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评价阿佳妮的影坛地位
伊莎贝尔阿佳妮:被评为“法国第一美女”,你见过这么完美的脸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伊莎贝尔阿佳妮这个名字,她是法国影坛的绝代佳人,被评为“法国第一美女”,出演过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一双蓝色的眼睛真的是摄人心魄,太美了。
1974年她参加影片《耳光》拍摄后,荣获了表演姗娜奖。在此期间,她主要是参加舞台剧演出和电视剧的拍摄,曾婉言谢绝签订二十年的拍片合同,她认为这样会限止她的社交自由。
1975年1月,法兰西剧院(Comédie-Francaise)给阿佳妮开出了20年的合同,但还是没有挽留住阿佳妮。1975年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盛情邀请阿佳妮在新片《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出任女主角,凭借着该部影片阿佳妮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这部影片也为她走向国际舞台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贰』 这个图是阿佳妮在哪部电影里的剧照
《迷恋》
主演:伊莎贝尔·阿佳妮/山姆·尼尔/Heinz Bennent/玛吉特·卡斯滕森/Johanna Hofer/Carl Duering
地区:法国
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
类型:恐怖/剧情
编剧:安德烈·祖拉斯基 / Frederic Tuten
发行公司:锚湾娱乐Umbrella EntertainmentVestron VideoAV Hits Home VideoLimelight InternationalVTC EntertainmentWorks Editora
上映时间:1981-05-27
制作公司:Marianne Proctions S.A.Oliane ProctionsSoma Film Proktion
别名:着迷/萨满教的迷恋/着魔/迷恋 81 法国版/Possession
是不是???????
『叁』 伊莎贝尔·阿佳妮的演艺经历
1969年,年仅14岁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摄了自己的银幕处女作。在继续学业的同时,她又陆续参演了一些舞台剧和电视剧。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耳光》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称赞,她也因此下定决心,投身于电影事业。
1975年,20岁的阿佳妮得以在《阿黛尔·雨果》中扮演大文豪雨果的女儿,此片令伊莎贝尔一举成名,不仅得到了恺撒奖还得到了奥斯卡的提名。伊莎贝尔的第二次奥斯卡提名也是扮演一名历史上的著名女子《卡米尔·克劳黛》(罗丹的情人)。
1970年,伊莎贝尔15岁那年,被导演选中参加拍摄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小煤炭商》。两年后,她又应邀拍摄了《福斯基娜和美丽的夏天》。随后,凭着她多年的演出实践,终于考进了闻名遐迩的法兰西喜剧院,演出了莫里哀的喜剧《太太学堂》等多部舞台剧。
1974年她参加影片《耳光》拍摄后,荣获了表演姗娜奖。在此期间,她主要是参加舞台剧演出和电视剧的拍摄,曾婉言谢绝签订二十年的拍片合同,她认为这样会限止她的社交自由。
1975年1月,法兰西剧院(Comédie-Francaise)给阿佳妮开出了20年的合同,但还是没有挽留住阿佳妮。1975年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盛情邀请阿佳妮在新片《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出任女主角,凭借着该部影片阿佳妮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这部影片也为她走向国际舞台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1981年,阿佳妮最早拒绝在《杀人的夏天》中出演,因为影片中的裸体镜头,她曾因害怕裸镜而拒绝了布努艾尔的《欲望的隐讳目的》。但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阿佳妮以《四重奏》《迷恋》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1982年,她又凭借影片《迷恋》在恺撒奖最佳女主角的竞争中一举胜出。
