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中国科幻电影
霹雳贝贝Wonder boy(1988)
导演:宋崇 Chong Song 翁路明 Luming Weng
主演:
张京 Jing Zhang
王莹 Ying Wang
鄢丽娜 Lina Yan ...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类型:剧情/科幻/儿童
片长:90分钟
剧情:
神秘发光物划过天空,一个小生命降生了。孩子取名贝贝。爸妈惊奇的发现,孩子带电。神奇的贝贝6岁了,家人给他带上一副红手套。他可以控制红绿灯,惩治了抢老奶奶座的小青年。上学后贝贝,因为手套被议论,罚站,也因为带电惹来麻烦……雨夜,贝贝神奇的使一位失明的老人复明,被伙伴从科研所救出后,大家到长城上呼唤“宇宙人”,突然贝贝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个宇宙人紧握他的手,他惊叫起来。医院里,贝贝醒了,扑到妈妈怀里。贝贝没电了。
幕后制作:
1988年由宋崇导演、张之路编剧的我国第一部儿童科幻片《霹雳贝贝》问世,这部拥有新鲜视角的影片讲述手上带电的小男孩贝贝摆脱孤独寻求友爱和理解的故事。这些曲折、荒诞、幽默的情节,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具有现代意识的孩子的生活,该片不仅受到青少年观众的热爱,在小观众的成长记忆中更是印象深刻。
宋崇:给儿童片一小片合适的土壤
1986年我从上影调到儿影任厂长,在这个期间拍摄了《霹雳贝贝》,从此和孩子结下了缘分。拍过那么多戏,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闪光的彩球》和《霹雳贝贝》,可见当年儿童电影的影响力。
在全国故事大王比赛上发现“贝贝”
为什么会选择张京演“贝贝”?我对儿童片演员的选择有我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找嗓音洪亮、外形漂亮的孩子,而是必须有个性,外形有特点。张京那个时候大脑袋、大眼睛,长得很特别,是在全国故事大王比赛上发现他的,那时我任评委,发现他讲故事很有特点。有的孩子说故事像演戏一样,很夸张,或者是像背课文一样,很死板。张京不一样,他非常生活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动情,能够感染听他讲故事的人,我眼前一亮。后来在拍《霹雳贝贝》时就找到他,他是不二人选。
那个个子高高、比较尖刻的女孩子章萍也是在故事大王比赛上选中的,和剧中人物太吻合了。而演“甜甜”的那个温柔可爱的小姑娘王莹,是几个小演员中年龄最小的,很稚嫩也很有气质。她是上影厂白沉老导演的孙女。影片完全避开了以往儿童电影给人“说教”的痕迹,只是讲述一个孩子不想成为特殊人,他只想当个正常人,渴望爱与被爱。当年的小观众中有的还很惋惜:为什么把“贝贝”的超能力给变没了?其实他长大后可能才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安排。
“宇宙人”原来就是冯小宁
应该说《霹雳贝贝》是我国第一部儿童科幻影片,上世纪80年代初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是故事片的首次尝试。科幻与国家的科学生产力以及太空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那个时候美国已经有影片《E.T.》了。我们当时因为三维科技还不发达,也因资金有限,好多东西想拍没能拍成,因陋就简先拍模型然后特效合成。
影片在技术上弱一些,我们就更加强调人情方面,主要还是靠情节打动人。影片高潮部分是孩子们到长城呼唤“宇宙人”,这是因为当时认为在遥远的外太空能够看到的中国痕迹只有长城。在拍摄的40天中,外景多在深圳拍摄,因为当时的深圳最有现代感,现代化的学校以及高楼林立的街道,都是在那里拍的。
说到宇宙人,他在影片中几次出现,正是当年在儿影担任美术的冯小宁制作了那身“全金属外壳”的衣服,在上面缀满舞台上表演的亮片,他怕别人穿坏了,于是自己亲自上阵出演。当时分到儿影的两位电影学院78班的毕业生,后来都做了导演,我非常支持他们的想法,冯小宁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大气层消失》,尹力的第一部电视剧《好爸爸,坏爸爸》都一炮打响。其实我就在想,只要给儿童片一小片合适的土壤,它就能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口述:宋崇(《霹雳贝贝》导演,原儿影厂厂长)采写:记者张悦
张之路:《霹雳贝贝》只属于那个时代
“静电”现象启发了我
《霹雳贝贝》原名叫《带电的孩子》,其实是“静电”现象启发了我,因为天气干燥用手去触门把手就会起“静电”,好像人会发电一样,后来延伸开来想出了这么一个孩子的故事。我那时任儿影的文学部主任,把这个想法在编辑会上跟宋崇简单说了一下,他听后很激动,敦促我将这个故事写成剧本,后来又取了一个比较时髦的名字,就是《霹雳贝贝》。
