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玻璃玫瑰电影说的什么

玻璃玫瑰电影说的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20 03:18:34

『壹』 有什么好听的英文

第一组 Get down I want it that way As long as you love me 2 God is a girl 2005年德国新晋乐队Groove Coverage凭借一首Far away from home征服了全世界,富有震撼力和流行元素的音乐让你无法不爱上它们。更多Groove Coverage的歌曲: Moonlight Shadow这首歌曲的钢琴前奏超级有味道哦,小编可是特别特别喜欢呢! She 3 Never grow old如果你知道中国的王菲,那你就不得不好好听Cranberries的歌了,因为王菲的唱法可是他们的主唱小红莓哦!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不动声色中将一首歌演绎得如行云流水。在Zambie这首歌里你就可以感受到王菲的演唱风格,要耐心听哦,越往后越好听。 Dying in the sun 4 The day you went away这首歌不用小编再介绍了吧,M2M的这首歌一度红遍大街小巷,台湾的王心凌可是凭借翻唱这首歌而在演艺圈崭露头角的喔!这两个女生的歌用来练习英语听力可是非常合适呢!更多M2M的歌曲: Pretty boy Mirror, mirror What you do about me Girl in your dreams 5 Unwritten也许这首歌的名字你并不熟知,但是听听看……怎么样,熟悉吧,对了,就是林志玲做的潘婷广告的背景音乐。 6 芝华士广告歌 小编到现在也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只是在看电视的时候,芝华士广告开始播放时,小编顿时觉得:太有味道了!相信你也会马上喜欢上它的! 7 Over the rainbow 这首歌被很多广告作为背景音乐,最近一直在中央3套播放的强生公益广告的背景歌曲就是出自这首歌! 8 Rhythm of the rain 绿箭口香糖的广告歌,歌曲就像绿箭一样,清新而自然。 9 Casablanca经典中的经典,百听不厌! 10 Forever和Behind blue eyes这两首歌很忧伤,但却很耐人寻味。 11 My humps Black eyes peas(黑眼豆豆)他们可是杰克逊演唱会的特邀嘉宾哦! 第二组: 1. Take me to your heart《吻别》的英文版,一度红遍大街小巷的不可多得的好歌,把它作为首推相信大家没有意见。 2. All rise Blue这支乐队可是很多网友的偶像呢,他们的实力自然没得说,这首歌曾经被台湾的BAD翻唱哦。 3. Try to remember 黎明的《玻璃之城》还记得吗?那么它的主题曲相信你也不会陌生。 4. Say you, say me.红遍世界的一首歌,应该是很多英语专业网友的最初挚爱哦! 5. Edelweiss《雪绒花》,好好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吧! 6. Losing grip发现现在很多网友对艾薇儿相当感冒,那么这首歌相信喜欢她的人不会拒绝了。 7. On my way home 恩雅的声音永远那么淡定和舒服,也许风格的保持未必是坏事。 8. Let me show you the way Lacoste香水的广告歌曲,真的很好听啊!发现用英文歌来做广告背景音乐真得很有感觉,例如,德芙广告主题歌:White flag;潘婷广告背景音乐:Unwritten;芝华士广告的主题歌;全智贤奥林巴斯广告歌: To be with you 等等。 9. By my side 电影《向左走,向右走》的插曲,孙燕姿演唱的《遇见》英文版。 10. Firefly 小编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首歌,这不是仅仅“好听”两个字能代替得了的,听听看吧,相信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11. Curtain falls,Stand up和 It's alright 依旧是Blue的演唱曲目,依旧经典。 12. Soledad也许光看名字你并不会对它感兴趣,但是如果说它是S.H.E《紫藤花》英文版的话相信你就不会拒绝了。《紫藤花》是S.H.E慢歌里比较受网友欢迎的。 13. Without you《未来水世界》主题曲,电影不错,歌更是好听。 14. I’ll be there for you《老友记》主题曲。 15. San Francisco《阿甘正传》感动了多少网友,至今小编仍将其奉为经典,其中的主题曲更是让人不能忘怀。 16. Black heart《分开旅行》的英文版,英文版好听,中文版更是不赖,被刘若英 和黄立行演绎的相当到位。 17. One love这首歌的前奏超级好听的说。 18. A place nearby很清丽醇厚的一首歌,广受好评。 19. Nocturne。提琴手莎莉 那直如不食人间烟火的飘逸女声和她独特的柔美提琴轻轻划破夜的宁静后, 引领听者的思绪自然进入那方心灵深处的梦土。主体是以小提 琴为基调的纯音乐小品,只见夜风轻拂,树影婆娑,渲染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你静夜独坐的时候,引领你步入这方自然的梦土。 20. 郭美美《我的答铃》英文版、《玫瑰玫瑰我爱你》英文版、林忆莲《Better man》英文版。 21. Juliet相当动感时尚的《朱丽叶》,印象里好像王力宏翻唱过这首歌。 22. Lark in the clear air爱尔兰总是出极品歌手啊,演唱者的嗓音只能用天籁来形容。 23. Gigolo 这首歌的前奏和王力宏的《星座》很接近,好听! 24. Cry me a river 一直知道贾斯汀很有名,但是却不知道究竟唱过什么歌。听完这首歌,明白了人家走红的原因。 25. Under a violet moon 和Stand这两首歌相当的好听,不听你绝对会后悔的,百听不厌,越听越喜欢。 26. I could be the one 也许名字你并不熟悉,但是歌曲本身肯定让你觉得是老朋友。 27. Spancil hill The Corrs来自爱尔兰的Dundalk——距都柏林向北50英里,正好介于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交界上的一个小城。他们是爱尔兰史上最成功的一支家庭组合,成立于1990年,由3朵姐妹花Sharon、Caroline、Andrea和成熟、稳重的大哥Jim组成,由于父母都是歌手,所以这四兄妹从小就表现出对音乐的天赋,并将自己的姓氏——“Corr”作为乐队的名称。 28. Mondo Bongo 《史密斯夫妇》的原声带,精彩电影的精彩配唱。 29. Rabbit-Dance-Gelato 风靡一时的兔子舞,你可以说它很俗,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它确实一度成为所有人的挚爱。 30. Oh my love 淡淡的吉他,跟上来的是暖暖的钢琴,配上简单的歌词,特别的纯净。此刻心里很安静,也很塌实。 31. Loud and clear 卡百利(Cranberries)的歌,没有理由拒绝。用行云流水来形容其演绎歌曲的方式最合适不过。 32. California Dreaming 这个叫the papas&the mamas 的民谣乐队在六十年代的美国某个灰暗的天空下假装祈祷,悄悄做了一个加州的白日梦…… N年以后,远在东方的香港,一个叫“午夜特快”的便利店里,不停的飘荡着这曲子.而这只源于一个叫王家卫的东方人,他想给两个人一个california dreaming…… 今天的推荐暂告一段落,如果您有更好的英文歌曲想与大家分享,那就跟小编联系吧。请发E-mail至:[email protected],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为您送上最完美的经典。

