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笠号战列舰的对马海战
1904年2月8日, 日本联合舰队主力驶达中国旅顺港,偷袭了驻在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使俄国舰队受到重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用的是“沉船堵港”办法,对旅顺口进行就地封锁。其后, 东乡司令官又让日军在旅顺口外布设了水雷。俄国太平洋舰队旗舰就是触上水雷沉没的。俄国舰队以牙还牙,也用水雷战争对付日军,日本联合舰队的两艘主力战列舰也触雷沉没。
1904年8月7日, 俄国沙皇下达命令,让驻在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迅速突围,驶往海参崴。经过一番准备,8月10日下午1时,俄国舰队开始突围, 扫雷舰在前面扫雷,开出航道,紧连着的是6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其后是10艘驱逐舰。这支庞大的俄国舰队刚驶出旅顺口,就遇到日本舰队拦截。
日本舰队旗舰是“三笠”号战列舰,日、俄两支舰队在黄海海面相遇, 在黄海海面相战。这是一场“大舰巨炮”的相互厮杀。
双方战列舰、巡洋舰上的重炮相互发炮,俄国舰队旗舰“太子”号战列舰与日本舰队旗舰“三笠”号战列舰在进行对射,各有伤亡。两支舰队在航行中进行战斗,其队形和作战海域在不断变化。“三笠”号战列舰被多枚重炮击中,伤亡很大,由于这艘战列舰防护坚固,仍能坚持战斗,连连发炮。俄国舰队旗舰“太子”号被重炮命中,司令官阵亡,舰队一片混乱。俄国舰队的各艘舰艇各自逃命,溃不成军。
1905年5月17日,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到达了对马海峡附近,日、俄两支舰队在对马海峡又进行了厮杀。俄国舰队的战列舰首先开火,日本舰队旗舰“三笠”号被10发炮弹命中,但仍坚持战斗。俄国的第一艘战列舰首先被日舰击沉, 日军士气大振, 东乡司令官改变了战法,采用T字战法,用穿甲弹攻击俄国舰船。经过5小时激战,俄国7艘战舰被击沉,剩下的5艘在逃跑过程中也遭受伏击。对马海战中,俄国舰队以全军覆灭告终,日本舰队的“大舰巨炮”大显威风。
Ⅱ 演对马海战的电影
有个日本拍的,挺老的。
Ⅲ 对马海战的介绍
对马海战是1905年日俄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一场海战,由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对阵俄国海军中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战役以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三分之二的舰只被摧毁,几乎全军覆没,而日方仅损失三艘鱼雷艇。这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海战之一。日本联合舰队使用丁字战法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
Ⅳ 谁知道有没有关于对马海战的电影
《日本海大海战》(83版)
Ⅳ 对马海战的战争情况
对马海战(俄语:Цусим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日本语:にほんかいかいせん日本海海战)是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称日露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一场海战,由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对阵俄国海军中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
1905年,从波罗的海起程,经过了3万公里的航行,进入对马海峡的俄罗斯第二舰队(第一舰队在1904年被日军偷袭,剩下的龟缩在海参崴)在对马海峡被日海军伏击,38艘俄国战舰被击沉21艘,被俘9艘,损失舰艇共27万吨,阵亡4830人,被俘5917人;日军仅损失3艘鱼雷艇,不到300吨,亡117人,伤587人。日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战前训练中消耗了超过一半的弹药,还真达到了“每发必中”的效果。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断定俄国舰队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
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全舰队进入战位,等待着俄国舰队的到来。
1905年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
27日清晨2时45分,日本辅助巡洋舰“信浓丸”发现了俄国舰队,
5时5分,东乡下令全舰队出击,1小时后日本舰队开始尾随俄国舰队前进,在中午11时15分双方进行了试探性的交火,其他整个上午日本舰队都像幽灵一样始终伴随着俄国舰队,给俄国官兵带来极大精神压力,本已不高的士气更显低落。
中午11时30分,俄国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下令改变阵形,以利战斗,命令第一、第二分队加速到11节,行驶到另一个纵队前面,由于没有同时下令另一纵队减速,整个俄国舰队的阵形陷入混乱。
