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千禧曼波》你喜欢这部剧中的人物设定吗
独白系统是《千禧曼波》的一大特色,至少起着三层作用。首先是连接、解释剧情。虽然独白与画面常常是不同步的。但正是由于独白的存在,在侯孝贤的影片中,《千禧曼波》是比较好懂的一部。第二,赋予影片一种女性视角。《千禧曼波》的编剧,是与侯孝贤长期合作的朱天文。自然使影片多了一份女性的细腻和婉约。第三,也是和影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表明整部电影都是在回忆往事。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女人在回忆自己年轻时,一段痛苦不堪的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独白是女主人公Vicky的声音。所讲述的,也是她本人的故事,却偏偏使用第三人称“她”。因为这是10年前的旧事,Vicky早已超越了当年的情绪,能够用客观、甚至淡漠的态度看待这段经历。虽然当时的Vicky认为这是无法超越的命运,不能解开的魔咒。
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独白,莫过于开场的一段:“她跟豪豪分手了。豪豪就是有办法找到她,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反反复复,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了,她又回来了。她告诉自己,存款里还有50万,50万花完了,就分手吧…”
❷ 求电影名~~~~~
非常人贩,也叫玩命速递。又出了续集了呢,挺好看的
❸ 蔡依林《Lovelovelove》中 的舞是什么
应该是:舞台式爵士舞 Theatrical Jazz Dance
舞台式爵士舞 Theatrical Jazz Dance
高帽和手仗是初期舞台式爵士舞常用的道具,但舞台式爵士舞也不只局限於这样。舞台式爵士舞有一种炫耀的风格,随著切分的爵士音乐伴奏显出摇摆的特质。 舞台式爵士舞紧随百老汇的歌舞剧之演变。 从1920年代的灿耀目的轻松娱乐发展至1940、1950年代小心经营和结构紧密的歌舞话剧。 在1920、1930年代时,爵士舞和踢躂舞往往只是歌剧剧情以外的一些小插曲。
1920年代的「舞蹈总监」(“dance directors”)很多对舞蹈一窍不通,他们只懂挑选面孔甜美的女子做表演者;但到了1930年代中期,「编舞者」 (“choreographers”)开始取缔这些「舞蹈总监」。 佐治.白兰治(George Balanchine)是首位在百老汇用「编舞者」这名称的人;他也是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创办人和编舞者。 芭蕾舞是首种对百老汇有重要影响的艺术舞种,它的成功鼓励了后期认真地利用爵士舞元素来作舞蹈编排的尝试。 白兰治的经典作包括1936年,与踢躂舞舞者香比.夏巴(Herbie Harper)编成的「第十街的屠杀」(“Slaughter on Tenth Avenue”)。
自1930年代中,百老汇已不再是随便凑成的爵士舞、踢躂舞和女子歌舞团(chorus line)的欢娱节目那麼简单,而是要求用正式受过舞蹈技巧训练的舞者。这种新的舞台式爵士舞之兴盛,可归功於四位杰出的舞者/编舞者:积.高尔(Jack Cole)、谢龙.罗宾士(Jerome Robbins)、麦.马图(Matt Mattox)和宝.科司(Bob Fosse)。
积.高尔(Jack Cole, 1911 - 1974)被誉为「美国爵士舞之父」 (Father of American Jazz Dance),是舞台式爵士舞发展的重要人物。 高尔是现代舞出身,后来才决定向商业舞蹈事业发展。 他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舞者,而且对他的舞蹈员之要求也十分苛刻;常有打骂的情况。 他在1942年把混合了东印第安舞蹈及美国哈林社交舞的动作,以爵士乐的摇摆节奏首次显现於观众目前(高尔称之为「城市的土风舞」,“Urban Folk Dance”)。 高尔於百老汇和电影的编舞作品多不胜数,例如:“Magdalena,” “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 “Cover Girl,” “The Merry Widow,”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 “Les Girls” 等。 高尔更培育了好几位舞蹈影星,如米芝.姬罗(Mitzi Gaynor)、妮妲希华斯(Rita Hayworth)、云.慧顿(Gwen Verdon)等;并为女星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及珍.罗素(Jane Russell)等设计舞步。 就连舞蹈界名人占.基利(Gene Kelly)和麦.马图(Matt Mattox)也跳过高尔的作品。
谢龙.罗宾士(Jerome Robbins, 1918 - 1998)在美国纽约出生,父母亲为俄罗斯和犹太血统的移民。 他年轻时主攻芭蕾舞,另外也有研习现代舞和西班牙舞。 於1944年编创了音乐剧「锦城春色」(“On The Town”),并开始了他在百老汇当舞蹈总监的生涯。 於1951年在「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给世人留下印象深刻的舞码如两主角跳的 “Shall We Dance”。 及后於1956年为音乐剧「锦绣年华」(“Fiddler on the Roof”) 和1957年的「梦断城西」(“West Side Story”)编舞,后者更被视为舞蹈界和音乐剧电影的经典。 罗宾士毕生羸得多项殊荣,包括五个当努臣奖、五个东尼奖、两个奥斯卡金像奖和壹个艾美奖。 他的主要建树在於把芭蕾舞带进商业舞台,又把芭蕾舞和其他舞蹈溶汇,并透过音乐剧使其普及化。
麦.马图(Matt Mattox, 1921年出生)有很强的芭蕾舞底子。 在1948年马图得到积.高尔的赏识,聘请他参与百老汇制作“Magdalena”;这也开始了高尔和马图的七年合作关系,直接影响到马图由芭蕾舞转投向爵士舞(所以有说马图到了28岁才真正开始研习爵士舞)。 他在1946至1953年间活跃於荷李活,参与的著名电影作品包括:“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The Bandwagon”。 马图除了为电影及音乐剧编舞外,更在1950与1960年代为电视节目编舞而声名大噪。 马图的舞蹈融合了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和踢踏舞;他的舞动节奏和步法很多也源自踢踏舞的训练。 他曾称自己的风格为“freestyle”, 因为他相信透过舞蹈表达情感和故事的时候需要极大的自由度。 马图在舞台式爵士舞的孕育期时,设计了一套帮助舞者训练爵士舞的技巧;而其中强调及贯彻融合爵士舞独有元素 – 身体部位独立动作和强劲有序的节奏感,奠定了他作为爵士舞大师的地位。 马图桃李满天下,除了在美国14年的教学及发展外,他更於英国和欧洲多国有深远的影响,而近年他则在法国定居。
