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体验 > 国企电影院

国企电影院

发布时间:2021-07-31 04:00:18

① 奥斯卡影城属于那家公司啊 好像把电影院都垄断了 不会跟中石化中石油一样是国企吧

截止到2009年底,河南奥斯卡院线已经拥有影城36家、银幕157块,覆盖河南、山西、陕西、河北、海南、新疆等省(区),电影票房收入、观众人次连续4年以60%的幅度递增,成为全国强势电影院线之一。曾经,人们对省市一级的电影公司改制“翻牌”成立院线颇有微词,认为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外加在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来就长期积累了大量问题,成立院线也不能一劳永逸,所以发行格局仍是强的强,弱的弱。但河南奥斯卡却用8年时间绝地反击,将形势逆转。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2002年正值院线制强制“推广”之时,河南省电影公司发行市场严重萎缩,收入急剧下降。为了能够继续存活,改制组建了河南奥斯卡院线。而第一批加入奥斯卡院线的影院仅有20多家,而且大部分设备老化、设施简陋,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河南奥斯卡院线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植根中原的市场定位,但迫于经费有限,无法独资投建大型影城。河南奥斯卡想到了与Shopping Mall联合开发影院,其实这也是商业地产原理的一种初级变相应用——影院和商场交叉吸引顾客,增加影响力。奥斯卡院线负责影院内部设备、设施和装修;商场提供场地,按票房收入分账。虽然这些模式都是借鉴国外或其他城市的做法,但却迅速地打开了当地市场。
编辑本段影院资源
为了在短期内扩大影响,奥斯卡院线采用了多种组织形式聚拢影院资源。第一类是院线独资建设的,第二类是通过参股有资产联结的,第三类是托管的,第四类是签约加盟的。在36家影院中,奥斯卡具有自主产权的是11家,其余的加盟影院占大多数。而就是这36家影院占据了郑州乃至河南省电影市场70%的份额。 奥斯卡在植根中原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市场定位,目前南已至海口,西已至新疆。 2006年8月,洛阳奥斯卡新都汇影城正式营业,2007年、2008年的票房收入均过千万元。2008年3月,焦作奥斯卡摩登市五星国际影城隆重开业,填补了豫北地区五星级影院的空白。在院线的带动和影响下,18个省辖市中已有12个城市的商业地产商投资建设的五星级影城,以托管经营或品牌加盟方式进入奥斯卡院线。但奥斯卡院线的平均票价只有27元。
编辑本段企业理念
“我们选址不离两个圈,一是商业圈,二是文化圈,一定要在这两个圈里边,即使它已经有了两家影院。”河南奥斯卡院线总经理刘健颇有自信,“你千万不要想着要一家独大,有竞争是好事。” 但对于目前以压低票价作为主要恶性竞争手段的现象,刘健还是显示出诸多不满。“传统的竞争办法都是价格战,虽然它低劣,但却是最见成效的。” 刘健一直提倡用观影体验和服务质量去竞争。时下都在热炒的3D电影,用哪种型号的机器、用哪种灯打到银幕中心、亮度多少才能保证观影时的最佳效果、用多大的银幕观众看着才舒服,“灯已经用了800个小时,如果你还在用,不是隐性的欺骗观众吗?如果观影体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这种隐形欺骗就是缺斤少两。”曾经当过兵的刘健最受不了这种事。所以对于省内二级市场经济环境好、消费水平高的地区,奥斯卡院线都在努力建设高标准的星级影城,以期为观众提供更舒适的观影条件。 为了保证旗下影院的放映质量,奥斯卡专门组建了一支6人技术检修队。甚至明确规定,每周对郑州市内的影院进行全面检修一次,河南省内的影院最低达到一月一次,外省的影院保证一个季度一次。 另外,针对仍有黄牛党倒卖本来价位就低的电影票,院线还派出了专门的稽查人员,以保障观众的利益。 河南奥斯卡的绝地反击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一开始便从市场着眼,为观众着想。2007年河南省文化影视集团成立后,电影放映业开始有了资金和政策的双支持,而适应了市场环境的河南奥斯卡也在去年成功晋级为票房过亿的院线。

② 中国都有那些国有电影厂了

中国国有电影制片厂

●1995年前拥有故事片出品权的制片厂
▲专业类制片厂
■1995年获得故事片出品权的省市级制片厂(目前多数从事电视剧摄制)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1958年月建厂,后改名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专门译制蒙古语影片。1979年恢复原名,重新拍摄故事片,厂址为呼和浩特市新建东街。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前身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81年1987年改名。专门拍摄儿童故事片,代表影片有《小刺猬奏鸣曲》、《我的九月》等。现已并入中国电影集团。

●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1956年前为综合性电影制片厂,1956年改为故事片专业厂,1999年并入中国电影集团。厂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

●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6年10月1日,1955年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99年7月长春电影集团成立,长影厂并入长影集团。厂址为长春市红旗街。

●广西电影制片厂1958年开始筹建,先后以广西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译制厂为厂名,代表影片有《黄土地》、《流浪汉与天鹅》等。最新摄制的影片有抗战影片《铁血》等。厂址为南宁市友爱北路。