下午1时30分,日、俄双方接近至10海里,而俄国舰队尚未把混乱的阵形恢复。1时55分,东乡平八郎模仿特拉法尔加海战时的纳尔逊,发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励努力”信号,
下午2时5分,为获得有利攻击阵位,东乡毅然下令敌前大转向,即著名的“U”型转弯。
2时8分,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向日本舰队开火,
2时11分,完成转向的日本舰队旗舰“三笠舰”发炮还击,双方主力舰在6000米距离内开始炮战,对马海战正式开始。
日本舰队利用16分钟时间完成“U”型(“α”型)转向后,渐次采用抢占T字横头的战术穿过俄国舰队,向俄国先头战舰攻击。在日本舰队的转向过程中,俄国舰队曾打伤了日本两艘装甲巡洋舰“出云”、“浅间”,但在转向完成后,日本舰队利用其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弹药威力方面的优势,渐渐夺取了战场主动权,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击,
下午2时20分,船舵被打坏,军舰失去控制,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伤,全部上层建筑都被打烂的“苏沃罗夫公爵”被迫退出战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国舰队陷入没有指挥的混乱局面。
俄国第二分队的旗舰“奥斯利亚比亚”遭到6艘日本军舰的集中轰击,遭到重创,下午3时30分左右沉没,全舰900名官兵幸存300余人。此后,失去统一指挥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博罗季诺”、“鹰”、“西索依-维利基”也先后被重创。
在战列舰进行交战的同时,双方的巡洋舰也在激烈交锋。巡洋舰交火约从下午2时45分开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战队和俄国巡洋舰分队之间展开。战斗中,日本3艘巡洋舰被重创,俄国数艘辅助船发生火灾。至下午4时左右,俄国舰队败局已定,前往海参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锁,由于双方舰队在烟雾中经常失去接触,航线混乱,双方开始了混战。
4时45分,日本第五、六战队投入战斗,不久,俄国巡洋舰“斯维特拉娜”号被击沉,另一艘旧式巡洋舰“顿斯科伊”顽强地抵抗了6艘日本巡洋舰的围攻,并击伤了其中的两艘(“浪速”、“音羽”),后为避免被俘而由船员自行凿沉。“奥列格”、“阿芙乐尔”、“珍珠”及其他几艘驱逐舰、辅助船,向北突围不成,便一直南下逃往菲律宾。
双方的主力舰在4时45分、5时30分曾两次相遇,但俄国战舰都受了重创,无法发起有力的攻击,结果3艘战列舰相继被击沉。晚7时,被打得千疮百孔的“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沉没,舰员全部遇难,10分钟后,“博罗季诺”号弹药库被日本“富士”号击中,弹药库被摧毁,并引起了锅炉爆炸,当即下沉,全舰官兵仅1人获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舰“苏沃罗夫公爵”依然遭到日方炮击,俄国驱逐舰“狂暴”号冒险靠近旗舰,接走舰上伤员,其中包括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7时20分,日本驱逐舰发射鱼雷将“苏沃罗夫公爵”号最终击沉,全舰幸存20人。
晚7时30分,日本所有重型舰只撤出战场,准备用鱼雷艇和驱逐舰发起夜间攻击,白天战斗告一段落。
晚7时30分至次日凌晨5时,日方21艘驱逐舰、37艘鱼雷艇向残余的俄国舰只发起鱼雷攻击,俄国第三分队因接受过反鱼雷进攻训练,因而大都幸存下来。而第二分队的舰只大部被击沉,“西索伊-维利基”、“海军上将纳西莫夫”、“纳瓦林”先后被鱼雷击沉,旧式装甲巡洋舰“莫诺马赫”在舰艏被鱼雷炸掉的情况下,仍顽强的击沉了向它发射鱼雷的日本鱼雷艇,后因伤势严重,于凌晨5时由舰员自行凿沉。
28日清晨5时过后,残余的俄国舰队缓缓地朝海参崴方向行驶,但在上午9时,再次被日本舰队包围,遭到日舰猛烈的炮击,担任俄国舰队司令的涅鲍加托夫海军少将决定投降。
10时53分,“尼古拉一世”“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谢尼亚文”“鹰”等4艘战列舰投降,而日本舰队在看到俄方投降信号后,依然进行不人道的炮击,直到联合舰队的总参谋秋山真之中佐告诉东乡俄舰队已投降。“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号上的俄国官兵看到日本的劝降信号后,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后为了不让这艘用俄国著名海军将领命名的战舰落入敌手,舰长下令自行凿沉,巡洋舰“绿宝石”号在逃往海参崴的途中搁浅,被舰员炸沉,余下几艘分别逃往上海、马尼拉等中立国港口,最终逃回海参崴的只有巡洋舰“金刚石”号和另2艘驱逐舰。对马海战至此结束。
Ⅵ 什么是对马海战
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期间,日、俄两国舰队在对马海峡附近海域进行的海上决战。战役以日本舰队全胜,彻底摧毁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而告终。这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一场海战。日本联合舰队使用丁字战法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使俄国海军自此一蹶不振。