1983年,在《芳名卡门》开拍数日后,阿佳妮退出了剧组。当年秋天,阿佳妮在爱德华七世剧院参演了《朱莉小姐》(Mademoiselle Julie),该剧上演几天后,阿佳妮退出了该剧,其原因是“太累了”。
1984年,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获得恺撒奖最佳女主角。
1989年,阿佳妮出演影片《罗丹的情人》中,凭借着该部影片在当年的恺撒奖上,她第三次获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称号,亦凭借这个角色斩获柏林影后并二度提名奥斯卡。在拍摄《罗丹的情人》后,阿佳妮一度退出了影坛,她拒绝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这两部看来能够使她名利双收的影片,而沉浸在了与英国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爱情漩涡中。
1990年与杰拉尔·德帕尔迪约一起获得了恺撒超级巨星奖的殊荣,同年被《大众》杂志评选为世界上五十名最漂亮的女性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伊莎贝尔一度从影坛消失,直到1993年《烦心事》伊莎贝尔才又回来观众面前。1994年,阿佳妮重返影坛,主演了当时法国影坛耗资最巨的一部影片《玛戈皇后》,并第四次捧起恺撒奖的后冠,一跃成为法国国宝级女演员 ,之后伊莎贝尔又与美国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孽迷宫》。
1996年伊莎贝尔又与美国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魔鬼双姝》 。之后除了2003年短暂拍摄4部电影外,阿佳妮前后10年没有接拍任何电影,悉心照顾小儿子。
2009年,阿佳妮凭借《裙角飞扬的日子》重回影坛,并于2010年恺撒奖创纪录五度封后。
2010年2月27日,阿佳妮凭借《裙角飞扬的日子》第五次捧得凯撒奖的后冠。
『肆』 伊莎贝尔.阿佳妮演出的电影及介绍
1. 《热情似火》(1999)
2. 《帕帕拉齐》(1998/I) 饰她自己
3. 《魔鬼》(1996) 饰米阿
4. 《马尔戈王后》(1994) 饰马尔戈
5. 《毒品生意》(1993) 饰皮尼乐普
6. 《劲风骑士》(1990)
7. 《卡米耶·克洛岱尔》(又译《罗丹的情人》)(1988) 饰卡米耶·克洛岱尔
8. 《依斯塔》(1987)
9. 《地铁》(1985) 饰海伦娜
10. 《谋杀的夏季》(1983) 饰埃利阿娜
11. 《死亡旅行》(1983) 饰凯瑟琳·来利斯/吕西,"玛丽"
12. 《安东妮塔》(1982) 饰安东妮塔
13. 《四重奏》(1981) 饰玛亚·泽利
14. 《占有》(1981) 饰安娜/海伦
15. 《明年吧,如果一切都好的话》(1981) 饰伊莎贝尔
16. 《火焰》(1981) 饰波利娜·瓦朗斯
17. 《克拉拉与小伙子们》(1980) 饰克拉拉
18. 《布龙台姐妹》(1979) 饰爱米丽
19. 《深夜幽灵》(1979) 饰露茜·哈克
20. 《司机》(1978)
21. 《巴罗科》(1976) 饰洛尔
22. 《房客》(1976) 饰斯黛拉
23. 《维奥莱特和弗朗索瓦》(1976) 饰维奥莱特
24. 《阿黛尔的故事》(1975) 饰阿黛尔·雨果
25. 《耳光》(1974) 饰伊莎贝尔·都兰,他们的女儿
26. 《女校》(1972) 饰阿涅斯
27. 《福斯蒂娜》(1971) 饰卡米尔
28. 《小煤炭商》(1969) 饰罗斯
1955年6月17日伊莎贝尔·阿佳妮出生于巴黎郊区一个小镇,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阿尔及利亚人。由于受到周边地区艺术氛围的影响,她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业余戏剧表演。1969年,年仅14岁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摄了自己的银幕处女作。在继续学业的同时,她又陆续参演了一些舞台剧和电视剧。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拍打》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称赞,阿佳妮第一次品尝到了表演艺术带来的喜悦与满足,她也因此下定决心,投身于电影事业。