●福建电影制片厂1958年7月建于福州,初期以摄制纪录片为主,1980年摄制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小城春秋》,代表影片有《路》、《木棉袈裟》等。最新摄制的影片有《我的母亲赵一曼》等。厂址为福州市柳河支路。

●珠江电影制片厂1956年初开始筹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代表影片有《大浪淘沙》、《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廖仲恺》、《雅马哈鱼档》等。最新拍摄的影片有轻喜剧故事片《喜洋洋》等。厂址为广州市新港中路。

●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2年8月1日,所制作的影片多是以军事题材为主。厂址为北京市广安门外六里桥。

●青年电影制片厂前身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曾拍摄《沙鸥》、《邻居》、《青春祭》等影片。厂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新外大街。

●天山电影制片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电影制片厂,1956年筹建,1960年拍摄第一部故事片《两代人》。该厂的主要工作为用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影片。厂址为乌鲁木齐市17号路。

●西安电影制片厂1958年成立,2000年改组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以原西影厂为核心组建西部电影集团。现址位于西安市西影路。

●峨嵋电影制片厂1958年成立于成都,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电影制片基地,代表影片有《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内当家》、《红衣少女》等。2003年以峨嵋电影制片厂为主体成立峨嵋电影集团。现址成都市清江路。

●潇湘电影制片厂前身是湖南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58年6月,1980年改用现名,代表影片有《国歌》、《候补队员》等。最新摄制的影片有《归去来》等。厂址为长沙市劳动东路。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7月,原名昆明电影制片厂,1985年改用现名,以拍摄本地区题材、民族题材影片为主。厂址为昆明市西站麻园。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7年成立,前身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年译制影片数量曾达到30余部,代表影片有《寅次郎的故事》、《追捕》、《佐罗》等。现已并入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中国农业电影科学制片厂1964年建厂,专门从事农业科教影片摄制。最新摄制影片有《拯救大白鲟》等。厂址位于北京市白石桥路。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3年7月,是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主要生产基地。 1995年划归中央电视台。厂址位于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年建厂,代表影片有《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等。现已并入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1953年建立,主要拍摄科学教育片,厂址位于上海市斜土路。

■龙江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少年陈真》(合拍)等。

■辽宁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春桃》(合拍)等。

■宁夏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家丑》(合拍)等。

■山东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孔繁森》(合拍)等。

■天津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闯江湖》、《凤凰琴》(合拍)等。

■河北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远山姐弟》、《钟馗》等。

■兰州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太平使命》、科教片《柽柳》等。

■山西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暖春》、《暖秋》等。

■南京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草房子》、《下辈子还做母子》等。

■湖北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世纪之梦》、《千秋三峡》等。

■浙江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女儿谷》等。

■江西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毛泽东与斯诺》(合拍)等。

③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国有企业吗

中国电影应该说在2003年以后前所未有的当做一个娱乐产业来对待,在过去我们一致认为电影基本上还是一个宣传产品,但是到2003年以后从政策上有一个最大的调整,我们已经非常明确的认为电影是一个产业,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从国家政策的趋势上来讲有了几个非常显著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行业的开放,大家最近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这个开放的基本顺序是这样:先开放影院、然后是制度,最后是发行。这个顺序最主要的一方面是保护电影民族工业,另外一方面不想看国外的电影集团过早的控制电影链条,其实发行几乎是所有的媒介集团控制产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其实真正能够控制一个产业的很可能是发行环境,我们去研究过八大公司主要就是对发行环节的控制,所以我们最后开放的是发行,第二就是从审查的角度来讲逐渐的放松,一方面是程序上的放松,比如说我们的分级制一直在研究中,尽管现在还没有推出,但只是时间的问题,不管用什么样的词汇,但是分级已经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是我们给成年人看的这部分内容很可能产生社会强烈的反向,还有就是政策上的趋势,我们最近出现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在生产制作方面今年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电影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今年电影有可能达到200位,将达到世界电影产量的前三位,很可能是第二位,但是这200部很难说在影院里放映多少部,但是从产量上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大制作的商业电影成为主流,我们知道今年的电影状况《手机》《2046》等等这样一批投资大制作的成为中国电影的真正市场主流。另外还有一个趋势的变化就是电影投资的多元化,各种资本进入中国电影以后,对中国电影整个制作经营都会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且这些资本在进行重新组合,每种组合都可能会产生一种不同的作品形态和针对不同的作品市场;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电影的投资重量在增加,特别是一些大制作的投资,应该说在中国已经创作了投资记录,这个投资的增加其实很难程度上说明了电影回收能力的增加,这个回收能力不仅是影院的回收能力,很可能是远远超越影院之外的回收能力。下面就是国营电影制作机构的势力在逐渐增加收入分化,过去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老厂,他们目前已经退出了主力军的地位,那么上海电影集团还在生产的第一线,绝大多数国有电影制片厂已经退出了生产的第一前线。当然中影集团成为国营机构的一个主力,前天刚刚看到中影集团先后和索尼和时代华纳成立了两个合作制作公司,那么表明了中影集团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自己新的资源整合。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海外电影的这方面,应该说未来可能会有比较开阔的前景。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民营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像一些比较大型的民营社会公司都在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这个整合已经完全在模仿国外的整合方式了,将来这些社会企业或者民营企业未来的成长,可以说在未来五年之内肯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真正主力,而且我们可以讲现在进入电影市场票房前十名的电影绝大多数但是都是由这些民营或者社会公司生产的,或者绝大多数都是他们生产的。电影发行的趋势,目前中国进口电影的权是由中国电影公司规定,但是国产电影是交由各种社会公司来经营,但是从这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民营公司控制着国产电影的主要发行权,而且发行最好的影片都几乎是由民营或者是社会发行公司来发行的,我刚才提到一个概念:未来发行会控制一个产业。发行权利的扩张对中国电影未来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讲民营发行公司充当了国产影片的发行主力,这个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营销意识的普遍提高,现在我们电影从制作时代走进了一个营销时代,去年在营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花招尽出,尤其是《十面埋伏》,在中国创造的一亿五千万的票房。还有一个值得谈到的就是大电影产业的形成,之所以叫大电影产业这个核心的概念就是电影是整个媒介行业的内容核心,整个媒介行业不管是明星也罢,电视也罢,所有的行业内容核心产业是电影。所以电影是推动整个媒介的特别是娱乐媒介发展的最核心的,尽管影院不是获得利益的唯一途径,但是影院作为一个发射平台时,我们的媒介由于得到电影的推动,得到更多观众的形态,这一点大家以后会理解到的,包括这两年的影像版权交易所获得的利益都有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电影发行的趋势来讲,我们今年的电影票房有了明显的攀升,而且在非影院之外的收入也有明显的增加,这些数字都可以从各种地方得到。而且我们

