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完加缪《局外人》后的感受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小说,描述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稍嫌单调的叙述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小说开头一句即是:“今天,妈妈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样的口气,大凡成人提到该类事,会尊称母亲,可是默而索却不是。接着又是一转:“也许是昨天……”,不经意间,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经心和恍惚。接下来,让人有点愤然,他从头到尾没有哭,还在母亲遗体前抽烟。第二天,他就游玩的不亦乐乎,带女友回家过夜。还帮一个名声狼藉的邻居惩罚他的情妇,因为“没有理由不让他满意”。女友要和他结婚,他觉得“怎么样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爱她,他竟然说“大概是不爱她”。最后迷迷糊糊杀了人,对于法庭上的辩论也不关心,好像与他无关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与其说是因为杀了人,不如说因为被指控“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在临刑前夜,他拒绝神甫,却想起妈妈。小说最后一句:“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让读者不由震惊!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那么不凡,使得中间的有点枯寂有点冷淡的述说,顿时变得意味深长,平淡中现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生存的荒诞感,人和社会的剥离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说有深沉的哲理。事实,评论界把《局外人》标签为哲学小说。
问题是,默而索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上面的简述,默而索似乎是个冷漠的人,因为在母亲下葬时候竟然不哭。默而索为什么不哭?小说最后解释道:“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准备把一切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来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这样的“理性”使得他和整个社会道德系统脱节。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譬如母亲下葬时候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在社会抛弃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时抛弃了社会。虽然生活在社会中,可是价值观游离在社会之外。默而索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否认永恒,但是也不为永恒做一点努力,是一种含糊的态度。当大家都这样解释世界的时候,默而索却要另外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难免成为局外人。
生存的无奈,在于精神往往和肉体的分裂,人和社会的背离,生之无限渴望和死亡无限逼近的矛盾。于是生存有时候就很荒诞。
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是局外人,或多或少。譬如差生在课堂上,成为局外人。乞丐在繁华都市,成为局外人。每个异类,在他的特定环境里,都是局外人。默而索游荡在我们周围,千千万万,每个孤独的背影,诠释了生存的荒诞和无奈。
㈡ 请介绍一下《局外人》的故事情节!谢谢
《局外人》以法国青年莫尔索的第一人称的叙述展开,以三场死亡作为全文联系的枢纽。 小说开始的时候,莫尔索的母亲死了,他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在母亲的葬礼上他没有哭;第一部结束时莫尔索在一次渡假中偶然开枪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随后是无休无止的庭讯,最后以莫尔索被判绞刑告终。 三场死亡紧密相联,开枪打死人是作为一次不幸的契机,由于这个不幸的行为,莫尔索被起诉,然而他被判绞刑的最主要原因却是因为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在社会的基本法则中,这违反了基本的人伦要求。而人一旦与社会的基本准则相违背,是必然要受到惩罚的。莫尔索在一场偶然的事件中陷入了一场必然的结果。他无路可逃。莫尔索不会演戏式地生活,他说真话,凡事不加控制。人的个性与社会需要的共性之间的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个性被抹杀。 其实在第一部里面,莫尔索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出现,他诚实缄默,工作勤恳,在公司连打个电话也要顾虑到老板的脸色。他毫无野心,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活在世上。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他这样认为着,无论怎样的生活其实质都是一样的。他淡然地处于这个世界上,对一切漠然处之。他的生活态度比较消极,但他并非孤独。他很正常,有工作,有女友,周末与朋友去海滩渡假,本来他会与玛丽结婚,这样淡然地度过一生。在这一阶段,他还没有意识到他局外人的地位。他甚至认为他是幸福的。 母亲死了,他去参加葬礼,他没有哭。人总是要死去的,死亡不可逆转。 生活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无所谓爱与不爱。