片。这部短片由20幅相连接的“活动画面”组成,变幻的画面令人捧腹大笑,成为世界童话片的“新生儿”。或尝试的效果。
梅里爱(1861~1938)原本是一位著名的魔术师和木偶艺术家,后在蒙特勒伊建立了一个照相车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棚。在这里他使用专门的演员、布景、道具、化装等手段拍摄电影,开辟了与L.卢米埃尔自然写实完全不同的电影创作道路。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1899 年的《德雷福斯案件》。他最擅长利用停机再拍和更换布景的方法拍摄神话片,如《灰姑娘》、《蓝胡子》、《魔灯》、《一千零一夜》等。20世纪初,他首先创作出科学幻想片,如《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北极征服记》等 。特别是《月球旅行记》一片影响巨大,不仅确立了科幻片这一样式,而且确定了电影排演在电影制作中的地位。梅里爱的影片是电影成为艺术的第一步。
**********************************************************************************************************************
出于摘抄,参考以下资料,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