宝.科司(Bob Fosse, 1927 - 1987)自13岁已开始四处巡回表演,15岁开始尝试编舞。 他首於1953年在两部电影中(“Give A Girl A Break”, “Kiss Me, Kate”)以舞蹈亮相。 自1954年开始为多部百老汇制作编舞,包括 “The Pajama Game”(1954)、“Damn Yankees” (1955)、Sweet Charity (1966)、Pippin’ (1972)及 “Chicago” (1975) 和1977年的“Dancin’”。科司建立了一套容易让人识别的爵士舞风格,其中带点愤世嫉俗和有著嘲讽的性别强调。 圆边帽、鱼网丝袜、手仗和椅子是他的舞蹈标记。 他的舞蹈动作强调身体部位独立活动,也酷爱以手(势)来舞动(他称之为「手的芭蕾」, “Hand Ballet”),动作微细而讲究。 1972年的电影“舞厅”(“Cabaret”)正是科司风格的表表者。 (有说科司深受麦.马图的舞蹈风格影响;他俩对身体部位独立动作同样讲究。) 科司的私生活颇糜烂;1979年他的电影作品「浮生若梦」(“All That Jazz”),部份是根据他的一生而编写。 科司的遗孀(Gwen Verdon)及他的密友(Ann Reinking)合作制成音乐剧「科司」(“Fosse”, 1999)向这位舞蹈界奇才致敬。
其他的百老汇歌舞剧如米高.班尼(Michael Bennett)於1975年的「平步青云」(“A Chorus Line”)十分受欢迎,赢取了普立兹奖(“Pulitzer Prize”),更是百老汇持续长久的音乐剧之一。 「平步青云」褒扬百老汇舞者所需的舞蹈风格 – 强悍的爵士舞、踢躂舞、炫目花巧的芭蕾舞和表演的技巧和功架。 另外,1980年代出色的歌舞剧如「猫」(“Cats”, 1981)和「歌与舞」(“Song and Dance”, 1982)等也给舞台式爵士舞一些表现的机会。 到了21世纪以舞蹈为主的音乐剧似乎有个新趋向,两出成功的制作皆用上流行曲或录制的音乐。 在“Contact” (2000) Susan Stroman 创意地用上了多首录音的古典和流行曲,而著名编舞Twyla Tharp於“Movin’ Out” (2002) 则以流行音乐人Billy Joel的作品为材料。
❹ 求一部电影是讲有关舞蹈和足球的
一球成名
❺ Keri Russel 拍过哪些电影
演员
6 .5
富贵与爱情 (2010)
影评(7)
收藏(24)
Emmy Kabic (6 episodes, 2010)
7 .4
良医妙药 (2010)
影评(113)
收藏(202)
Aileen Crowley
7 .4
神奇女侠 (2009)
影评(20)
收藏(61)
Wonder Woman (voice)
7 .9
草叶 (2009)
影评(392)
收藏(1096)
Janet
7 .2
睡前故事 (2008)
影评(242)
收藏(721)
Jill
公园里的女孩 (2007)
影评(1)
收藏(18)
Celeste
7 .8
女招待 (2007)
影评(133)
收藏(312)
Jenna
8 .4
声梦奇缘 (2007)
影评(1451)
收藏(4471)
Lyla Novacek
Up Close with Carrie Keagan (2007)
影评(0)
收藏(0)
Herself (2 episodes, 2007)
7 .2
碟中谍3 (2006)
影评(271)
收藏(1879)
Lindsey Farris
7 .2
罗腾堡 (2006)
影评(12)
收藏(33)
Katie Armstrong
第59届托尼奖颁奖典礼 (2005)
影评(0)
收藏(0)
Herself - Presenter: Best Revival of a Musical
7 .4
愤怒之上 (2005)
影评(19)
收藏(120)
Emily Wolfmeyer
平凡岁月的魅力 (2005)
影评(0)
收藏(17)
Livy
9 .2
西部风云 (2005)
影评(27)
收藏(282)
Naomi Wheeler
7 .4
我们曾经是战士 (2002)
影评(147)
收藏(713)
Barbara Geoghegan
9 .0
实习医生风云 (2001)
影评(11)
收藏(55)
Melody O'Harra (2 episodes, 2007)
曼波舞王 (2000)
影评(0)
收藏(7)
Lucy McLoughlin
弯曲 (1998)
影评(0)
收藏(2)
Emma
8 .7
幸福 (1998)
影评(17)
收藏(89)
Felicity Porter
演员
一周八天 (1997)
影评(0)
收藏(8)
Erica
咆哮 (1997)
影评(0)
收藏(1)
Claire (2 episodes, 1997)
保姆杀人案 (1996)
影评(0)
收藏(1)
Michelle Winston
店员 (1995)
影评(0)
收藏(0)
Sandra
7 .0
亲爱的,我把孩子放大了 (1992)
影评(9)
收藏(75)
Mandy Park
❻ 求一部电影是关于心脏租用的国外的电影
重生男人
重生男人
网络名片
重生男人
本片是导演明格尔·萨普什尼克的长片处女作。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原来也想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可是后来他主动退出了。 ·2003年,本片的编剧埃里克·格雷西亚和加勒特·莱纳就开始合作编写剧本了。这个剧本从埃里克·格雷西亚早先写的一个小说改编。2009年,这本名为《取回曼波》(The Repossession Mambo)的小说才被出版。
中文名: 《重生男人》
外文名: Repossession Mambo
其它译名: 重生曼波
出品时间: 2010年4月2日
出品公司: 环球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 美国,加拿大
导演: 明格尔·萨普什尼克
编剧: 埃里克·格雷西亚;加勒特·莱纳
主演: 裘德·洛, 福里斯特·惠特克, 列维·施瑞博尔, 艾莉丝·布拉加
类型: 科幻,惊悚,动作
《重生男人》主要角色
