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湾电影的解严时期
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随著社会经济泡沫及言论自由的达成,让导演为主导的台湾电影,将电影触角伸向过去禁忌题材,并回顾与探讨台湾近现代社会、历史与个人记忆。这阶段代表作有《刀瘟》、《香蕉天堂》、《童党万岁》、《牿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其中最震撼台湾的莫过于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这部片以一九份世家各成员经历台湾光复、二二八事件、及台湾光复初期的历程,具体而微地反映台湾人的历史经验,不但票房叫座,也在威尼斯影展荣获金狮奖,使侯孝贤成为国际瞩目的知名导演。之后几年,台湾电影于世界各地大小影展获得不少得奖纪录,这使得主管电影业务的“新闻局”自1990年开始,透过电影辅导金来支持艺术电影的制作。
在票房方面获得数亿台币的空前成功、同时也获得不少奖项,叫好又叫座的结果让台湾观众开始重新关注台湾自制电影。随着《海角七号》热卖,片商与观众均对台湾电影重拾信心,多部电影亦搭上顺风车取得不错的票房,如《囧男孩》、《九降风》、《花吃了那女孩》等等。《海角七号》同时也成为战后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片及台湾影史最卖座影片的第二名。
进入21世纪,台湾电影人在选角、摄制等方面更多的走出岛外,改编自台湾女演员刘若英的作品《我想跟你走》的其中一篇短篇小说《Happy Birthday》,刘若英本人并担任主角。
Ⅱ 艋舺电影是真实的
那位是豆导的同学
已过世,是真的黑道角头
纽承泽刚转作导演时
曾跟豆导说,你以后要拍黑道电影
一定会用到打群架的场面
我借五百人给你...
故事不是真的,但时代与背景是蛮真实的
是当时的一个缩影
Ⅲ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删减&片尾&MV&花絮&小说隐藏补充剧情解析(文末福利)
电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其深刻的情感描绘和时代背景,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难以忘怀的作品。影片讲述了1988年台湾的解严时期,两个少年张家汉与王柏德(Birdy)之间的初恋故事。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初恋的美好,更融入了复杂的情感纠葛、时代背景的深刻刻画,以及对社会议题的反思。
看完电影后,观众们深受感动,电影的后劲持续在心中回响,许多人通过阅读小说、观看幕后花絮和MV,对电影的剧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电影和小说之间的融合,展现了导演与编剧对于故事的丰富想象与深度挖掘。通过电影与小说的对比,观众可以发现许多未在正式版本中展现的细节和情节,增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电影版本与小说改编的相互补充,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也让观众对角色的内心世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张家汉的迷茫与坚定,到王柏德作为时代产物的悲剧,电影展现了角色成长的过程,以及他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发现许多被剪辑或未在正式版本中呈现的场景,例如海滩上的互动、在火车上的对望、以及与父亲的冲突片段。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故事的情节,也为角色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更多层次。同时,电影的删减版和不同版本(如北影版、院线版、Netflix版)之间的差异,展示了电影制作过程中对故事的不同诠释与取舍。
电影中的一些隐藏剧情,如海滩上的亲密互动、在火车上的对话、与父亲的冲突以及与同志平权运动者的偶遇,不仅加深了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社会背景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这些细节的呈现,使电影更贴近真实生活,触动了观众的情感。
电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通过对初恋的深刻描绘,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更引发了对社会、人性与时代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段故事,更是对情感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通过电影与小说的相互补充,观众得以更全面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与故事的深层含义。
Ⅳ 十部台湾大尺度电影,简直太敢拍了!
