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大片 > 台湾电影如何没落的

台湾电影如何没落的

发布时间:2021-07-20 07:29:36

⑴ 为什么港台影视圈都在衰落,只有大陆在崛起

这个说起来就,渊源深大了,第一个是因为中国大陆的崛起,挖走了部分人才,另外更多的是他们自身的经济,经过几次亚洲金融危机和各方面的,都吃出了最大的动力源,和投资商。

⑵ 如何评价近几年台湾电影的发展

你提到的台湾电影我都看过。也会为了一部大陆不上映的电影专门飞台湾一趟。
我这么理解台湾电影的多元化:
第一,可以拍成电影的社会议题更宽广。至少在中国的审查制度之下,同性恋题材《女朋友,男朋友》是没有办法登上大荧幕的。
第二,台湾除了像大陆一样的电影院(主要播放当季的电影)之外,还有二轮电影院,播放已经下了的电影,或者按照不同的风格设定的影院(法国有专门的文艺院线,也设定了单部电影的排片不可以超过当日的三分之一,总之,起到平衡作用)。例如,光点电影院。 我不清楚是否有的资助。
第三,辅导金制度。 基本上,你提及的电影都拿到了辅导金。 也有人说,台湾电影越辅越倒。台湾本身市场就非常有限,如果只考虑在岛内发行,收回成本的难度就较高。如果一味玩小清新,台湾电影也会走向没落。

⑶ 如何评价近几年台湾电影的发展

湾电影正在复苏,不过全球看来还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电影产业就是工业,要专业化,细致化,内地电影现在很难国内开花国外也香。

⑷ 曾经爆火的台湾偶像剧为何现在没落了

大陆自产的偶像电视剧增多,而曾经火红的台湾演员都往大陆跑,导致曾经爆火的台湾偶像剧慢慢没落。作为妈妈级的小编,确实见证了台湾偶像剧从火红到落败的日子,足足有接近10年的时间是没有看到火红的台湾偶像电视剧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选择多了,好的演员没了,自然就会出现没落的情况。

由此可见,大陆的不引进加上演员的外流,导致台湾偶像连续剧慢慢地没落了。

⑸ 台湾电影的困境突破

自1985年年起,台湾产量与发行量较多的如学甫、龙族、丽城、中影、上上、倍伦、新船、金壂、学者、龙祥…等各公司均因各种因素萎缩产量,其制片量一路下滑。不但如此,维系电影产业的上述几家公司,产业重心也移往如有线电视的影视产业。在产业无法支持下,惟剩台湾当局于文化维持的压力下,勉为其难出资维持。1998年,台湾电影生产不到20部,2001年1-10月间,仅达11部,至2006年,台湾电影于台湾市占率则仅1.62%。
就票房方面,以台北市首轮票房为例子,台湾电影的票房收入仅有163万元,占全部台北电影票房收入不到1%,比起美国好莱坞所占台北票房的95%以上相差甚远。因为台湾电影产量极低,票房惨澹,实已不足以支撑电影工业。因此有媒体业者认为“再多的影展奖项都无法遮掩台湾电影全面崩盘的事实。”不过在另一方面,台湾电影也有新的发展。例如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即发下豪愿要投入电影业,并以电子业代工为概念,于2008年退休后拍100部以上的电影或电视剧。也有人认为,该做法是效法Sony进军好莱坞相同,在拥有极强大硬件整合力量之后,积极转进电影业,并谋取好莱坞600亿美金电影产业的代工数位商机。其中,初试啼声即为以台湾知名影评人焦雄屏主导的《白银帝国》。
《白银帝国》为台商郭台铭首度大幅投资的电影作品,于2007年上映。改编至《白银谷》,描写山西晋商的该部电影也是台湾知名影评人焦雄屏的首部导制作品,根据焦雄屏说法,她拍摄该影片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扭转近代中国对商人的偏颇感想。
《白银帝国》亦是少见的由海峡两岸合拍得高制作成本的商业电影,光是郭台铭所属鸿海集团就对该片投资5000万美金。另外,该电影的主要演员为香港电影演员郭富城及内地电影演员张铁林。而正因白银帝国的顺利开拍,有人认为郭台铭的加入,不但能于资本上挹注台湾电影,更能为台湾电影带来新想法与新视野。

⑹ 为什么台湾电影在大陆票房都不好

台湾的电影在台湾的票房也不怎麼样啊~
这个是市场机制,片子不好看或叫好不叫座,很正常的.
何况台湾的电影真的很少.(电影产业很没落,毕竟大多数投资人不喜投入这方面.)