在对马海战前的1904年8月,俄军太平洋舰队受到了日本舰队的重创并被围困于旅顺港。接到命令的俄国罗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上将,率领由波罗的海舰队拼凑而成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前往远东作战。该舰队原先得到的命令是驰援旅顺港,解除日军的封锁。但是在他们到达马达加斯加时,就已得到了旅顺失守的消息,于是不得不改投俄国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断定俄国舰队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俄国舰队向远东航行的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在东乡平八郎的督促下,频繁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战争打响前,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就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俄军由于是新服役战舰,官兵素质低下,士气比较低落,加之又经过历时8个月的漫长航行,使得整个舰队的作战能力严重下降。
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全舰队进入战位,等待着俄国舰队的到来。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
1905年5月27日,日本联合舰队侦察船“信浓丸”发回在九州西部海域发现俄国舰队的电报,在朝鲜半岛马山附近的镇海湾内,待命中的日本联合舰队得到全体出港的命令。中午日本联合舰队第三分舰队在冲之岛附近与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接近,下午战争打响。
日舰集中炮火猛击俄军舰队,俄军遭到重创,指挥官员受重伤,许多舰队中弹沉没,整个舰队乱作一团。接下来几个小时,日军主力军舰撤出战斗,转向另一截击线附近海域。
28日上午,日军舰队主力再次在郁陵岛附近海域攻击已受重创的俄国舰队残部,俄军受到沉重的打击。至11时,接替罗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俄分舰队司令看到突围无望,被迫举白旗投降。一场激烈的海上大拼杀宣告结束。
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日本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的筹码使得俄国舰队19艘军舰沉入海底,5艘军舰被俘,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夺取了远东地区的制海权。
对马海峡海战的结果充分证明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学说,证明了战列舰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霸主地位,并且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
对马海战其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军事方面,还直接左右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这场海战使得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沦为三流海军,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日本通过此战,为《朴次茅斯和约》的签订铺平了道路,从此进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
《朴次茅斯和约》是日俄双方代表1905年9月5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海军基地签订的和约,宣告了日俄战争的结束。经过十次会议,在美国等国的撮合下,日俄双方于1905年9月5日,在《朴次茅斯条约》上签字。俄国全权代表为谢尔盖·维特伯爵,日本全权代表为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
Ⅶ 有没有一战海战的电影
首先吧,海战电影投入过大,需要大量的建模,给你推荐坂上之云第13集,里面有1904年的对马海战,基本接近一战的炮战风格。
Ⅷ 介绍一下对马海战
指挥官: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俄国: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海军中将
双方兵力:日本:4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2艘装甲海防舰、另有驱逐舰、鱼雷艇若干;俄国:8艘战列舰、3艘装甲海防舰、9艘巡洋舰、另有驱逐舰、辅助舰若干
伤亡损失:日本:117人阵亡、583人受伤、3艘鱼雷艇沉没;俄国:4380人阵亡、5917人受伤,6艘战列舰、其他10艘被击沉、自沉6艘、被俘7艘、逃亡中立国6艘、回港3艘舰队司令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海军上将以下约6100人被俘
海战经过:
5月27日
* 04:45 - 日本联合舰队侦察船信浓丸发回在九州西部海域发现俄国舰队的电报。
* 05:05 - 在朝鲜半岛马山附近的镇海湾内,待命中的日本联合舰队得到全体出港的命令。