1975年,阿佳妮主演了弗朗西斯·特鲁方导演的影片《阿黛尔的故事》,并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这部影片成为了阿佳妮成功道路上的奠基石,也为她走向国际舞台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此后,阿佳妮的表演欲望一发而不可收,她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创作高峰期,整个八十年代的法国影坛,几乎成了她一个人的天下。1981年的曼纳电影节上,阿佳妮以《四重奏》获得最佳女主角奖。1982年,她又凭借影片《财产》在恺撒奖最佳女主角的竞争中一举胜出。1984年,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获得恺撒奖最佳女主角后,几乎所有的法国人都将阿佳妮奉为了自己的偶像。虽然称赞与荣誉铺天盖地而来,但阿佳妮并未因此洋洋自得而稍有懈怠,她的创作源泉依然不断地汹涌迸发。1989年,在影片《罗丹的情人》中,阿佳妮把一个女性艺术家在爱情与事业的双重折磨下,在希望、失望与绝望的巨大反差下,最终心力交瘁、精神崩溃的心理变化阐述得淋漓尽致,她投入角色之深甚至难以自拨。在同年的恺撒奖上,她第三次获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称号。自《罗丹的情人》后,阿佳妮一度退出了影坛,她拒绝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这两部现在看来能够使她名利双收的影片,沉浸在了与英国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爱情漩涡中。1994年,阿佳妮重返影坛,主演了《马尔戈王后》,并第四次捧起恺撒奖的后冠。之后伊莎贝拉又与美国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魔鬼双姝》不过这部影片由于好莱坞大明星的独断专行而并不成功。后来当记者采访阿佳妮时问她是否有可能再次合作,她说:与莎朗·斯通合作一次就够了。 这位性格孤傲的女演员据说与法国影坛的第一夫人卡特琳娜·德诺芙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有传闻说当年就是因为卡特琳娜的制肘才使得阿佳妮未能因《玛戈皇后》而得到戛纳奖。
其中“罗丹的情人”和“玛戈皇后”都非常好看,也比较容易找到。
『伍』 求 耳光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耳光》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uHF5JtGemJhxTUk9EBX-IQ
《耳光》是由克劳德·比诺多执导的爱情喜剧片,利诺·文图拉、安妮·吉拉尔多、伊莎贝尔·阿佳妮、NicoleCourcel等参加演出。
『陆』 为什么说伊莎贝尔·阿佳妮疯狂的爱情也有一张散文诗的面孔
美得不可方物的阿佳妮,眼睛纯得像淬炼出的蓝宝石
她在上小学时爱上了业余戏剧表演。据她本人后来透露,最初的表演是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的一种途径,谁都不知道青春少艾期,她演绎的一个个角色,是她最忠实的朋友。
1969年,14岁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摄了银幕处女作。16岁时,阿佳妮被法兰西大剧院破格录取。后来,她一边上学一边参加一些舞台剧和电视剧的演出。再后来,她考上了闻名遐迩的法兰西喜剧院,演出了莫里哀的《太太学堂》等多部舞台剧。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耳光》中的精彩表演征服众人,斩获表演姗娜奖。
19岁那年,她被法国新浪潮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看中,出演《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中雨果的女儿。那时,特吕弗这个剧本正因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出演而几度搁浅,直到他在银幕上看到了阿佳妮。他立刻给阿佳妮写了封信,信中写道:“除了让·莫罗外,我从没如此迫切地渴望把一张脸固定在胶片上。”随后,他又给阿佳妮写了第二封信,信中写道:“单是你的面孔就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甚至可以演一部没有故事情节的电影……它将可以与任何一部故事片相媲美。”
凭《阿黛尔·雨果的故事》,阿佳妮一举成名。
她的脸像车来车往太拥堵的马路,随时上演着冲突
在她之前,你并不知道关于疯狂的爱情也有一张散文诗的面孔。