十部台湾大尺度电影,展现独特创作风格与突破常规
台湾电影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敢于突破常规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今天将分享10部台湾大尺度电影,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上敢于挑战,更在表现手法上敢于突破,给观众带来了非凡的观影体验。
1. 《悲情城市》1989
导演: 侯孝贤
本片以二·二八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林氏家族兄弟四人的遭遇和生活,展现了时代变迁与政权轮替中的族群冲突与身份认同问题。在解严之际,这部影片大胆触碰敏感议题,获得了国际影展首奖。
2.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导演: 杨德昌
故事改编自台湾史上首例青少年杀人案,影片以20世纪60年代初的台湾为背景,讲述了在两个帮派争斗下的一群青少年的成长经历。这部电影被誉为华语电影史上最精彩的青春史诗。
3. 《爱情万岁》1994
导演: 蔡明亮
本片讲述了在一间待售的公寓中,骨灰盒销售小康、小贩和售楼小姐的相遇与相爱,展现了都市年轻人的孤独与温暖。影片在台北弥漫着寂寞的空气,三个陌生人的相遇与相爱,温暖了彼此。
4. 《蓝色大门》2002
导演: 易智言
讲述了孟克柔因为喜欢上了同性好友林月珍而痛苦不已,林月珍暗恋张士豪,最终张士豪对孟克柔动了心的故事。电影中的三角恋爱因为性取向的微妙张力,重新立意,成为后来台湾小清新电影的殿军之作。
5. 《大佛普拉斯》2017
导演: 黄信尧
影片讲述了在佛像工厂担任夜间警卫的菜埔,与好友肚财在值夜班时偷看老板黄启文的行车记录仪,最终卷入一个政商勾结、情欲横流的谋杀计划的故事。
6. 《血观音》2017
导演: 杨雅喆
影片讲述了三位女性通过高超手腕在复杂的政商关系中生存取利,卷入彼此的爱恨情仇的故事。全片弥漫着密不透风的黑暗,展现了人性的幽微。
7. 《阳光普照》2019
导演: 钟孟宏
影片讲述了家庭的阴暗一面,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事,但是都不愿意说出来,最后只能一错再错,展现了底层家庭的真实写照。
8. 《无声》2020
导演: 柯贞年
失聪少年张诚发现校车上的游戏,融入新生活的欣喜瞬间成为恐惧。影片通过真实事件搬上银幕,展现残酷的同时不失温柔的眼光。
9. 《同学麦娜丝》2020
导演: 黄信尧
讲述了高中同学艰难的现实际遇,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和压力,以及不同的结局。
10. 《亲爱的杀手》2020
导演: 赖孟杰
影片专注于小人物的爱与性,使观众刻骨铭心地体会到台湾社会底层的心声,展现了没有明天且不知道为何而活的巨大无奈。
这些台湾大尺度电影,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敢于突破常规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勇气与才华,深入探讨人性、社会与时代的深层次问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且复杂的世界。
Ⅳ 台湾2010年有什么好电影,剧情方面的,推荐下!
推荐 《艋舺》,阮经天、凤小岳、赵又廷等主演,讲述20世纪80年代,随着台湾开始解严、经济起飞,本土帮派在利益诱惑下,道上伦理沦丧,当地帮派势力重新洗牌。万华一带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小混混,走出校园后,就在大环境影响下加入黑帮,而当自己的老大在与外省挂的械斗中身亡,老大的儿子又不够带种的紧要关头时,重情义的小混混为义气挺身而出,拚了命也要老大报仇。在黑帮的腥风血雨中,被迫在广州街一带站壁的雏妓,则成了小混混心灵的寄托。
Ⅵ 赵又廷和阮经天在康熙来了里面宣传的电影叫什么
[编辑本段]电影《艋舺》简介
电影《艋舺》正式宣传海报英文名称:Monga
国别:中国台湾
电影类型:动作、剧情
心情分类:紧张刺激类、热血沸腾类
导演:钮承泽(DozeChen-zerNIU,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我在垦丁天气晴)
监制:李烈(囧男孩,Mr.Com之死)
监制:黄志明(双曈,诡丝,海角七号)
