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陈肖依其他
陈肖依的其他成就和经历包括在杂志封面展示艺术形象、文学创作、学术贡献以及参与电视节目。
Ⅱ 大众电影出版情况及封面介绍
以下是按照要求进行精简和压缩后的文章内容:《大众电影》自1950年创刊,至1966年文革期间停刊,共出版306期。初期收录了1950年至1966年间电影资讯,如《团的儿子》、《南征北战》等。
1979年,《大众电影》在北京复刊,封面多为热门电影剧照,如《大河奔流》、《阿诗玛》等,复刊封面人物包括张金玲、刘晓庆等知名演员。
1980年代,杂志封面及封底频繁更换,包括日本演员中野良子、高英、张瑜、潘虹等。内容涵盖电影、体育明星联欢等,展现了当时电影界的多元面貌。
进入90年代,《大众电影》封面及封底明星转向聚焦年轻演员,如巩俐、陈红、赵明明、江珊等,反映了电影市场的变化与新星的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后,封底广告赞助改为了羽西化妆品。1997年,杂志内容和封面设计更加关注年轻演员,同时,随着市场环境的波动,杂志销量下降,电影界与《大众电影》的兴衰紧密相连。
然而,随着现代女演员缺乏独特魅力和内涵,经典美女形象逐渐减少,标志着《大众电影》在见证中国电影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市场转型的挑战。
大众电影半月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创立于1950年6月。1952年4月,由上海迁北京,1962年秋与《上海电影》合并迁回上海,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停刊。1979年1月在北京复刊。
Ⅲ 曾与陈红一样美的赵明明,被宋丹丹小叔子抛弃后,如今怎样了
娱乐圈的女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有颜有料的向来不缺,但能让观众挂在心间的不多,心心念念几十年的更是少之又少。
赵明明,就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个。
如今的她,不取悦谁,不依靠谁,顺其自然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看书、画画,修身养性,自得其乐。
她将老去的自己全然呈现在大众面前,不在乎外界如何评价,舒心自在才是她最想要的生活。
虽然荧幕上或许不会再出现她的身影,可她奉献出的水灵灵的青春,永远是一代人心中抹不去的香色。
Ⅳ 封面封底上的杨丽坤,那个美得不可方物的阿诗玛
2000年7月21日,有“中国影坛第一美女”之称的杨丽坤因病在上海家中去世。
杨丽坤成名于1959年长影拍摄的《五朵金花》,据说导演王家乙无意中看到了正在擦玻璃的杨丽坤,被她的清纯所打动,当即决定由她来扮演副社长金花。
《五朵金花》和上海天马厂的《春满人间》同为国庆10周年献礼片,因为《春满人间》的主演是大明星白杨,所以《大众电影》杂志献礼片专刊论资排辈地用白杨作为封面,杨丽坤作为封底。
那一年杨丽坤刚刚17岁,脸胖嘟嘟的,身材比较壮实,那时候的审美是喜欢“红苹果一样的脸蛋”,但按照现在的标准,她还不能算做大美女,有人甚至认为扮演女三号的朱一锦比她更漂亮。
1963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为寻找扮演阿诗玛的女演员跑遍了全国,导演刘琼和摄影师许琦奔走于昆明、重庆、武汉等地,副导演则在北京的专业舞蹈团体中大海捞针,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中了杨丽坤。这时的杨丽坤已经21岁,脸庞和身材都瘦了一圈,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女人。
时任电影局局长陈荒煤十分重视《阿诗玛》,要求将其拍成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故事片,海燕厂为此特邀香港明星夏梦的御用化妆师给杨丽坤做造型,一条眉毛就要画上几个小时,还用上了全套进口化妆品以及假睫毛等,从而打造出了一个美得不可方物的阿诗玛。
当时许琦为杨丽坤拍摄了一组定妆照,《大众电影》选用的这一张比较经典,后来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在作为国礼的茶叶罐上也用了这张照片。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实际上,《阿诗玛》的剧照原定是作为《大众电影》第11期封面的,但为了配合影片映前宣传而提前了一期,这样一来,第11期的封面就改成了《水手长的故事》,这部电影是由赵丹的儿子赵矛主演的。杨丽坤来上海拍《阿诗玛》,在摄影棚里认识了赵矛,两人谈起了恋爱,但后来为什么分手,个中原因就不便说了。
文革中,《五朵金花》和《阿诗玛》均被打成毒草,杨丽坤也因此成为重点批斗对象,精神和肉体受到严重摧残,致使精神失常并长期得不到治疗。
文革后,人们已经把这位美丽女演员彻底遗忘了,但有一个人还念念不忘,他就是当年主抓《阿诗玛》拍摄的陈荒煤。1978年9月3日,刚平反不久的陈荒煤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阿诗玛,你在哪里?》的文章,在文章中他透露了杨丽坤在文革中的悲惨命运以及她在上海积极治疗、精神疾病伤未痊愈的近况,于是,杨丽坤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中,1979年第2期《大众电影》终于把杨丽坤送上了封面,用的是当年许琦拍摄的《阿诗玛》剧照,画面上的杨丽坤美丽动人,眼睛中充满了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期杂志也被送到了杨丽坤那里,但她竟然不敢看,一切对她来说已经恍如隔世。
2000年7月21日,杨丽坤去世,走得很安详,因为长期服药,她的头发全白了,享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