▪ Remy(裘德·洛 饰) ▪ Jake(福里斯特·惠特克 饰) ▪ Frank(列维·施瑞博尔 饰)
▪ Beth(艾莉丝·布拉加 饰) ▪ Carol(卡里斯·范·侯登 饰) ▪ Peter(钱德勒·坎特布瑞 饰)
▪ Asbury(约翰·雷吉扎莫 饰)
目录
电影剧情
演职员表
影片评价
影片制作
上映时间
在线观看
展开
电影剧情
演职员表
影片评价
影片制作
上映时间
在线观看
展开
编辑本段电影剧情
版本一
由小罗伯特·唐尼、裘德·洛主演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正在美国热映,而裘德·洛主演的另一部新片《重生男人》日前发布了限制级预告片,画面血腥残忍,其中有个裘德·洛扮演的主人公闯入大公司生产基地的画面让人想起了黑客帝国里面超现实的枪支库。奥斯卡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剑齿虎”列维·
重生男人海报
施瑞博尔也在片中出演重要角色。
《重生男人》由裘德·洛和弗雷斯特·惠特克主演。该片根据 Erica Garcia(埃里克加西亚)的小说“The Repossession Mambo”(重生曼波)改编而成,埃里克·加西亚也是由小说改变的电影“Matchstick Men”(火柴人)的作者。
《重生男人》讲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器官合法地成为了商品,不过器官的价格令人乍舌,财力贫乏的家庭如果用分期付款的方法更换器官,不能及时偿还的话就会被出售公司的保安闯进家中,一枪麻痹后还被取走器官。裘德·洛扮演的主人公雷米本来是这家公司的保安,专门负责催债,没想到一天他发现自己竟然被公司强制植入人造器官,为此他决心与公司对抗……
版本二
在不久的未来,医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果你有器官衰竭或者是病变,你根本不需要等待捐赠者捐赠器官,也不需要使用从转基因的动物身上取下的器官,你只需要付出一笔钱,就可以获得一
重生男人宣传海报(5张)
个人造器官--当然,器官和手术的费用并不低廉,不过主攻这笔生意的联邦公司(The Union)给你想出了一个极佳的解决方法--分期付款。可是联邦公司的老板并不是什么慈善家,只要有病人无法支付账单了,他们就会派出自己公司的回收员去那些病人身上取回自己的产品。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有的只是一枪毙命和取回器官的"制度"。这也让很多移植了人造器官的普通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雷米(裘德·洛)受雇于联邦公司,他是公司中身手最为矫健,也是前途最不可限量的回收员。可是有一次,在取回人造器官的工作中,雷米心脏衰竭,没能完成工作。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胸腔中植入了联邦公司最新也是最顶级的人造心脏。被迫使用人造器官的雷米面临着高额的使用费。公司承诺,当他痊愈之后,还可以回去工作,可是他却发现这颗新的心脏无法承受他工作的重负,他没办法再用手术刀割开人类的身体取出器官,也就是说他再也无法做回收员了。一天,他无法偿还这笔费用的时候,联邦公司派出了自己最冷酷无情的回收员杰克(福里斯特·惠特克)去追杀雷米,杰克曾经是雷米的搭档,从小和他一起长大,身手也十分了得。
雷米从猎手变成了猎物,从强权人物变成了弱势群体,他能用自己精湛的功夫和精准的枪法逃出重围获得新生么?而这个冷血且邪恶的公司最终是不是会被自己逼上毁灭的道路?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Remy 裘德·洛 ----
Jake 福里斯特·惠特克 ----
Frank 列维·施瑞博尔 ----
Beth 艾莉丝·布拉加 ----
Carol 卡里斯·范·侯登 ----
Peter 钱德勒·坎特布瑞 ----
Ray 乔·平格 ----
Alva 丽萨·拉皮拉 ----
Little Alva Tiffany Espensen ----
Rhodesia Yvette Nicole Brown ----
John Wayne Ward ----
Hooker Tanya Clarke ----
Larry the Lung Max Turnbull ----
Salesman Howard Hoover ----
Young Remy Raff Law ----
Young Jake Tremayne Corion ----
Obese Man Marty Adams ----
Chipped Tooth Daniel Kash ----
< 上一页|1|2|下一页 >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职员表
▪ 制作人:安德鲁·/Z·戴维斯;Mike Drake;Jon Mone;玛丽·帕伦特;斯科特·斯塔博
▪ 导演:明格尔·萨普什尼克
▪ 副导演(助理):Adam Bocknek;Richard Cowan;Stephen P. Del Prete;乔安娜·摩尔
▪ 编剧:埃里克·格雷西亚;加勒特·莱纳
▪ 摄影:恩里克·切迪亚克
▪ 剪辑:Richard Francis-Bruce
▪ 选角导演:Mindy Marin
▪ 艺术指导:David Sandefur
▪ 美术设计:Dan Yarhi
▪ 服装设计:Caroline Harris
▪ 视觉特效:Aaron Weintraub
▪ 布景师:Clive Thomasson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这部科幻电影的创意不错,但落实在银幕上,又成了滥俗的追杀戏。据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曾打算在本片中扮演角色,最后因故退出。从成片的效果来看,莱昂的决定无疑是明智的。《重生男人
重生男人
》讲述了未来时代,当人遭遇绝症时,可以通过人造器官来维持生命——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你必须有钱支付昂贵的器官费用。一旦患者支付不起费用,就会被取走器官——说到底,就是被杀死。裘德-洛扮演的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杀手,专门配合官方去取器官夺人命,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自己因为心脏衰竭而昏厥。后来,被移植了人造器官的他,也面临着支付费用,当他无以承受时,自然也逃不过死亡的命运。追杀他的人,正是他的老搭档,在这场逃亡程序中,他逐渐懂得了人造器官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扮演追杀裘德-洛的是奥斯卡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上周他主演的《我们的家庭婚礼》也已与观众见面,巧的是,两部电影的综合好评率均未超过20%,影帝的衰运彰显无余。