『贰』 情圣请进,小弟高分跪谢

她的确对你有感觉这是肯定的,而她当时对你的暗示很有可能是心情低落时寻求安慰的做法,低潮期过后,自然又会犹豫不觉起来。所以如果你期望开始这段感情的话,最好尽快表明你的心意。建议和她约会去一些安静自然的地方,重在谈心,用你的行动去证明你关心她,你能够给她安慰。注意要是她是个自尊心强的女生,那你就得委婉点,别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失败。

『叁』 公路电影的经典电影

1、《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
公路片中通常都有不止一个主角导演们习惯于把两个或者更多的人凑在一起,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制造出更多的戏剧效果。而这些在路上的人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好莱坞公路电影类型化之后,路上最常见的就变成了那些沦落天涯的亡命者们。因为,通常只有亡命者会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逃亡本身就是他们唯一的使命,而逃亡的过程在好莱坞导演的手中也变得跌宕起伏。这样就使剧情本身有了足够的强度和张力,符合了公路片主流观众,也就是年轻人的需要。或许这就是好莱坞摄影棚制度的强大威力,电影创作者们为生计考虑不得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安置许多的商业元素。这样也使得公路片具有了众多类型片的成份,动作片中的惊险刺激,文艺片当中的爱恨情仇,悬疑片当中的峰回路转,有关亡命徒的公路电影逐渐成为了此类影片的主流。也因此,我们在公路电影当中常常都能看到亡命天涯的雌雄大盗。《邦妮和克莱德》就是此类影片的典型
阿瑟·潘(Arthur Penn)导演的《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无疑是亡命者公路电影的经典之作。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Bonnie Parker 和 Clyde Barrow是一对雌雄大盗,在30年代横行德州,持枪抢劫银行,最后为警方击毙,是耸动一时的社会新闻。而阿瑟·潘在1967年所拍的这部电影,用的手法亦颇受争议。他们抢银行在电影中被正当化为向当时社会秩序挑战的行为。30年代美国全国笼罩在一片不景气的低潮下,失业率急剧攀升,银行关门,股市崩盘,许多人生计发生问题。当国家机器不能够保障个人生存时,社会大众开始对现有的秩序怀疑。Clyde在一间空屋前面看见一家人驻足观望,依依不舍,询问之下才知道这原是他们的房子,后来因为付不起贷款被银行没收了。激于义愤,Clyde对屋门前银行的封条开了一枪,而决定开始抢银行。影片的背景虽是30年代,但其中所表达对现存体制和国家机器不满的情绪,正好与60年代末美国社会反战反政府的气氛相吻合。
事实上两人并非一路上相依为命,而是有一群同伙跟着:Clyde的哥哥Buck和他的太太Blanche,以及一个会修车的小个子CW。故事的主线即是围绕在这一伙人之间的冲突上:Clyde与哥哥难兄难弟,感情甚笃,Bonnie和Blanche则势成水火。因此四人之间呈现微妙的关系:Clyde要维系和Buck之间“哥儿们”(buddy)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要时时安抚Bonnie。Bonnie则经常在追求自由理想和因为爱人所作的牺牲之间挣扎。最后这种紧张关系在Buck被击毙与Blanche被逮捕后结束。两人获得独处的机会,也达到了完满的性高潮。然而这还是暗示兄弟哥儿们的关系和男女之间的情爱往往是不相容的。这种主题,常常在以男性为观众对向的动作片中。
车子在全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男女主角相遇是因为Bonnie看到Clyde正要偷她妈妈的车,而两人的结局也是以在车中被乱枪打死而告终。他们每抢劫一次就换一次车,当然一辆比一辆更好更新。车子在本片中不仅是作案逃亡的工具,也正是对物质欲望的投射和通往自由的机器。
最后一幕是暴力美学的经典之作:一群鸽子飞上树梢,两人正欣赏一刹那的美感。告密者忽然钻到车底下。男女主角往树丛看一眼,心知大势已去。两人对望,男主角急速跑向车中,但此时乱枪已起。慢动作,两人被打成蜂窝。这里面有许多元素被往后的电影一再借用。大家必不陌生。
