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敦刻尔克》是讲的什么
敦刻尔克》是由辛克匹影业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发行的战争悬疑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汤姆·哈迪、肯尼思·布拉纳、马克·里朗斯、哈里·斯泰尔斯、希里安·墨菲、芬恩·怀特海德等领衔主演。
B. 电影敦刻尔克最后那个法国兵去哪了
死了,还记得那艘被打了一堆弹孔的那艘小货船么,他被困在货船的货舱里,淹死了。有这样一个镜头:法国兵在在被水没过之后,挣扎着将一只手伸向从出口射进来的那道光,过了一会手不动了,然后沉了下去。和他一起的英国兵出了船舱后在水里走了一段,回头看了看,法国兵没有出来。
C. 敦刻尔克行动和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部片吗
不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部纪录片。最近的敦刻尔克是诺兰导演的电影,强推。
D. 如何看待电影《敦刻尔克》在法国遭到抵制
因为敦刻尔克是英国、法国、荷兰等同盟国的撤退,电影中缺乏法国人的视角,仅给了法国士兵十几秒的镜头,还是将法国士兵刻画成假装成英军上船的形象。再加上,历史上法国在撤退的最后起了后卫的作用,最终导致有一万多的法军被俘。无论从电影情节中还是真实的历史上,似乎对法国有一个不公。
这时,德国坦克已经到达敦刻尔克近郊,包围圈已缩得很小很小,后卫任务落在约4万名法军身上。晚上10点,最后一批船只到达敦刻尔克,混乱局面突然达到了高潮,众多没有武器的士兵瞬间涌现,乱作一团,上去的捡了性命,剩下的只能“望洋兴叹”。最后,有2.6万人挤上了最后一批军舰的甲板,离开了敦刻尔克。6月4日,“发电机行动”计划至此结束,满载着法国士兵的英舰“希卡里”号是最后一艘驶离敦刻尔克港口的船。而此时还有不少撤退不了的后卫法军打尽最后一发子弹成为俘虏。
历史就是这样无情,法军在撤退中的作用和牺牲确实不应该被忘记,但是诺兰的《敦刻尔克》意在讲述个体生命面临死亡经历生死的故事,其本人也多次声明,无论哪一方都应该理性看待。
E. 敦刻尔克大行动和敦刻尔克是同一部电影吗
老铁看这个图就明白啦
F. 敦克尔克 敦克尔克行动 是一部电影么
是一部新电影,讲述二战时期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
G. 电影《敦刻尔克》什么时候上映:上映时间是什么
《敦刻尔克》是由辛克匹影业出品,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发行的战争悬疑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芬恩·怀特海德、汤姆·格林-卡尼、杰克·劳登、哈里·斯泰尔斯、阿纽林·巴纳德、詹姆斯·达西等领衔主演。
该片改编自二战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1]。
该片于2017年7月21日在美国上映,9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2]。
中文名
敦刻尔克
外文名
Dunkirk
其它译名
敦刻尔克大行动(台湾)、邓寇克大行动(香港)
出品时间
2017年
出品公司
辛克匹影业
发行公司
美国华纳兄弟影业(美国)、达岸比街影业(中国)
制片地区
美国、英国、法国、荷兰
制片成本
1亿美元
拍摄地点
英国伦敦、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洛杉矶
拍摄日期
2016年7月-2016年11月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克里斯托弗·诺兰
制片人
杰克·迈耶斯、托马斯·诺兰、克里斯托弗·诺兰
类型
战争、剧情、悬疑、惊悚
主演
芬恩·怀特海德,汤姆·格林-卡尼,杰克·劳登,哈里·斯泰尔斯,阿纽林·巴纳德,詹姆斯·达西,巴里·基奥汉,肯尼斯·布拉纳,希里安·墨菲,马克·里朗斯,汤姆·哈迪
片长
107分钟
上映时间
2017年7月21日(美国)、2017年9月1日(中国大陆)
分级
PG-13(美国)、IIA(香港)
对白语言
英语、法语、德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5013056
H. 电影《敦刻尔克》里这一事件历史上是怎样的
电影敦刻尔克在历史上是真是发生过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一场成功的逃亡
二战爆发初期,德国军队发起闪电战,在短短十几天时间内,便将40万英法联军困在了位于法国北部的狭小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这座只能容纳8万人的海滨小城,此时三面受敌,它的东面、西面、南面全部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下,而北面一海之隔、40海里外的陆地就是英国。
二战爆发初期,德国军队发起闪电战,在短短十几天时间内,便将40万英法联军困在了位于法国北部的狭小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这座只能容纳8万人的海滨小城,此时三面受敌,它的东面、西面、南面全部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下,而北面一海之隔、40海里外的陆地就是英国。
在撤退过程中,德军不断进行空袭,阻碍救援。
诚然,即便你不熟悉这段二战历史,也丝毫不会影响你看懂本片。诺兰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就像当你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一样,哪怕你知道那艘船最终要沉,但真正让你关心的,还是Jack和Rose的命运。
I. 敦刻尔克电影故事原型是什么 敦刻尔克大撤退真实历史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 Evacuation,法语: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
纳粹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相当。但法国战略呆板保守,且动员较为迟缓,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上,对德国宣而不战。在德法边境上,只有小规模的互射,没有进行大的战役,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
然而,德军没有攻打马奇诺防线,他们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不久又踏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1940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这支杂牌船队就在这样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三十三万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