《华尔街记者报》指出:“《重生男人》有着不错的科幻题材框架,只可惜影片进行到后半部分时,主题已经彻底涣散,这也直接糟蹋了两位优秀的演员。”《好莱坞报道者》讽刺道:“2010年金酸莓大战从该片开始正式打响!”《今日美国》认为:“我不知道为什么福里斯特-惠特克和列维-施瑞博尔这类优秀的演员,为什么会接如此糟糕的电影,也许《重生男人》的剧情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讽刺他们也因为要支付人造器官的费用而接烂片)。”[1]
编辑本段影片制作
重写数遍的剧本
在这部主打科幻和动作的影片中,原著小说作者、同时也是影片编剧的埃里克·格
重生男人
雷西亚融入了荒诞、邪典甚至是预言等元素。这样的一个庞大、复杂的剧本究竟是如何构思的?又是如何写作的?它受到了哪些影片的影响?埃里克·格雷西亚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更多的程度上,它是一部很综合的影片。他说:“我写小说和剧本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不断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和电影的类型。我甚至都没有办法告诉你这个剧本我改写了多少遍。每一版剧本都有改动、每一版都有新的元素。到最后整个剧本成了一个以科幻故事为主,但是融合了相当多其他元素的故事。有人说这个故事太荒诞了,其实这要算制片人斯科特·斯塔博的功劳,他对荒诞的东西有着良好的嗅觉,也是他的推手,才让这部电影下载得以顺利拍摄。我最喜欢的电影是特瑞·吉列姆的《妙想天开》,在写剧本的时候,我总是能回忆起这部电影里的各种细节和各种元素。我觉得,《重生男人》的荒诞成分,很大程度上来自《妙想天开》的影响。但是,这种荒诞并不是我写这个剧本的的最初定调。当这个剧本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我想写的就是一部科幻小说--然后往里面加入一些动作戏的成分。可悲的是,这版剧本写出来之后却让人大失所望。因为单纯的科幻加动作,让这个剧本看起来毫无生气。拍出来的话,肯定不怎么样。所以我就一遍一遍地改剧本,最后把它写成了一个很综合的故事,既有科幻、动作,也有荒诞和邪典。后来,制片方也很满意这个剧本,算是皆大欢喜。”
强大的表演阵容
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明格尔·萨普什尼克这次在自己的长片处女作中集结了众多好莱坞的一线男星,是在是令人羡慕。裘德·洛、福里斯特·惠特克和[列维·施瑞博尔]悉数上阵,这样的阵容、这样的题材足以让冷清的3月电影市场火热一把。
明格尔·萨普什尼克说:“看到这个剧本之后,我的脑子里就浮现出了保罗·范霍文的经典影片《机械战警》。我给表演确定的基调就是《机械战警》中的那种表演。当然,那是部十几年前的电影
裘德·洛[1]
了,节奏比较缓慢,现在的观众不会喜欢这样的影片--可是主角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战的价值观仍然存在--所以设立这样的基调还是有意义的。”埃里克·格雷西亚表示自己也很喜欢《机械战警》,他说:“这部影片在主流电影和邪典电影之间搭起了一座平衡的桥梁。无论什么样的观众都会在其中找到兴奋点,我也希望《重生男人》也是这样的影片。”
明格尔·萨普什尼克表示说对于能请到这么多大腕,自己心里也没谱。他说:“我本身没什么名气,他们肯定不会冲着我的名头来,倒是两位编剧埃里克·格雷西亚和加勒特·莱纳在这个行当里工作了不少年。让他们出面去请演员肯定比我上要强。”萨普什尼克的预计是正确的,曾经写过《火柴男人》原著小说的埃里克·格雷西亚在圈内的名气不小。他说:“我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心里并没有确定的人选。写完之后才觉得裘德·洛和福里斯特·惠特克很适合在影片中做主角。裘德·洛在《毁灭之路》和《人工智能》中的表演实在是让我太难忘了,请他来主演,肯定没错的。福里斯特·惠特克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尤其是《末代独裁》,我想,让他来演这个要和自己的亲兄弟动刀子的角色肯定没有问题。当时我的想法是,哪怕是碰了一鼻子灰,被他们拒绝也无所谓,起码我努力了。不过,请他们来剧组的事情异常顺利,没有费什么力气,他们就答应出演了。”
看完剧本之后,福里斯特·惠特克和裘德·洛都表示说,这个故事和剧本的复杂性要远远超过他
重生男人剧照
们的预期,惠特克说:“虽然这个故事非常血腥,但是它还是有崇高的一面,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去战斗的故事很打动我。所以我就接下来这部影片了。”谈到和裘德·洛的合作,惠特克说:“他是一个非常友善的家伙,根本不像他的模样那么让人难以亲近。他能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我很喜欢他,和他合作也很开心。”
拍摄过程
本·福里斯特·惠特克已经学习了几年的菲律宾的土著舞蹈。在本片中,他展示了自己的舞技。
1984年,曾有部电影叫做Repo Man(《报信的人》),为了以示区分,制片方把本片的名字写为Repo Men。
影片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煞有介事的联邦公司的“主页”入口。点击进入之后有些人造器
重生男人电影截图(18张)
官的简介和价格--这些东西都和电影里一模一样。人造心脏97.5万美元,人造肝脏75.6万美元,人造眼球34.5万美元,合金脊椎87.6万美元,肾脏52.4万美元等等。公司老板名为弗兰克,他的照片就是其扮演者列维·施瑞博尔的照片。
影片有几个镜头发生在唐人街,就在开拍前,几个当地的华人走到剧组跟前,告诉他们布景中的霓虹灯上的汉字装反了。后来,剧组不得不把霓虹灯全部拆掉,重新做了这些汉字。[1]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1. Mambo Film Proctions
2. Stuber Proctions
3. 环球影业 [美国] (presents)