《邦妮和克莱德》虽以两人伏法结束,但这部电影非宣扬“恶有恶报”的陈腔滥调。相反的,它的影像语言的运用是希望我们同情认同死者的。事实上本片推出以后造成极大的争议。当初被Bonnie和Clyde所杀害的人其家人纷纷指责电影美化了凶手;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却奉二人为偶像。饰演Bonnie的菲·唐纳薇(Faye Dunnaway)在片中的穿着甚至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款式。在那个以抗争、罢课、反战为风潮的年代,这部电影的确亦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2、《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尼古拉斯·凯奇(Nicholas Cage)现在红极一时,恐怕很少有人记得他在1990年演过的那部《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吧?这部电影由大卫·林奇(David Lynch)导演,根据Barry Gifford的短篇小说改编。Gifford的原著只有五页,电影却洋洋洒洒地扩充到两小时。林奇的电影以悬疑和风格诡异著称。这部片在表现形式上诡异,本质上则不折不扣是个爱情童话。
Sailor和Lula是一对恋人,但是Lula的母亲极力反对二人交往,还派了一个混混去对付Sailor。Sailor一下子就把混混干掉,他也因而坐了两年牢。出狱后他携女友远走高飞,Lula的妈妈间接找上一群变态杀手去追回女儿并解决那小子。于是情节就在漫长的汽车旅程中诡异的经历,杀手的追杀,和由回忆中抖露出 Sailor的妈妈与人勾结害死丈夫的阴谋中展开。
如果说邦妮和克莱德的旅程向观众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与黑暗,进而正当化他们的行为的话,Lula和Sailor的旅程则几乎全都是反映其内在的经验。片名叫做《我心狂野》,本片着重的是一个狂乱的心灵如何因爱情的浸润而被“驯服”(结局Sailor对Lula唱的正是《Love me tender》)。火焰是本片最常出现的主题。除了代表Lula的父亲被火烧死的记忆片段以外,也暗喻狂暴难安的心灵。Lula许多段不愉快的回忆,如被父亲的朋友强暴、堕胎等,也是为了强调扰动难平的心理状态。即使连他们在一路上碰到的诡异事物——例如骑扫帚的巫婆,因车祸而死的男女孩,小镇上裸着上身跳舞的肥女人,和满嘴黑牙长相猥亵的家伙——都似乎像是存在他们的幻想和梦中。能抚平他们狂野的心的,是两人肉体的结合和由肉欲升华而成的爱情。就如大多数的爱情故事一样,两人最后以圆满结合结束。
八十年代通俗文化最重要的事件是MTV的兴起。MTV之异于以往之处,不在于它把影像和音乐连接起来 (在这之前歌舞片早已行之有年了),而是在于它用一连串断裂的、快速变化的影像来搭配音乐,而赋予音乐新的意义。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提出“作者已死”的观念,认为每个读者可由文本中读到不同的意义。我们在看MTV时,对影像的诠释依我们本身的生活经验、心理状态和欲望而有所不同,确实有一点后现代的味道。《我心狂野》虽然没有使用断裂和快速变化的影像,但它加入了许多诡异而与本身主题较不相干的影像元素,再加爵士乐、重金属摇滚和猫王的情歌穿插交织,不免让人觉得有MTV的味道。 3、在层出不穷的公路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比较共通的规律,那就是无论这些人的旅途是如何开始的,大多都是基于一种叛逆和自由上路的精神,都是对于自己所现存的世界不满而开始的一种叛离。《逍遥骑士》中的瓦特和比利反抗着,《邦妮和克莱德》中的主人公反抗着,特拉维斯也在《德克萨斯的巴黎》中反抗着。但是,这些反抗之外还有一种反抗,一种对整个父权社会的否定。最能够体现这种双重反抗的,就是主动向整个社会宣战的末路狂花们。
《末路狂花》又名《女人的公路》Thelma & Louise 雷德利·斯科特 1991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导演的《末路狂花》(Thelma&Louise)为公路电影开启了新的方向——成功地引介女性主义到这个一向为男性阳刚意识型态所主宰的文类。Thelma和Louise是一对闺中密友,Thelma是一个小女人,平凡的家庭主妇,Louise则是个长相普通(甚至有些丑陋),有些男子气概的餐厅女侍,两人相偕开车出游。这原本应是一次简单而愉快的旅行,但最后却成为两个女人对抗男性社会压迫的奋斗。
在一间酒吧里一个男人与Thelma搭讪,原本只是单纯的应酬,但是那男人却进一步企图强暴她。情急之时Louise赶到开枪将男人打死。原本这是单纯的自卫杀人,但是现场没有其他证人,在恐惧证据不足会被判重罪下,两人展开逃亡的旅程。
在逃亡的过程中父权在社会对他们的压迫一一展现开来:Thelma的丈夫除了在电话中大声吼叫要她回来(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办法应付家事)以外,什么忙也帮不上。警察不断尾随追逐她们,进一步把她们逼上梁山而不考虑自卫杀人的可能性。唯一相信她们清白的检察官,却因为好几次阴错阳差而始终连络不上她们。连途中碰到和Thelma发生一夜风流的情人,到头来也不过是偷人钱的骗子坏蛋。换言之,她们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然而她们却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与男性社会对抗的女战士,要比当一个小女人要适合得多。她们抢劫,把性骚扰她们的司机的卡车打烂,并且抢夺警察配枪。这些举动也把她们逼向无路可走的地步。最后她们在新墨西哥州被警察重重包围之下,宁死不屈地开车冲入万丈峡谷之中。