* 11:42 - 日本联合舰队第三分舰队在冲之岛(冲ノ岛)附近与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接近。
* 13:30 - 俄国舰队调整队形,引起了舰队队形的混乱。
* 13:39 - 俄国舰队进入日军主力(第一,第二分舰队)视距范围,战斗开始命令发出。
* 13:55 - 两舰队相距12,000米。此处位于冲之岛附近海面,距离对马岛以东约40海里。
o 日军旗舰三笠号打出Z信号旗,向全舰队表明“皇国兴衰在此一战,诸君努力奋勇杀敌。”[1]
* 14:02 - 日本联合舰队(航向西南)与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航向东北)平行相对航行。
o 俄国舰队战舰新旧混杂,性能差距导致全队列最高航速只有11节;日本舰队主力全队列最高航速可达16节,机动能力占有绝对优势。
* 14:05 - 两舰队相距8,000米、日舰开始左舵调头,进行“U”字形的转弯。
* 14:07 - 两舰队相距7,000米、日先导舰三笠号调头完成,俄舰开始炮击。
* 14:10 - 两舰队相距6,400米、全部日舰调头完成。
* 14:12 - 两舰队相距5,500米、三笠号右舷被击中。
* 14:18 - 两舰队相距4,600米、日舰齐射俄先导舰苏沃洛夫公爵号。
* 14:35 - 日本联合舰队(航向东南偏东)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前进路线完全封锁,形成“T”字射击阵。
* 14:43 - 俄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奥斯利亚比亚号相继受到重创脱离战斗。
o 俄舰队队形混乱,一开战就失去了指挥,胜负已定。
* 14:50 - 俄舰亚历山大三世号带领俄国舰队(航向正北)试图脱离战斗。
* 14:58 - 日本第一分舰队从东北方一起调头。
* 15:05 - 日本第一分舰队(航向西北)与第二分舰队一起夹击俄舰。
* 15:10 - 俄舰奥斯利亚比亚号被击沉、苏沃洛夫公爵号逃脱。
o 俄舰队以亚历山大三世号为先导舰,不断的掉转航向试图躲开了日舰炮火的致命攻击。
* 16:30 - 日本第一分舰队失去了与俄舰的目视接触。
* 17:28 - 日本联合舰队(航向正北)继续追击俄舰。
* 18:00 - 两舰队相距6,300米、炮击再度开始。
* 19:03 - 俄舰亚历山大三世号被击沉。
* 19:20 - 俄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博罗地诺号被击沉。
* 20:30 - 日本雷击舰展开夜间鱼雷攻势。俄舰伏拉季米尔·蒙诺马赫号、纳瓦林号和西索依·维利基号相继沉没。
5月28日
* 09:30 - 日本联合舰队在郁陵岛南方发现俄第三分舰队,追击开始。
* 10:34 - 接管舰队指挥权的涅鲍加托夫少将决定投降,俄第三分舰队旗舰尼古拉一世号挂起白旗。
* 10:53 - 俄舰投降开始。
* 15:30 - 日舰截获并俘虏了受重伤后由旗舰转移到驱逐舰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
* 18:00 - 俄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拒绝投降自沉。(海战结束)
海战影响:
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日本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的代价,赢得了压倒性胜利。
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巡洋舰分队旗舰奥列格号率领阿芙乐尔号、珍珠号和1艘驱逐舰脱离舰队,掉头向南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只有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参崴。
对马海峡海战结果充分证明了阿尔弗雷德·马汉的海权学说。再次证明了战列舰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霸主地位,并且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无畏型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将大舰巨炮主义推向颠峰。
对马海战其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军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沦为三流海军,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日本通过此战,为3个月后的《朴茨茅斯和约》的订立铺平了道路,从此进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 以上是对马海战的大概情况,供参考。
Ⅸ 对马海战是什么时候的战争
对马海战(1905年5月27日~28日),又称日本海海战,是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远东海域的制海权,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岛之间的对马海峡附近海域所进行的一场海上决战。
战争背景