4. Relativity Media [美国] (in association with)
发行公司
1. 环球影业 [美国] (2010) (USA) (theatrical)
2. 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2010) (Netherlands) (theatrical)
特技制作公司
1. Mr. X Inc. [加拿大]
2. Rodeo FX (visual effects)
其他公司
1. Behind the Scenes Freight [美国] shipping by
2. Dolby Laboratories [美国] sound mix
3. Packair Airfreight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4. Toronto Film Studios [加拿大] movie studio
5.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camera dollies
6. PIC Agency [美国] titles
7. Scarlet Letters [美国] end crawl
8. Vantage Film GmbH [德国] HAWK anamorphic lenses provided by[2]
编辑本段上映时间
发行日期
加拿大 Canada 2010年3月19日
美国 USA 2010年3月19日
俄罗斯Russia 2010年4月1日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 2010年4月3日
英国 UK 2010年4月23日
德国 Germany 2010年6月3日
荷兰Netherlands 2010年6月10日
新加坡Singapore 2010年6月24日
日本Japan 2010年7月2日
法国 France 2010年7月14日
挪威Norway 2010年8月6日
芬兰Finland 2010年8月20日
瑞典Sweden 2010年9月10日[2]
❼ 求助快乐大脚的影评
企鹅这几年成了动画红人。影视开发小组们,仿佛头一次发现世界上还有一种如此可爱又可敬的动物,几乎是一窝蜂地开始赶制有关企鹅的动画片。这一切的开端,都和一部纪录片与一部动画片有关。《帝企鹅日记》的真实让人领教了企鹅的伟大,而《马达加斯加》中的“神经四鹅组”则让人见识了企业的可爱与搞笑。除了今年的《快乐大脚》(Happy Feet)外,明年暑假还有一部《冲浪企鹅》(Surf’s Up)。考虑到三维动画片动辄数年的制作周期,还不知有多少关于企鹅的方案在筹划中呢。
当《快乐大脚》的预告片初现网络的时候,很是让人期待。企鹅歌咏比赛?这点倒是看《帝企鹅日记》时没想到的点子——或者也是俺忘记了。总之呢,企鹅之间用唱歌来求偶,还是蛮新鲜的。而且,对于多才多艺的好莱坞演员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说不定又会让大家发现几个《红磨坊》那样的麦格雷格和基德曼呢?
实际的效果是比较令人失望的。
基德曼(Nicole Kidman)同学就唱了一首歌,没什么印象。金刚狼杰克曼的嗓音倒比较让人惊艳,非常宏亮宽广,适合舞台表现。对应这样的男声,应当找个歌剧级别的大肺活量女声来配合才是,例如沙拉布莱特曼啥的。妮歌儿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没有气声,纯粹靠喉音的话,和麦格雷格对唱一些绵软的流行曲调还算天衣无缝,到轮到表现歌艺技巧多么高超的时候,就有些接不上气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第二代企鹅身上,偶们的男主角“大脚”先生根本就不会唱歌,先不用提;他那青梅竹马的“小甜甜”由墨菲(Brittany Murphy)奉献嗓音,和妮歌儿的问题一样,这位墨菲同学声音虽然甜美,且略带沙沙的磁性,但局限于音高与音量,独唱时还好,音响师们也能调整她的声线与环境音效的对比,来突出小甜甜歌声之亮丽;但是,当众多登徒子一起和声的时候,音响师们也达到了极限,小甜甜的声音就无法穿越了。由此可见,“能量”对歌唱来说就像武侠中的“内功”,光有先天好嗓子,还不一定能让听众如痴如醉。
此外,影片中歌唱场景其实很少,预告片给人以歌舞片的假象,其实不然。特别是“求偶”季节里,俺本来是很期待出现众多风格不同的歌曲来爽一把的,结果只有聊料几首中的寥寥几句,转换又太快,当真是走马观花的感觉。
话又说回来,本片是关于一只不会唱歌的企鹅的故事,演唱本分被减弱也是符合情理的。再说了,踢踏舞也不仅仅是种舞蹈,它所发出的节奏明快的声音,也是一大特色,因为部分具有歌唱的性质;只不过,这里的歌唱不是用正常发声器官,而是用脚而已。影片请动了踢踏舞明星格洛弗(Savion Glover)来给主角“曼波”(Mumble)作动作模拟,当真是“一舞脚步动四方”,无论节奏快慢,都能让观众也忍不住扭动起来。企鹅在陆地上给人的感觉总是比较笨拙的,看它们那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很难相信能踢出如此复杂高超的动作来。这也正是电影的高招之一:用一个看似反常的设计,颠覆了人们的想当然,颇有新奇感。不足之处,是企鹅脚掌毕竟不如人类那么灵活,很多小幅度的振动,即使“动作捕捉器”能抓到格洛弗的高超技巧,当还原到曼波身上时,它那“快乐的大脚”还无法传递出足够精妙的点、拍、拖、滑、蹬、插、扭……
角色设计方面,偶们的主人公曼波同学,是个非常“单纯”的家伙。这种单纯,大部分时候使他显得特别可爱,也在某些时候给于他无与伦比的勇气。我们甚至能从他被同族驱逐,然后又返回来拯救同类行为中,嗅出隐隐几丝企鹅版耶稣的味道。有趣的是,耶稣是上帝与人类之间的使者,片中的曼波最后也充当了将上帝(人类)引向族类的角色;片中他从百丈绝壁终身一跃,那姿态之义无反顾,虽然在受难程度上不比耶稣同志,但在勇气上也不惶多让了。
动画角色单纯不是坏事,但在叙事逻辑上,有时候单纯过头就不还好了。任何动画片都难免要讲现实描绘得简单轻松一些,但像《快乐的大脚》这样将极地环境问题因为一只企鹅就迎刃而解了,未免太敷衍了一些。即使这只企鹅真的会跳踢踏舞,so what?人类就能从他的舞蹈中领悟到他不是要吃更多的鱼、而是为同类没有足够食粮而焦急么?单纯凭他的踢踏舞步,即使是格洛弗亲现银幕,恐怕也无法传递这么微妙而深远的含义。舞蹈是无声的语言,这大抵是不错的,影片想要传递就是这种有动作的沟通方式;但是,任何语言都是有语境的,人们最多能猜测“语言”所附带的情绪,但要猜透情绪背后的“动机”,那该多么困难呀。