《末路狂花》所描绘的旅途,无疑的是两个女人对抗整个父权社会的过程。沿途所发生的事物或遇到的人,对她们来说大多是危险的,充满敌意的。这程环境下只有自己的伙伴是能倚靠的对象。Thelma与Louise两人间的情感,是同志间相依为命的革命情感,但亦不能否认其中包含了同性恋的成分。这在以往的公路电影是看不到的。传统的公路电影,结伴而行的多半是一男一女的情侣,要不然就是气味相投的哥儿俩,因为只有男女之间的爱情和男人之间的友情被允许出现在这种阳刚味重的,以冒险为主题,以男性观众为主要对向的影片中。然而本片的出现,肯定了电影中“另类”旅行拍档的可能性。《末路狂花》之后,各种组合在公路电影中纷纷出现:同性恋、艾滋病患者、少数族裔、残障或智障。这些人的旅行经验提供了不同的世界观,也丰富了公路电影的多样性。 4、《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摄于1994年的《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是这里提到的公路电影最晚近的一部。它放映后也造成极大的争议。与《邦妮和克莱德》不同的是,《天生杀人狂》并非改编自某一社会事件,却似乎“预演”了社会事件:该片放映之后有一个棉花工人在密西西比州被谋杀,凶手被逮捕后宣称自己的举动是受到该片的启发。
承袭了《生于7月4日》、《刺杀肯尼迪》的主题,斯通在《天生杀人狂》也以谴责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为主。这一次的对象是媒体。电影描写一对杀人不眨眼的雌雄大盗Mickey和Mallory的故事,两人绝非正义的化身,而是如片名所说的“Natural born killer”,所到之处腥风血雨,只留下一个活口宣扬他们的事迹。但是他们的事迹被新闻媒体渲染以后,竟成为全世界崇拜模仿的对象。
两人在一次枪战中被捕,分别被关入监狱。但是一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希望在“American maniacs”的节目中访问Mickey,于是说服典狱长让他在狱中访问。不料当访谈节目传到狱中时,其他囚犯群起暴动。Mickey趁机劫持记者一行,救出Mallory并闯出监狱。记者为了要抢新闻,也想到他们为了出风头不会杀他,于是和他们一起劫狱冲出重围。但最后仍免不了一死。两个杀人累累的黑天使从此逍遥法外,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斯通是玩媒体的高手,他用现有的各种媒体表现迥然不同的题材,因而达到颠覆观众对媒体成见观感的目的。他用一个电视情景喜剧的格式来描述男女主角两人的相会,罐头笑声内封装的却是粗鄙的对话的血腥的场面这些电视媒体不可能出现的成分。他用电视新闻报导的格式来叙述枪战、劫狱等场面,让人更加混淆真实与虚假的分界。再加上卡通影片的暴力打斗画面,文艺片罗曼蒂克的画面。各种断裂急促的镜头复杂地交错在一起,把我们平常熟悉的电视剧、电影、新闻、动画、电子游戏的强度乘上十倍加起来,让人有饱和得想吐的感觉。然而吊诡的是他对媒体的批判仍不免要借重媒体,而且他的弄真成假——揭露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夸张报导,而使之虚假化——反而最后弄假成真——观众将片中呈现出来的虚幻情景内外成自己的一部分,并将谋杀付诸实现。就这一点而言,斯通是要负道德责任的。
《天生杀人狂》中公路与旅程本身己完全沦至边缘次要的地位。中途碰到的人物,只是提供男女主角血祭的牺牲品,而旅行的主要目的,也只是让新闻媒体在后苦苦追赶,好产生更多报导而已。它的风格也正好反映了当前美国的文化氛围。在这个“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当道的时代,真真假假的分界越来越混淆不清。同样的,激进与保守反动的区隔也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激进的作品其内容与形式很快地被资本主义体系所吸纳,再生产为可在市场销售的商品了。 5、《德州巴黎》Paris, Texas
其实,同样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邦妮和克莱德》拍摄时间早于《逍遥骑士》,也比后者拥有更多的商业元素,但它一开始并不是作为一部公路电影被人们记住的。本片的重点在于它对于暴力的刻画,直接而又无情,所以一开始它是作为一部犯罪题材或是黑帮题材的电影入主美国影院的。但就是这样一部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血腥的电影拯救了美国电影业,并且为后来类型化的公路电影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片中的很多元素都为之后的电影频繁借用,由此奠定了这部电影在同类题材的影片中的不朽地位。