只是没有出路,让人疲倦。 在《局外人》第一部里,莫尔索的叙述舒缓宁静,只是用一种客观冷静地态度描述他的所行所见。母亲的葬礼,众人的表现,与女友玛丽的相处,饭馆老板赛莱斯特,楼上邻居雷蒙与情妇的纠葛,养狗的老头,从阳台上看出去外面的街景,去海滨的一次渡假,直到枪声打破了这种宁静。 “我知道我打破了这一天的平衡,打破了海滩上不寻常的寂静,而在那里我曾是幸福的。这时,我又对准那具尸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然而,那却好像是我在苦难之门上短促地叩了四下。” 第二部主要围绕审讯,预审推事、法官、检察官、律师、证人、记者,一次又一次,所有的人谈论着他的灵魂,而作为当事人的他却被撇在一边,他成了局外人。 在这一部中,他开始思考,在人们口中真实的他已经消失了,那场不幸的杀人事件变得微不足道,检察官对他提出的最大指控是他因为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人人都应该在母亲的葬礼上哭。他被指控怀着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母亲。在这一刻,他感到人们对他的憎恨,他觉得自己有种想哭的愿望。 人们据此确认他的罪恶,而他实在罪不致死,在生命被判定结束的前夕,他对生充满了无限的渴望,他朝思暮想着一个逃跑的机会,即使在逃跑中被一颗流弹击中,也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如果有机会,他希望把生活重过一遍。只有经过这样死亡的威胁,才能体会生存的意义。而那些碌碌生活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明白。 有人问他是否悔恨,他说他只感到无限的疲倦。他被判有罪,但其实所有的人都是有罪的,当他们被审判的时候,他们也可能成为局外人,世界自有他的一套准则。也许会因为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哭被判死刑,也许会因为其他别的原因。 最后,神父出场,替他祈祷,他的愤怒在那一刻爆发。在这之前,他始终都显得那样冷漠。他揪住神父长袍的领子,扯着喉咙大叫,劈头盖脑地发泄: “他的任何确信无疑,都抵不上一根女人的头发。他甚至连活着不活着都没有把握,因为他活着就如同死了一样。而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 其实,他非常爱他的母亲,他的叙述象一个孩童的呼唤“妈妈”,第一节开始就是这样:“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蕴含深情,而且对母亲的怀念贯穿了始终。母亲已死的事实与他将死的命运最后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最后一晚,他等待黎明将至,他又想到了母亲死前的心情。 “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了解脱,准备把一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我也是,我也感到准备好把一切再过一遍。” 读到这里,只觉得无限的悲怆。活着的人对生死没有把握,意外随时都有可能临到头顶。而死亡终不可逆转,出路是没有的。人人都一样。
㈢ 加缪《局外人》的读后感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以平淡语言叙述,通过主人公心理与外部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主人公默而索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即默而索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尔及尔,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电影,他早将母亲之死抛之脑后。对于老板的调任巴黎,他的回答是“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而女友的求婚,他的态度是“怎么样都行”。邻居莱蒙请他写信,让他帮助自己对付自己的情人,他想都没想,欣然答应,“他问我是不是马上写不方便,我说不”。而他不知道,他在不自觉地卷入一场斗殴中,最后在海边,他开枪打死了一个对手。 接着,他被审判,虽然他有罪,但对他的指控却让人发笑。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成了检察官手中的把柄,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于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对这一切毫不在乎,当他知道上诉无望之后,他依然平静地等待着死亡,并拒绝向神父做自己最后的忏悔。 整篇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可归纳如下:母亲之死—→被调任与女友求婚—→帮邻居对付其情人—→开枪杀人—→被判死刑。整个过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个“局外人”,他对这个世界似乎麻木了,对于一切东西,他都接受,唯独最后拒绝对上帝的忏悔。 但我认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因为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许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认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女友的求婚,他认为“这无关紧要,如果她想,我们可以结婚”。