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娜与国王讲的是什么故事
改编自1944年出版的玛格丽特兰登(Margaret Landon)著作《安娜与暹罗王》。
1862年:安娜在新加坡教书。当时她守寡,育有一儿一女。在暹罗驻新加坡领事的推荐下,带着儿子路易赴暹罗,教导皇家子弟和女士英文,月薪100美元。
1867年:安娜赴美国度假,之后再也没有回暹罗。
1868年:蒙库王驾崩,15岁的朱拉隆功王子继位。
1870年:安娜已定居美国,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第一篇文章“在暹罗王宫的英国女教师”。之后陆续发表一系列文章。
1915年:安娜在加拿大蒙特里逝世。
1944年:玛格丽特·兰登出版《安娜与暹罗王》。
1946年:黑白电影《19世纪英国教师的真实故事》在奥斯卡金像奖赢得最佳摄影和最佳美术奖。
1951年:尤伯连纳主演的百老汇音乐剧《国王与我》上演。结果大受欢迎,创下1246场的记录。
1956年:《国王与我》电影版面世,同样由尤伯连纳主演,赢得奥斯卡影帝,影片也得到其他4个金像奖。
1972年:故事再重拍成13集电视剧,尤伯连纳再演国王。
1996-97:新版《国王与我》音乐剧再次上演,赢得4项东尼奖。
1999:动画版《国王与我》在年初面世。周润发主演的新版《安娜与国王》电影,则在12月17日于美国首映。
--------------------------------------------------------------------------------
历史真相vs虚构故事
●安娜的背景
故事:来自高尚的上流社会家庭。
真相:在印度度过童年时期,母亲也许是嫁给英国军人的印度妇女。
●朱拉隆功
故事:在安娜离开暹罗后求她回来。
真相:朱拉隆功从来没有求过安娜,也没有聘请过任何外国教师回泰
国。相反地,他喜欢把孩子送到外国留学。
●蒙库王
故事:脾气古怪、残暴
真相:负责任的父亲,尊重孩子的自立,谦逊
●安娜与国王的关系
故事:安娜在国王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互相爱慕。
真相:安娜与国王只见过几次面。日理万机的国王,也没有必要与一
个小小的教师周旋。
●安娜的教师角色
故事:传授西方知识、宗教、民主思想,成为朱拉隆功王子的军师。
真相: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不懂皇室礼仪,甚至可能没真正有机会
教导过皇室后裔。
●安娜的东方知识
故事:安娜是一名东方专家。
真相:并没有真正与宫廷外的人士接触,对泰国社会认识不深,甚至
没有真正地学好泰语。
●安娜著作的真实性
故事:安娜坚持所写的都是真实情况。
真相:安娜面临经济困境,向美国朋友请教什么样的故事最能卖钱,
并证实“煽情的东方色彩”和“解放奴隶的精神”最符合当时的美国
人口味。
●关于地窖
故事:国王的妃子被关在地窖中。
真相:以当时的曼谷土壤来说,根本不可能有地窖。
●残忍习俗
故事:建立新宫殿时以活人作牺牲品、采用火刑。
真相:泰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
2. 谁知道安娜与国王这部电影里最后王子看到国王和安娜跳舞时的中文台词是什么
安娜与国王临别前轻歌慢舞依依不舍,柔情似水的背景音乐中传来小王子的旁白:
“当时我还小,但父王拥着他最心爱的女人的画面,我会记得很清楚。生活中美好的时刻往往只占一小部分,有时候它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让人永世难忘。安娜就是一个例子。”
3. 求周润发主演<<安娜与国王>>的下载链接。
http://58.251.57.206/down?cid=&t=4&fmt=flv
4. 电影《安娜与国王》历史上真有其是吗
改编自1944年出版的玛格丽特兰登(Margaret Landon)著作《安娜与暹罗王》。
1862年:安娜在新加坡教书。当时她守寡,育有一儿一女。在暹罗驻新加坡领事的推荐下,带着儿子路易赴暹罗,教导皇家子弟和女士英文,月薪100美元。
1867年:安娜赴美国度假,之后再也没有回暹罗。
1868年:蒙库王驾崩,15岁的朱拉隆功王子继位。
1870年:安娜已定居美国,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第一篇文章“在暹罗王宫的英国女教师”。之后陆续发表一系列文章。
1915年:安娜在加拿大蒙特里逝世。
1944年:玛格丽特·兰登出版《安娜与暹罗王》。
1946年:黑白电影《19世纪英国教师的真实故事》在奥斯卡金像奖赢得最佳摄影和最佳美术奖。
1951年:尤伯连纳主演的百老汇音乐剧《国王与我》上演。结果大受欢迎,创下1246场的记录。
1956年:《国王与我》电影版面世,同样由尤伯连纳主演,赢得奥斯卡影帝,影片也得到其他4个金像奖。
1972年:故事再重拍成13集电视剧,尤伯连纳再演国王。
1996-97:新版《国王与我》音乐剧再次上演,赢得4项东尼奖。
1999:动画版《国王与我》在年初面世。周润发主演的新版《安娜与国王》电影,则在12月17日于美国首映。
--------------------------------------------------------------------------------
历史真相vs虚构故事