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是所谓“德国新浪潮”运动中的精锐导演。虽然身为德国人,文德斯对公路电影和美国西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却特别着迷。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公路电影,而且甚至把自己的制片公司命名为“Road movie proction”,对公路电影的执著可见一般。
《德州巴黎》(Paris, Texas)是一部以发掘一个人过去为主题的公路电影。Travis在德州的沙漠里独自行走了好几年,当他回到文明的世界时起初他拒绝说话,即使最关心他的弟弟Walt一再追问,他也三缄其口,不肯透露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沉默着继续从德州到洛杉矶的旅程,车子驶过沙漠。突然 Travis讲了一句“巴黎,德州”,那是德州中部的一处荒芜之地,他父母第一次做爱的地方,也应该是他开始的地方。Travis说。
他们回到Walt家以后,Travis渐渐适应文明的生活,也渐渐学会和儿子Hunter相处。但是他始终不肯透露他和妻子Jane发生了什么事。
从Walt的妻子Ann的口中,Travis得知Jane的下落,于是带儿子开车前往德州,在一家银行门口等待妻子。Jane出现又走了,Travis跟踪她到一栋老旧的建筑前。他来到一个小房间,墙壁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对面,但是对面看不过来。他的妻子在这里从事色情行业。Travis将过去的事娓娓道来,终于让妻子认出是自己:Jane一心想要离开,他则因妒嫉把妻儿锁在车库。半夜醒来发现家里失火,赶忙去车库看,但他们已经走了。这时他心中一片空白,只是漫无目的地跑着,跑着,跑出文明的疆界。
Travis告诉妻子儿子旅馆的住址,让她们母子团聚,自己则悄悄地走了。
在这部片中,记忆在两次旅程中渐渐展开。L.A.是文明生活的象征,德州则是Travis的起点与终点。那里包含了他的过去,他在4年前跑到沙漠时遗留在那里了,所以当他回到文明生活后,还必须要再回去一次把它找回来。前面介绍的几部公路电影,沿途的景观多半只是陪衬剧情的背景。文德斯对公路的喜爱,使得《德州巴黎》花了很大一部分在描绘沿途的景观,原本他想要拍一部从阿拉斯加纵贯北美洲到德州的电影。不过他的编剧告诉他“你可以在德州发现美国全部”。而事后他同意这点。他在拍摄本片时也用相机捕捉了美国西部的风貌,而有摄影集问世。 6、《玻璃玫瑰》The Voyager
《玻璃玫瑰》(Voyager)是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 Schlondorff)1991年的作品。这部电影与其称为公路电影不如说是“旅行电影”(因为搭飞机和坐船亦占有很重的份量)。全片是由两个相关的片段组成。男主角 Walter Fabor搭乘的飞机中途失事,迫降在墨西哥的沙漠中。他闲来与一个德国商人攀谈,发现商人的同学正好是他在二次大战前的同窗好友。而好友的前妻亦正是Walter青梅竹马的女友。
Walter是一个水利工程师,做事一向理性。但是当他们获救以后,Walter却突然和商人一起去墨西哥丛林找他哥哥,而不顾在纽约堆积如山的工作。但当他们前往那好友的住处时,发现的却是一具悬吊在梁上的尸体。
葬礼之后Walter匆匆回到纽约。为了摆脱情妇的纠缠,他决定坐渡轮前往巴黎参加一个会议。在渡轮上他碰到一个年轻女孩Elizabeth,两人似乎是不同世界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相配:Walter是纯粹的理性主义者,Elizabeth则酷爱存在主义哲学;Walter专长于科学技术,Elizabeth则钟情于艺术;Water己过中年,Elizabeth正当豆蔻年华。但两人却彼此互相吸引。
在巴黎两人再度巧遇,并相偕前往南欧旅游。途中并发生了超友谊关系。但在无意中Walter得知Elizabeth是年轻时女友Henna之女。惊诧之中他不得不怀疑这个女孩是她女儿。在希腊Elizabeth不慎为毒蛇咬伤,危急之下送医急救,在医院Walter遇到多年不见的Henna,也得知Elizabeth就是他的亲生女儿。第二天 Elizabeth就死了。
本片看似普通的爱情文艺片,不过前后两段迥然相异的旅行经验,却足以丰富其本身的意义。男主角身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对任何事都抱持科学的态度冷然对待,连飞机失事也无动于衷。然而理性并不能解释他为什么要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墨西哥丛林找寻多年未连络的朋友,不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和自己的女儿坠入爱河,更不能解释花样年华的少女为什么会猝然而死。他在旅程中的经历,除了跟他过去的回忆牢牢纠结在一起以外,也凸显出人生的偶发性和荒谬性。