也许对于小朋友来说,实际问题是否如此容易解决是不用在乎的,只要动画角色可爱好玩就行了。在这一点上,《快乐的大脚》的确是丝毫不含糊,至少是对于主角而言。为了突出曼波同学的纯真可爱,影片甚至让它在成年之后还保留幼年时的细软绒毛,显示出与其他世俗企鹅们的区别来。不过,在俺个人看来,还是幼年时的小企鹅们更可爱些,因为那些可爱的表情与动作,与他们的年纪更融洽。当成年后的曼波由单纯变成执着的时候,我们可能比较敬佩他,但很难说那是可爱;甚至由于成年后的他过于“一根筋”,而变得单调乏味起来。
动画片中的配角有时候甚至比主角更重要,特别是在在主角是个老实孩子的情况下,要出彩就多半要靠配角了。而塑造好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配角,也是好莱坞各动画工作室的绝招之一。这次在《快乐的大脚》中,作为最佳拍档的配角不是一个,而是四、五个企鹅。虽然编导从未说明为什么这几个操着墨西哥“阿明哥”口音的企鹅怎么跑到极地来了(或者为啥要给这矮小的企鹅种族配以墨西哥口音),但做观众的还是可以想当然的接受这种安排的。问题是,这几位“阿明哥”的性格并不鲜明,除了吵闹之外就别无建树了。即使吵闹,也是简单地叽叽喳喳说废话,特别有趣的场景很少。建议编导应当看看《笑傲江湖》,学学人家金老爷子是如何塑造“桃谷六仙”的。美国媒体赞扬罗宾威廉姆斯这次不再耍宝,而是在塑造角色性格,可俺个人看不出他那个角色有何了不得的性格,还不如《机器人历险记》中的“千斤顶”有趣呢。
实际上,美式动画片的趣味,往往来自于细节设定。没有这些细节,整部电影就缺乏回味的魅力,简单来说,就是不耐看。有了细节,即使整部电影没有超出人的想象,也算是一趟愉快的观赏历程。《快乐的大脚》俺一共在电影院看了两次,其中第二次是特地为了感受IMAX 3D影院的效果而看的。在看第二遍时,尽管画面的奇观让人赞叹不已,但故事本身的贫瘠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无论是情感关系,还是剧情转折,感觉都太简陋了些。例如曼波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就缺乏细节的渲染而显得比较生硬。至于其他好玩的细节,像《汽车总动员》里的那些“彩蛋”场景,就更不用指望能在本片中找到了。也许华纳亏在没有很长而且优秀的历史可以回顾与挖掘,所以只能指望靠故事的拼接与影像的大气来吸引人。
不过,《快乐的大脚》在影像方面着实吸引人,不,应当说是震撼人。即使不看IMAX 3D效果,在普通银幕上看起来,本片也具有非凡的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部分得益于导演的运镜手法。他在本片中大量采用了类似航拍的虚拟镜头运动方式,例如从远景以环绕摇推的形式无缝到衔接到角色的近景,或者用相反的运动轨迹。配合以极地冰原的独特地貌,和无边大海的广袤,让观众的视野都陡然开朗的感觉,连心胸都似乎开阔了许多。个人最欣赏的,是片中曼波和四小强在远征的路上遭遇暴风雪的场景,镜头由气势磅礴的云海俯瞰而下,直到几个家伙奋力前行的近景为止,在这样的运镜方式下,观众也仿佛被拽入到了场景之中,因此能对曼波他们的艰辛与毅力更加感同身受。
在纯粹的三维动画技术上面,虽然本片物理背景的复杂性和一些细节的琐碎程度,还不像《汽车总动员》那样精细,但在主要角色的塑造和场景气氛的营造上,显现出了自己的实力。前面提到过的小企鹅们身上细嫩的绒毛,做得特别可爱,尤其是在3D影院里,简直让人禁不住想跳出去埋进那毛茸茸的温暖里。影片中三场动作场景,也拍出了惊心动魄的气势;得益于虚拟世界里能自由移动的镜头,观众如同坐上了急速过山车,在那些场景里几乎被极富迫力的画面逼得喘不过气来。单纯从欣赏画面奇观来说,本片可以说是今年最值得去IMAX 3D影院欣赏的电影,比起《超人回归》来说刺激多了。
《快乐的大脚》完全不同于Pixar或者Dreamworks的作品,她缺乏前者那样的细节,也没有后者那样怪趣。这也颇能解释为啥在新近提名的第34届国际动画大奖名单中,《汽车总动员》与《鼠国流浪记》(Flushed Away)以七项提名并列大热,而《快乐大脚》仅入围“最佳影片”等少数几项。和其他动画片比起来,《快乐的大脚》在视觉形式和叙事模式上更像一部“电影”;只不过,这个“电影”还很简单直接,还不够丰富细腻,因此在趣味性上反倒不如那些比较孩子气的电影。然而,本片在动画片视觉语言上的探索,足以成为最吸引人的卖点。
❽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及下载地址
第一部:
《非常人贩》(The Transporter)
http://lib.verycd.com/2004/03/04/0000006451.html
http://lib.verycd.com/2005/11/08/0000073564.html
◆ 片 名:非常人贩 / 玩命速递/港译:换命快递
◆ 制 片:吕克·贝松(Luc Besson)
◆ 导 演:元奎(Corey Yuen)
◆ 编 剧:吕克·贝松(Luc Besson)
◆ 主 演:杰森·杰森·斯塔森 Jason Statham
舒淇 Shu Qi
切基·卡尤 Tcheky Karyo
◆ 类 型:犯罪(Crime) 惊悚(Thriller) 动作(Action)
◆ 国家地区:USA
◆ 语 言:English
◆ 发行公司: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 首映日期:2002年10月11日
◆ 制作成本:$21 + $0 (单位:百万美元)
◆ 首映票房:$9,107,816.00 (单位:美元)
◆ 全美票房:$25,296,447.00 (单位:美元)
◆ 海外票房:$9,200,000.00 (单位:美元)
◆ MPAA定级:PG-13 级
◆ 片 长:92 分钟
◆ 官方网站:http://www.transportermovie.com/home.html
user posted image user posted image
◆ 影片简介:
故事发生在法国南部,弗兰克·马丁(杰森·斯塔森饰)是个送货员,是那种专门为黑道人物送包裹的“地下送货员”,他当过特种兵,身手了得,外表冷漠,喜欢独来独往,多年来他一直坚守三条戒规,那就是:一.一旦接货就要干到底;二.从不打听雇主的情况;三.从不私自拆开包裹,这也是他能一直干到现在的原因。
这不,今天马丁又接了一单生意,一个美国人让他送一个包裹,马丁二话不说就上路了,可是路上他发现他的“包裹”动起来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打破了自己的第三条规矩,去查看了包裹--结果发现里面是一个美丽的东方女子(舒淇饰),嘴里被塞上了东西。这女孩是一个中国蛇头的女儿,她父亲专门把中国非法移民走私运送到法国。因为父亲在生意上得罪了人而被绑架……
马丁决定帮这个女孩逃生,这个决定为他带来了种种麻烦,美国人开始追杀他们,而马丁和女孩也发生了感情......