我是学物理出身的,因为毕业于师范学校后来又教书,所以一个是对科学现象熟悉,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心理也清楚。关于贝贝为何带电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看法,小孩子们会天真地认为“贝贝”就是宇宙人的儿子落到地球上,和普通的小孩一起生活。其实我们当时的想法只是“贝贝”被赋予了“超能力”,有点像“蝙蝠侠”意外被蜘蛛咬了一口,而具有神奇能力。可见孩子们和大人的想法很不一样,虽然“贝贝”是宇宙人的儿子的设计不太可能,但既然孩子都这么想,也挺有意思的,衍生出一个我们最初没有想到的理解。
记得当年《E.T.》花了300万美元,我们的制作经费是47万人民币,应该说《霹雳贝贝》很讨巧,它的出现很多人都没有料到。记得影片出来后,先让大人看,他们觉得没有什么新鲜的,很普通的一个儿童片,没想到让孩子们一看,不得了。
记得我们去上海的时候,影院里的孩子全兴奋地跳起来,整部片子他们基本是站着看完的,而且毫不掩饰地叫起来,我们知道孩子们认可了,他们是真正喜欢《霹雳贝贝》。
儿童片也要够商业
其实关于中国儿童电影现在的状况是挺可悲的,在思想上很多人都认为它不是主流文化;而且大量编导对于这部分创作有心理障碍;要不就有人干脆说,我们中国自己的儿童科幻再怎么做也做不过美国。我在想这是因为我们的大人“太务实”,缺乏天真想象的本质。还有就是现在的电影市场,多靠炒作和商业运营,其实儿童片的问题不是“是否优秀”的问题,而是够不够商业的问题。说《哈利·波特》在全球有多么热销,不要忘了其商业运作下了多少工夫,背后这么大的公司在支撑着。像伊朗影片《小鞋子》,像《放牛班的春天》都是很优秀的,但是它们的商业性远不如《哈利·波特》。
说到中国儿童电影的现状,很普遍的现象是这边拍完片子之后,那边就直接入库,根本无法进入电影院和普通观众见面,其实这对于人的劳动也是一种浪费,也不可能良性运转。所以我说像《霹雳贝贝》、《魔表》、《我的九月》、《大气层消失》这样的儿童片真正只能属于那个时代,当年的小观众是幸运的。
口述:张之路(儿童文学作家,《霹雳贝贝》、《魔表》等片编剧)采写:记者张悦
来源:新京报
㈡ 中国第一部3D动画片叫什么
《太空特警》。
《太空特警》,是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由中央电视台于1995年制作出品。
故事内容:
也许地球并不是太空中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只有地球,才是我们人类最美好的家园。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家园真的面临危险,也会像本作中的主人公一样,担负起拯救地球的责任。
主题歌: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正义是我们的信念。我们是翻江倒海的威龙,我们是穿越雷电的海燕。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人类的安宁,我们牵起手来。飞向天空,飞向未来,飞向美好的未来。
(2)中国第一部外太空科幻电影扩展阅读:
3D动画之中国发展:
三维动画正在国内迅速发展,但动画人才十分不足!据统计国内三维动画人才缺口至少还有400万!全国各地动画公司纷纷建立,动画公司求才若渴,网络上随处可见三维动画人才的招聘信息,却少有合格人才!国内某公司以3万月薪招聘3dsMax动画人才竟无人敢问!至使业内人士不禁有一将难求的感慨!
三维动画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市场迫切需求的高薪,高技术人才,根据资料显示,动画行业是未来最受欢迎的高薪职业之一!CG动画行业在中国发展的速度很快,从最开始通过CG(电脑图形图像)技术的效果表现图设计与制作,到之后的电脑动画,C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越来越广,几乎各行各业逐渐开始对其产生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内容以及视觉效果的提升,其内容的展示载体也在大踏步的前进。异形拼接银幕、多媒体互动装置、互联网数字体验产品以及民用科技产品等等全新的媒体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一个以技术为服务内核的新媒体数字技术产业体系悄然呈现。
㈢ 中国航天电影有哪些
1、《星河舰队》
张天聪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在神舟七号宇航员选拔中失利。面对昔日战友的离去和年龄偏大等种种压力,张天聪毅然选择继续留在航天员大队,成为谢朝阳、王立三、周晓苏等新一代航天员的训练教官。
㈣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片是哪部
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
第一部:《庄子梦蝶》拍摄于1928年,中国最早的科幻片,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令很多人震惊吧。这部片子太早了,好像说的是一个人做梦,梦见啥啥了,忘了。名字叫《庄子梦蝶》吧。好像拍摄于1928年吧,忘了,确切年份查不到了。
第二部:《六十年后上海摊》 1939年拍的,时空穿梭题材的.主要讲1999年的上海如何在发达的现代科技下生活.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幻片.该片由当时两大笑星韩兰根,殷秀芹出演.