造型指导:李大齐(女人不坏)
美术指导:郭志达(不能说的秘密)
演员:阮经天(Juan,ChingTien,命中注定我爱你,败犬女王)、凤小岳(九降风)、赵又廷(痞子英雄)、马如龙(海角七号)、柯佳嬿、王识贤和陈汉典(康熙来了)等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
开拍时间:2009年8月
上映时间:2010年2月5日
坐等哈哈哈哈╭(╯3╰)╮
Ⅶ 急!关于《建国大业》的影评
电影《建国大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2009年9月16日首映。该片一大特色是众多一线明星客串“零片酬”演出。《建国大业》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影片再现了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宋庆龄、宋美龄、蒋经国、李宗仁、李济深、张澜、蔡廷锴、冯玉祥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摆脱了传统历史电影模式
北京拍摄情况
由中国电影集团摄制的建国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开拍以来受到极大关注,因为该片聚集了众多大腕,堪称史上最豪华阵容。2009年2月,片方在怀柔影视基地组织了首次探班,现场拍摄的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 大腕精益求精 《建国大业》聚集了众多的大腕明星,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大腕都非常认真,听从导演指挥,唐国强和刘劲在拍摄完一个镜头后,就赶紧看镜头回放,生怕不满意。 在进入会场之前,唐国强、刘劲等都已经在跟导演组讨论每一个细节,具体到当时的面部表情,唐国强也不忘跟导演组确认,在拍摄完毕后,唐国强和刘劲还专门到机器上看镜头的回放,直到觉得自己的表演还比较满意后,才放心地离开。 《建国大业》在北京的拍摄完成后,2月21日起,剧组将转战南京进行拍摄,随后,还将在上海取景拍摄。 明星“跪求”小角色 张国立愿私人投资 《建国大业》投资是3000万,但请的明星不仅大牌而且众多,剧组还要转战几个地方拍摄,黄建新导演透露,其实大部分演员都是义务演出。 黄建新说,现在都还有不少大牌明星打来电话,要求在《建国大业》中扮演角色,而且根本不问酬劳。 《建国大业》不来重庆拍 称高楼多场景难还原 《建国大业》的时间跨度为1945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是这段历史的一个重要见证城市,但遗憾的是剧组不会来重庆拍摄,导演表示,重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了,很难还原当时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建国大业》中有不少在重庆发生的情节,包括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历史性会晤、双十协定的签订等。但是,这些戏都不会来重庆取景。据了解,其中八路军办事处的一些戏份是在北京搭景拍摄的。 导演黄建新告诉记者,之前他们来重庆选过景,也看过红岩村、南山蒋介石旧居等地,但是都很难令他们满意。黄导称,虽然这些建筑本身都还在,在里面拍一些戏份也可以,但是这些建筑多被一些高楼和现代建筑包围,拍摄起来很容易穿帮,所以最后他们不得不放弃。 除了搭景外,有些重庆的戏份则需要电脑制作,黄建新透露,他们很想要一组1946年的重庆夜景镜头,但是现在已经拍不出来了,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用电脑制作的方式完成,这也是该电影中为数不多的需要电脑特技和电脑合成的部分。 葛优演我军团长 导演黄建新透露,葛优的角色也已经确定,是演共产党的一个团长,而且同样很有幽默感。 在第一批阵容公布后,就有说法称,张国立、陈坤、刘德华都演出国民党人物, 那边的明星阵容过于强大了,黄建新导演笑称:“葛优要演我军,要增强我军的明星阵容。” 黄导透露了葛优的一段台词和场景,相当有喜感。大意是:葛优下面的一个排长向他报告,说前面有家地主的院子很大,又很坚固,大炮都打不过去,结果葛优过去发现:“这不是北京城墙吗?怪不得那么结实。”