她独一无二的戏剧性脸谱与性格,让她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各种难以拿捏的角色之间。
1981年,凭《着魔》(安德烈·祖拉斯基导演)与《四重奏》(詹姆斯·伊沃里导演)两部片子同时入围并最终封后的阿佳妮,一袭不食人间烟火的白色纱裙,活生生地将热闹的戛纳红毯走出了孤绝的意味。
《罗丹的情人》中,阿佳妮扮演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一个生命最后30年在精神病院监禁中度过的女人。电影中,与罗丹分别后的卡米耶凭借着回忆,为罗丹塑了一个半身像。因为演得过于投入,很长一段时间,阿佳妮在角色中走不出来。
在39岁那年,阿佳妮挑战了19岁的少女感。在一部史诗般的作品《玛戈皇后》中,她不仅又一次刷新了颜值的巅峰,也刷新了一位杰出女演员的最佳状态。她以精妙的表演让这部162分钟的历史传记片,在即使有着文化隔阂的观众眼里也不至于冗长与沉闷。《玛戈皇后》改编自大仲马的小说,描绘了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天主教和新教徒的厮杀。涵盖了杀戮、战争、嫉妒、忍辱、抱负和原谅。阿佳妮在片中饰演的玛格丽特,是法国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王后。她心地善良,却因母亲的私欲而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亨利国王,从而卷入了一场血腥的宫廷阴谋。在华服和杯盏之间,在血腥和屠杀之中,她找到了爱人的眼睛,却又最终失去了他。在这桩历史悲剧的尾声,她抱着爱人的头颅,决绝地走向去往异乡的马车的镜头是那么令人心碎。她脸上同时出现的天真与狡黠,顽强与脆弱,孤独与激情,冷漠与热烈,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极致。
“这种事只有我能做到!”她和她的角色从未真正分开
这些年来,一些爱她的人和恨她的人,将她描述成一个屡屡被渣男抛弃、孤立无助的女子,这种传言多少来自于她同样曲折的感情生活。1976年,刚21岁的阿佳妮在拍摄《巴洛可》时与摄影师布鲁诺·努坦相遇。从那时起,两人就一直以伴侣关系生活在一起,而这位布鲁诺·努坦正是《罗丹的情人》的导演。拍完《罗丹的情人》后,事业上高歌猛进的阿佳妮,并没能收获闪耀的爱情,努坦无法忍受她的光环一天比一天大过自己。原本纯粹的关系,终变得暗淡无光,在为努坦生下一子后,阿佳妮等来的只是告别。
这段感情的结束,并没让阿佳妮对爱情丧失信心。很快,她遇到了与她同样耀眼的人——获奖专业户、桂冠诗人之子、英国当代最著名男演员之一丹尼·戴·刘易斯。对表演的热情让这两人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在一起热恋的六年,这两颗天空中最耀眼的星,像所有情侣那样,逛街、亲吻、交谈,那是属于他们两人的美好时光。有一种说法是,两人恋爱期间,均推掉了许多邀约,阿佳妮拒绝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的片约,她还生下和刘易斯的儿子加布里埃尔·凯恩。可接踵而来的是刘易斯因生活观念的不同而提出分手,并迅速与阿瑟·米勒的女儿坠入爱河并闪婚。六年的陪伴最终宣告完结。
在《阿黛尔·雨果的故事》那个著名的镜头里,阿佳妮睁大双眼说着:“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去和你相会,这种事只有我能做到!”她的目光穿透了山海,穿透了一切具象之物,直抵一个永恒的所在。这是阿黛尔·雨果,也是阿佳妮的人生基调。她和她的角色从未真正分开,就如同,她始终相信爱情,即使被生活所伤,依然爱着生活本身。
每个人都有裂缝,但那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1993年,陈凯歌凭《霸王别姬》在戛纳捧回金棕榈。当时,为他颁奖的正是阿佳妮。陈凯歌回忆那年的戛纳电影节,对阿佳妮满怀感念。“我记得上台是伊莎贝尔·阿佳妮给我颁奖,本来已经可以离开了,她却一直陪同我,为我做法文翻译。伊莎贝尔跟我说非常喜欢《霸王别姬》这个片子。我记得获奖感言第一句话说完,阿佳妮给我翻译后,全场就有掌声。”
如果你认为陈凯歌的这段话,描述了一个做人非常周到妥帖的“好”人,一个情商超高的女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阿佳妮个性强烈,容易生气做事冲动。在剧组,她经常会因为控制不了脾气而中止拍摄,甚至退出剧组。2000年,演出舞台剧《茶花女》时,她甚至插手剧本改编和导演屡次争吵,成功地气走了第一任导演。她还嫌戏服太重,要服装师改,不能忍受把她的名字打成灯箱挂在剧场外面,以及因为不喜欢某个主持人就拒绝采访……