●安娜的背景
故事:来自高尚的上流社会家庭。
真相:在印度度过童年时期,母亲也许是嫁给英国军人的印度妇女。
●朱拉隆功
故事:在安娜离开暹罗后求她回来。
真相:朱拉隆功从来没有求过安娜,也没有聘请过任何外国教师回泰
国。相反地,他喜欢把孩子送到外国留学。
●蒙库王
故事:脾气古怪、残暴
真相:负责任的父亲,尊重孩子的自立,谦逊
●安娜与国王的关系
故事:安娜在国王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互相爱慕。
真相:安娜与国王只见过几次面。日理万机的国王,也没有必要与一
个小小的教师周旋。
●安娜的教师角色
故事:传授西方知识、宗教、民主思想,成为朱拉隆功王子的军师。
真相: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不懂皇室礼仪,甚至可能没真正有机会
教导过皇室后裔。
●安娜的东方知识
故事:安娜是一名东方专家。
真相:并没有真正与宫廷外的人士接触,对泰国社会认识不深,甚至
没有真正地学好泰语。
●安娜著作的真实性
故事:安娜坚持所写的都是真实情况。
真相:安娜面临经济困境,向美国朋友请教什么样的故事最能卖钱,
并证实“煽情的东方色彩”和“解放奴隶的精神”最符合当时的美国
人口味。
●关于地窖
故事:国王的妃子被关在地窖中。
真相:以当时的曼谷土壤来说,根本不可能有地窖。
●残忍习俗
故事:建立新宫殿时以活人作牺牲品、采用火刑。
真相:泰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
5. 《安娜与国王》是真实的故事吗
《安娜与国王》是真实的故事。本片根据史实改编而成,是一部场面浩大的浪漫爱情电影,重新诠释了寡居的英籍女教师安娜里欧诺文以及暹逻(或十九世纪泰国)国王之间著名的爱情故事。
故事讲述了里欧诺文太太在抵达泰国之后,立即遭遇难以克服的障碍。她是个带着稚子的年轻寡妇,必须适应在传泰国社会中的地位,同时负责教育孟卡国王的五十八名子女。
《安娜与国王》改编自1944年出版的玛格丽特兰登(Margaret Landon)著作《安娜与暹罗王》。
1862年:安娜在新加坡教书。当时她守寡,育有一儿一女。在暹罗驻新加坡领事的推荐下,带着儿子路易赴暹罗,教导皇家子弟和女士英文,月薪100美元。
1867年:安娜赴美国度假,之后再也没有回暹罗。
1868年:蒙库王驾崩,15岁的朱拉隆功王子继位。
1870年:安娜已定居美国,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第一篇文章“在暹罗王宫的英国女教师”。之后陆续发表一系列文章。
1915年:安娜在加拿大蒙特里逝世。
1944年:玛格丽特·兰登出版《安娜与暹罗王》。
(5)安娜与国王电影全集英文字幕扩展阅读:
“总是让人吃惊的是,有意义的时光总是只占生命的一小部分。经常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过去了。”“即使它照亮了未来,并让人无法忘记那个主人公。”“安娜,就是这样照亮了暹罗。”在影片结尾朱拉朗康王子这样独白。
英国妇女安娜受国王蒙空聘书前往暹罗做宫庭教师。由于东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安娜屡次欲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安娜获得了王室的认可并与国王蒙空互生情愫。
影片中安娜代表着西方文化,而她所处的暹罗人物环境则代表了东方文化,因此整部电影穿插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国王蒙空聘请安娜作为王族子弟的教师,让西方文化深入到宫廷内部,这一点足见蒙空学习西方的决心,也是安娜能够忍受文化冲突而留下来的支撑力量。毕竟安娜所教的是暹罗将来的继承人,而事实上,安娜的西方教育对朱拉朗康在他继位后所推行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安娜其人,充满了自由精神,是勇敢坚强的女性代表,也是智慧的人,令高高在上的国王蒙空也佩服的英国女人。
从这部电影中,不仅能够了解东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而且可以从一系列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中认识到文化的差异冲突,也进一步认识到摒弃文化中心主义、消除文化歧视和偏见、对异文化的包容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6. 求《安娜与国王》中 孟吉王 的生平介绍,和这段历史(包括电影后字幕里所说的关于他儿子统治时期的真实暹