⑺ 如何评价台湾电影现状

你提到的台湾电影我都看过。也会为了一部大陆不上映的电影专门飞台湾一趟。
我这么理解台湾电影的多元化:
第一,可以拍成电影的社会议题更宽广。至少在中国的审查制度之下,同性恋题材《女朋友,男朋友》是没有办法登上大荧幕的。
第二,台湾除了像大陆一样的电影院(主要播放当季的电影)之外,还有二轮电影院,播放已经下了的电影,或者按照不同的风格设定的影院(法国有专门的文艺院线,也设定了单部电影的排片不可以超过当日的三分之一,总之,起到平衡作用)。例如,光点电影院。 我不清楚是否有政府的资助。
第三,辅导金制度。 基本上,你提及的电影都拿到了辅导金。 也有人说,台湾电影越辅越倒。台湾本身市场就非常有限,如果只考虑在岛内发行,收回成本的难度就较高。如果一味玩小清新,台湾电影也会走向没落。

⑻ 香港电影是怎么衰落的

1、没有市场。
香港人口也不过700万。而大陆观影人数每年都是以10亿来计算的。靠这么小的市场,支持电影业根本不可能!纵观现在的电影市场,其实英国、法国电影也没落了。就是因为人口不足以支撑市场。

2、时代变了。
当年中国没有什么好电影,美国大片也过不来,自然香港电影就高大上。现在每年网络剧这么多,中国大片也不少,美国大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香港电影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

3、市场变了
当时的香港电影可以走国际化道路,因为当年韩国电影没有起来,日本市场也比较开放,东南亚市场也可以进入,所以香港电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但是随着韩国文化崛起,泰国电影崛起,这样所有国家都开始保护国内市场,所以香港电影颓势就来了。而且香港也没有强大本地市场可以依托。

4、香港没落了。
香港电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现在已经没落了,所以电影业没落是可想而知的。

5、电影成本提升了。
香港电影有一个口号,叫做千万票房俱乐部,意思是一部电影,获得千万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业规律,千万票房,拍片和宣传成本不能超过300万港币。现在用300万港币,连二流演员都请不来。所以,90年代后拍片成本剧增,导致香港小成本电影无法维持,而香港没落,又使电影从业人员北上,使香港电影人员断档。

香港电影作为一个概念逐渐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

⑼ 为什么有人说九七之后香港电影就衰落了

香港的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只是大家的审美观点发生了变化,让人觉得香港电影不好了而已,这个是假象。在97年以后,大陆电影跟香港电影学了很多,不仅仅有很多优秀的电影出来,还有一些大制作的电影上映了,冯小刚的、张艺谋的都是很好的。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导演,还有陈凯歌等人。大陆电影的百花齐放,让很多人更多的关注大陆的电影,而不是香港的电影,所以才有人觉得香港的电影已经不行了。

香港喜剧片

功夫片是香港最大的特色,也是香港影坛最高的成就。喜剧片则是香港影坛历来的一个强项,喜剧片为世界通用,没有几个国家和地区不会拍喜剧片,这是电影观众最喜闻乐见的一个类型片种。

在香港,明星资源异常丰富,绝大多数影星都参与过喜剧片的制作。香港电影发展近百年,能称得上喜剧天王的仅有两个人,一个是平民喜剧天王许冠文,另一个是无厘头喜剧天王周星驰。香港喜剧电影30年来的喜剧最高成就,都体现在这两个人身上了。除了两位天王之外,其他各路明星都会在喜剧片中一展身手。

汗牛充栋的经典喜剧作品,就是他们付出汗水的最好结晶。喜剧片有像《半斤八两》、《天才与白痴》、《八星报喜》、《家有喜事》这样的普通喜剧,也有《醉拳》、《赌圣》、《武状元苏乞儿》、《功夫》这一类的多类型喜剧片,后者融合了功夫片、赌片等各类元素,使喜剧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

不仅有功夫喜剧,也有喜剧鬼片、爱情喜剧等多种类型。香港影人这样天才的创造力,为港片在八、九十年代的兴盛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资源。香港喜剧片进入21世纪,也和香港电影一样,进入了衰落时期,人才的大量匮乏,导致喜剧片变得不再搞笑。除了周星驰的一支独秀,香港近几年都没有堪称经典的喜剧问世。

⑽ 香港和台湾演艺圈曾经那么火,为何现在却逐渐没落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当时港剧还有台剧真的很火,但是如今香港和台湾的演艺圈都大不如前,我想这其中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近年来内地剧逐渐兴起,其中正午阳光就出品了不少有口碑的电视剧,里面不管是电视剧的题材还是演员的演技都很好,所以内地的电视剧才会比以前更好。甚至有的电视剧还被引入到了台湾还有香港。

其实我觉得台剧和港剧也许是因为上个世纪太过于辉煌了,那个是他们当时最巅峰的状态,所以不管后人做的再如何好都大不如前。有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比较,因为你一比较就会发现有的事情还是以前的好。

阅读全文

与台湾电影如何没落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红柿电影歌曲名字 浏览:557
成龙电影醉拳迅雷下载 浏览:627
罗永浩电影票兑换 浏览:212
漫画威龙电影粤语版迅雷下载 浏览:915
个什么的爱情电影 浏览:98
搜索一下成龙所有的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355
疯狂的小女生法国电影 浏览:362
赵薇导演哥电影解说 浏览:476
劫匪劫走10亿黄金电影什么名字 浏览:514
小网站上的电影从哪里来的 浏览:687
华语五大电影奖 浏览:350
外国恐怖盗墓电影大全 浏览:502
2018大陆电影在台湾上映的电影 浏览:134
一人独闯百乐门一个大几十什么电影 浏览:941
一部电影保姆与男孩相爱 浏览:655
夜郎成龙电影 浏览:139
韩国电影男主角是建筑设计师 浏览:588
电影院的投资注意事项 浏览:623
寻龙记电影完整版免费看 浏览:221
与鸡同鸭讲电影中文版 浏览: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