④ 中国电影院是私人还是国有

有私人的也有国有的。
万达影院 就是私人的;
国有的影院 就是广电部门下属单位办的。

⑤ 保定市五一电影院是国企吗

你下载一个天眼查APP,把这个保定是五一电影院输入到里边,看看这个法人是谁,是什么性质的就知道了。

⑥ 国企电影院偷票房属不属于犯罪行为

不属于,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不道德。

⑦ 电影院是国营还是私营

不一定的,基本是国营吧,私营的也有,不过不多的

⑧ 国家正规电影院线都有哪些

万达,华亿啊,主要这两个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⑨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国企吗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国企。

韩三平曾格外强调中影集团的国企责任感,很多制作环节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利润却很少,这些其他企业不愿做也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中影集团必须做。

目前,由中影集团与柯达公司合作成立的华柯电影洗印公司已经投入使用,过去投资稍大的影片都要拿去国外洗印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我国的底片样片洗印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9)国企电影院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就

2007年,中影集团公司加大对制片环节的控制,成立了制片分公司。对这一举措,韩三平表示,制片是中影集团最核心的资源,现在中影需要迅速建立自己的制片品牌。贺岁档热映的《投名状》、《长江七号》和即将推出的《赤壁》、《梅兰芳》等影片制作精良,成为中影制片品牌的生动注脚。

2007年,中影与首钢共同组建中影首钢环球数码数字影院建设有限公司,计划在2008年年底前建设2000个数字影院。中影集团还重视后产品开发,成立了后电影开发公司,开拓了电视播映权的授权、音像制品的出版等业务,累计引进、出版、发行海外影视音像节目多达三千个品种。

2011年5月,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公司口号为:创造品牌、占领市场、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2016年7月20日,中影集团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6亿美元。拟发行不超过4.67亿股份A股股票。上市后,中影集团拥有的股份将从现有的93%降至67%。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⑩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不是央企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央企。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英语: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影集团,英文缩写CFGC)成立于1999年2月。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

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

(10)国企电影院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主业规模:电影主业规模发展 中影集团将影视创作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握正确导向,丰富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的最大追求。

通过对具有50多年历史,并拍摄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全国生产儿童电影的专业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专门从事对外合作制片的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等制片业务的重组整合,并加快对制片领域的股份制改造。

阅读全文

与国企电影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猩猩老虎的电影大全 浏览:548
一部从孤岛监狱逃出的电影 浏览:739
郭达拍的电影大全 浏览:380
小时代电影图片句子 浏览:619
古装电影神雕侠侣场景图片 浏览:651
经典粤语电影magnet 浏览:619
香港导演为什么能拍好主旋律电影 浏览:813
哪个女导演的电影票房最高 浏览:914
电影空天猎片头音乐 浏览:156
好看的电影英文的要短的老师 浏览:647
中文电影有英文名吗 浏览:538
狮子老虎的动漫电影大全 浏览:316
女主角叫鬼如玉电影 浏览:830
给英文电影配音app 浏览:981
韩国一部电影名字很难写 浏览:146
一部丧尸有思想的电影 浏览:841
失忆泰国电影 浏览:410
张艺兴和关晓彤新电影 浏览:807
中文电影字幕翻译历史 浏览:650
歌唱祖国电影观后感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