幕后:
吕克·贝松1999年拍摄完成《圣女贞德》之后就搁下导演的活儿,将工作重心转向编剧和制片,作品包括在法国大红的《终极杀阵》(Taxi)、《龙之吻》和《绿芥刑警》。本片是他和香港电影人的又一次合作。这样的阵容使得本片具有浓厚的“欧亚混血儿”风格,不过剧情是地道的美国式。名下的经典作品包括《这个杀手不太冷》和《妮基塔》的吕克·贝松和人合作编写剧本,是影片最基本的保障。据卡曼说,写剧本的过程高度紧张,两个人除了吃饭睡觉就在写作和讨论,创造力充分发挥。早期如《碧海蓝天》这样充满艺术情调的影片现在是少了,不过吕克·贝松若才华不老,他应该还有出彩的地方。
元奎和袁和平等人近年来一直在好莱坞帮助美国人设计影片中的武打场面,《黑客帝国》等片中让人目眩的动作让西方人很是激动。在《X战警》、《龙之吻》担任武术指导之后,元奎此次正式执导,把看家本领使到自己导演的第一部西片中自然会更加出力。按他自己的说法,每一部影片他都力求让观众看到一些以前从没见过的武打动作和场面。和舞蹈的编排一样,武打动作及场面的设计无疑限定或发挥了演员的潜力和魅力。中国大陆影片中的武打动作之单调乏味往往是影片让人犯困的元素之一。香港武侠电影或警匪片长期以来有自己的传统,其实水平是比较高的了,何况功夫片本是香港电影特色,其中技巧应用到别的片种也是一样得心应手,只是要在长期立足,更要求新。别说中国观众早看成了内行,西方观众也越来越熟悉打斗场面,小伎俩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
好在还有舒淇。她的气质有点象梦露,或者许多被认为性感的明星,例如碧姬·巴铎,天真和成熟交织,令人着迷。国外有人介绍她的时候用“才华横溢”,“光彩照人”这样的词,她的美貌其实也不是人见人爱,不过这都是见仁见智,倒是演技更需进一步得到肯定。舒淇引起国际影坛注意是靠去年那部《千禧曼波》,但她真正想有所突破还需要好片支持。本片2000万美元预算,不算大片,男主角也不是大明星,要求大突破比较困难,但表现自己的特色,吸引住一些观众,还是可能的。她的角色,黑帮头目的女儿,漂亮大胆,应该比较容易讨好。最大的困难在于语言。整天有个语言老师随在身边教英语,舒淇称是几年来较费心力的一次经验。但在吕克·贝松的制作中出现无疑对她的事业是个推进。
男主角斯坦森在《两只大烟枪》中的表演为人称道,其他作品包括《救世主》、《火星幽灵》、《偷拐抢骗》。他的秃头形象和布鲁斯·威利斯恰成对照。斯坦森是英国人,和模特凯莉·布鲁克订了婚。他在《两只大烟枪》中的表演吸引了卡曼,后者认为他“有能力静下来”,使银幕上惯见的硬汉英雄形象柔软一些,为他强悍的外表增加些维度。而弗兰克这个人物,“他生活在法国南部,过着安静的日子,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墙,更重要的,他有自己从不打破的规则,”斯坦森评论说,“他不是一个谋杀犯或暗杀者,他是完全不同的。他可以轻易打断冒犯他的人的鼻子,但他更愿意把事情弄简单一点,把伤害减到最低。”安静的男人常常很惹人好感,如果他碰巧又会打架,就更好了。而打架这一关,斯坦森也有足够的体育天赋来完成拳击、潜水、驾车等技术活。
本片2001年10月在法国开始拍摄,虽然也包括巴黎,尼斯,马赛等地,但表现的不是大家在电影里看惯的蓝色地中海风情,而是法国不大为人所知的一面。拍摄中吕克·贝松不很常去片场,不过偶尔也出出手,例如一场水下的戏就是他亲自拍摄。影片预定首映是在11月,现在提前到有很多片子上线的9月,不知逐鹿结果如何。
第二部:
《非常人贩 2》(Transporter 2)
http://lib.verycd.com/2005/12/15/0000079794.html
http://lib.verycd.com/2005/12/16/0000079967.html
http://lib.verycd.com/2006/05/04/0000101486.html
中文名称:非常人贩 2
英文名称:Transporter 2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2005年09月02日
电影导演:路易斯·莱特瑞尔 Louis Leterrier
电影演员:贾森·斯塔瑟 Jason Statham
阿利桑德罗·加斯曼 Alessandro Gassman
安珀·瓦莱塔 Amber Valletta
凯特·纳奥塔 Kate Nauta
马修·摩迪恩 Matthew Modine
贾森·弗雷明 Jason Flemyng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简介:
post-292473-1126664313.jpg
片名:非常人贩 2
又译:玩命快递 2/ 押运人 2
英文名:Transporter 2
导演:露易斯·莱特瑞尔 Louis Leterrier
编剧:吕克·贝松 Luc Besson
主演:贾森·斯塔瑟 Jason Statham
阿利桑德罗·加斯曼 Alessandro Gassman
安珀·瓦莱塔 Amber Valletta
凯特·纳奥塔 Kate Nauta
马修·摩迪恩 Matthew Modine