『肆』 较好的公路电影

公路电影
公路电影(roadmovie),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类电影。1969年由丹尼斯·霍普执导,他和彼得·方达主演的《逍遥骑士》在美国疯狂卖座,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叫做公路电影的“准类型电影”。一般认为《逍遥骑士》为第一部公路电影。

简介
公路电影(英语:Road Movie)或称为公路片,是一种将故事主题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电影类型,剧中的主角往往是为了某些原因而展开一段旅程,剧情会随着旅程进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华语公路电影是台湾导演虞戡平执导电影作品《台北神话》,后来又有何平的《国道封闭》,以及李志蔷的《自行车上路》。另外台湾有一部类公路电影《十七号出入口》,大陆有张杨导演的《落叶归根》。
经典电影
邦妮和克莱德
我心狂野
末路狂花
天生杀人狂
德州巴黎
玻璃玫瑰
上榜电影
走到底
不准掉头
逃狱三王
第八日
加州杀手
沙漠妖姬
中央车站
斯特雷德的故事
29棵棕榈树
摩托日记

望采纳

『伍』 找一部外国电影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孩但那个女孩是他以前情人的女儿。

是不是 玻璃玫瑰 Homo Faber ?
1991年的电影
女主角是朱莉·德尔佩 Julie Delpy

『陆』 求电影名,主演好像是布鲁斯威利斯,有个情节说是他情人(有黑种人血统)最后发现是他女儿,后来被杀。

玻璃玫瑰 Homo Faber(1991)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编剧:马克斯·弗里施/Rudy Wurlitzer/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Julie Delpy/Sam Shepard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 德国 / 希腊 / 英国
语言:德语 / 英语
上映日期:1991-09-04
片长:117 分钟
又名:能人法贝尔
IMDb链接:tt0102050

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1991年的作品。
这部电影与其称为公路电影不如说是“旅行电影"(因为搭飞机和坐船亦占有很重的份量)。全片是由两个相关的片段组成。男主角 Walter Fabor搭乘的飞机中途失事,迫降在墨西哥的沙漠中。他闲来与一个德国商人攀谈,发现商人的同学正好是他在二次大战前的同窗好友。而好友的前妻亦正是Walter青梅竹马的女友。
Walter是一个水利工程师,做事一向理性。但是当他们获救以后,Walter却突然和商人一起去墨西哥丛林找他哥哥,而不顾在纽约堆积如山的工作。但当他们前往那好友的住处时,发现的却是一具悬吊在梁上的尸体。
葬礼之后Walter匆匆回到纽约。为了摆脱情妇的纠缠,他决定坐渡轮前往巴黎参加一个会议。在渡轮上他碰到一个年轻女孩Elizabeth,两人似乎是不同世界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相配:Walter是纯粹的理性主义者,Elizabeth则酷爱存在主义哲学;Walter专长于科学技术,Elizabeth则钟情于艺术;Water己过中年,Elizabeth正当豆蔻年华。但两人却彼此互相吸引。