黄导称,虽然这是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但是他们希望拍出新意,能让更多观众喜欢。 剧情正解:一天晚上,我军某部队正在猛攻北京城,炮火连天中,一名解放军战士(王宝强饰)冲到了阵地的后面,迎接开过来的一辆吉普车,战士对车上的团长(葛优饰)说道:“前方有个地主大院,城墙太高爬不上去,手榴弹都炸不开,请求炮兵支援吧!”团长下车,说:“照明弹”拿起望远镜一看,黑夜中的北京城墙竟然被解放军战士当成地主大院了 这就是王宝强和葛优的唯一两句台词,而且,葛优竟然只有“照明弹”这三个字而已 唐国强: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 唐国强谦虚地称,不管演多少次毛主席,自己都不是大明星,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这次演毛主席会有什么不同,唐国强称,其实每个阶段对角色理解和演绎都会有所不同。唐国强还透露,他担任导演的50集电视连续剧《解放》也刚刚杀青,该剧也是建国60周年的献礼剧。 出演周恩来的刘劲也笑称,自己跟唐国强合作这么多年,可以说是同甘共苦,每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都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南京拍摄情况
中影集团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因为请到了众多大腕客串,吸引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张国立(饰蒋介石)、陈坤(饰蒋经国)、冯小刚(饰杜月笙)、邬君梅(饰宋美龄)等人的戏份均在南京。剧组从2月22日起转场南京后,一直“封闭式”拍摄,与媒体玩“躲猫猫”。不过,“树大招风”,剧组还是泄露了行踪,南京期间在美龄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陵取景,拍摄重要戏份。 张国立邬君梅见外宾 美龄宫戏份一天半 《建国大业》来南京拍摄的“国军”部分,不用说,中山陵、美龄宫、总统府这些重要的与民国历史有关的建筑都会被摄入镜头。由于导演向剧组所有成员发下“禁令”,要求不能向媒体透露任何讯息。所以,本地媒体一直未能得知剧组的具体行程。美龄宫负责人表示,这里的拍摄进行了一天半,已经结束。 据了解,美龄宫主要拍摄的是蒋介石(张国立饰)和宋美龄(邬君梅饰)在这里与一个美国使者的会面。“邬君梅演宋美龄不是第一次了,在《宋氏三姐妹》中也演过,我觉得很像。”一位工作人员对比宋美龄的画像笑着告诉记者。 南大取景大学生热议 “蒋介石”张国立受期待 《建国大业》在南京的行程紧凑,2月25日上午完成美龄宫戏份后,立刻转场南大,在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礼堂附近拍了整整一个下午。因为是户外拍摄,引起了来往学生的追捧与围观。当看到穿着马褂便服的“蒋介石”张国立出场时,学生们都异常兴奋,拿出手机拍照,并及时地在南京大学小百合网站上发布并讨论。 不少学生表示张国立形象气质与蒋介石还蛮相似,令人期待,可惜“造型太过单一了,不出意外地就那么几套衣服。”南大学子对于该片在学校取景很是自豪,“要是全在学校拍就好了,可别是只拍一两个场景就算了。招群众演员的话,我们也可以上一把镜头。”也有学生担心,“可别破坏了学校的环境啊!”不过,这一点学生倒是多虑了,2月26日有记者再次来到南大拍摄场地时,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看不出任何剧组停留过的痕迹。 而据校方负责人介绍,3月6日《建国大业》到南大再次拍摄。 东大老图书馆变成上海洋行 冯小刚陈坤戏份少 “《建国大业》怎么在南大拍? 我们东大才是‘中央大学’旧址啊?”一位东大学生在论坛上质疑。有意思的是,《建国大业》并没有遗忘东大,一大早,印着“中影集团”“建国大业剧组”字样的三十余辆车就开进了东大四牌楼校区。气势很大,把来往的学生都“震住”了。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以前还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剧组进来过呢!”不过,《建国大业》相中的,倒不是东南大学是“中央大学”旧址,而是看中了该校室内装修中的老图书馆。剧组将二楼进行了改造,将三百多平方米的场地改造成一个旧上海洋行,并拍摄了几个重要的上海滩镜头,“杜月笙(冯小刚饰)和蒋经国(陈坤饰)见面的戏,上海滩黑社会的一些戏,都在这里拍了。” 