日俄战争爆发以后,俄国无论在陆战场还是海战场都节节失利,其太平洋舰队被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重创并封锁在旅顺港内。为了解救旅顺口的危机,扭转俄国在远东的不利局势,重新夺回制海权,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04年4月命令俄海军部立即从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中抽调舰船,包括7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以及一些辅助舰船,组编成太平洋第二分舰队,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统帅,于1904年9月26日赶赴远东战场。此后,沙皇政府又派出由海军少将涅鲍加托夫率领的第三太平洋舰队增援远东,共有战舰和辅助船18艘,于1905年2月18日驶离波罗的海港口向远东进发。两支力量1905年5月9日在越南万丰湾汇合,5月14日联合北上。
俄国海军在当时世界海军排行榜上列第3位,俄国派往远东进行支援的是一支无比强大的舰队。但是俄国舰队在短时间内的集结,不得不面对新服役的战舰官兵对于新式军舰上的设备尚未熟悉掌握、新旧战舰难以协调行动等问题,而且俄国舰队是从波罗的海出发前往远东,途中需要经过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中国海,航行220多天,行程18000海里(几乎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如此漫长的航行对舰船、人员的损害极大,整个舰队士气低迷,作战能力严重下降。列宁曾这样来形容这支舰队:“像整个俄罗斯帝国那样庞大,那样笨重、荒唐、无力、怪诞”。而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于整个航行过程中没有一个适当的加煤港口,只好把军舰上一切能装的地方都装上了煤,结果导致原来就拥挤的军舰更加拥挤不堪,速度减慢,水兵生活条件急剧恶化,很多官兵都染上了流行的热带病而死去。另外,日军的节节胜利使俄国官兵过分夸大了日军能力,认为日本海军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北海和大西洋,关于日本水雷、鱼雷快艇和潜水艇的谣言到处都是,加重了俄军的恐惧心理,一路上草木皆兵,对德国、法国、瑞典、挪威、英国的民船都胡乱开火。而与此相对,经历了甲午战争和旅顺战役后,日本联合舰队的士气异常旺盛,其官兵大都有战斗经验、训练有素。而且趁俄国舰队东调之机,日本对舰艇进行了维修和保养,并对士兵进行了频繁的实弹射击训练,几乎打掉了国内半数的炮弹储备,为迎战即将到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军舰的总吨位、航速、火炮射速、先进程度等方面日本也占明显优势。
在战略决策方面,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大将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断定俄国舰队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于是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让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在对马海峡附近海域隐蔽起来,以逸待劳,等候俄国舰队的到来;同时在俄国舰队可能经过的各条航道上布设水雷,并让日本的巡洋舰、炮舰在各个关口巡逻。而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考虑到能源供应及士兵疲惫等问题,便意欲尽快到达海参崴进行休整,再寻机和日本舰队主力较量,于是选择了对马海峡航线这条捷径,也正中日军下怀。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对马海战爆发。
战争经过
5月27日清晨4时45分,日本联合舰队侦察船在九州西部海域“信浓丸”发现了俄国舰队,5时5分,东乡下令全舰队出击,1小时后日本舰队开始尾随俄国舰队前进,在中午11时15分双方进行了试探性的交火。11时30分,俄国舰队司令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下令暂停射击,改变阵形,以利战斗,命令第一、第二分队加速到11节,行驶到另一个纵队前面。由于他没有同时下令另一纵队减速,整个俄国舰队的阵形陷入混乱。13时40分左右,日本舰队主力在右前方出现,成单排一列式,企图截断俄国舰队的航线。临战前,东乡对全舰队发出信号:“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诸位尤需奋发努力。”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再次下令成战斗队形,但已经来不及了,日舰截断了俄国舰队的航线。
14时8分,为夺取有利攻击阵位,东乡毅然下令敌前180°大转向,即著名的“U”型转弯。趁此有利时机,俄国舰队全然不管各种火炮的有效射程,一律从万米距离首先开炮。不出几分钟后,便有3艘日舰受重伤,1艘丧失战斗能力。日本舰队虽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最终完成了“U”型转向后,实现了与俄国舰队的平行前进,并利用其上风位的航速优势迫使俄国舰队偏离原航向。当日本舰队逼近到距俄舰6,500米时,东乡一声令下,日舰所有大炮同时向俄舰开火,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击,14时20分,船舵被打坏,军舰失去控制,舰队司令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伤,全部上层建筑都被打烂的“苏沃罗夫公爵”被迫退出战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国舰队陷入没有指挥的混乱局面。