『柒』 《the glass dog》by Frank L. Baum说的是什么故事 有谁能把他的中文版复制给我吗急用啊~~~~~

完成向导曾经生活在一个公寓的房子顶层和消磨时间,周到和勤奋好学的思想研究。他不知道魔法根本不值一提,因为他拥有所有的书和所有的巫师曾经在他面前的食谱;和,此外,他还发明了一些wizardments自己。
这一令人钦佩的人会被完全快乐,但他的研究由人来诉说自己的烦恼向他请教,引起众多的中断(他不感兴趣),并通过冰人,大声敲门送奶工,面包师的儿子,洗衣工和花生的女人。他从来没有处理任何这些人;但他们敲他的门每天看到他对这个或那个或试图把他自己的产品。当他在他的书中最深的兴趣或从事看鼓泡釜就来敲门。在把入侵者赶走他总是发现他已经失去了他的思路或毁了他的化合物。
最后这些中断引起了他的愤怒,他决定他必须有一个狗使人们远离他的门。他不知道去哪儿找一只狗,但是在隔壁的房间里住着一个和他有轻微的熟人,可怜的玻璃鼓风机;所以他进入人的公寓和要求:
“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一只狗吗?”
“什么样的狗?”玻璃鼓风机问。
“好狗。一个将树皮的人赶走他们。一个将保持不麻烦,不会指望美联储。一个没有跳蚤和干净自己的习惯。一个将服从我跟他说话时。总之,一个好的狗,”巫师。
“这样的狗是很难找到,”返回的吹玻璃,他忙着它粉红色玻璃蔷薇制造蓝色玻璃花瓶,玻璃具有绿色的叶子和黄色的玻璃玫瑰。
向导看着他若有所思地。
“你为什么不给我一个狗玻璃?”他问,目前。
“我可以,”宣布玻璃鼓风机;”但它不会吠叫的人,你知道的。”
“哦,我会解决,很容易就够了,”另一个答道。”如果我不能让一个玻璃狗吠声我将是一个强大的可怜的向导。”
“很好;如果你能用一个玻璃的狗,我会很高兴给你。只是,你必须为我的工作。”
“当然,”同意的向导。”但我有没有这个可怕的东西,你给的钱。你必须把我的一些商品交换。”
玻璃鼓风机考虑了一会儿的事。
“你能给我一些治我的风湿吗?”他问。
“啊,是的;容易。”
“这真是一个讨价还价。我马上开始狗。什么颜色的玻璃应使用?”
“粉红颜色漂亮,说:”向导,“这是不寻常的一只狗,不是吗?”
“很好,”玻璃鼓风机回答说;“但应当是粉红色的。”
因此,向导又回到了他的研究和玻璃鼓风机开始让狗。
第二天早上,他进入向导的房间,胳膊下夹着玻璃狗小心地放到桌子上。这是一个美丽的粉红颜色,随着玻璃上一层,并对其脖子是扭曲的蓝色玻璃丝带。它的眼睛是黑色的斑点和智能玻璃闪闪发光,像许多的玻璃眼睛男人穿的。
向导表示自己很高兴与玻璃鼓风机的技巧和马上递给他一小瓶。
“这将治愈你的风湿病,”他说。
“但这瓶是空的!”抗议的玻璃鼓风机。
“哦,不;有一滴液体,”向导回答。
“将一滴我治疗风湿?”玻璃鼓风机问道,好奇。
“当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救济。一滴包含在小瓶可以治愈任何疾病立刻知道人类。因此,对风湿病特别好。但是,好好保护它,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下降,我已经忘记了食谱。”
“谢谢你,”玻璃鼓风机说,回到自己的房间。
然后向导投wizzy法术和咕哝几很有学问的话在wizardese语言在玻璃的狗。于是,小动物一摇着尾巴从一边到另一边,然后眨左眼明知故犯,最后开始在一个最可怕的方式叫——就是说,当你停下来考虑的噪音来自一个粉红色的玻璃狗。也有一些是在巫师的魔法几乎惊人的;除非,当然,你知道如何做自己的事情,当你不应该惊讶于他们。
向导在他成功的学校里的老师很高兴,虽然他并不惊讶。他立刻把狗在门外,哪里会叫谁敢打扰敲门,等主人的研究。
玻璃鼓风机,回到自己的房间,决定不使用向导的一滴都那么治愈。
“我的风湿病是更好的今天,”他回忆,“我将节省药物的时候,我非常不明智的,当它将对我有了更多的服务。”
所以他把瓶子在柜子里去上班更吹出玫瑰GL

『捌』 homo-faber是什么

电影叫玻璃玫瑰
原著叫能干的法布尔

『玖』 求《玻璃玫瑰》1991年百度云视频在线观看资源,朱莉·德尔佩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YI12XY8-yIJ5Ehe9g9IDdw


提取码: 43au
《玻璃玫瑰 Voyager》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编剧: 马克斯·弗里施、鲁迪·武利策、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 朱莉·德尔佩、山姆·夏普德、巴巴拉·苏科瓦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德国、希腊、英国
语言: 德语、英语
上映日期: 1991-09-04
片长: 117 分钟
又名: 能人法贝尔、Homo Faber
做事一向理性的水利工程师沃尔特·费伯(山姆·夏普德 Sam Shepard 饰)搭乘的飞机中途失事,被迫降落在墨西哥的沙漠之中。然而在获救之后,沃尔特却一反常态地决定,与素不相识的德国商人去墨西哥丛林寻找多年都未曾连络过的朋友。当他们来到朋友的住处时,发现朋友已经自杀身亡。
沃尔特的第二段旅程开始在渡轮之上。年过中旬的沃尔特邂逅了妩媚的年轻女孩赛贝斯(朱莉·德尔佩 Julie Delpy 饰)。钟情于艺术的赛贝斯与专长于科学技术的沃尔特,看似是两个世界的人,然而一段不可控制的情愫在二人之间渐渐蔓延,相约同去欧洲南部旅行。在无意间,沃尔特得知赛贝斯正是自己年轻时女友汉娜(芭芭拉·苏科瓦 Barbara Sukowa 饰)之女。惊讶之余,沃尔特不得不怀疑她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拾』 世界著名电影及内容简介