一位剧组成员告诉记者。杜月笙和蒋经国上午的戏拍得十分顺利,导演黄建新很是满意,因此很快就结束了。冯小刚和陈坤进场化妆拍毕后,立刻乘车离开了拍摄现场,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好,两人又来去匆匆,并未引起太多注意。雨越下越大,这里仍然打着强光灯,亮如白昼,数位工作人员把守门口,拦住想进去看热闹的学生。不断有穿中山装或穿黑衣戴礼帽的演员进进出出,一片忙碌景象。 中山陵总统府迎接剧组 场景猜测:别陵与南京解放 现场一位自称演“记者”的中年演员笑着告诉记者,“明天(2月28日)就转去中山陵了。”至于去中山陵拍什么戏,剧组不肯透露。 不过,《建国大业》既然讲的是“新中国成立”,想必要拍摄蒋介石“别陵”的场面。而蒋介石最后一次去中山陵,是在1949年1月16日,“下野”前夕。专家介绍,蒋介石在日记里还写到,当日“正午到陵墓谒陵默祷此为离京别陵之纪念也。”结果,这次“别陵”成了“辞庙”,从此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看见中山陵了。这么有意味的镜头,时间和气候也与现在相当,想必影片不会错过。另一个影片要重现的镜头该是“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总统府,南京长江路上的292号大院翻开它新的一页。
上海拍摄情况
《建国大业》在完成了北京、南京两地的拍摄后,《建国大业》3月上旬转景上海。据悉,包括最新加盟的黎明在内的众多大腕的戏份,都在上海完成。 黄建新赞上海老建筑保护到位 2月中旬,《建国大业》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式,到场的全明星阵容加上总导演韩三平许诺的众多将加盟的演员,使得该部献礼片堪比投资上亿的“大片”。转景南京后,饰演傅作义之女的陈好、饰演解放军播音员的黄圣依等众多演员的戏份逐一杀青,而在3月6日,剧组完成蒋介石赴台湾前与儿子蒋经国、爱将陈诚告别的一场重头戏后,又马不停蹄地转景上海。 由于上海在解放前是民主人士的重要聚集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争取全国各阶层团结合作的中心,因此《建国大业》在上海的取景将长达一个月,除了饰演宋庆龄的许晴将在上海完成主要戏份,饰演毛人凤的姜文、饰演“卧底”的陈道明、饰演共军团长的葛优等人的主要戏份也都在上海拍摄。 《建国大业》在上海的首场拍摄于科学会堂内进行,剧组还进入驻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此外,上海的众多花园洋房也将成为《建国大业》的外景地,该片导演黄建新表示,没想到上海的老建筑保护如此到位,大部分建筑都保持了当年的风貌,为影片的拍摄提供了便利。 黎明客串几乎没台词 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在上海热拍,黎明在上海的所有戏份都由陈可辛“客串”导演,这部分戏已经于3月31日拍摄完成。 在《建国大业》中,黎明客串一位参与了首届全国政协会议的民主代表,他几乎没有一句台词。出现在片场的黎明身着西装,更像一位地下工作者,双手背在身后,表情严肃地听着自己的下属汇报工作。 黎明表示,虽然很多演员在片中都是客串的,彼此无法见面,但想到这么多演员会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黎明在结束该片的拍摄后,随即将进入《十月围城》剧组。 浦江饭店取景 电影《建国大业》4月6日、7日转景北外滩的浦江饭店拍摄。这场大戏呈现出电影片场罕见的景象,在大帮群众演员当中,随处可见大家熟悉的大腕面孔。 浦江饭店的这场大戏正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官邸晚宴,200位群众演员首先在大厅排兵布阵等待主演入场,但是当群众演员真正看清即将配戏的大腕都是谁时,现场立即起了一阵骚动。 经过几个月的减肥,扮演蒋介石的张国立、瘦削的形象与身旁扮演毛泽东的唐国强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场戏,出现的大腕还不止这两位,一边聊得正欢的是扮演周恩来的刘劲和扮演陆军将领的胡军。李连杰身穿海军制服出现在人群中,他扮演的角色是海军上将陈绍宽,台词只有短短的三句话。“十三燕”王学圻也在人群中若隐若现。如此强大的明星阵容一度给拍摄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