1997年,阿佳妮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期间的桥段,留在了戛纳历史上那一长串被诟病的事例之列。比如占用留给戛纳市长的包厢,要求所有评审会成员一大早起床和她一起吃早饭,还要求人家和她吃一样的食物等等。
1983年,阿佳妮主演的影片《杀人的夏天》(让·贝克导演)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她在开幕红毯上以手袋挡住面部、拒绝让记者拍照,惹怒了老记们。这一毫无情商的举动引发了在场记者的怨气,在电影发布会召开时,他们将摄影机围成一圈摆在地上,然后背着阿佳妮站立,以此表达抗议。而后来有人问到阿佳妮的初衷,她表示只是想让大家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作品本身而不是她的身上。
也许你要问,这样的阿佳妮怎么会一次次得奖、始终是电影界的宠儿呢?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业务能力太强,不得不服。文化程度不高的阿佳妮,一直会挑剧本,而且太会演戏,所以她的产量虽并不高,但却几乎没有演过一部烂片。
因为她直来直去的性格,给合作对手和媒体留下了过去强势的印象,但她某些时候的偏执,恰是她最可爱的地方。1997年,巩俐作为评委会成员从戛纳回国,尽管对这位主席的种种作为也有自己的议论,但她最后却表示,那年的戛纳她只交到一个好朋友,就是阿佳妮。话说回来,她对陈凯歌的无私帮助,也是因她对《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是真的喜欢。这与她一贯喜欢把注意力更多投注在作品上的坚持是一致的。
她也曾在感情失败的时候口吐恶言,但当创伤平复之后,她却比任何人都更能释怀。被丹尼·戴·刘易斯劈腿后,有人曾问她,你觉得为爱受这么多苦值吗?她的回答是:(这段感情)让我学习了英文。爱不会让人死,而是让人渴望对自己了解得更多。
尽管两次生子都没能和孩子的父亲走入婚姻的殿堂,尽管她一路走来情路都跌跌撞撞,但是阿佳妮绝对不会愿意让自己成为那个爱情中的受害者,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真实的阿佳妮比她在电影中扮演的复杂女性更为复杂,她有着更坚韧的生命力,她独身,却不孤独。她说:“我过得很好,很愉快,生活充实,充满激情,充满好奇心。”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真相。银幕上的轰轰烈烈并不能指向永恒,正如伊莎贝尔·阿佳妮的法国前辈、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一书中所言,“比起你年轻时的美丽容颜,我更爱你现在饱受摧残的容颜”
『柒』 这是阿佳妮的哪部电影
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
『捌』 这是谁,这张图片出自哪个电影
人物:伊莎贝尔·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
电影:玛戈王后 La Reine Margot (1994)
导演: 帕特里斯·夏侯
编剧: 达妮埃尔·汤普森 / 帕特里斯·夏侯
主演: 伊莎贝尔·阿佳妮 / 丹尼尔·奥图 / 维尔娜·丽丝 / 让·雨果·安格拉德 / 文森特·佩雷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94-05-13
片长: 162 分钟 / 159 分钟(法国) / 139 分钟(德国录像带版) / 174 分钟(德国) / 144 分钟(美国)
又名: 玛戈皇后 / 玛尔戈皇后 / 玛歌皇后 / Queen Margot
『玖』 这是哪部剧里的
片名: 迷恋/Possession
年代: 1981-05-27
导演: 安德烈·祖拉斯基
主演: 伊莎贝尔·阿佳妮, 山姆·尼尔
类型: 恐怖电影, 法国恐怖电影
对白语言: 英语
国家/地区: 法国, 西德《着魔/迷恋》:被禁整整18年的法国伦理恐怖电影 在被禁整整18年之后,《着魔》带着绝对的寓言和前瞻性揭开神秘面纱,阿佳妮更是凭借着安娜这个着了魔的角色一举捧得了戛纳和凯瑟两座奖杯。影片被禁的原因,大概不仅仅因为其中惊世骇俗的影像和意象(在美国放映时剪了足足47分钟),还因为在其中,隐藏着更深的政治寓意。
安德烈?祖拉夫斯基的作品《迷恋》又名《着魔》,前一半看似正常,讲述的是一对夫妇的情感危机,进入到后半段,观众就会惊讶的发现这一切危机的源头——伊莎贝拉?阿佳妮扮演的安娜被一个污秽的恶魔诱惑,魔鬼利用阿佳妮的身体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人形的外貌,正式降临到人间。
本片分别荣获:
198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和法国凯撒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83年葡萄牙奇幻电影节观众大奖和最佳女主角奖
1981年西班牙圣保罗国际电影节评论奖。
『拾』 跪求伊莎贝尔·阿佳妮全部的电影,谢谢
1970年Petitbougnat,Le(《小煤炭商》,饰罗斯)
1972年Faustine et le bel été(《福斯汀与美丽的夏天》,饰卡米尔)
1974年La Gifle(《耳光》,饰伊莎贝尔·都兰)
1974年Ariane(《艾瑞娜》,至今未公映,饰艾瑞娜)
1975年L' histoire d'Adèle H(《阿黛尔·雨果的故事》,饰阿黛尔·雨果)
1976年Locataire,Le(《怪房客》,饰斯黛拉)
1976年Barocco(《巴洛可》,饰洛尔)
1977年Violette & Francois(《维奥莱特和弗朗索瓦》,饰维奥莱特)
1978年The Driver(《虎口拔牙》,饰女演员)
1979年Nosferatu:Phantomder Nacht(《吸血鬼》,又译《诺斯费拉图:夜的幽灵》,饰露茜·哈克)
1979年Soeurs Bronte,Les(《勃朗特姐妹》,饰爱米丽)
1981年Claraetles Chics Types(《克拉尔和她的朋友们》,饰克拉尔)
1981年Possession(《迷恋》,又译《占有》,饰安娜/海伦)
1981年Quartet(《四重奏》,饰玛亚·泽利)
1981年Année prochaine...si tout va bien,L'(《如果一切都好的话》,饰伊莎贝尔)
1982年Tout feu tout flamme(《如火如荼》,饰波利娜·瓦朗斯)
1982年Antonieta(《安东妮塔》,饰安东妮塔)
1983年Mortelle randonnée(《真爱大逃亡》,饰凯瑟琳·来利斯/吕西,"玛丽")
1983年L'été meurtrier(《杀人的夏天》,饰埃利阿娜)
1985年Subway(《地铁》,饰罗斯)
1987年Ishtar(《伊斯达》,饰希荷·阿赛尔)
1988年Camille Claudel(《卡蜜尔·克劳黛尔》,又译《罗丹的情人》,饰卡蜜尔·克劳黛尔)
1993年Toxic Affair(《激情佳人》,饰佩娜罗)
1994年La Reine Margot(《玛戈皇后》,饰玛戈)
1996年Diabolique(《魔鬼双姝》,饰米亚)
2002年Repentie,La(《悔过的女人》,饰安贝尔)
2002年Adolphe(《阿道尔夫》,饰艾拉诺尔)
2003年Bon voyage(《一路顺风》,饰薇薇安)
2003年MonsieurI brahim et les fleurs Coran(《亚伯拉罕先生》,饰女明星)
2008年Figaro(《费加罗的婚礼》,电视电影,饰伯爵夫人阿玛维瓦)
2009年La Journée de la jupe(《裙角飞扬的日子》,饰女教师索尼娅)
2010年Mammuth(《猛犸象》,饰男主角初恋女友的鬼魂)
2011年De Force(《强权》,饰演警署女上司)
2012年David et Madame Hansen (《戴维和汉森夫人》,饰演汉森夫人)
2013年Ishkq in Paris (《爱在巴黎》,饰演母亲)
参演电视剧
1973年Ecoledes femmes,L'(《太太学堂》,饰阿涅斯)
1974年Avare,L'(《吝啬鬼》,饰玛丽安)
1974年Secret des flamands,Le(《弗莱芒的秘密》,饰玛利亚)
1975年Ondine(《温迪娜》,饰温迪娜)
2011年Aïcha(《艾莎 》,客串,饰医生Assoussa)
舞台剧
1972年 La Maison(《房子》,饰阿黛拉)
1973年Ecoledes femmes,L'(《太太学堂》,饰阿涅斯)
1974年Avare,L'(《吝啬鬼》,饰玛丽安)
1974年Port-Royal(饰修女玛丽弗兰西斯)
1974年Ondine(《温迪娜》,饰温迪娜)
1983年Miss Julie(《朱莉小姐》,饰Miss Julie)
2000年La Dame aux camélias (《茶花女》,饰茶花女 Marguerite Gautier)
2006年La Dernière Nuit pour Marie Stuart(《玛丽斯图尔特的最后一夜》,饰玛丽斯图尔特皇后)
音乐作品
1974年单曲Rocking chair ( Serge Gainsbourg塞斯甘斯布创作)
1982年单曲Je ne peux plus dire je t'aime (《 I can not say I love you》,合作Jacques Higelin)
1983年发行唯一专辑《Pull Ma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