有一种电影,它能让你回味并且思考生存的意义与爱情的真谛,它的斑驳光影能封存在记忆里永远不会褪色;有一种爱情,他能把生命中曾经失去的美丽转化为一卷无影无形的胶片珍藏在心中,如酒一般越存越醇。有一部叫《英国病人》的影片,它让我们在流畅大气的影象里见证了烽火年代的点滴印记。当这些承载着情感与回忆的胶片在闪烁的记录中被复活时,爱情与人性的美好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并让我们在这段超越了国界与道德的战火爱情中,享受到心灵回归自我的宁静,品味到生存与命运的变幻莫测,并带着永远无法企及的爱情梦幻奔向永恒。

影片《英国病人》改编自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吉曾获普立兹等各项文学奖的同名爱情巨著。小说讲述了两个哀宛感人的爱情故事,虽然两段故事的结局完全不同,却又意想不到的纠葛在一起。并把爱情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放置在残酷的战火年代,悲叹出命运与情感的无常,形成一部关于爱、关于人性的史诗画卷。如果说作家迈克尔·翁达吉用挥洒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烽火岁月的人性浮雕,那么英国著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则用深沉细腻的光影释放出爱情的光辉,并用时空交错的手法展现出心灵渴望超越的深层意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名在沙漠中意外坠机导致全身烧伤的男子被救起,身处意大利的加拿大籍护士在荒废的修道院中看养了他。这名如迷一般的英国病人开始每天向善良的护士诉说一段迷样的爱情故事。这段爱情将两个生命紧紧的连接在一起,超越了信仰与伦理,冲破了国界与道德。似乎世间的一切在这样的爱情面前都是苍白而软弱的,但这份执着的爱却在残酷的现实下也如玻璃玫瑰一样脆弱的不堪一击。然而,难以控制的战火却毁灭了英国病人和他的恋人,他们死于战争,更死于爱情,死于难以控制的“拥有和被拥有”。为了爱情挺而走险的欧洲贵族,擅离职守的英军护士,内心充满矛盾的锡克族士兵,被砍掉两根手指的双重间谍,这些受到战争重创的人们都有一种超越的渴望。这种渴望潜藏在被制约、被规范了的人性底层,就犹如那被掩埋在荒漠之中的古老壁画。

在回忆与现实互相交错的时空下,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成为了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在人性,国界与战争的面前都显得是那么软弱与渺小。虽然他们自身的爱是具有毁灭性的,但却无法与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相比。也许在战火中脆弱的生命只有超越战争,回归到爱,回归人性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于是,英国病人的爱情在影片中被演化为某种符号,象征着个体在战争中的精神创伤,传递着关于忘却与记忆、伤痛与疯狂、精神与欲望的种种信息。身受战争重创的人们,渴想着用爱来呵护与滋润自身;“英国病人” ,就成为了一种走向文明的人性象征。而战争在影片当中,就如同那漫漫大漠 ,蛮野又空秃 ,凌人而酷吏,宛若是一抹罪恶的荒沙。

或许乱世中无法把握的爱情,都透着一种悲凉,因战争失落的情感也让人无奈。而在战火中演绎的爱情故事,蕴涵了太多的深情与无奈。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只有在乱世中才显得夺目和珍贵,战争也只有在爱情的叹息面前才显得既残酷又无力。影片中的英国病人在面对死亡时是无悔的,正象他的情人临死时在日记中写到的那样:我们虽死,但却饱含着爱与经历。他们在生活上、情感上的纠葛与冲突全来源于自我身心的迷惘与彷徨。经历战火的洗劫后,英国病人也似乎只能生活在对往事的回忆当中,希望能从思索中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逃避着思想与情感的痛苦与折磨,也许他那颗充满遗憾的心灵永远也找不到心灵在战争后的归宿与宁静。当道德的大厦倒塌后,当信仰的天平失去指针后,这些从战争暴力的漩涡中幸存下来的人,将要受着比战争本身还要沉痛的创痛……

阅读全文

与玻璃玫瑰电影说的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洪金宝电影片段杀破狼粤语 浏览:714
现在电影院怎么厅效果最好 浏览:599
荒野求生电影观后感400字 浏览:353
电影院屏幕绿光 浏览:733
泰国你这么贪吃的电影 浏览:573
恐怖流浪公园电影结局 浏览:489
平潭西航电影院电影1月21 浏览:13
草民电影免费电影大全 浏览:233
守城之战电影完整版 浏览:287
少年的你电影里的英文是什么 浏览:630
贵族悬疑爱情电影 浏览:543
在线观看香港电影资源网站 浏览:30
将图片制造成电影台词软件 浏览:606
汤姆哈利的爱情电影 浏览:987
真爱之路电影在线法国 浏览:476
我是电影明星英文 浏览:437
男同电影中文字幕 浏览:580
八度空间电影完整版 浏览:897
关于龙猫所有的大电影 浏览:543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女主角 浏览: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