安娜与国王》一剧根据Margaret Landon 1944年的小说《安娜与国王》改编。这部小说的蓝本是Anna Leonowens出版的回忆录《英国女教师在泰国宫廷》以及《后宫罗曼史》中关于真实生活的描写。 故事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初暹罗王国(即现在的泰国)的都城曼谷。Anna Leonowens,一位聪慧动人而脾气易怒的英国寡妇,带着儿子Louis来到曼谷。她是由暹罗国王聘请来向皇室成员教授英语以及西方观念和哲学的。国王请她来的初衷,是想改善他自己的公众形象,而也许并无真正改变自己的打算。安娜和她的儿子必须学着适应不同的文化习俗,她教导儿子在遭遇危险和生活中种种未知数的时候一定要勇敢——“我来吹一曲欢快的歌”(’I Whistle A Happy Tune’)。 来到皇宫后,安娜发现国王有着一个妻妾子女成群的庞大家族。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孩子和他们的母亲,但她在教授西方价值理念过程中时时会与他们的传统观念相冲突。而国王本身,尽管一方面宣称他相信西方理念,而另一方面又接受了缅甸国王所赠的一个奴隶。国王并不知道他这个“礼物”——年轻美丽的Tuptim——同护送她前来曼谷的缅甸青年Lun Tha相爱。 安娜在这里遇到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她原本答应来这里的条件之一——她要有自己独立的住所——后来一直没有兑现。她因此同国王发生了矛盾,可是她又太喜欢那些孩子了,所以决定还是留下,同时坚信国王一定会慢慢有所改变。 课堂上,安娜给皇子和众宫妃讲课,有时也为国王教课。她向他们讲述暹罗外面那个广阔的世界,讲述冰雪的奇妙,也讲述个人自由等的概念。 国王得知一位英国外交要臣将来访皇都,并且回去后会向英国女王进行汇报,安娜在旁听到,建议国王举行晚宴招待这位外交要臣,以向其显示国王的进步思想和英明统治,表明国王并非谣传中的那样是个野蛮人。 宴会当晚,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奴隶Tuptim献上一段优美的歌舞表演,名为“汤姆叔叔的小屋”,根据同名小说所编。故事影射了她自己的现实经历,而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最后逃跑了。表演结束,Tuptim自己也不见了,不过大家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 宴会结束后,国王召见安娜。他告诉安娜他在宴会上看到的舞蹈,并问安娜是否可以演示给他看。在接下来浪漫动人的一刻,安娜被国王拥入臂中。激情燃动间,他们随着经典歌曲“来跳一段吧?”(’Shall We Dance?’)开始了一段绚丽的舞蹈。 后来Tuptim和她的情人Lun Tha被国王的秘密警察发现了。国王准备亲自鞭打Tuptim作为惩罚。安娜插手干涉,理直气壮地告诉国王如果他这样做,将前功尽弃,并从此会被看成一个野蛮人。国王意识到安娜是对的,而这时他也明白了他的世界已不是原来的世界。他羞惭地离开了房间。 安娜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她必须离开暹罗。正当她准备离开时,她接到了生命垂危的国王递来的一封信。国王在信中对安娜为他所做的一切表示无限感激。泣不成声的安娜返回宫中看望国王。 将不久于人世的国王躺在那里,周围是他的妻妾和子女。当孩子们看到安娜时,他们拥抱她并求她不要离开。安娜被深深感动了,她感到她是多么地爱他们所有人,他们已经成为她亲爱的家人,而此地也已成为她的家。国王请安娜记下Chululongkorn王子将要说的话,因为Chululongkorn王子即将继承王位。王子学到了安娜所教的精髓,而同时又俨然已有了帝王风范。他庄严宣称,从此以后他面前再不会出现卑躬屈膝的主奴景象。国王辞世,安娜和皇室众妻妾及孩子们一同鞠躬以示对死去国王怀爱和最后的致敬,以及对新国王的尊敬。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
7. 电影《安娜与国王》的英文观后感。
泰国国王蒙空倾心西方文化,对国家实行了对外开放贸易及文化的政策。他还特意远从英国请来一位家庭女教师安娜·丽奥诺温丝来执教自己的68个子女。蒙空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金发碧眼的使者。在这里,安娜对所面对的这个国度充满着新鲜与好奇,同时,她也遵循着自己带来的西方式文化传统的教育方式。
8. 安娜与国王简介英文版
本书根据周润发和朱迪·福斯特主演的好莱坞同名电影改编。英国妇女安娜应邀前往暹罗王宫中做家庭教师。由于东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甚至差点被赶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尤其是在一次粉碎敌对分子政变阴谋的过程中,安娜临危不惧和国王对自己国家的忠诚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认识到,女人是可以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孩子们更是由衷地把她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就在国王从心底喜爱她的时候,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来王宫授益解惑的任务,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
9. 求周润发演的《安娜与国王》英文版。。。尽量清晰一点儿,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