第三部:可能令很多人想不到,那就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科幻片了。最早的一部好像是《外太空的小太阳》拍摄于1952年吧。当时由陈佩斯他老爸演科学家。
第四部:应该是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讲未来的十三陵水库。
第五部:很经典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上海电影制片长厂出品:编剧:童恩正 沈寂。导演:张鸿眉
那就是1979年拍摄的《珊瑚岛上的死光》,那时运动刚结束,在那种条件下,拍出来已经很不错了。片中那些带有神秘色彩和奇异景象的海底工厂、海底长廊、水下电梯、新型实验室、威力强大的空间放电、激光大炮无不引起当时中国观众的很多遐想;而新奇大胆的布景也给当时的观众很大的惊喜,影片上映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第六部:《潜影》,导 演:郭宝昌 黄玲 。编 剧:计红绪 计三猛 。主 演:韩月乔 李萍 迟志强 苑 彭 铭燕 。上 映:1981年
《潜影》改编自八十年代早期的科幻小说《王府怪影》,讲的是一个古代王公贵族的宅院拥有“自然录影”的功能,其带有磁性的墙壁保留着古代侍女的活动画面,并在雷雨天气下放映出来。一个不被人理解的青年科学家推测到其中的原因,并发明了仪器,想在另一个雷雨天再次唤起这个影像,但以失败告终。
第七部: 《异想天开》(1986),珠江电影制片厂。原著:张贤亮。导演:王为一
用梦来逃避对幻想的心虚及对科学技术的责任,是80年代科幻小说创作的常用手法。这种手法在这部片子中得到了应用。本片当初的宣传定位是荒诞片,很准确,展现科幻之神奇确实不是本片的核心。而本片中出现的机器人,那种幻想中的物体仅仅是为达到夸张的搞笑效果的道具而已。也许,那份在片中点到为止的"大陆宇航计划"才是该片真正的吸引科幻迷的科幻点。
第八部:《错位》(1987)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黄建新。主演:刘子枫 杨昆 牟红
这是一部很有科幻味的片子。影片对那个在现实生活浸染下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机器人的科幻沿袭传统的科幻主题。当然,本片未能突破此类故事的传统框架,那个机器人的结局也因此注定是悲剧性的。另一个角度看,赵书信解决困境的方法也真正是科幻式的,也是一种科幻状态下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得到了基本叫人满意的尊重。影片的现实主题就是片名那两个字--错位,那是官僚主义导致的人格错位。对这一点的嘲讽,给本片以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于是,这也是一部与现实相嫁接的道路上出现最好的一部片子。
第九部:《霹雳贝贝》(1988)。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场。导演:宋崇 翁路明。主演:张京 王莹 章萍 张弛
《霹雳贝贝》曾获第3届儿童电影"童牛奖"可以说是最具知名度的的一部国产科幻片,它的深层主题是个人的异化导致的与整个社会的不和谐。它是一部儿童片,但是它却因紧紧地将自己禁锢在儿童片的范畴之内,而少了一点《第3类接触》式的大器与宽阔的视界。
㈤ 《阿凡达》内地重映定档,它当初为何能夺得票房第一
《阿凡达》是2009年卡梅隆导演的作品,在2010年在中国上映。一经上映,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状。而这部电影,更是凭借优秀的内容和制作,直接拿下了影史第一的宝座。虽然在后来被《复联4》所超越,但是它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在当年能拿下第一的宝座,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阿凡达的制作,科幻大片对于人们来说是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二是它选择的3D制式,打开了全世界电影3D的先河,也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IMAX规格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人类到外太空去开采资源的故事,这在当年是十分稀有的内容。一经上映,便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其中的场景,也有不少是根据国内元素制作的。比如说潘多拉星球,在一定程度上就参考了张家界的风景。
而这部电影的成就也很高,金球奖、视效公会奖、奥斯卡奖,各种提名、奖项应有尽有。说它是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的作品,一点都不过分。