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电影第一有哪些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随后,第一部轿扮喜剧故事片《难夫难妻》也问世了。
1930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在1934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第一部获奖的故事片《渔光曲》获得了荣誉。
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面世。
195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上映。
到了1977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古典名著改编的系列故事片《红楼梦》。
1980年,闭拍的两部影片《巴山夜雨》和《天云山传奇》获得了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此外,1935年上映的影片《风云儿女》因其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㈡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上海原各私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建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东山、邵醉翁、何非光、杨小仲等。
㈢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桥》由王滨导演,编剧于敏,主演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影片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工人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桥梁艰苦奋斗的故事: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命令,要在15天内造出修桥所需要的桥座和全部铆钉。厂长紧密依靠工人的力量,克服了修建炼钢炉等困难,按期完成了任务,赶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问世的时间,同时还在于它在内容上的开创性。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来自延安和解放区,因此,其所择选的题材也明显受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影响。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人公,塑造了以梁日升和老侯头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形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它对于以后新中国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工农兵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㈣ 中国现在一年光烂片就好几百部,当年的中国第一部电影有多么艰难
一、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一)概况简介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适逢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这一年,离狄克逊发明电影放映机过了16年,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到站》过了10年。
(二)拍摄情况
20世纪50年代末,曾有人对丰泰照相馆学徒刘仲明做过采访,那次采访留下了了对《定军山》拍摄情况的最详细的记载:
“……廊子下借着两根大红圆柱,挂上一块白色布幔。屋内成了谭老板临时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师、敲锣鼓家伙的,都来了。屋外院子里,把那架号称‘活动箱子’的摄影机,摆在了靠前院后墙边。由照相技师刘仲伦担任拍照(即摄影),他是‘丰泰’最好的照相技师了。虽然前几天练过几回,但真的上阵,仍显得有些紧张。一通锣鼓过后,布幔后闪出一个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将来,这就是谭鑫培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老黄忠,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呎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
(三)同类电影
早期中国电影和戏曲结有深厚的缘份。因为当时的中国人缺乏拍摄叙述性影片的经验,而戏曲又是当时吸引观众热情的保障,因此早期的中国电影与戏曲的联系很紧密。除了《定军山》是一部戏曲纪录片外,丰泰照相馆拍摄的那批电影都是戏曲片段。1931年诞生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不但描述的是戏曲艺人的悲欢生涯,而且还穿插了四个演唱片断,1948年摄成的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也是根据同名京剧改编并由梅兰芳主演的。
任庆泰挑选要拍摄的剧目时,会先派职员去戏院把受观众欢迎的戏记下来,然后选出其中做、打动作多于唱、念的片断拍成影片。早期的这些戏曲片绝大多数是武工戏中的一些武打、杂技等戏曲舞蹈场面片断,而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当京剧演员,如谭鑫培、俞菊笙、朱文英等,从而突出了视觉运动的银幕感受。
(四)相关链接
1、任庆泰
字景丰,青年时在日本学习过照相技术,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派商人。1892年在北京开设丰泰照相馆,成为京城最早开业的照相馆老板。因其技术优势,生意异常兴隆。最初,他的大观楼像中国当时的所有影戏楼一样,放映的是舶来品。渐渐地,任庆泰痛感“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仅有戏法与外洋风景”,他动了自己拍片的念头。摄制《定军山》之后的三年里,他还拍摄了《青石山》、《艳阳楼》、《纺棉花》等戏曲的片段。1909年,照相馆遭受火灾,任庆泰的电影活动就此终止。1932年去世。
2、谭鑫培
著名老生演员,戏路广博,文武昆乱,无所不能,是当时北京演艺界的明星人物,慈嬉的御用演员,人称“伶界大王”,因拍摄《定军山》而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演员。稍后他还拍摄过《长坂坡》的片段。
3、大观楼影院
建于1905年,创始人即任庆泰,前身为大亨茶园。《定军山》在此上映时,人潮汹涌,一时无两。20世纪20年代成为中国第一家男女同座的影院。解放前一直由任家经营,1955年起公私合营,1965年改建成北京当时唯一一家立体电影院。
二、陕西省级风景名胜区——定军山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千米,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三国时,蜀将黄忠斩夏侯渊、赵顒于此,在历史上遂负盛名。定军山主峰海拔833米,属大巴山脉,东西走向,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12座,号称“十二连峰”。两个主峰,东西分立,中一小峰,宛若“二龙戏珠”。西侧主峰顶上有一个锅底形的大洼,周围1.5千米,即三国时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北有一开阔地带,名“武侯坪”,即当年黄忠大战夏侯渊的战场;稍北有“八角琉璃井”,井口八角形,薄页细花纹砖砌。更北两峰西侧下有一大石,高约3.3米,宽约2米,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遮箭牌”,传为诸葛亮遮挡敌箭的遗物。北麓有一片广漠沃野,就是当年诸葛亮大布“八阵图”、“设督军坛”的武侯坪。在此可时常发现“扎马钉”和箭镞,传为蜀军用兵之物。
定军山庙宇堂皇,古木交错,山道盘桓,是旅游观光、怀古觅幽的佳处。
㈤ 第一部中国电影诞生于哪一年
1905年《定军山》
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第一部中国电影的问世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首电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闲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为影片配制了一首由孙瑜作词、孙成壁作曲的电影歌曲《寻兄词》,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
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中国第一部长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侠、古装片等商业电影的逐渐兴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气,连续推出该片的续集,到1931年止,共拍摄了18集,由此它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系列片。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1933年,开办于上海的《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宝座”。选举揭晓后,原本准备举行一次盛大的电影皇后加冕典礼,因胡蝶本人一再谦词,遂将典礼取消,将这一活动和“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结合在一起进行。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㈥ 中国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何时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影片是京剧《定军山》是谭鑫培主演的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这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电影讲义》是该校之教材。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
中国第一部国产有色电影《一夜豪华》
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