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知足,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出于对邻居的帮助,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杀死阿拉伯人是因为他当时产生了幻觉,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在监狱里,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因为他不信上帝,是因为他“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到离死前,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但默而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显然与整个社会要求它的成员信守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这个世界不断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被处决时,他发出了最后的喊声:“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㈣ 美剧《局外人》的豆瓣评分是多少
这部美剧的豆瓣评分是7.7分。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
这是由“恐怖大师”斯蒂芬·金撰写的作品改编,其最新小说作品《局外人》确定将被打造一部10集的有限剧目。
最终到底是怎样的秘密?究竟谁是凶手?就得要你们深究了。
㈤ 局外人的电影剧情
故事讲述了一名美国大兵、前战犯,二战后在日本黑道迅速崛起的故事。
㈥ 电影《局外人》简介人物怎么样啊
还成
㈦ 局外人评价怎么样
豆瓣评分:7.4分
本电影改编自震惊全球的「500亿欧元交易弊案」。剧情讲述,来自布列塔尼的杰宏,他幸运挤身法兴银行,在获主管同侪欣赏下,摇身成为巴黎交易员。
31岁的巴黎交易员杰宏柯维耶在未经授权下进行金融买卖,涉及的投资金额高达500亿欧元,几乎导致法国兴业银行倒闭,更引发全球金融大暴泻。
这位人称「魔鬼交易员」的柯维耶,如何偷天换日、秘密进行500亿欧元的交易?由于金额太过庞大,让人怀疑内情不单纯,不仅国际议论纷纷,更成为金融机构的职训教材。
㈧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纠缠与解脱,幻灭与真实,拘禁与自由,爱与救赎。于他,没有什么悲伤逆流成河,更没有什么思之如狂,因为已经做好觉悟的人,早已失去了人性的自由和广阔。深以为终有一日将会尘埃落定,却忘了思考自己是否还有时间去等待。
人生的荒诞和虚无,总以那般优雅而高贵的姿态,隔断了,他的望眼欲穿。于是变成了一个局外之人。
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到,莫尔索在最终的法庭上等待着判决的样子,没有彷徨,也没有畏惧,就那样淡然地环顾着四周,静静地听着律师和检察官激烈的言辞。曾相信自己的刑罚将被减至最低,但判决却是死亡,而其中心原因竟是在母亲遗体前未哭,抽烟,第二天陪女友等。确实,这是事实,但也早已脱离了原始的案件,唯一牵扯上的不过是说此为能证明他的残忍无情,因而能预谋好去杀人。
这就是法律,判决一个罪犯,一个只能称为局外人的罪犯?这就是现实,让一个真实的正直的人面对社会的讥讽?这就是一个人该有的权力,连死亡之前,还要受到神甫的精神压制?我尚记得莫尔索每一句“妈妈”,语气的亲昵,尚记得他从开始的正常不过,到最后承认自己是异类的无奈。但当他面对所有的痛苦时,却仍旧期望着,“我期待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
这时已然只剩下了对社会的讽刺。
社会现实扭曲着一个原本完整的人,直到残缺不全,血肉模糊,却仍不放过,必须毁灭。正如书末说,生命接近死亡所感到的是解脱。只有死亡才能洗刷罪恶。问题是他到底有没有这般重的罪。罪恶至死刑,罪恶到一切的罪恶都只是强加上去的罪恶,罪恶到连想想都是罪恶。直到整个生命都只剩下了罪恶。唯有虚无与无尽的荒诞将随无辜生命的逝去得以永存,却死的毫无价值可言。哦!对报社也许能产生点微小的利益。
不论是女友玛丽,还是损友雷蒙,在检察官犀利的言辞面前所有的语言都只是苍白而无力的证词。他们是不同的人,却都在最后变成了同样的角色。比如说雷蒙惹到别人却把无关的好友主人翁莫尔索也拖下了水,玛丽深爱着莫尔索却在最后说着可以指认莫尔索残忍无情,道德败坏的言辞。他们都是无意的,但可以说是无辜吗?那莫尔索呢,同样的无辜,却因为糊涂而成了罪犯,且被判决以死刑。还有邻居沙拉玛诺老头与他那生了病的西班牙猎犬,老头在狗还跟着他的时候只懂打骂,丢了时,终于伤心。而事实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阶层中不论谁犯了错都是错并且是永远无法挽回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主角太笨,也同样不能抨击社会是有多么的虚假,因为没有了掩饰就不是一个完全的社会。只不过真正不幸的却是成为一个被社会所排斥的局外人。因为在那时,如同莫尔索,一个内向的人,因为内向的性格变成了冷酷无情,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因为随意的态度变成了残忍凶恶。设想,就算是法律不给他死亡的制裁,在不断承受双重精神暴力后也终将走上死亡的路途,一切不过是殊途同归。这个社会永远也容纳不下这样一个独特的,淡然的,对生活报以不在乎态度的人。世人所认可的不过是大众眼里的正常与自然。包括人本应有的欲望及自私。然后这样一批人组成了竞争的社会,而他们只认可和他们一类的人。
当他在逼仄的铁牢里看向黑暗的却无比广阔天际时,也许只剩下了被尘埃遮住了的唯一的眼,其实生命,早已一无所有。到最后的最后尘埃依旧以那般优雅而高贵的姿态,隔断了,他的望眼欲穿。这是社会的现实,也是现实的人生。
人何以无迹,眼前满是尘埃。局内的事实却尚未落定。
㈨ 强特文《局外人》
主要看个人感悟吧~不知道~反正我是挺有感觉的~但是结果真的让人诧异~原来天空才是受伤的人 我也吓了一跳 可能我也有点像生活中的局外人 不是说我有点带入的感觉 当然我也不像女主人的经历 只是我第一本韩国小说看的就是淘姐的 但是还好 她写的都看完了 现在还出了电影 但是就是这个 局外人 没出 其实就看了那么几部 还是比较喜欢淘姐写的这个局外人的 纯属是个人见解 慢慢体会吧 而且不是像红楼梦那些那么难懂的 不用太深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