同时,俄国第二分队的旗舰“奥斯利亚比亚”号受重创,后来其舰艏吃水线上被打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涌入,船头下沉,约在15时30分左右沉没。此后,失去统一指挥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号和“波罗丁诺”号也被日舰炮火击中燃起大火。而在战列舰进行交战的同时,双方的巡洋舰也在激烈交锋。巡洋舰交火约从14时45分开始,主要在俄国第一巡洋舰分队和日本第三、四分队间展开,战斗中日本3艘巡洋舰受重伤,俄国数艘辅助船起火焚毁。至16时左右,俄国舰队败局已定,战列舰中的两艘一艘沉没,一艘失去作用,其余大部受损,前往海参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锁,而日舰则基本保持了开战时的完好状况。16时45分,日本第五、六分队投入战斗,向俄国巡洋舰发起进攻。不久,“斯维特拉娜”号被击沉,另一艘旧式巡洋舰“顿斯科伊”在英勇地抗击了6艘日本巡洋舰的围攻,并击伤了其中的两艘(“浪速”号和“音羽”号)后,为避免被俘而由船员于29日自行凿沉。“奥列格”号、“阿芙乐尔”号、“珍珠”号,2艘驱逐舰和3艘军需船,向北突围未遂,便南下逃往菲律宾。到晚19时,千疮百孔的“亚历山大三世”号战列舰沉没,舰员全部遇难,10分钟后,“波罗丁诺”号弹药库被日本“富士”号击中,弹药库被摧毁,并引发了锅炉爆炸,当即下沉,仅一人幸免于难。在海上漂浮的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于19时20分,受到日本驱逐舰发射鱼雷的攻击而最终沉没。至此,白天的战斗结束。
27日晚19时30分至次日凌晨5时,日方又出动37艘鱼雷艇和21艘驱逐舰,对残余的俄国舰队实施鱼雷攻击。“西索伊-维利基”号、“海军上将纳西莫夫”号、“纳瓦林”号先后被鱼雷击沉,旧式装甲巡洋舰“莫诺马赫”号在船头被鱼雷炸掉的情况下,仍顽强地击沉了向它发射鱼雷的日本鱼雷艇,后因伤势严重,于凌晨5时由船员自行凿沉。与此同时,东乡又悄悄带领日主力舰队连夜赶往朝鲜东海岸的郁陵岛附近埋伏下来,等待着继续赶往海参崴的俄国舰队。5月28日晨,当涅波加多夫海军少将指挥的俄国舰队残部开到郁陵岛以南60海里处时,又被等在这里的由28艘战舰组成的日本舰队包围。上午9时,日军“三笠”号发出信号,战列舰一齐开火,俄舰奋力还击。10时45分,在“尼古拉一世”号驱逐舰舰长斯米尔诺夫的建议下,涅波加多夫含泪下令升起国际法规定的XGE旗号:“我们投降!”10时53分,“尼古拉一世”、“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谢尼亚文”、“鹰”4艘战列舰投降,下午13时左右,涅波加多夫在东乡的旗舰“三笠”号上签署了投降书。当天下午15时,载有舰队司令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鲁莽”号驱逐舰被日军“细浪”号驱逐舰追上,向日方投降,但其余的舰艇或进行了抵抗后被击沉,或成功逃走。“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号上的俄国官兵看到日本的劝降信号后,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后为了不让这艘用俄国著名海军将领命名的战舰落入敌手,舰长下令自行凿沉;巡洋舰“绿宝石”号在逃往海参崴的途中触礁,被舰员炸沉,余下几艘分别逃往上海、马尼拉、马达加斯加等中立国港口,最终逃回海参崴的只有巡洋舰“金刚石”号和另2艘驱逐舰。至此,对马海战结束。
战争结果及评价
对马海战是20世纪发生的第一场大海战,也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一场海战。日本获得空前胜利,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几乎被全歼,一夜之间从海军强国的位置上跌落下来。包括辅助船在内,俄国舰船损失达20余万吨,38艘战舰中只有3艘驶到了海参崴,其余被击沉21艘,被俘9艘,俄国海军官兵阵亡4830人,被俘5917人,另有1862人在中立国被扣留。而取得这一战果的日本仅付出了3艘鱼雷艇沉没、117名官兵阵亡的微弱代价。
从军事上看来,对马海战是人类进入蒸汽钢铁时代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对后世海军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长久的影响。海战中巨型舰炮强大威力的展示,直接催生了“无畏”号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将大舰巨炮主义推向巅峰;日本海军战术——“T”字战术的应用,奠定了近代海战的基本作战形式(“T”字阵)。
从国际形势来看,对马海战直接左右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对俄国来说,对马海战的失败使其丧失了海军世界第三的地位,同时暴露了其沙俄专制制度的腐朽和反动,引发了1905年俄国革命;对日本来讲,通过此战为3个月后的《朴次茅斯和约》的订立铺平了道路,从此日本进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同时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日本垄断资本和财阀的迅速形成和发展,也最终促生了日本的军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