贾森·弗雷明 Jason Flemyng
类型:动作/冒险
国家:美国/法国
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字幕:等调教
IMDB评分 6.3/10 (1,758 votes)
IMDB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388482/
文件格式:XviD + MP3
视频尺寸:640x272
文件大小:1CD
级别:PG-13(暴力、性及语言)
片长:85分钟
发行:20世纪福克斯 20 Century Fox
上映日期:2005年9月2日
官方网站:http://www.letransporteur2-lefilm.com/
◇ 故事:最拉风的押运人回归风暴
前风光无限的职业押运人弗兰克·马丁,好不容易完成了一系列押运任务,开始有点厌倦打打杀杀的生活,决定金盆洗手,回到风光无限好的迈阿密,还在这里找到了一份谋生的差事——当一家富人的司机,准备好好享受自己平凡人一般的平静生活。他甚至还和自己当司机家里的双胞胎小男孩意外成了朋友,这可让本来不怎么喜欢小孩的他意外了很久。
然而,好景不长,弗兰克无奈之下又接手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生意——保护和自己有了不错感情的富豪家的一个小男孩。又一次不用运送是贵重物品的“货物”,弗兰克这趟活肩上的担子不但不轻,还可谓责任不小——富家子一向是那些从事绑架勒索行业的首要“客户”,很明显,他必须全副武装、在刀刃上度过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几天了。
不过,既然曾是行业最佳,当然不是误打误撞、光凭运气来的,弗兰克在这行也算混迹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何况,保护的孩子还是自己喜欢的,心甘情愿!于是,看似风平浪静的押运之旅开始,然而,短暂的平静之后,凶残的敌手凭空杀出,经历了一番惊险火爆之后,情况到了最糟糕的地步,孩子不但被坏人劫走,还被服用了毒品。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名声,这次弗兰克可不能善罢甘休了!
◇ 看点:升级版非常人贩
三年前,吕克·贝松带着略显低调的动作片《非常人贩》进了美国电影院,时值10月繁忙季节,同期还有5部其他电影挤进院线,没有任何大明星和超强卖点的《非常人贩》虽然没有成为大众的抢手货,高达900万的首映票房却着实给了大家一个惊喜。那时的主角杰森·斯坦森只在盖·里奇的电影中抢风头,《两杆老烟枪》、《坑蒙拐骗》,虽然局部大热,却从来没有大众疯狂,不过,继《非常人贩》之后,斯坦森就经常在动作电影里挥洒自如,绝对酷哥风采!
这次续集,原来的导演元奎虽然没有继续参与导演,但大部分的动作戏全少不了他帮忙,照样忙得一身汗,而上次的艺术指导路易斯·莱特瑞尔,则在《狼犬丹尼》之后站稳了脚跟,开始了独立动作导演的过程。让我们异常熟悉的舒淇消失了踪影,不过性感美女从来不乏,这次这个长相模特化的美女更为致命,经常性感的装扮看来是打定了英雄美女的调调。
身手敏捷,外表冷酷,职业押运人弗兰克不光有形有款,实力更是无法忽略!的确,谁不愿看着养眼的帅哥美女们大显身手、上窜下跳?所以影片中的主角不仅要依然要保持这样的姿态,还会向人们展示他更多的新手艺与更新的武器。先前的自动手枪固然少不了,手艺除了打拳踢腿之外,还少不了更加娴熟的驾驶技术,连汽艇也能够在他的操纵下在大街上横冲直撞!
◇ 点评:动作至上,危险加倍
在《非常人贩》里,我们的男主角还算轻轻松松,不仅能赚钱,还可以遇到性感的东方美女谈谈情说说爱,虽然要和亚洲的“蛇头”针锋相对,殊死搏斗,总算爱情事业双丰收。既然续集出马,各个方面自然是要武装升级,这次,弗兰克的任务就艰巨了许多,他要对付的来自秘鲁毒品集团的劫匪们,个个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老一套都不起什么作用了。虽然依然有美女惹火的身材,不过那美女可不是来投怀送抱,危险得让马丁不敢接近,如此一来,要打得精彩、酷得好看就更不容易了。
飞车、枪战、功夫,富有技巧型的战斗,左右开工、双弹齐发,在打斗过程中移形变位、取得最佳射击效果,这些都已经成了押送者的基本职责所在,完全不能表现押送者的神通!至于他多了多少杀手锏,只能说目不暇接。观众给了《非常人贩2》的动作部分毫不吝啬的掌声,就完全说明了一个问题,影片算是成功了。虽然有人感叹打斗场面不乏模式化痕迹,也不如第一部般新鲜,甚至有人认为电影的快节奏和剪辑上的跳跃性没有新意,可正谓见仁见智,如果你愿意单纯享受动作片的刺激,不要探求所谓深度,你应该还是很能享受一个多小时的酷炫视觉动作效果。
❾ 求有关舞蹈题材的电影,万分感谢
《继续跳舞》讲的是中国关于街舞的,《霹雳雾》讲的是美国最早的霹雳舞
❿ 千禧曼波是啥意思
千禧曼波 = Millennium Mambo (千禧年曼波舞之意)。
千禧曼波是2001年台湾和法国合拍的电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